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逍遥太子爷 > 第三百四十三章 赏赐

第三百四十三章 赏赐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回到营地后,赵舟让许嫣然先去休息,毕竟这一夜她也辛苦了。许嫣然感激地看了赵舟一眼,然后回到自己的帐篷中。

赵舟找来袁少优,向他传达了自己的决策:“少优,我决定对战争中受损的城池和地区减免赋税,同时为流离失所的百姓分配房屋和田地。”

袁少优听后大为震惊,随后大呼:“陛下英明!这一决策不仅能够安抚百姓,还能够激发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为国家的繁荣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赵舟微笑着点头:“少优,我信任你。你去负责执行这一决策吧。务必确保所有的措施都能得到有效的执行。”

赵舟将众将领召集到主帐,开始论功封赏。这次战争的胜利,离不开众将领的英勇奋战和付出。

“镇北将军项志,你在战场上英勇无畏,为国家的安定立下了汗马功劳。我决定封你为忠勇王,赏黄金千两,良田百亩。”赵舟郑重地说道。

项志感激地跪拜:“谢陛下隆恩,臣必定为陛下誓死效忠。”

接着,赵舟又看向安北将军史南:“史南将军,你在战场上智勇双全,为国家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我决定封你为靖难公,赏白银千两,良田百亩。”

史南也感激涕零:“陛下,您的赏赐臣愧不敢当。臣必定继续为国家的安宁而努力。”

除了项志和史南之外,赵舟还对其他有功之臣进行了封赏。众将领无不感激涕零,他们深知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在众将领离开后,赵舟终于迎来了班师回朝的日子。他坐在马车上,心中满是感慨。这一切的胜利和成就,都离不开许嫣然的陪伴和支持。

刚回到宫中,赵舟就被三个太妃叫了过去。这三个太妃都是先皇的妃子,地位尊贵。

她们身边都跟着一位貌美的女子,这些女子眼神娇媚,身姿婀娜。

赵舟心中一紧,他知道这些女子是什么来历。他看向许嫣然,发现她眼中也闪过一丝担忧。

“陛下,您终于回来了。”一个太妃笑着说道,“这些女子都是我们精心挑选的,她们不仅貌美如花,而且才华横溢。”

赵舟知道的太妃们的意思,她们是想让他纳入这些女子为妃,以充实后宫。

然而,赵舟却并不想这么做。他心中只有许嫣然一个人,他不愿意辜负她。

“太妃们的好意我心领了。”赵舟委婉地说道,“只是我心中已经有了嫣然,不会再有别人。”

三个太妃对视一眼,有些惊讶。她们没有想到赵舟会如此坚决地拒绝她们的提议。

“陛下,后宫空荡荡的,只有一位许贵妃也未免太孤单了。”另一个太妃劝说道,“您应该多纳几位妃子,为皇家开枝散叶。”

赵舟笑了笑:“我并非孤单,有嫣然陪伴足矣。至于子嗣,一切随缘吧。”

三个太妃见赵舟如此坚决,知道再劝也无用。

许嫣然像是决定了什么重要事情一般,她细细地盘问了太妃们身边那些女子的底细。

每一个女子的出身、才情、性格,甚至于她们在太妃宫中的地位,许嫣然都一一打听得清清楚楚。

下人们见许嫣然如此认真,也都不敢怠慢,将所知道的信息都告诉了她。许嫣然听完后,默默地记在了心里。

这一日,赵舟被大臣们催促得无法脱身。所有的大臣似乎都认为赵舟应该充实后宫,为皇家开枝散叶。

赵舟感到有些无奈,但又无法拒绝大臣们的请求。

正当赵舟忙碌的时候,许嫣然主动找到了他:“陛下,妾身有一事想与您商量。”

赵舟看着许嫣然认真的表情,心中有些不安:“你说吧,什么事?”

许嫣然深吸一口气:“妾身认为,陛下应该考虑纳妃了。”

赵舟一愣,他没有想到许嫣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嫣然,你……”

许嫣然摆摆手:“陛下,我知道您的心意。但作为一国之母,我有责任为您分忧。后宫空荡荡的,只我一人也不合适。”

赵舟沉默了片刻:“你真的不介意和其他女子分享我?”

许嫣然低下头,没有说话。赵舟知道她的沉默意味着默认。他心中有些苦涩,但更多的是无奈和感动。

“我知道了。”赵舟轻声道,“我会考虑的。”

随后,赵舟回到了御书房。他坐在书案前,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许嫣然的用心良苦,但要他和其他女子分享爱情,这让他感到有些难以接受。

这一夜,赵舟在御书房中沉思了许久。他知道自己不能辜负许嫣然的期望,但也不能违背自己的心意。

在矛盾和纠结中,他渐渐地陷入了沉睡。

而太妃们得知赵舟和许嫣然闹矛盾的消息后,心中暗喜。她们觉得这是机会来了,便让身边的女子们去关心赵舟,试图在赵舟面前展现自己的魅力。

这些女子们各有千秋,有的温柔体贴,有的机智聪慧,她们都想成为赵舟的宠妃。她们用心地为赵舟准备着一切,希望能够在赵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赵舟为了躲避太妃们和后宫的纷扰,决定和袁少优一起微服私访,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真实生活和需求。

这一日,他们来到了一处繁华的市集。市集上人来人往,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热闹的画面。

赵舟和袁少优漫步在市集中,感受着民间的气息。

忽然,他们听到了一群书生的声音。书生们聚在一起,正热烈地争辩着什么。赵舟走近一听,原来他们正在讨论天文星象。

一名书生摇头道:“星象之说都是虚无缥缈的,不值得信奉。”

另一名书生则反驳道:“你懂什么?星象能够预示天下大势,岂能轻视。”

在书生们的争论中,赵舟注意到一个女子余初夏。她静静地站在一旁,双眸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当她开口说话时,声音婉转悦耳,像是黄鹂般的动听。

“你们不要再争了。”余初夏轻声道,“星象的奥妙无穷,不是你们能够轻易理解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