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锦绣圣唐 > 第27章 我总有理

第27章 我总有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有一种夸奖叫被逼无奈的夸奖,皇帝指着鼻子问你,他的宝贝儿子诗作得如何,你除了夸奖还有别的选择吗?

莫说问话的人是皇帝,就随便是谁,只要不是冤家对头,你大概也只剩下夸奖这一个答案了。

虞世南年纪虽大,人却并不糊涂,他微笑着答道:“字字句句写风,字字句句无风,实乃高妙!”

虞世南说着竖起大拇指,一脸真诚的赞许,惹得李世民由衷地骄傲,我儿子就是行。

“青雀还小,你不要硬夸他了,我看他这诗作得也就一般,不如虞爱卿你和上一首,让他好好学习学习,如何?”

李世民话说得很客气,让虞世南也以风为题作首诗,来打压一下李泰的风头,免得小孩子被夸骄傲了。

其实这就是一句谦词,谁要是当真了,谁就傻了。

宫廷御宴上,经常有皇族的人先作一首诗,然后让臣下也作同一题目的诗的事,这叫做应制诗。

应制诗大多数都是些歌功颂德之作,内容空洞乏味,少有精品。

究其原因并非是诗人的水平不行,能有机会参加御宴的都是文人中的领军人物。

也并非是时间紧迫所致,像曹植那种七步成诗的人并不少见,大唐的朝堂上可不缺文魁大手。

也不是因为应制诗限定了题目和情感,命题作文并不比即兴创作难度大,相反命题的文章更容易些,出精品的概率更高。

那为什么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应制诗少之又少呢?应制诗可比别的诗更好保存,那都有专门的人负责收集保存的。

千年传承,能流传下来的都是精品,没有流传下来自然是质量不够精,不值得代代传唱。

应制诗质量不够精的真实原因就是因为它是应制诗,是你必须要照着皇族人的作品去仿写的,这个仿写你格式上必须跟人家一样,质量上你必须要低人一等。

必须要低人一等吗?对。

那不低会怎样?不怎样,没有白纸黑字的明文规定你必须把诗作的水平降下来。

不过有个榜样需要铭记,那就是前隋的薛道衡,隋炀帝有一天下令让臣子们作诗交上来,每个人都应付了事,只有薛道衡写的认真。

薛道衡一首《昔昔盐》交了上去,隋炀帝几天几夜睡不着觉,非要憋着劲地写出比他更好的来,结果怎么也是写不出来。

一怒之下赐死薛道衡,他还亲自跑到监狱问白发苍苍的薛道衡:“更能作‘空梁落燕泥’否?”。

什么叫伴君如伴虎?

不只上朝是危险的,连参加个御宴都得时刻谨慎,一个不小心,可能正吃着饭就把饭碗砸了,甚至把吃饭的脑袋给整搬家了的可能也不小。

虞世南就眯着眼,笑微微地捋着胡须,轻轻地点着头:“容臣思之。”

一首短短的五言诗,虞世南思了一刻钟之久才提起笔来。

这紫毫彤管、端砚徽墨、还有雪花一样的笺纸真是虞世南的心头好,一辈子最喜欢不过的就是文房四宝。

很快虞世南就写好了,李世民捧着纸哈哈大笑,不说诗写得怎么样,虞世南的字简直令人看到眼睛里拔不出来。

李世民左手一张、右手一张,把两张纸并排地向前一举:“青雀,你自己看看差别有多大。”

李泰的字不用跟别人比,就是跟他自己半年前比也退步了很多,瞒得过普通人,瞒不过李世民以及这半朝的书法家们。

他借口亲娘过世,伤心过度导致手颤,握不住笔自然写不好,可是这都半年过去了,虽然他的字提高了很多,还是没达到原来的水平。

李泰也不说话,看了两眼就乖乖地低下头,一副羞惭得不敢见人的模样。

李承乾也转过身来扫了虞世南的诗作两眼,他看李泰窘迫不堪,便开口说道:“父皇,儿以为虞少监的诗作并不强过惠褒。”

李承乾看着诗作,直接大声地读了起来:“奉和咏风应魏王教,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读罢全诗他又开始评点:“两首诗都是写风而不见风字,构思都很精巧,虞少监的诗通过‘舞’、‘歌’、‘枝’、‘花’把风写得可见、可听、可闻,既生动又形象。”

“惠褒的诗更为大气壮观,能使叶落者秋风也,能使花开者春风也,过江掀浪者夏风也,入竹吟啸者冬风也,此乃四季之风略胜虞少监的一时之风。”

李承乾说什么也不能看着别人压过李泰一头,有理没理总得替他搅出理来。

李世民就撇撇着嘴冷哼了一声,把两张纸随手交给陈文让群臣们传看。

他盯着李承乾说道:“我也没说青雀作的诗不如虞少监,那青雀的字有多差,你是看不出来吗?”

我天爷,跟虞世南比书法,这个难度貌似是高得有点离谱了。

李承乾抿了抿唇,这个好像是没法犟,他本打算就这么悄悄地退下去,可是抬头看老爹挑眉斜眼地盯着自己,好像他很得意的样子。

“阿爷这话说的不对。”李承乾的犟劲上来了,我今天就要维护惠褒到底了。

“虞少监年长惠褒一甲子有余,若是虞少监十六岁时的字强过惠褒,或是惠褒七十八岁时的字不如虞少监,我便承认是惠褒落了下风,否则儿以为不公。”

现在不如你,不代表以后不如你,李泰才十六岁,凭什么就认定他输了?跟虞世南比的话,他还有六十二年的努力空间呢。

“好!”长孙无忌当即喝了一声彩,高高地举起右手,竖着大拇指称赞道:“说得好,这就叫莫欺少年穷,能说出这话来,足见太子殿下胸怀大志,此乃我大唐之幸、黎民之福。”

长孙无忌绝对是皇太子一派坚定的支持者,皇太子已经十七岁了,该为他树立威信了,逮着机会得夸太子,让别人对太子信服。

夸魏王做什么?让别人信服魏王吗?还是让魏王越来越自以为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