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官涯 > 第658章 投桃报李

第658章 投桃报李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在京城盘桓了几天,顾方槐便和刘驽马一起登上了返回北岗的飞机。讀蕶蕶尐說網和来的时候相比,此时的顾方槐顾盼生姿,踟蹰满志。此次来京可以说是收获颇丰,除了达到预期的目标之外,还有些意外收获。转头看了看和刘驽马坐在一旁低声谈笑的苏锦,他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的房地产项目,即使是锦京集团,也不会让顾方槐这个市长如此兴奋。可“锦京家园”这个项目不同,在回北岗之前,他已经提前跟苏锦了解了一下这个城市综合圈,得知这个项目不光集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为一体,最关键的是,它会运用时下最先进的理念,楼盘采用外墙保温、内循环、太阳能供电等绿色环保概念,不光节能环保,还最大限度的兼顾业主的舒适和需求。

这样的楼盘在省内来讲,是蝎子粑粑头一份儿,在全国范围内,和它概念差不多的,面积没有它大,和它面积相仿的,又没有它理念先进,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处在污染阴影之下的今天,这样的城市综合体只要申报立项,绝对会在第一时间吸引无数人的注意,赚足了噱头。

这是一个浮躁的年代,就算手里只有一颗芝麻,都有人会将其吹成大西瓜,更别说这种原本就是颗西瓜,还是起沙熟透的大甜瓜。顾方槐清楚,一旦这个项目正式落户北岗,绝对会这边的所有干部都会受益,名利双收的事,这世界上可不多。

刘驽马和顾方槐回到北岗,市委书记赵海山马上召开了一次常委会。除了在京参加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的统战部长杨树国和军分区政委刘铁之外,三个分管副书记,宣传部长、纪委书记、政法委书记等常委全部列席。因为在京城的优异表现,刘驽马也得以参与会议,这是市长顾方槐帮他争取的,理由是“太年轻,需要多学习”,赵海山也认可了他的说法,这就意味着从这次常委会开始,今后刘驽马可以在任何一次常委会上旁听,虽说没有权利发表意见,不过对于刚来北岗不久的刘驽马来说,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局面了。

会议开始之后,赵海山先对刘驽马和顾方槐的这次京城之行给予了高度评价,尤其是刘驽马这个年轻的副市长,更是被其点名表扬。夸奖完他们之后,赵海山才满脸微笑的道:“三农问题,一直都是个大问题啊,农民群众不光在我们北岗,就是在全国,也是社会的多数群体,农民足则社会稳,农民富则华夏强。这次开闸放水,缓解了我们北岗的旱情,农民兄弟没有了后顾之忧,社会稳定,班子团结,又有刘市长这样的年轻血液充实到我们队伍当中来,我们北岗的发展前景真是一片大好。”

众人便都鼓起掌来,掌声落下,赵海山转头看向副书记陈素娥,微笑道:“老陈,昨天你跟我谈的事,也跟大家说说。”

陈素娥点点头,打开自己面前的笔记本,看向众人道:“诸位,湖滨煤炭科技园区已经建立八个年头,虽然我们屡次宣传,加大优惠条件和政策扶持,可入驻园区的企业仍然不足预期的百分之五十。专门扶持大学生和海归集体创业的大学生创业园区也建立三年了,第一批入驻的小微企业,到目前为止只剩下七家,而且经营状况都不算太好。去年,由省里扶持的北岗高新技术开发区也投入了建设,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基本完工,可招商工作却不容乐观,就目前为止,只有五家公司与开发区管委会达成了入驻意向,照这个趋势看,高新技术开发区,也会是一个空壳工程。”

赵海山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茶水,然后重重地把杯子顿在桌上,发出“咚”地一声,陈素娥这人能力是绝对有的,可就是说话办事太过直接,当着众位常委的面直斥由赵海山到省里跑下来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为“空壳工程”,也难怪会惹人不快。

看了赵海山一眼,陈素娥的语气缓和了一些,道:“当然,建立开发区的初衷是好的,可三个园区,三套班子,不光人员繁杂,管理拖沓,市委市政府在给予优惠政策和扶持的时候,也要分别开会讨论,实在是非常麻烦。除此之外,三个园区,就要占用三片土地,这些年北岗的发展有目共睹,前两个园区已经成为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如何改变现状,让第三个园区真正起到拉动经济,盘活发展的作用,极为关键。”

秘书长王兆辉轻咳一声,朝陈素娥道:“陈书记,你既然这么说,想必是有什么好建议了吧?别卖关子了,说给我们听听吧。”

陈素娥点点头,喝了口茶水,这才朗声道:“我的建议是,集中优势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将三个园区合并成一个,统一管理,加大投资和扶持力度,争取在短期内收到成效。”

几名常委互相看了看,陈华生忍不住开口道:“这,合适吗?”

“当然合适。”陈素娥看了看手里的资料,道:“这是去年的数据,市财政向两园区共投入六千万元,各项管理、维护等费用两千万,额外支出一千五百万。如果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起来,会给市财政压上更沉重的负担。可如果将三个园区合并,我们只需把原本需要投入到三个园区的钱拿出一多半来,就能将园区建设的非常好,既减轻了财政压力,又节约了人力资源,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再加上产业集中,大学生创业一般都是以软件和电子产品为主,可以直供高科技和煤炭工业园区,煤炭工业园区有什么最新研究成果,也可以找高科技园区的企业洽谈合作事宜,更为关键的是,整合三个园区之后,新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不会是原来空空荡荡的模样,人气上来了,想必会吸引更多的投资吧。”

听完陈素娥的话,赵海山点点头,转头看向顾方槐,问道:“老顾,这件事,你怎么看?其实陈素娥书记这个想法是和我在一次闲聊中提出来的,当时的想法不成熟,就没跟你沟通。前两天她又跟我说了一下,当时你在京城,我就想着等你回来再跟你沟通下。正好今天开常委会,我就让她把这个想法说一下,大伙儿集思广益,畅所欲言,民主出真知嘛。”

煤炭工业园区、大学生创业园区都是市政府这边管辖的项目,正在建设的高新技术开发区虽然是赵海山一力主导的项目,可建设完成之后,一样会归市政府管辖。陈素娥在没有跟顾方槐商量的情况下,就在常委会上提出将三个园区合并,虽说是好意,可也有些越俎代庖之嫌。赵海山跟顾方槐这么说,既是询问顾方槐的意见,又是替陈素娥解释。

这件事要放在以前,顾方槐绝对会非常不悦,可如今锦京集团要在北岗投资,他正愁没有地域好,面积又大的土地呢,闻言微笑道:“陈书记的想法倒是不错,只是,那两个园区内的企业虽然不多,可也是跟园区管委会签订了合同的,如果园区合并,这些企业就面临着搬迁等问题,中小企业倒是没什么,可煤炭科技园内可有两家大型企业,光厂房就十几个,生产线规模也不小,搬迁起来,恐怕十分麻烦吧。”

陈素娥就道:“具体搬迁事宜,我会跟他们谈。在这方面,我有经验,相信可有处理好。现在的问题就是,合区这件事到底做不做。”

顾方槐就沉默了,建立新的工业区和科技园区,不管入驻企业多少,经营怎样,给外界的感觉总是这个地方在发展,在进步。可一旦园区合并,就会给外界传递一个不好的信号,那就是这里投资环境差,工业园区维持不下去了才要合区。所以,合区这件事是个双刃剑,有利有弊。

沉吟了一下,顾方槐才缓缓开口道:“三个园区的问题不在于节流,而是如何开源,如果无人投资,那就算合成一个园区,也毫无用处,在这一点上,陈书记有什么看法?”

陈素娥想了想,道:“我准备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比如根据入驻企业情况园区厂房免费提供一年到三年的使用期,还有帮助联系银行等部门,为小微企业提供创业基金和小额贷款等等。具体事宜,还需要跟园区管委会的同志一起协商。”

顾方槐就问道:“如果合并,新的园区管委会身上的担子可就重了,管委会主人的人选,应该慎重选择。”

听出顾方槐话中有话,赵海山便笑着道:“老顾,你有什么好的人选推荐吗?”

“我觉得吧,想做好这个管委会主任,首先在经济建设方面要有独到的见解,而且必须与时俱进,能跟得上经济发展的迅猛节奏,像咱们这些老家伙是不行的,思想老化,固步自封,管不好的。”说完他笑了两声,指了指刘驽马,对众人道:“诸位,刘市长在双城县工作期间,将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建设成一个富县、强县,经济总量和人平均收入在几年内翻了十几翻,这不是人吹出来的政绩,这是实实在在的成绩。我认为,刘市长完全可以胜任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一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