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古人的智慧,现代生活的指南 > 第4章 人性的三种表现方式

第4章 人性的三种表现方式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十四

老子的智慧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无数探索者的心灵。道家思想更是对人生、宇宙深刻洞察的智慧结晶。字里行间,智慧的低语,穿越时空,直抵心灵深处。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短短数字,蕴含了老子对“道”的深邃理解。在这里,“夷”、“希”、“微”并非简单的视觉、听觉、触觉上的缺失,而是指向一种超越感官经验的境界。

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隐藏着三种神秘的基本状态,它们无形、无声、无触,被称为夷、希、微。这三种状态超越了人们的常规感官经验,无法被具体的事物所定义。因此,它们被视为一体,不可分割。

道的本质是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的。它超越了语言和思维的界限,只能通过整体的、直观的方式来领悟。这种理解方式,与古代哲学中强调的“心领神会”不谋而合,体现了东方哲学的独特智慧和魅力。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却忘了看见色彩的眼睛、听见声音的耳朵、触摸物体的手。这些看似矛盾的现象,让最聪明的头脑也无法完全理解。然而,如果能够将这三者融合回归到一种原始的状态,那么就可以达到一种理解。这种状态,我们称之为“性”。而视、听、触,只是性的三种表现方式。

人类从本性出发,随着与外界的互动,逐渐分化出不同的感官体验。日复一日地生活在这些体验中,我们往往忘记了回归本源。如果不重新整合这些感官体验,我们就会越来越远离真实的本性。如果将这种思考扩展到更广泛的层面,那么佛教所说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也都是如此。

正如《首楞严经》中所说:只有当意识返璞归真,回归到完整的本性之中,六根的作用才会停止。这就是说,当我们超越了感官的局限,达到了一种整体的意识状态,我们就能真正理解宇宙的奥秘。

“它们的上层不被看见,下层不显露,连绵不断却无法用名字来称呼,最终回归到无形无物的状态。” 这句话是对“道”的一种形象描述,揭示了它的无形无质、无边无际的特性。 “道”成为了一种超越性的存在,它既不局限于具体的形象,也不受时空的限制。这种无形、无态的概念,被称为“恍惚”。恍惚并非简单的迷茫或不清醒,而是一种超越常规意识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能够超越日常经验的局限,触及到更深层次的真理。

“迎着它看不到开头,跟着它看不到结尾。”直观地说明了 “道”的无限性和永恒性。它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随科技的发展,这种观点得到了一定的印证。量子力学告诉我们,微观世界中的物质状态也是无形、无声、无触的。

因此,要超越表象,去探索那些更深层次、更根本的存在。只有把握好道的恍惚而非虚无的哲理,才能用道的思想,驾驭有形的世界。才能找到生活的方向,才能如同一条永不停歇的河流,使其贯穿于生命的始终。

十五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在古代道家思想如同一条悠远而深邃的河流,缓缓流淌在历史的脉络中。那些深谙道家哲学的人们,他们的境界微妙而深远,仿佛是夜空中最亮的星辰,虽然明亮,却遥不可及,难以被常人理解。他们的智慧,如同深山古刹中的老僧,沉默而神秘,让人只能在远处瞻仰,无法真正触及他们的内心世界。

道家思想描述的生活态度,人活在这个宇宙,活在充满矛盾而又统一的世界,如同冬季里小心翼翼地跨越冰封河流的旅人,每一步都谨慎而坚定。对待世界的态度,应该温柔以待,不能刻意去打破这世界的宁静与和谐。应该以庄重肃穆行为,就像是在古老庭院中款待尊贵客人的主人,一举一动都要透露出对生活的尊重和热爱。

人们有时散淡自由,那种禁锢的思想又仿佛是春天里冰霜消融,万物复苏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处世应敦厚朴实,就像未经雕琢的木材,保持着最原始的美丽和坚韧。思维要旷达开放,犹如深幽的山谷,能够容纳世间万物,而又保持着自己的宁静和神秘。

道家的智慧,混沌不清,好似混浊的河水,让人看不清,摸不透。然而,正是这种混沌,孕育了生命的多样性和世界的丰富性。谁能通过静止来澄清混浊,谁能通过安静来焕发生机?这正是道家哲学所追求的境界,一种超越常规,超越自我,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状态。

保持这种道的人,不追求圆满。因为在他们看来,圆满只是一种虚妄的追求,真正的智慧在于不断自我更新,不断超越自我。正如道家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真正的道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只能通过个人的修行和体验来慢慢地感悟其中的真理和奥秘。

当今社会,我们可以这样的理解可以被诠释为一种追求内在平和与自我修养的生活态度。特别是在这个快节奏、充满压力的社会中,道家哲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让我们学会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如和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节奏,如何在不断的变化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道家哲学,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不忘关照自己的内心世界。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能够放下多少;真正的强大,不在于战胜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这就是道家哲学的魅力所在,也是它能够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机的秘密所在。深入探究这些道理,我们的内心也会趋于平静平和,思想也会趋于睿智清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