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惊!视频通古,老祖宗们破大防 > 第36章 宋驴宗

第36章 宋驴宗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赵光义非常的自信,觉得他有能力且一定能收复燕云十六州。

他前期做的很多事也可以看得出来,是为了收复失地所做铺垫。

灭了北汉后,马不停蹄的就直奔燕云去干辽国。

虽然最后没有成功,但是这志气还是有的。

慨然有削平之志,然而也就仅此而已了。

所以在近代咱们伟人在阅读宋史时,就给予了这个评价——但无能。”】

这个伟人之前出现过一次,夸奖了秦始皇的所作所为。

如今却给了赵光义一个但无能的评价,宋朝的士大夫都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毕竟他们是十分推崇这位太宗皇帝的,如果没有他,他们也不能有现在的地位。

这简直就是在说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是一个天大的笑话,这个耳光甩得非常的响亮。

【“的确与赵光义远大的志向相比,在能力特别是军事能力上,赵二哥是真不行。

他打不过辽国屁股中箭驴车漂移,那也就算了,毕竟运气不好。

碰上了萧太后这样一个超级牛人,但是在面对西夏这个弱了不止一个档次的对手时,赵光义也表现得非常拉胯。”

当时的党向部落还远没有后面李元昊建立西夏时的那么强盛,李元昊的爷爷李继迁说白了就是个盐贩子。

本来还是挺老实的,大宋征讨北汉的时候,还屁颠屁颠的去帮忙了呢。

搞得自己跟老赵家小弟一样,在后面闹了几次事,赵光义也没能好好的镇压下去。

这就让党项人觉得这邻居的战斗力,好像是真不行啊,于是便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并在接下来给大宋带来了上百年的困扰,无数的兵马人口钱粮被投入了宋夏边境这个无底洞中。

从这点上来说,没有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赵光义是需要负全部责任的。

并且赵光义军事上的无能,还体现在他不仅自己不行,他还看不得别人好。

他哥赵匡胤为了避免五代十国以下克上的魔咒再次上演,虽然弄了个杯酒释兵权。

但是也给予了边将非常不错的待遇,毕竟也是大家一起扛过枪的老战友了。

但等到赵二哥上位呢,因为他自己是文官出身,怕这些武将有什么异动。

便开始疯狂迫害这些太祖旧将自毁长城。

硬生生的把老哥崇文抑武的方针,歪曲成了饱受后人诟病的重文轻武。

并且从赵二哥喜欢频繁的轮换边将,到纵容监军干涉主将指挥。

再到自己明明不知兵,却喜欢画个阵图越级瞎指挥来看。

无能这两个字安在赵光义的头上,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相比军事能力上的拉胯,再怎么把人搞下去,怎么把人整上来。

怎么把拥护自己的人搞得越来越多,把敌人越搞越少这方面。

赵二哥可以说当他离开战场站在朝堂之上时,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绝对是那个无敌的存在。

他努力发展经济,鼓励农耕,也鼓励贸易得到了一定程度上中下层人民的拥护。

他大力改良科举,彻底改变了隋唐时期,那种考试不遮盖名字,名为科举实则还是以推荐为主的考试方式。

录取了一大批的寒门学子,让他们感激涕零,从而在用这些人,逐步取代了太祖赵匡胤的旧臣们。

所以你要说赵光义行,他也是真行。五代十国五六十年的功夫,折腾出了十几个皇帝。

你方唱罢我登场,在这个皇权已经不像从前那么令人敬畏的时代。

是他赵二哥通过了自己的手段,将分散的权力重新聚拢了起来。

通过提高读书人的地位,提倡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让那些在五代十国家破人亡的氏族们,重新跪在了他的脚下,高喊圣主明君。

而在面对对自己能产生威胁的人时,比如赵匡胤的两个儿子,20多岁就都莫名其妙的挂了。

三弟赵廷美也突然之间就嘎嘣了,还有那个倒霉的南唐后主李煜,也是用一杯毒酒,了却了他的生命。

可能是自己的亏心事干多了,怕后人的口诛笔伐。

赵光义就把一个人当成了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这个人就是李世民。

(李世民呸了一声,表示晦气。)

毕竟那也是个对手足之情毫不顾忌的,但贞观之治,无论文治武功都无可挑剔。

所以为了能达到自己这位前辈的高度,赵光义他非常的勤政,工作起来是一天都不带休息的。

然而你不休息有啥用,还是刚才那三个字。但无能,就能力而言,这赵二给李二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赵光义这个人如果延后一到两代,做一个守成之主会是一个很好的人选。

然而在王朝初期就出现这么一个,对朝堂斗争拥有无比的热情。

并且好大喜功,同时自己又没有军事才能的君主。

并且还将这个气质一脉相承,延续了下去,这才是北宋积贫积弱的根源所在。

你就看他那些个子孙,都是这副德性。”

左附上子孙的九宫格图片,右附上,光义一脉,人菜瘾大,性子软。

“用现在的话来说呢,就是人菜瘾大经常脑子一热,主动挑衅邻居,然后输了。

输了以后要么跑路,要么给钱,可以说是完美继承了他们祖宗的这个特点。

客观来说赵光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即使是在宋朝和他某些后世子孙相比,也谈不上有多昏庸。

北宋在经济上的繁荣,在文化上的昌盛,他赵光义是有功劳的。

然而懦弱的性格和骨子里的自私自利,却也是作为赵宋这一脉为人诟病的基因源头。

并且我们要知道,无论是李世民朱棣,皇太极窝阔台,完颜吴乞买耶律德光。

一个能打的第二代才是一个强势王朝的标准配置,真理只在剑锋之上。

军事能力不行,就算文治再好,这一切的一切或许都只是空中楼阁吧。】

说的很有道理,能打的第二代很重要。

如今王老将军已经在家休养了,朕就送几个学生去跟着他吧。

为了不引人注目,他把最小的胡亥都塞进去了。

“比大明战神强多了,狗头。”

“就比战神强在平北汉,其他方面半斤八两,甚至私德方面比战神还差点。”

“你看看车神的内政和农业发展和建立的社会制度,战神拿什么比。”

宋神宗和宋哲宗都努力的想改变宋朝的现状,宋神宗表示自己再也不摇摆了。

王安石这把我跟定你了,管他什么司马光,什么三朝老臣,他就是个奸臣。

我死后还为难我幼小的儿子,太后还把持朝政,将新党的人全部贬谪出京。

我儿子死后还不听劝的选了个废物,自己如今就先把他给贬了。

然后立马召集群臣进宫,王安石得到了皇权大力支持,对家也灰溜溜的下台。

朝臣们看清了当今的态度,也不再处处为难。

如今他手下再也不是那几个无用的小虾米了,全都是有为之才, 执行力杠杠的,新党一片欣欣向荣。

他们也为变法提供了很多想法,改进了一些激进之处,大家都在努力为这个国家奋斗。

宋哲宗时期如今的苏轼也支持改革,宋哲宗直接将人调了回来,组织好人马,准备大干一场。

题外话,他已经在开封买了个新宅子。

而此时的赵光义正带着人熬熬的往辽国去呢,看了天幕后所有人都沉默了。

赵光义一番激烈的洗脑演讲后,将领表示玩脑子玩不过你,选择间接性耳聋。

前方有辽国太后等着,这战如今还打不打?又该听谁指挥呢?

最后几位将军决定就此安营扎寨,以不变应万变。

小兵们看了天幕都觉得这个皇帝不是个好老板,他们决定听将领的不走了,反正粮草够吃。

跟着这位无能的二代皇帝混不太行,刚立了大功,灭了北汉,他竟然还拒绝给有功将士发赏钱。

谁提着脑袋出来干,不就是为了挣点钱让家里的人日子好过些,不给钱谁还跟你混。

“放肆,我是皇帝。天幕都是胡说的,我怎么可能毒害我大哥侄子和兄弟,他在诽谤我啊。

你们听我说,辽国人也能看到天幕,他们肯定以为我们不过去了放松警惕,因此我们正要打过去。

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各位都将名留青史啊~”

将军表示不听,他还知道一句话叫聪明反被聪明误,反正现在这位肯定是没人家夸奖的萧太后聪明的。

赵光义骨子里看不起女人,没将萧太后放在眼里,甚至觉得萧太后不配做他赵二的对手。

这才在灭亡北汉后不犒赏将士,带着军队就疲惫行军。小看对手,也高看自己。

而此时的朝堂上,赵普带领着一众朝臣决定换个皇帝。

天幕已经让赵光义失了民心,绝命毒师这个称号他是摘不掉的。

最后一众人选中了赵德昭,他母亲是孝惠皇后贺氏,接替赵匡胤皇位名正言顺。

赵德昭也不推辞直接登基为帝,接着就是废了赵光义的皇帝称号。

召回随赵光义出征的将领,并让他们押送赵光义回开封受审,同时也让宫中备好了赏钱。

夜深了但赵光义怎么也睡不着,想到哥哥还活着的两个儿子,他有种很不祥的预感。

可外面有人巡逻重兵把守,他想重开宋驴宗的称号都开不了。

自己精心筹备许多年,龙椅还没坐热乎呢就要面临下岗。

老天爷啊,你为何这般对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