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穿回原始社会搞基建 > 未来是孩子们的

未来是孩子们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与此同时,在数百公里之外的房河边,陶姓部族的人也在商讨着一件大事。

石头舅舅挠着头诉苦:“那些来挖沟的人,近两天挖出来的土比头两天少了好些。我去催他们动作快点吧,一个个不是说饭菜吃不惯肚子疼要上厕所,就是嘴上答应着手上还是偷懒!”

老祖母暼了他一眼,一语道破:“给别人干活总是累的,给自己干活就积极得多。我们付陶币给饭,都是按天算,不管一天内挖多少,都给陶币。他们啊,也变聪明了!”

石头舅舅继续挠头,期盼着老祖母给想想办法:“就是这样,可是怎么才能让他们手脚快起来呢?”

老祖母笑着不说话。

陶秋着急抢答道:“舅舅你每天早晨开工前,把每个部族当天要挖多长的沟,都标出来。提前说好,当天挖不完领不到陶币。看他们还好不好干活!”

“这不好吧,这不就说话不算话了?”

“舅舅!你就是太老实了!才被那些人投机取巧了好些天。按姐姐的话说,挖沟是我们发起的,陶币是我们烧制的,我们要把一切规则的定义权和解释权紧紧握在手里。你还怕他们不乐意?只有他们乖乖听我们的份儿,还轮不到他们来戏耍我们。”

见石头舅舅不吱声,陶秋又摇着老祖母的手臂道:“我说的对不对,老祖母?”

老祖母也被陶秋的气势唬得一愣一愣的,心想这小姑娘厉害了,听她唤自己,不禁哑然失笑:“是这个理。”

石头舅舅被十几岁的小姑娘点的有些面上无光,好在问到了解决方案,抱怨几句便忍下来了。

老祖母又抛给他一个新问题:“挖出来的土,你打算怎么办?就堆在沟旁边吗?秋天说下雨就下雨,这几日天晴还好,过几天若是下雨了,泥水流得村里到处都是怎么办?这事情要提前想好。”

石头一啪大腿,指着横穴窑的方向嚷道:“这好办,让小枫派人来拖走!”

陶秋摇摇头:“舅舅,我的好舅舅。你还记不记得姐姐让你安排人手拖泥胚。”

“哎呀,要是你不提醒我,还真给忘了!”

陶秋不客气地白了石头舅舅一眼,好像在说连姐姐的话也不放在心上,我可要讨厌你了。

老祖母不再观战,清了清嗓子:“石头,你把砖块陶范的模子从小枫那里拿过来,让咱们的族人就在那挖出来的土堆旁做泥胚。咱们的族人干活认真,给那些偷懒的外姓人长长眼,打个样板。”

陶秋接上说道:“祖母这样的安排最好了。一批人专门拖泥胚,一批人专门运送。分工协作,多工种统筹。”

“统筹?统筹是什么意思?”石头舅舅第一次听这个词汇,摸不着头脑。

统筹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自己也问过。

这让陶秋想到刚来房河盖房子时,姐姐跟自己说过话。

两人站在青崖上,姐姐用木炭在树皮上描画出村子的布局,把接下来几天的初步计划讲与自己听。

“你仔细看着、听着,过些天由你来帮老祖母安排部族劳动和食物分配的。"

“我?”陶秋有点踟蹰,这可是关系到部族里一百多人的大事,她觉得自己做不了。

“姐姐,我不会啊。”

“几个月前你也不会用筷子,没什么会与不会的。”

陶秋怯生生地问道:“为什么是我啊?”

“因为你数数最厉害。来吧,说说要盖一间房子该怎么盖?”

陶秋回忆了一下,说道:“先挖坑,然后烧石头填平,支上木头,挖坑夯土,架柱抬梁,盖上茅草,挖夯土的坑可以养鱼。”

“对啊,这不是很好吗。脑子里思路很清晰。”

“可是……怎么夯土,怎么做榫卯,怎么抬梁,我都不会啊。”

“你不需要会这些,你只要知道谁会就可以了。”

“哦,那别的弟弟妹妹们也学吗?”

“学,我来教你,你来教他们,你们不但要学自己怎么做,还要学怎么让别人做。"

陶夏准备将这些孩子当接班人培养,族里的其余人思维已经成熟固化,改造起来成本太高。孩子们犹如白纸,在白纸上画画容易很多。

现代人觉得理所当然的思维模式,例如“因为……所以……”,“只有……才……”,这些闪着理性光辉的逻辑思维,对石器时代的人来说,是稀缺且超越时代的。

如果自己的事业一切顺利,这些孩子将来肯定要扩散到外面,管理城邑。

随着人寿命变长、数量增多,冶铜产业会越来越发达,而后便是对外以抢人为主要目的战争增多。

等到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奴隶制肯定出现了。在此之前,就要让他们知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不可调和矛盾。

日后,不求他们对奴隶展现仁爱,只求他们能知道怎么把屁股坐稳,能够在镇压成本和压迫轻重中找到平衡,别自己作死就行。

陶夏想了一会,看着陶秋道:“你跟着我,用眼睛看,用耳朵听,不懂的就要问,听到了吗?”

“姐姐,那你要做什么呢?"

“更重要的事。”

“比盖房子、比吃饭还重要?”

“是的。”

陶秋不能理解有什么事情能比盖房子、吃饭还要重要,可还是顺从地点点头,亦步亦趋地跟在了姐姐身后。

陶秋收回思绪,对石头舅舅说:“统筹就是同一时间段管理多个任务,提前做好计划,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

石头舅舅听后,眉头锁的更紧了。

看着讲不通的舅舅,陶秋理解了姐姐为什么亲近小孩子,抽空就要教自己和其他孩子各种知识和方法,还要自己一定要知其所以然。对于其他大部分成年族人,则只是就事论事,只要他们知其然便可以了。

***

白山部族终于准备好一百罐麦子、五十头绵羊、五匹马,陶姓部族的人可以返回房河了。

出发的这天,晨曦微露,淡金色的阳光柔和地洒在广袤的草原之上。

陶夏送族人返程,她穿着一袭浅色的麻布长袍,裙摆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摆动,眼睛充满了对族人的不舍,可又期盼他们快点离开。

这才刚走到城邑边缘,白马打断她的步伐:“送到这里就差不多了。”

微微站定后,陶姓部族的族人依次与她拥抱道别,外姓部族的人向她弯腰行礼。

最后轮到了石影,他犹豫了一下,还是紧紧地抱住了她,闭上眼睛,在她耳边承诺:“我会尽我所能快点回来,接你回房河,等着我。”

陶夏默默地点了点头,内心却对于族人是否会救她,并不笃定。

不管怎样,这话听起来还是很受用的。

突然有东西模糊了眼睛,她抬起头,望向无边无际的草原。反正走一步,看一步了。

说完,石影如风一般转身跃上角鹿,和其他人一起走向草原深处。

陶夏站在原地,目送着族人渐行渐远,直到角鹿群、羊群全部消失在旷野之中。

石影一行人骑着角鹿在荒原上走了半日,由于带着小麦种子、赶着羊群,行进速度可想而知。

石影愁眉苦脸的坐在角鹿背上,摇头道:“这速度可不行,得快点回到村里,通知村里人筹备交易的物资。那些麻布衣服、蜂蜡蜡烛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出来的。时间拖得越久,陶夏越有危险。”

狼牙漫不经心道:“快不起来,你看这羊,腿这么短,还边走边吃。咱们且得走上半个月才能到房河边。”

其他人听了纷纷点头附和。

石影见状,知道这些人是不打算想办法快些回去了,赌气般说道:“行吧,既然各位要慢慢走,那角鹿羊群和小麦种子就拜托各位了。我打算......”

“什么?你疯啦!一个人在荒原上怎么活?”蒲草打断他的话。

石影不再说话,他在身下柳条筐中翻出一个纤维双肩背包,在里面塞上藤条编的吊床和几条腌肉干,便跳下角鹿,冲众人大喊一声:“我先回去,房河见。”接着吹了一声口哨,大灰等几只狼狗也从队伍中蹿出,跟他在身后飞奔而去。

狼牙等人面面相觑,真是个狠人啊!

起初,石影奔跑的时候,确实找到了当初做狼时候的感觉,自由地、野性地、四肢着地的快感。跑了大半天,渐渐感到喉咙发苦,大腿和小腿发酸。看着已经要落山的太阳,忽然想起小时候听过的夸父追日的故事,那个追逐太阳的人是为了什么而拼命奔跑的?他已然记不清了,他只记得那个追逐太阳的男人没有追到太阳,死了。

他可不想死。看到一条小溪,停下来喝饱了水,啃了点肉干,咸咸的。再次跑起来的时候,他甚至可以听见自己满肚子的水晃荡晃荡的声音。

月光下,他一路向前,荆棘划破了他的小腿,蚊虫叮咬着他的脸颊,他什么都不管,只用尽自己所有的力气奔跑着。

直到筋疲力竭,两腿酸涨一步也无法迈出,才展开吊床,挂在树上睡上一觉。

就这样,不知道往前跑了多少天。饿了,就啃一块肉干含在嘴里;渴了,就趴在溪边喝上一通;困了就爬到树上休息一会。

这样剧烈的奔跑他从未尝试过,以往追猎的时候也没跑过这么远。

每一天太阳都在身后升起,在眼前落下。他现在觉得自己能够理解那个追逐太阳的人了。

那人和他一样,没有追上太阳,也不想追太阳,他想要的,是别的。

不知道是第几天傍晚,他远远看见了村落,但是他跑不动了,一头在田垄上栽了下去。

他笑了,嘴唇早已干裂,笑的时候绽破,满是鲜血。

第二天一早,出来给豆苗除草的族人发现了他,把他抬进村里。

族人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人救回来了吗?怎么只有石影一个人回来了呢?其他人呢?是死是活?

众人纷纷看向桃花,希望桃花能把石影救醒。

桃花蹲下来,使劲摇了摇石影,没有反应。

她挽起袖子,使劲拍了拍石影的脸颊,还是没有反应。

看着已经奄奄一息的石影,桃花似乎想到了什么,取来柳叶,在他的虎口和人中出各扎了一下,黑色的鲜血鼓了出来。

石影惊醒过来,赤红着眼睛,看着错愕焦急的族人,用已经沙哑的嗓子喊道:“陶夏,陶夏救了我们。”

最后的一丝不安从族人的心中消散,整个村落都回荡着兴奋的叫喊声。

石影一把抓住旁边的陶秋说道:“你姐让我告诉你,准备……”

他拼着最后的力气,张动着嘴巴,以为自己说完了,可实际上他只是张合着嘴巴,却并没有声音,又昏死了过去。

陶秋焦急万分,姐姐说了什么?姐姐让她做什么?她习惯性地揪着自己的辫子,想着怎么把眼前这人救活。“快!快拿碗白开水里面放上盐,给他灌下去。姐姐说晕了要喝盐水,盐里面加上蜂蜜,给他灌下去。”

话音刚落,桃花拨开人群,捧着一罐盐水走了过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