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穿回原始社会搞基建 > 秋水仙素

秋水仙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送走黄叶这波人,也就正式迎来了冬天,很快便下来第一场雪。

今天的雪比去年的雪要来的早,因为今年下雪时还没到雪月。

从橡子月开始,一年轮下来,族人们总算是知道了,一年有十二个月。这样就可以给每年定个开头了,选哪一个月呢?族人们众各有各的看法。

晨星通过观察天象和气象,分辨出了八个节气,分别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以及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冬至那日黑夜最长,第二天开始白日逐渐变长,黑夜逐渐变短,让人有新生的感觉。这天全城休息一天,不用劳动。

于是冬至月定为一月,接下来就按顺序排列,从一月一直到十二月。

而冬至那天为了熬过最漫长的黑夜,城邑中会到处点燃火把,会举行盛大的祭祖活动。

祭祖活动之后,便是深受族人们喜爱的运动会。

陶夏跟族人们说,先祖说冬至这日只要吃一种叫做“饺子”的食物,一整年运气都会特别好,一年中每顿饭都能吃到面肉菜。

陶姓部族的厨房中,女人们面带微笑,手法熟练地包着饺子。

已经下锅的饺子在沸水中翻滚着,好像在自由的欢歌。

厨房里弥漫着饺子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冬至吃饺子,陶夏你这可真是会盘算啊!”石影远远看到陶夏的身影出现在厨房,便也钻了进来。

陶夏正站在锅边,手里端着个碗,里面是姨妈为她提前下锅煮好的饺子。

“姨妈,你的手艺真是太好了!这猪肉馅的饺子直接把我给香迷糊了!”陶夏斯哈斯哈,边吃边夸,“就是有些烫嘴。”

姨妈看着陶夏爱吃的样子,笑容咧到耳朵根。。

“石影,快给我倒些醋来,再挖一小勺芥末。”陶夏熟稔地吩咐石影做事。

“夏,留点肚子,回头还有好吃的呢,去外面等着吧!”姨妈道。

“我就在这儿等,厨房暖和!”陶夏嚼着饺子不肯挪窝。

厨房外的部族食堂中,族人们围坐在热气腾腾的桌子旁。桌上已经有好些炖菜了,陶制的锅具保温效果很好。

每个部族、村子都在享受这个美好的时刻,分享着快乐和美食。

就连奴隶营地,陶夏都让人给他们送去了活羊和面粉。

一年到头总归要让奴隶松快下,他们才有活下去的希望,才能继续乖乖劳动、甘心继续被剥削。

城里的统治阶级才能继续做统治阶级。

陶夏这才明白史书上写什么爱民如子,与民休养生息,都是他妈的聪明人把羊养肥了慢慢剃毛喝血吃肉,不仅吃一代,还要吃世世代代,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真是狠啊。

过了冬至节,就正式开始军事训练了。

陶夏忙着做小麦育种工作,把训练士兵的任务分别交给了陶春和石影。

不可否认,男人的身体条件比女人更适合打仗。让女人的发簪永不沾血,是他们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石影负责教会所有男性青壮年骑马。

陶春负责剩下的所有单兵技能,弓箭、戈矛、投掷等等。

“你把训练士兵的事情交给我和你哥,那你自己做什么?去年冬天是你带着大家训练的呀!”石影问道。

“我要去搞点秋水仙素出来。这个比较困难,花费时间会长一些,所以腾不出精力带着族人们训练了。不过,我相信你跟大哥不会让我失望的。”陶夏道。

石影瞳孔放大:“再说一遍,你要搞什么?”

陶夏一字一顿说给他听:“秋水仙素。”

石影皴起鼻子:“那是什么?能干嘛?”

“好问题。不过我跟你说了估计你也听不懂。”陶夏踮起脚尖拍拍他的头道。

“说说看嘛。”石影撒娇道。

“现在的麦粒比栗米要大不少,可是跟前一世的麦粒相比,还是要小一些。”

“所以秋水仙碱可以让麦粒变大?”石影试探问道。

陶夏摇摇头,竖起食指摆了摆:“nonono,秋水仙素不能直接让麦粒变大,但能让麦子基因变异。”

“哇……”石影拖着腮,认真听陶夏讲故事。

“这里的小麦应该只是普通的二倍体植物,咱们以前吃的是六倍体小麦。二倍体的小麦分蘖能力差,结实率不高。在原使环境中,也许某次突然的降温,诱导了基因突变,二倍体小麦变成了四倍体,四倍体小麦变得粗壮了,结出的种子多了。”陶夏说道。

“然后呢?四倍体再翻倍是八倍体,怎么变六倍体呢?”石影饶有兴趣地追问。

陶夏挽了耳鬓碎发,眯起眼睛继续说道:“也许有一天,刮起了一阵大风。”说着她故意恶作剧般地凑近石影的耳朵,在耳边呵了一口气,模拟了这阵大风。

石影被吹得浑身一颤,噌得转过头看着她。

她又恢复了老学究的样子,扶了扶并不存在的眼镜:“就因为这阵大风,促成了四倍体小麦与野生节节麦或者黑麦什么的远方亲戚杂交了。这些远亲都是二倍体,而它是四倍体,所以碱基配对不完美,形成了三倍体种子。”

“好神奇......”石影感叹着。

“但奇数对的基因是无法繁衍后代的,因为奇数对在分化成精.卵.细胞后无法配对,总有人要落单。”陶夏摊手做出无奈状继续说道。

“这个三倍体植株能够发芽,能够生长,能够开花,能够长出穗,但唯独是不孕不育的,穗里面没种子。这有点像,额......吃过无籽西瓜吗?”陶夏问道。

“嗯,吃过,不用吐籽,吃起来爽歪歪。”石影咽了咽口水,喉结上下几个来回,是对无籽西瓜最好的致敬。

“所以必须是偶数对的基因对才能繁育后代。”陶夏总结道。

“是不是把三倍体变成六倍体就可以了?”石影问道。

陶夏点头认可:“没错,孺子可教也。这些不孕不育的种子可能在某个时候,又经历了一场春霜或是提前开春,或是其他什么异常情况,总之它的染色体又加倍了,由三倍体变成了六倍体。”

“大自然治好了它的不孕不育。”石影意味深长的笑道。

“也有可能是人类参与了选育,加速了这种偶然。人类改造了麦子,麦子也将人类束缚在了土地上,到底是谁改造了谁?”陶夏耸耸肩,陷入沉思。

“这已经上升到哲学问题了,我投降。”石影嬉笑着举起双手。

“嗯,言归正传。现在要做的,就是从黄花菜之类的百合科植物中分离出秋水仙素。这不是什么高端科技,高中生物的水准。”陶夏潇洒地撩了撩头发,故作轻松说道,“算起来如果一切顺利,弄出第一粒六倍体小麦需要三年的时间。”

“加油!”石影握起拳头给陶夏打气。

两个人便开始各自忙碌起来。

陶夏拉着田官萱草和几个十三四岁的孩子跟她一起来做育种实验。

秋水仙素在黄花菜中就有,春天的时候已经让族人采了很多备用。

吃多了黄花菜是会中毒的,严重的话可能还会死掉,这些族人们早就在实践中知道了,所以在食物充足之后便没人把这种花当饭吃了,不过偶尔还会当菜吃。

人既然都能中毒,显然黄花菜里面的秋水仙素含量足够。

秋水仙素极易溶于酒精,但不易溶于水。利用这种特性,只需要将其放入高度酒萃取浸泡,然后利用酒精易挥发的特点就能将它浓缩出来。

粮食、酵母菌的曲子都是现成了,用粮食来酿高度酒的条件具备了。

陶夏先是让人特制了一批留有数个小孔的锅盖和中空比小手指还细的陶管。

酒精的沸点比水要低,七十多度的时候就会沸腾,所以酒会比水更容易变成蒸汽飞出来。

把发酵的粮食放在锅里蒸,逼着蒸汽从小孔中往外跑。

在小孔上扣上一根九十度曲度的陶管,用鱼鳔胶把十几根陶管用胶接在一起。

再弄些下面有孔的陶罐穿在这些管子的上面,穿孔的地方用胶和皮子堵住,罐子里装上冷水作为冷凝器,让管子里的蒸汽冷却形成液体流淌出来。

因为酒精的沸点低,越早出来的酒浓度也就越高,被称之为酒头子,第一次蒸馏度数可以达到四五十度。

把酒头子收集起来,继续蒸馏,水分挤走,酒精浓度会更高。

再将黄花菜泡在高度酒精中,秋水仙素会析出溶解在酒精中,酒精挥发完后便只留下秋水仙素了。

在实验室条件下,可以用光谱仪算秋水仙素的浓度。

但当前环境下,光谱仪就是天外来物。

只能靠人工把浓度分成数百份,每份儿的浓度按照千分之一递减,做好标记,分别浸泡种子或幼苗。

陶夏指着一整个屋子的实验幼苗对萱草和被挑选出来的孩子们说:“开春之后,你们把这些种子种到实验田中,做好标记。持续观察哪些长得粗壮、果实变大,收获时选出最优秀的种子。看看是哪个浓度的秋水仙素泡出来的,就能找到合适的浓度,批量泡制种子了。”

萱草愈发觉得自己职责重大,不免严肃起来:“我会认真培育这些种子,不会让司城失望的。”

陶夏殷切的看着萱草:“你身上的担子很重,我们不再靠采集和狩猎生存了,优良的种子跟锋利的刀剑一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

确实,游戏玩到这个阶段,是该组建个农科所了。

从学生中选拔出希望致力于此的人,系统性的做些新品种的选育研究、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研究,以及之前田官的种植技术传播推广等工作也可以并入其中。

想要人口多,就得吃饱住暖。

古人那话怎么说来着,饱暖思淫.欲,诚不欺我也。

吃的饱了才能多生孩子,多生孩子才能占据最好的地方,占据最好的地方才能让血脉有更大的机会绵延千年不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