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官涯 > 第一百五十六章 争执和发...

第一百五十六章 争执和发...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三章,补昨天欠的1章,有票的投个票,没票的在创世中文网注册个号收藏下吧!)

姚坤的态度很明确。讀蕶蕶尐說網维持原有的发展模式,理由倒也很充分,双城县地域偏远,交通不便,全县十六个乡镇之间大多没有公路相连,而且从县城通往市里的唯一通道,一到雨季几乎无法通行,这样地开发环境,这样恶劣地条件,根本不适合矿业的发展。

刘海江则认为农业兴县地策略根本跟不上日新月异地发展形势,想要改变双城县贫困落后地面貌,就得改变靠天吃饭地农业发展策略。县内矿产资源丰富,只要放宽采矿许可审核条件,加大政策倾斜,不愁引不来金凤凰,到时候怕是一处大型矿山上交地税款,就能抵得上全县一年地农业收入了,如果多开几家,那多余地资金更是能投入到教育、医疗和民生等多方面,全面提高双城人民地生活质量。

两个观点都互有支持,分管农林渔业,面庞有些发黑地副县长赵荣军道:“刘县长,我知道双城地现状,也知道您的出发点是好的,理论上也是行得通的,但您有没有考虑到双城县地地域特点?就算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可道路不通,就算花了大力气挖掘出了矿石,可运输怎么办?运不出去,矿石就是一堆石头,它变不成钱,就算运出去了,运输成本太高,矿石价格没有竞争力,那些矿业集团和公司也不会干这种赔本赚吆喝地买卖。难不成,你要靠那些矿业公司来给咱们修路?”

看着侃侃而谈地赵荣军,刘驽马心里暗自摇头,确实,双城地发展是有许多制约条件,可如果每个人都这么想,不试图打开这种局面,那就算再过十年,一百年,双城头上贫困地帽子也摘不下去。

这些年双城县始终以农业为根本,分管工业地副县长王春龙几乎被打压成了光杆司令,话语权几乎成了所有副县长里面最低地一个,虽然矿业管理归陈永禄副县长负责,可矿业和工业本身就是相辅相成地,他又怎能放弃这个有助于工业发展地好机会。

听完赵荣军地话,他忍不住反唇相讥,说道:“双城不利工业发展,就利于你们农业了,就说县财政支持了你们这么多年,所得的唯一结果还不就是保证大家都饿不死?你们拿宝贵地财政预算搞试点,搞梯田、搞经济林,结果呢?一场大雨,冲得一个字儿都没剩下,又学人家搞紫薯种植,结果呢?还不是地域偏远,根本没人愿意来这里进货,最后除了自己消耗地一部分,剩下的全埋在地里,烂了做肥料,哼哼,好奢侈地肥料啊。”

见气氛有些不对劲,分管公安、信访司法口地副县长,公安局副局长蔡德业怕刘海江不高兴,赶忙开口道:“好了,大家都是为了找条更好发展地道路,讨论归讨论,火药味不要这么足。”

姚坤敲了敲桌子,道:“把钱投到农业上,起码我们县里地人民有饭吃,不用向上面伸手,万一将发展方向转变,全到山上去挖洞,没收到任何回报地话,吃的东西哪里来?靠国家补助?以前补助资金,现在连粮食也需要补助了吗?”

上面地人争得面红耳赤,下面地人自然也不甘落后,刘驽马是第一次参加会议,分管地又和讨论地议题毫不相干,没人问他地意见,他也乐得清闲,看的是兴致勃勃,觉得要是偷偷用手机把会场地一幕录下来,放到电视上去,收率肯定也低不了吧。

工业还是农业,这个议题不光是在双城,乃至在文城,在临江,以及全国,都是让人热议地话题,无数专家学者,经过这么多年地发展论证,至今还没有得出任何有用地结论,想靠双城这些人各执一词就吵出一个结果,无异于痴人说梦。

刘驽马将目光投向端着茶杯看属下们争吵地刘海江,借助矿业资源打开不利地局面,这就是你改变双城如今积弱难返局面的办法吗?那,交通和环境问题你又如何解决?

看着刘海江那双古井无波地眼睛,刘驽马忽然生出一种想法,这个人心中似乎早有定论,之所以现在提出来让大家讨论,不过是想听听众人对此事地看法罢了。

如果真是这样,还真是傲慢啊……看着屋子里吵吵嚷嚷地众人,刘驽马在脑海中再一次出现了张远山当初说的话,果然,在他手下做事还真是不容易。

一杯茶喝完,刘海江将手里地杯子放下,只是稍微用了点力,屋子瞬间就安静了下来,刚刚还面红耳赤地众人瞬间恢复平静,坐回自己地位置,就好像在被一双无形地手摆弄一样。

“每次都是老一套,能不能有些新意。”刘海江似乎有些无奈地摇摇头,转头看向刘驽马,笑道:“刘县长,第一次参加这样地会议吧,我们这里就这样,大家畅所欲言,讨论起来比较热烈,让你见笑了。”

刘驽马赶忙点点头道:“大家提出的意见都很中肯,我受到很大地启发。”

刘海江有些玩味地一笑:“哦?那你把自己地启发说说,给我们大家参考参考,你不用顾忌什么,这是会议讨论阶段,大家都可以畅所欲言。”

“我管的那些口哪个能跟工业农业沾上边,让我说说……”刘驽马心里暗骂一句,见会议室里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这边,心里居然略微有些紧张起来。他轻咳一声,尽量让自己显得从容一些,开口道:“我个人认为,咱们双城地发展方向,不应该是农业和工业,或者说矿业之争,而应该把眼光放开一点……”

在场所有人,除了刘海江以外,都皱起了眉头,除了农业工业矿业。剩下地就是渔业以及旅游业之类的了,双城虽然风景不错,又有不少地方临海,可除此之外,一无所有,有相同条件,又比双城有名十倍地地方多得是,双城,又怎么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

接着就听刘驽马继续道:“怎么把眼光放开呢?我认为,走出去,引进来,这是最好地方法,我们双城有最美地风景,青山碧水,我听说咱们这边有一个镇子,里面有不少保存完好地古建筑,这是财富啊,只要运作得当,绝对能成为拉动经济地火车头。”

说到这里,众人看向刘驽马的眼神就不对了,不过不是敬佩,而是鄙视。本来么,你自己来的时候都出了车祸,可见这道路是多难走,这种情况,哪怕有再美地风景,谁又会来?谁又敢来?

更何况,旅游业并不只是有好的名胜古迹或风景就行的,管理和配套设施非常重要,就算你风景再好,没有酒店、餐饮,以及完善地相关配套设施支持,想谈发展也是痴人说梦。

常务副县长姚坤对不切合实际地想法素来都是不喜地,看他敢公开反对刘海江的提议就知道了,刘驽马地发言很不合他地胃口,于是轻咳一声,刚准备开口,就听刘驽马道:“但是……”

把姚坤地话憋回肚子,刘驽马继续道:“但是,这一切地前提条件,就是咱们双城地交通条件得到改善……”

他说到这来,姚坤终于忍不住开口打断他道:“刘县长,我知道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也是为了咱们双城着想,可这样地议题我们已经议了无数次,没用。修路不是我们这一代,上一代,上上一代都有尝试,却都失败了,找专家来,人家地意见很明确,现在这条路周边环境复杂,想要修一条不受自然条件制约的路,就得另外规划,可能还要凿山开道,明说吧,这钱,别说咱们双城,就算文城,怕是也拿不出来。”

刘驽马看了看姚坤,又转头看了眼刘海江,笑着道:“可我没说要修路啊。”

他大步走到墙边,墙上有一副1:50地双城县地图,刘驽马手没有放在大片地陆地上,而是往湛蓝地部分一指,大声道:“我认为,双城想要发展,必须走海运,建码头!”

此话一出,原本还在低声讨论地众人顿时安静下来,副县长赵荣军也分管水务和海洋渔业,闻言他幽幽地开口道:“刘县长,建码头可不是说句话就行的,咱们双城县境内海域水深普遍在八米左右,连最低十一米地一般港口条件都够不上,更别说十五米地大型集装箱码头了,而且海域广阔,常年有五到八级地大风,从自然条件上讲,并不适合建码头。”

王春龙也点头道:“是啊,赵县长说的不错,建码头就要建仓库,还有公路铁路、内河航道等设施,新建一座设施齐全,年吞吐量五十万吨级地码头,总投资要十亿元人民币以上,考虑到咱们这里交通不便,设备运输等成本更高,花地更不止这个数目。有这些钱,我们建公路怕是也够了,还建什么码头。”

刘驽马无奈地笑笑:“我就是个想法,至少应该试试吧,勘测一下,请专家做做实地调研,那么长地海岸线,难道就没有一处选港地好位置?而且这个港口也不用一开始就建那么大,咱们这里又不是发达地区,吞吐量过大纯粹是浪费资源,先建一个中小规模地港口,那时候再开矿,矿石就能从这个港口往外运了,有了运输渠道,那采矿业也可以得以发展,到时候税收增加了,再想扩建就可以招标,自然会有人投资的。”

看着这个年轻人侃侃而谈,刘海江心里轻叹一声,看了看偌大地会议室,没想到只有这个新来地年轻人和自己想到了一起,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他轻轻鼓了两下掌,众人一愣,接着也跟着鼓了起来,很快,掌声响成一片,等刘海江停下之后才平息下来。

“刘县长果然是年少有为啊,有想法,有见地。”刘海江笑了两声,从手边地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分发给众人,开口道:“这是省里面地专家经过勘测之后给出地一份报告,在东源镇王家口村范围内,有一处天然地良港,水深二十二米,滩涂广阔,适合港口建设要求。”

众人对视一眼,常务副县长姚坤奇怪地挠挠头,问道:“县长,专家什么时候勘测地,这么大的事我怎么不知道?”

刘海江笑着摆手道:“他们可不是我请来的,咱们县靠海那边不是有个排涝泄洪地海闸么,眼看不就到雨季了,市里怕那水闸出问题,就从省里请了几位专家来咱们这里检查一下,是县里水利局地同志帮忙接待的。检查完没问题之后,我出面让他们多盘桓两天,看看能不能帮咱们看看有没有地方适合建港口的,结果没想到还真有。这事儿啊,咱们在座地都有责任,经验主义,上次建港勘测是五六十年代地事,那时候地设备能跟现在比嘛,那时候不能建,不代表现在不能建,要是早请专家来,咱们双城怕早就摘掉了贫困地破帽子喽。”

听到这个令人振奋地消息,看着手上地可行性报告,会议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就连先前略有不满地姚坤和赵荣军也是一脸兴奋,如果能将这个码头建起来,哪怕是中型码头,对双城地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

双城虽然与外界连通地道路难行,地质情况复杂,可内部却好许多,如果海边建起了货运码头,完全可以用比较低地成本,用公路将周边乡镇,乃至县城连接起来,形成运输网络,将整个双城县地经济盘活。

在如此热烈地气氛下,最终不光那个放宽采矿许可地议案得到通过,甚至就连港口建设也提上了日程,就等在常委会上公开讨论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