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官涯 > 第696章 商讨对策

第696章 商讨对策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会场气氛一如既往的凝重,刘驽马低头看着手中的材料,目光扫过众位常委,心里暗自纳闷,这叫什么?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还是自己晦气缠身,到哪里都问题不断,这才来北岗多久,下面一个县的县委书记被双规,干部结构从上往下一烂到底,紧接着就是公安系统大震荡局长副局长等干部下马一大片,这才刚消停几天呐,这帮国企的退休职工就又来闹了。讀蕶蕶尐說網听说来静坐示威的那帮老人家可不光是示威而已,一人搬了个板凳直接把政府外面的马路都给堵了,还扬言不解决问题就天天来这儿坐着。

市政府大院外这条路虽然不是什么主干线,就算堵了路过的司机绕路也不影响出行,可这事它影响不好啊,更何况现在虽然已经入了秋,可秋老虎热起来也是挺要命的,这帮老人家年轻点儿的也有六十多岁,就这么在日头下坐着,吃不上,休息不好,再加上都是憋着一口气来的,要是让他们就这么坐着,谁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发生危险。万一哪位再有心脏病等慢性病,在示威的时候倒在了政府门前,事情就更复杂了。

要是一般的那种静坐示威,事情倒是也好解决,没有经过允许的示威活动是违法的,由公安系统出面解决就好,可这群静坐的人都是退休职工,这帮大爷大妈们几乎是见风就倒,打不得骂不得,连重话都不敢说,周玉虎曾试探地让北岗分局的局长去跟这些老人家沟通,结果被拖鞋和马扎给打回来了,再派其他人,也是一样,这帮老人家牛气的很,放出话来,今天要不给他们个说法,就直接把他们抬回去。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要是这帮老大爷真的在政府大院门前倒下十几个,北岗市领导班子的麻烦绝对小不了,而且拖得越久越是可能出现变数,为了稳妥起见,赵海山直接让陈华生跑了一趟。这些抗议的老人也知道市委副书记是什么级别,自然不敢再造次,不过口风却仍然不松,非要要个说法,陈华生跟众人交流一番无果,无奈之下,只好答应他们会成立领导小组解决此事,并将领导小组入驻北钢的日期定在了一个星期后。

这可打了赵海山个措手不及,他压根儿就没打算在任上解决北钢宿舍区的拆迁问题,他的工作重点是高新开发区和城市外环建设,坐在一旁的顾方槐脸色同样不好看,前段时间,他才刚刚提出“北岗古城修复计划”,准备对北岗市现有的古城墙遗迹以及一些代表性古建筑进行全面修复,这些哪样不需要大把的资金,哪有金钱和精力放在拆迁问题上?

在这种大背景下,临时常委会会场内的气氛自然是极为压抑,赵海山阴着脸,如电的目光不时在陈华生脸上扫来扫去,顾方槐抱着胳膊不说话,眉心都皱成了一个“川”字,其他众常委看文件的看文件,抽烟的抽烟,就连刘驽马这个旁听者都觉得呼吸有些不畅。

他开始强迫自己将注意力放在手里的材料上,这是一份北岗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介绍材料,里面有北钢的发展史和经历过的大事件,还有现在的主要领导班子。看着这份材料,刘驽马就知道,赵海山准备从北钢往出抠钱了。

虽说已经改成股份制,可北钢仍然是北岗市的大型国企之一,董事长兼党委书记马铭远今年四十五岁,当年也是北岗当地的风云人物,他刚入厂时只是普通职工,后来从班长、组长、工段段长一步一个脚印向上爬,最终在企业改制当年被选举当上了这个大型国企的董事长。在他往上爬的过程中,曾多次当选为厂先进个人,市级、省级劳动模范,市级、省级人大代表,除此之外,他还拥有十余项实用性专利的所有权,可以说,这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

就是这样的人,也无法让病入膏肓的北钢起死回生。可即便这些年北钢的经营状况每日愈下,外界对他的评价还是正面性居多,在会议开始前,刘驽马曾听别人私下谈论,说当初陈素娥一度提议提拔这位马铭远为分管经济的副市长,甚至就连人事任命都下达了,却被马铭远婉拒。对方的理由倒也充分:为北钢奉献了一辈子,希望站好最后一班岗。

不过,和大多数能人一样,这位马铭远也是毁誉参半,人们一方面对他的能力大加赞赏,另一方面对他的私生活也同样充满兴趣。花边新闻和以讹传讹的东西先不论,单说这位马董事长离过三次婚,娶了四个老婆,那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了的,也难怪大伙儿背地里都称他为“马种”而不是“马总”了。

把马铭远的介绍翻过,刘驽马将注意力放在了北钢近几年的经营状况上,一看之下,果然跟外界传言的一样,北钢近几年的经营状况是每况愈下,已经连续五年亏损,今年企业更是只能靠着变卖机器和厂房才能给工人开出工资,可以说已经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

这样的一家企业,又能为职工宿舍区拆迁安置工程出多大力?刘驽马将目光投向赵海山和顾方槐,心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吃不透对方到底拿的是什么主意。

吸溜了一会儿茶水,赵海山将手里的茶杯放下,扫了在座的众人一眼,缓缓开口道:“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吧,沉默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副书记赵刚抬起头,叹了口气道:“北钢宿舍区拆迁安置的问题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之前历任领导班子讨论过多次,却一直都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资金。咱们市财政的资金虽然说不上捉襟见肘,可用钱的地方却更多,所以我认为,拆迁安置的事情,宜缓不宜急。”

陈华生不悦道:“赵刚书记,你这话就不对了,我已经亲口答应那些北钢的退休职工代表要着手解决这一问题了,现在我们要讨论的不是解不解决这件事,而是如何解决这件事。”

陈素娥看了陈华生一眼,不满道:“华生书记,说到这里我倒是有些奇怪了,赵书记让你出面安抚他们的情绪,好像没让你答应他们什么吧?你这么轻率的代表党委和政府作出决定,把问题一下复杂化了,如果你当时再强硬一点……”

“陈素娥!”陈华生还是没压住火,使劲儿地一拍桌子,怒道:“那换你去试试,我面对的是什么人?那些人里面大多数人都和你我的父辈一般年纪,你来教教我该怎么做?满口官话的去敷衍他们?还是调动公安和特警把他们驱散?你要觉得不满意,那好,我现在就把我说出去的话收回来,我去告诉他们,市委市政府这边我说了不算,由你陈素娥书记跟他们谈,我倒要看看,你能谈出个什么结果!”

“你……”陈素娥没想到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陈华生竟然在这个问题上大发雷霆,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反驳,赵海山和刘刚也面露惊讶之色,刘驽马同样忍不住看了他一眼,没想到这个官场老油条竟然也有这么人性化的一面。

“好了!”赵海山威严的声音让剑拔弩张的二人重新冷静下来,他有些头疼地捏了捏眉心,转头朝陈素娥问道:“老陈,市财政的资金够进行拆迁安置的费用吗?”

陈素娥一摇头,斩钉截铁地道:“肯定不够,赵书记,咱们财政的资金还算充足,可这些资金早就一个萝卜一个坑地分派了出去,尤其是外环线和顾市长刚刚提出来的古城修复项目,都需要大笔的资金。说句不中听的话,就咱们手里目前的资金,这两个项目都捉襟见肘,根本就不可能再兼顾北钢宿舍区的拆迁安置计划。”

听陈素娥提到北岗古城修复项目,赵海山的眼角不自觉地抽动一下,接着才恢复如常,淡淡一笑,朝顾方槐问道:“方槐市长,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顾方槐怎么可能听不出他的弦外之音,板着脸道:“古城修复项目可以暂时停止下来,将资金挪用给北钢宿舍区拆迁安置工作,民生永远要放在第一位。不过,就算有了这笔钱,也不一定够吧?”

赵海山一摆手道:“没关系,外环建设也可以先拿出一部分资金来。”

陈素娥愣了一下,忍不住开口轻伤问道:“赵书记,那外环建设项目就……”

“建设项目不能停。”赵海山脸一板,很干脆的道:“给施工方和原料提供商打欠条,告诉他们,一定要保证工程进度,钱稍晚些结应该不是问题吧?”

陈素娥笑笑,道:“工程款都是验收之后才结算的,原料款的话,应该也没有问题。”

刘驽马心里一阵暗暗好笑,看了这次的事真是把赵海山闹得有些焦头烂额,连赊账这种法子都想出来了,只是,资金有了,剩下的问题该怎么办?对赵海山来说,三个难题当中,资金应该是最容易解决的吧?剩下两个问题要是解决不好,资金再怎么充裕也没有用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