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夜刺 > 1041 惊愕之色 渔舟唱晚

1041 惊愕之色 渔舟唱晚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已是午后,该吃中饭了。

古川带着莫啸天和陈羽菲来到了竖滨最著名的“中华街”。

“中华街”位于竖滨市中区山下,是山下公园西南的一条中国菜馆街。以前,这里曾被称为“南京街”,它是P国最大的“唐人街”,还分为十多个区域,且住户90%以上是华夏人。

中华街源远流长,当年大总统孙中山流亡到竖滨,中华街就曾给予了他有力的支持。中华街东西南北共有五个入口,且都竖着高大的牌楼。

西边入口,牌楼足有十几二十米高,红柱绿瓦,中间书写着“中华街”三个大字,整个楼坊闪耀着雕梁画栋的中华传统艺术。

莫啸天曾看过一些资料,还知道早期的竖滨中华街有三把著名的“刀”。

“剃头刀”所代表的理发店,因为没有P国人管理得好,无法与之竞争,现在几乎销声匿迹。

“裁剪刀”所代表的裁缝店,以前P国人很喜欢在华夏人这儿做衣服,但现在P国服装业发展迅速,都是机器流水线,华夏人光凭双手,怎么能跟人家竞争呢?

最后,就剩下了一把“菜刀”了,而且在P国,真正能守得住这把“菜刀”的,也就在这竖滨中华街上!的确,P国其他地区的中华料理,现在绝大部分都是由P国人自己在经营、制作。

中华街不是人们想象中的一条街道,它是由一条主干道和许多岔路组成的一个小区。

古川找了个地方将车停好,带着莫啸天和陈羽菲从中华街西边牌楼进入。步行道上铺着齐整的条石,三人发现,那道上的路灯很抢眼,全部是极具华夏特色的朱红色宫灯造型。街面上摩肩接踵的游客实在太多,除了能不时听到熟悉的华夏各地口音,绝大部分却还是P国年轻的时尚男女。

大街上排列着色彩缤纷的各式饭馆,古川说至少有二百多家,这些饭馆基本上属于粤、沪、鲁、川四大菜系,近年来湘菜也占有了一席之地,但不管怎样,各种华夏菜都保持着原有的风味。

古川是华夏西湖人,所以他带着身后的一男一女走进了一家沪菜馆。沪菜馆菜谱多以鱼类为主。

三人找了一张桌子坐下,古川把菜谱递个陈羽菲,让她点菜。陈羽菲未作推诿,拿着菜谱看了一会儿,她点了四个菜:

白斩鸡,糟钵头,椒盐排骨,生煸草头。

古川笑笑说:“小陈,你好像对沪菜挺有研究啊?”

陈羽菲没有回答,因为林子安是金陵人,尤其偏爱沪菜。

古川又加了几个菜,才问莫啸天喜欢吃点什么。

莫啸天开口说:“我啥也不要,给我弄点辣椒,越辣越好!”

菜未上齐,一个三十多岁,体型高挑偏瘦,未施粉黛,相貌清秀,文文静静的女子走了过来,一看见莫啸天,她愣怔了片刻,脸上有惊愕之色......

古川拖过来一张椅子,让那女子坐下才介绍说:“这是我妹妹古丽,在竖滨一家华夏公司P国分公司工作......”

“你们好!”古丽伸出手来,脸上淡淡的笑意。

等陈羽菲跟古丽握完手,莫啸天才接住了古丽的手掌,嘴上说:“您好,丽姐您上午去过子安大哥的墓地,是吧?”

莫啸天一看到古丽见到自己的神情,心里就明白了怎么一回事。

古丽一怔,然后很诚实地点了点头。

古川意味深长地看了莫啸天一眼,可能是想岔开话题,他说:“来来,吃饭,我肚子早饿了,没吃早饭呢!”

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在陈羽菲心里头滋生,不得不说,她是一个很敏感的女人......

吃过了中饭,古川还有要事在身,交代了古丽几句,他开车要先回京都。莫啸天跟着古川走到车边,从车上拿下来自己和陈羽菲的两个不大的行李包。

一号首长后天访问竖滨,也就是说,莫啸天和陈羽菲有两天的时间在竖滨逗留......

“菲姐,小莫,我带你们先去逛逛关帝庙吧,就在这附近。”走出沪菜馆,古丽说。

陈羽菲虽然对古丽的印象很好,但她总觉得面前这个女子似乎跟林子安有着某种特殊的关联。而莫啸天心里对此更是十分肯定。

竖滨中华街关帝庙名闻遐迩。

走进关帝庙,庙里人丁兴旺,香火缭绕。关帝庙正殿高近二十米,庙宇随处可见汉白玉栏杆、参道、石级,琉璃瓦熠熠生辉。高欉的屋顶飞檐上,有栩栩如生的彩色飞龙和精致的群雕塑像,给莫啸天和陈羽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莫啸天还注意到,在关帝庙旁边,有一扇大铁门,上面还有孙中山的题字:竖滨中华学院。

这所学校是1898年,由孙中山倡议,并在康有为、梁启超等扶持下,由竖滨华侨兴资建立的。莫啸天知道,这个中华学院后天将迎来华夏元首的造访。

陈羽菲的心情不太好,这是她第一次来P国,更是第一次见到自己的丈夫长眠所在。心底哀伤依然,陈羽菲没有心情游逛横滨的风景名胜。古丽善解人意,提出找一家华夏人开的茶馆坐坐,陈羽菲答应了。

古丽带着两人出了关帝庙,向前步行了十几分钟,来到了一个招牌上写着“趵突泉”三个字的楼门处,招牌下挂着一个迎风飘舞的隶书“茶”字。

进了那两扇古色古香,雕着花儿的大木门,一位穿着旗袍的女孩子又引领着穿过了一个圆形拱门,三人眼前豁然开朗......

茶馆大厅的面积不小,层高也够,一眼望去,那装修的风格和格调,颇让人油生联想,会有一种怀旧的思绪。

莫啸天看见有两个华夏年轻小伙子,穿着对襟衣褂,平底布鞋,手里提着那种有着细长壶嘴的开水壶,正往一些茶客的杯子里续着水......特别有意思的是,这两个小伙子的头上都戴着那么一顶华夏大清特色的瓜皮帽儿,脑后还拖着一根又长又粗又黑的假辫子!

这家茶馆的装修格调,也确实十分地雅致,随处可见红色的宫灯和大大小小的中国结。品茶区是一个大大的半圆形,环着一个小小的铺着枣红色地毯的台子,中间用雕花木栏隔开着。台子上,一侧摆放着一台钢琴,另一侧则摆放着一架古筝,再没有多余的空间,不过也并不显得狭小拥挤。

进门的时候,莫啸天和陈羽菲就听见了悦耳动听的古筝音乐,一个看上去很可爱的小女孩,正在弹奏着那架古筝,并深深地陶醉其中。莫啸天觉得自己此刻不是在P国,而是身在华夏故乡。

转转绕绕,三人在正中一张台位上刚刚坐下,一个穿着茶绿色旗袍,个子高高的服务小妹就走过来了。

“古丽姐,你来了!”看来古丽是这里的常客。

“嗯,燕子,给我们上壶水果茶,糖别加太多。”

“啸天,你知道这个女孩子现在弹奏的是什么曲子么?”陈羽菲身体靠在椅背上,眼睛看着那个弹奏着古筝的女孩,轻声问莫啸天。

“渔舟唱晚!”莫啸天没有丝毫犹疑,他说,“这是一首很著名的古筝独奏曲,曲名取自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中的‘渔舟唱晚’四个字,表现了华夏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对吧?”

其实莫啸天对古筝并没有什么研究,但这首曲子,他倒是正好熟悉。

陈羽菲点点头说:“嗯,我很喜欢听!”

燕子走过来,给三人各沏好了一杯茶,然后把一只精美的玻璃茶壶,搁在小小的不锈钢酒精炉上,点上了火,又走了开去。茶壶里,半大壶浓浓的橙色汁液,面上滚动着一些大小不一,五颜六色的水果粒儿,丝丝水果的清香扑鼻而来。这时候,三人都在凝听着那个小女孩指尖下流淌的旋律......

“菲姐,我知道你比我大一岁......”良久,古丽开口轻声对陈羽菲说。

“哦......”

“菲姐,有些话我憋在心里很多年了,在国内时,我有好几次想去找你,可是......”

“古丽,有什么话你说,你跟子安很熟悉,是吧?”

“嗯......”古丽抬头看了莫啸天一眼,欲言又止。

莫啸天什么智商?古丽这一眼,便让他站起了身子,他对两个女人说:“我出去买包烟,你们先聊聊......”

看着离开的莫啸天,古丽忽然就滴下了泪水......

“古丽,怎么了?”陈羽菲有些疑惑。

“菲姐,这是子安那天出门时交给我的一封信,当时他吩咐我说,如果他没有回来,就让我把这封信一定转交给你......对不起,原本这封信是封好了口子的,但这么些年过来,我终于还是忍不住拆开了它!”

古丽从衣兜里拿出来一个信封,轻轻地放在了陈羽菲面前的茶几边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