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拍翻刺史大人 > 楔子

楔子

没有了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大权在握的皇帝刚在位满七年就做出主动让位给日常越俎代庖干涉朝政的皇后这等惊天动地、千古未有的奇事。

因立国之初,皇帝就坦言自己惟爱皇后,此生情痴全付一人,因而废除六宫,立誓不与其他女子有任何瓜葛。在位期间更给皇后添了无数尊荣,几乎让她把能僭越的都僭越了个遍。国之小君的皇后在这一代被奉为圣天子,可以说前所未有。朝臣纵使口水汇成大海亦无可奈何,久而久之便安于现状,连皇帝让位皇后都没在朝野掀起多大波澜。

起初,人人都以为女皇尝尝做皇帝的甜头就罢了,用不了多久太上皇就会重登大宝。谁知一晃过了十几年,女皇的地位稳如泰山,还革新中原制度,立宗室女子为皇太女,并允许女人考取功名、登堂拜相,开了女子入仕的先河。倒是太上皇逐渐淡出世人视线,要么如上阳花木闲居禁苑,从来不过问朝政,女皇问他政事也是稀里糊涂搪塞掉;要么神龙见首不见尾,有次女皇把洛阳翻个底朝天后才得信儿,知他人在千里外的峨眉山正吟风弄月潇洒得很。

女皇登基满十五年,正逢太上皇六十岁寿辰,便为讨郎君开心命史馆编纂《圣明要录》《创业记》等赞美太上文治武功的书。

史官无非跟风吹嘘上皇,写写他生来就有祥瑞吉兆,年轻时如何俊秀才高,当官时呕心沥血、为国为民、爱民如子,在臣子时期如何一片碧血丹心全为天下人,然后顺应天命人心勉强受禅称帝。此类话术,古往今来哪本史书没有?因而史官写的得心应手,谁来写只要能套上老话都能落笔生花。

非但正经的史官写,也有无数为了博得太上欢心写诗赋吹捧,可太上皇拿来看了几篇就哈欠连天,将这些东西丢在一边。

直到某天,有本《刺史大人传奇》一夜间风靡京城,传言皇宫贵人也都爱不释手。

此书把刺史和大人两个没什么干系的词组合在一起,造出刺史大人这么个诙谐又带些调侃意味的词汇。书里面写一个王公大人当了一方刺史父母官,下车伊始就遇到被自己的欢喜冤家拿惊堂木砸了头,由是变得庸庸碌碌,整日糊涂办事,唯独奉『人不作恶便是善』这条在地方吃得极开,捞足了油水,最后还能升迁拜相,与美人喜结连理。

写书的人是个在凉州刺史署衙里头供职的典书小吏,在写卷宗时无意中翻出不知哪朝哪任刺史记陈年旧事的卷宗。白话长卷,洋洋洒洒数十万言。参读之后,却发现里面都是些乱七八糟的囫囵事。

“明眼人瞎掰荒唐话,糊涂鬼点明人间世。”

书内容倒是实诚得很,生动记述凉州城的百态,可以说事无巨细。书中刺史放今世讲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人狠话不多的典范。因而书中内容大多由女主陈说,方才语得分明。什么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抑或是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人微言轻少说话。遇事不决问卦象,百思不如信神佛。世上万般哀苦事,无非缺钱与没权......甚至场面话、套话、百姓揶揄的黑话记得明明白白,连官吏和女案犯的男欢女爱风月话也写得一清二楚。

小吏不免大受启发,恰逢自己被顶头上司处处针对,微末小人也只敢背后编排下刺史。因此顿然灵感如泉涌,将前代刺史的秘辛同自己的遭遇结合一起,又为前途将太上皇的英明神武加进去,大笔一挥不日就撰成旷世奇作。

如此旷世奇作落到当今天子手中,却令女皇怒不可遏:“捏造出真人真事,托你的名,还尽写咱家丑,恐是专门讽刺本朝的逆贼。”

“我说『真作假时假亦真』,那些事无非都是重复以往罢了。写书也是有人写就会有其他人写,禁断不得,由着他们去吧。”太上皇一笑而置之。

皇室明知刺史一作乃是影射自家事,亦默许其通行海内。但内容太真,把凉州上下骂了个遍,引得当今凉州刺史大为不满。于是在某年某月的一天,刺史借小吏收受贿赂的罪名查抄了他家,搜出几十万言的新稿和前代刺史卷子的抄本,赶紧趁着未梓刻将其付之一炬。恰恰应了“写书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作焚稿”这话。

殊不知,这一闹满城风雨,人人都知道此书讽刺的正是现任凉州刺史本人。底稿本虽被烧,却点燃了无数绅民动笔写刺史续文的熊熊烈火。小吏下狱后就不见踪迹,反而冒出千千万万『凉州小吏』、『典书小吏』、『凉州清客』,将刺史传奇流传千古。

经后世整理一二发现足有数十种版本,更有粟特、回鹘文字的抄本流传海外,可见时人多热衷创作刺史系列。

话已至此,“列位看官,翻开此书即是有缘。”想来已知小生也是叙说刺史家务事,狗尾续貂,胡言乱语供人乐一乐的胡诌大师之一。

小生坦言自己实乃无趣人。此生无才无功名,心如明镜也惘然。上进时苦于无门无出路,只得投身于书海无涯。幸而生在清平岁月,浮生闲散亦悠悠。便借写书之名,耗费浮生岁月添几滴墨水便罢。

提笔写刺史故事起于小生艳慕古装的浮华,说白了是眼馋钱劝,不论情理,只愿去写那奢靡高门之家。演说着不今不古的故事,也只为正儿八经圆自己的幻梦。方以『架空』之名,意淫人间富贵荣华。小生也添皇家背景去写那不爽不休的爽文。写那繁华盛景,云梦闲情,更恨不得明目张胆作禽兽去记述情孽秽书。小生只是苦于脸面问题,才退而求其次写那些是非波折,图个剧情不平淡,写来喜闻乐见的团圆以换取看官叫好。

《刺史大人》不过依托前人的书作去写人间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现下不流传书写人情世故,小生亦不爱写人间多愁多恨辛酸泪,只求能把故事一五一十讲个明白,博看官一笑而已。

欲知刺史故事如何,且等小生写上一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没有了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