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少年歌行]昭昭我心 > (22)

(2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我姑姑虽是陛下名正言顺的皇后,可她也不过是个继后。当年若非为了安抚王氏,只怕她现在依旧在那贵妃的位置上坐着。但王氏位高权重,难免树大招风,有琅琊王这么个先例在,若是我父亲和叔父们继续留在朝中任职,只怕不好。”

毕竟天启城所有人都知道,琅琊王与王氏来往密切,琅琊王谋逆案出来之后,王氏已经被架在火上烤,若是再不主动请辞离京,那王氏一族岂不是成了第二个琅琊王。

老管家一时陷入沉默。

他是个聪明人,王昭虽未曾明言,可这番话的话里话外无一不是在说王氏如今的处境。

先前他见王昭的父亲和三叔父离京,心中在不甘之余,也一直在为他们不值,可现在看来,他们若是不主动递上辞呈离开天启,只怕下场不会好过当日的琅琊王。

有琅琊王这么一个前车之鉴在,王氏若是一味的坚持留在朝中,反倒不好。所以王昭的父亲和族中在朝任职的宗亲族老都一致的认为王氏已经不适宜留在朝中。

所以那个时候,王昭的父亲在明德帝决定外放他们之时,主动递上折子,上书明德帝将他的一众手足兄弟和子侄全部外放出去,能否回到京城,还需看他们自己的真本事。

而建宁侯的这一举动,无疑是正中明德帝下怀。

他对建宁侯这等放手放的潇洒的权臣十分青睐——该辅佐朝政时便鼎力辅佐,等皇帝站稳脚跟了,就走的潇洒。在旁的朝臣都汲汲营营往上爬的时候,他却只想着家宅安宁……

所以后来在王氏子弟纷纷离京的时候,王晏却依然平平安安的在京城留到现在。

但琅琊王案爆发之后,身为御史台的御史,王家大郎与出自清河崔氏和陈郡谢氏的两位公子之死却又惹得关陇士族心生怨怼。明德帝虽将王氏子弟贬谪出京,但为了以示安抚,明德帝立了王贵妃为皇后,连带着崔昭仪和谢淑仪也一道封了妃,这才不至于惹得天启大乱。

“女公子,柔嘉公主来了。”

说话间,扶苍已经冒着大雪从门外进来,在进入回廊之时,他亦不忘拂去自己身上的雪花之后再近前来。

王昭看了眼来人,倒也没恼,只含笑看向身侧那早已将不甘化作愧疚的老人,“管家,今日我与您便说这么多,您在王家也这么多年了,也不会听不懂我的意思。时辰也不早了,府上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置,您先去忙,等晚些时候我在让扶苍给您送些衣食过去。”

“多谢女公子。”

管家垂眸应下,转头离去。

王昭也未再理会,听闻柔嘉公主造访,她也顾不得其他,忙跟着扶苍匆匆消失在走廊的尽头。

“柔嘉姐姐现在在何处?”

“就在正堂。”

柔嘉公主的闺名叫萧云皎,乃明德帝长女,是永安王萧楚河一母同胞的亲姐姐。

明德帝膝下共有四位公主,但五公主与八公主皆已夭亡。在崔贵妃的十一公主出生之前的许多年里,宫里一直都只有柔嘉公主一位公主。

也正是因为她乃元后所出,宫中的皇嗣纵然一个接着一个的降生,但她也依然是宫中唯一的掌上明珠。即便后来十一公主降生,但在明德帝心中,她也终究比不上柔嘉公主这个发妻为他留下来的长公主。

自从先皇后病逝之后,如白王萧崇、赤王萧羽以及十一公主,这些皇嗣纵然深得明德帝器重,可于他而言,他们只是明德帝的孩子。但唯有在面对着柔嘉公主和六皇子时,他才不是一个帝王,而是一个父亲——赤王萧羽他或许是真心疼爱过的,但随着他与宣妃渐生嫌隙之后,赤王在他心中乃至整个前朝后宫的地位便已经不复从前了。

按照礼制,皇子在八岁之后方可封王,等到十五岁时便需要去封地就藩,便是公主们也需等到出降之日方可获得封号,与驸马都尉一道前往公主府或是夫家居住,便是王昭的三叔母,当年的宁平长公主和魏均魏将军的母亲安成大长公主亦是不曾例外。

但明德帝却为了柔嘉公主打破了这个先例。

当年明德帝刚一登基,他将自己与发妻的一双儿女亲自养在身边。本应该等到八岁才可封王的六皇子在那时候便得了永安王的封号,年纪轻轻便享受着亲王的规制;便是萧云皎这位嫡公主也在父亲登基之时得了柔嘉长公主的封号。

为此,明德帝甚至不惜斥巨资在宫外为这一双儿女在宫外为他们建造属于自己的府邸。

就连当年南诀要求柔嘉公主和亲,最后也因明德帝不舍爱女而遭到拒绝。

……

与此同时,正堂内,府上侍女纷纷捧着自己的托盘,垂着双眸,就好似生怕扰到这位金枝玉叶一般,静默无声的退出房门,只留下跟随公主而来的蔓儿在公主身边侍奉着。

身为帝王之女,柔嘉公主此时本该身在天启的。

但是如今,她却身在金陵。

整整四年的时间,她远遁江南,行走在外,潜心经营着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济善堂,倒是慢慢的在朝臣与百姓之间累计起了些许贤名。

她不在天启城日久,许多人都以为她远遁江南,或许不知道这几年坊间一直流传着的传言。

百姓们都说明德帝薄情,琅琊王案爆发之后,他竟是不顾自己与先皇后之间的情分,将永安王殿下贬黜不说,就连曾经最疼爱的柔嘉公主如今也送去了江南,至今不曾过问过一句。

可柔嘉公主自小在皇宫中长大,又被明德帝一手教导,学习治国安邦之策,从小就在风云诡谲中走过来,又岂会不知明德帝这背后的考量?

在他心中,自己就这么一双儿女,所以当年琅琊王案爆发之后,他心中害怕那些心存异心之人将他们盯上,这才找借口将他们贬得贬,送得送,让他们远离这风云诡谲的帝都。

“柔嘉姐姐!!”

沉默良久,只听得一声明媚的女声传来。柔嘉公主循声望去,只见一身披白色狐裘、脸上满是眉飞色舞的小姑娘在侍卫的带领下匆匆踏进正堂的大门。

“柔嘉姐姐。”王昭上前挽着柔嘉的手,脸上满是久别重逢的笑容,“姐姐,先前府上的下人们就说你在金陵,原来是真的啊。”

“是啊。先前我一直都在苏州,直到十一月中才到金陵。原本我是想着等办完事便即刻回到苏州去,但这几个月大雪封山,这才叫我一直在金陵滞留到现在。”柔嘉公主眉眼温柔,便是与王昭交谈时的语气也是轻声细语的,“昨日夜里,我便听蔓儿说,你来了金陵,本想即刻来见你,但是又怕太晚,这才拖到今日来。”

“让姐姐好等,方才府上的下人不懂规矩,让我撞见,教训了一通,这才来迟了。”

“无妨。”柔嘉公主体贴道,“你家最重视的便是规矩,下人不懂分寸,你教训两句也是应当的。只是我们许久不见,你可莫要急着撵人。我可是没忘,四年前我跟随皇姑祖离京,你来相送时的那句要请我喝酒的话。”

“我不会忘的。今日我二哥派人送来了雪月城的风花雪月,正好今日姐姐你来了,我便拿出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