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生变 > 第七章 组织修路

第七章 组织修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何晨东出钱修路的事渐渐的让湾里人都知道了,甚至都传到了隔壁的村子里,乡亲们都说何家湾出了个有出息的娃,不仅是个大学生,而且人很善良,他竟然用眼睛受伤赔的钱帮湾里人修路,真是好人有好报啊,这一准备修路眼睛就好了。

何晨东作为村里第一个走出去的大学生,当年投来了许多羡慕的目光,但是毕业之后几年,也没看他做出什么成就,甚至还不如仅仅上了初中的同村的伙伴,比如何大明,早就在城里买房买车了,随着后中国民办高校的盛行,大学越来越多了,上大学也越来越容易了,村里的小辈也陆续出了好几个大学生,但都没能“光宗耀祖”,村里人不免有些失望,觉得现在读个大学也没有用,“大学生”已不是他们心中能够“光宗耀祖”的选择了,会赚钱才是正道,农村的“读书无用论”逐渐流行起来了,时代变了,但是变得真是一个诡异的时代。

何晨东决定出钱修路的事已经传得沸沸扬扬,此事发酵了一个多星期,那天上午村长到何晨东家里来了,他想了解一下何晨东真实的想法,看何晨东是不是真愿意牵个头来修路。

在这之前,何晨东是看不到生的希望,想着要钱也没多大的用,可现在眼睛好了,他却又有了自己的想法,想把这笔钱当作人生的第一桶金去拼搏一把,他想用这笔钱开公司、做生意,等赚了钱再为家乡修路。要是现要把这钱全部用来修路,他还是有些犹豫的。

这时何晨东的父亲大声说:“修,这路咱们一定得修,只有路修好了,才能走出去,这是咱们祖祖辈辈的心愿,况且咱这话都说出去了,哪有不修的道理。”

村长说:“那太好了,只要晨东愿意带头出这个钱,我联系一下其他的人筹资捐款,大家合力把路修了,也不能让你家晨东用命换的那点钱全用来修路,孩子也有自己的事要做。现在咱们刚好赶上政策了,市交通局在今年的科技惠民计划中有路基建设的支出,我已经找镇上说了,镇长答应报到市里去,到时市里会拔一部分款,我们湾自筹一部分就可以把路给修起来了。”

何父说:“我们家愿意带这个头,这样吧,东子,你看咱家能出多少。”

何晨东想了下,“我们先出20万吧,如果后续不够,我们在补充。”

村长高兴地说:“20万够了,你只要答应了带头出钱修路,其它的我来张罗,去年过来的时候何大明也跟我说过这个事,也有修路这个意思,但他自己出不了多少钱,想大伙集点资,我明天上城里去找他,咱合计合计,让他联系下湾里在外的乡亲们,大家能捐多少是多少,为家乡的建设都尽一份力。”

“好的,那麻烦村长去张罗了。”

何晨东和何大明是一个门上的,何晨东比他大一个月,儿时的玩伴,还有何建国、何海波、朱小霞、何菊花,他们是一起从小玩到大的,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他们就在一起打打闹闹的,从学校玩到家里,从麦田打到柿子林。除了何菊花在五年级的时候辍学了,其余几个都有一个快乐的小学生涯,小学六年级初中考试,何晨东顺利地考进了镇一中,他们几个初中没上完就辍学了。

渐渐地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之间似乎越来越没有话讲,没有话讲就显得陌生了,年复一年,何晨东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但其它的玩伴结婚的结婚、嫁人的嫁人,生活早已磨灭了童年的记忆,在他们之间留下的是一片片的空白。

何大明,许多年没见过面了,第次过年回去的时候都能听到大人们讲他的成功经历。初二那年他辍学了,在亲戚的帮助下只身去北京闯荡,之前一直默默无闻,突然在前几年听说他发大财了,春节的时候开着宝马回来,并且花钱也大方。再后来听说,他是在北方包大超市的冷鲜肉业务,生意做的红红火火,就这样一下子将湾里好多无业青年也带出去了。后来才知道,原来他的发迹是“忽悠”了一个老女人的200万,最后别人到处找他讨债,个中细节也没人较真,反正发财自有发财的门道。

多年不见,这次为了修路的事,应村长之约,何晨东借此机会去市里见到了何大明,在东大街的百香堂大酒楼见到了他,早已不是印象中的何大明了,光光的脑袋,发福的体型,腆着的大肚,慢悠悠地走过来了:“何叔、晨东你们过来了。”

村长说:“是的,大明,这次我和晨东过来是想找你商量下村里修路的事。”

何大明说:“前几天我听湾里人说起过的,说晨东想出钱修路的事。”

何晨东说:“是的,大明,听村长说你们也有修路这个意愿,我是想让你联系下村里的其它在外面的人,大家能捐点的尽量捐点,凑个数,再加上政府拔一些款,咱们就把路给修了,了却几代人的一个心愿。”

何大明说:“要我说,这路早就应该修了,我好早就有这个想法的,只是一直没有人牵头,既然现在我们有这个条件了,那这事就要做起来了,我来联系吧。”

村长说:“那大明你就辛苦点,也帮忙跑跑市里的关系,听说今年政府有一笔专款是用来修路的,咱们早点找关系争取过来。你不是现在跟这边的一些领导很熟嘛。”

何大明笑笑,“这个没问题,刚才那交通局长还在我这按摩呢,过几天要是有新来的小妹,给那刘局打个电话,他玩的高兴,这事差不多就成了。”

原来这个酒楼兼吃饭、棋牌、足浴、按摩休闲娱乐一条龙服务,这两年城市化进程发展的速度过快,这些服务都在小城镇遍地开花了。这个酒楼是何大明今年3月份跟人合伙开的,他看准了这里面的商机,因为曾在北京的时候,那里的大小娱乐场所,他全玩遍了,这可不是吹的。

何大明说:“晨东,眼睛现在没事吧?”

何晨东说:“好了,没什么问题了。”

他们许多年没见,也没觉得有什么话题可讲。刚开始几年,过年回家偶尔见一次,但是何晨东在读书,定格为有前途的人,文化在大家之间形式了一条河,现在何大明在架势和财气上有优势,何晨东内心里有一种无法言说的隔阂。

何晨东说:“大明,你现在发福的挺厉害的,有多重了?”

何大明说:“哎,别提了,260多斤,现在走路都吃力啊。”

何晨东说:“得减减了,注意身体啊。”

何大明说:“没办法,减不了。”

然后大家扯了一些其它儿时童伴的情况,大家混的都很一般,都是在温饱线上挣扎的,这次捐款修路不知道能收多少。

这时朱大明说:“晨东,听村长说,你打算捐20万?”

何晨东笑了笑,算是回答了。

何大明“我捐不了那么多钱,别看我外表风光,哎,现在是欠一屁股债,去年过年,我就想提议大家凑点钱修路,但是我本人也拿不出多少,没好意思组织的。”

何晨东说:“听说你这几年生意搞的很大啊?”

朱大明说:“生意是可以,但是赚的钱都给别人花了,到处都要打点,加上自己开销也大,你看这一家六口的,什么活也不干,这也得养着吧。你看现在这个酒楼,从筹划到开业,送礼都送了上百万了,干这个,不打擦边球挣不到钱,你想走点歪路,不打点好,怎么行?”

何晨东说:“没办法,这个社会的潜规则太多。”

何大明盛情款待了村长和何晨东,酒过三巡后,何大明对村长说,何叔,这政府拔款的事包在我身上,但是咱们叔侄打开天窗说亮话,趁晨东也在这,攻关费用可能得花点钱。

村长明白何大明的意思,说:“这个没问题,你只要能把这事办成,到时候这个钱从工程款里面拔给你。”

何大明说:“好说好说,来喝酒。”

湾里修路的事基本上定下来了,成立了修路委员会,村长任主任,何晨东的父亲任副主任,找了几个德高望重的老辈做委员进行监督。联系了一些在外的乡亲,大家一听是凑钱为家乡修路,都乐意捐款。有的直接打到指定的帐户上,有的是让家里人送给村长,何大明那边的事情也有眉目了。

初步计划在过年前通车,让大家过年方便出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