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从一到万 > 第一百三十八章 明辉分析篡清

第一百三十八章 明辉分析篡清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明辉对篡清的分析】

时间:2009年3月5日星期四晚19:35

地点:废材俱乐部

主持人:忐忑

记录:猫猫

参与者:俱乐部群众

【讲课内容】

minghui(445983)19:35:51

最近集中精力,把攒下来的六十万篡清给看完了

看完以后,想从四个方面分析一下篡清

篡清这本书非常红,但是前次在奥斯卡的群里,小杰有个评价,说这不是一本绝对好的小说,或者说这书相对来说小众,而且断更频繁,在人物、故事发展上,也有不少问题,但为什么会这么红,甚至于奥斯卡这剑货得意洋洋地说,他每一次断更之后,24小时订阅都在涨。

这就同小奥的一些商业化写作技巧有关

我们来讲第一点,连环悬念

以前我和雪崩分析盘龙的时候,有个比喻,就是这本书的BOSS是逐次升级,用一条线连接起来的,打完亲王,发现幕后BOSS是皇帝,砍完皇帝,发现真凶是光明神教,最后牵扯到光明神的身上,奥斯卡的写作,同样是运用一条线来把一系列悬念系在一起,在这些悬念的最顶端,是一个最高悬念,就是主角能不能复兴中国,能不能打胜甲午,而这些分解开来的悬念,则是这个最高的悬念服务,每当奥斯卡解开一个悬念的时候,就面临一个更大的悬念冲击,这个手法。

我用画面化的方法来描述一下,就好比,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在躲避着追杀,一个士兵远远地用步枪瞄准他,呯,一发子弹,射出去,没有打中,然后是子弹重新上膛,小女孩的哭泣,奔跑,子弹出膛,突而复始,不断推进画面的冲击力,当一个高潮还没有解开的时候,更大的高潮已经来临

在这里我表述一下悬念的一种分法

悬念可以分为三种

读者比主角知道要少,比方说,小说中暗示着主角还有一招必杀,但是这一扣必杀,没有说出具体名字,大家对他自然有好奇的感觉

但比方说貌似高手姐姐,以前写神秘徽章的时候,每次打完怪,鉴定完装备,就是不告诉大家升了几级,装备具体是什么,主角知道,但是不告诉读者,这是一种

另一种,是主角和读者知道得一样多,很多军文都是这样的,前面有多少敌人,我军多少兵力,主角决定去推平他,大家的好奇心,就在这个经过和结果上,

但是最常用到的一个悬念类别是读者知道得比主角多,这种悬念,很容易制造一种紧张的气氛,我拿奥斯卡的安州之战举个例子,徐一凡在收拾第五师团,后方交由清军打理,但是他不知道杨士骥要来败局,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大的悬念,他能不能把第五师团如期吃掉,杨士骥的败局能不能成功,然后随着连环高潮的进展,进一步变成,聂士成能不能守住,

徐一凡是否知道这前线的战局,他是否能不能回援,最后把悬念放在了安州上,

这个悬念解开,反而导致安州这个大悬念的冲击,今天知宇向我埋怨,奥斯卡更新的前一章,爽是够爽了,可是……悬念反而更大,让他急不可待,这就是连环悬念的运用。

好这个我们先讲到这,我们来讲讲第二点,情节正负、鸿沟与高潮画面

奥斯卡的书,很爽,但是如果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很虐,如果单独把这本书里的负面情节抽出来,往往比起点许多虐文还要虐,但是奥斯卡很擅长进行一次次的情节转换,在努力,失败,胜利不断转换,我们有句话,在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所以我们讲故事,千万切忌是平平地过去,奥斯卡的文就是不断受挫,一次次把如意算盘打破,然后迫使使用更激进、最坚决的选择,按照麦基的理论,这叫做鸿沟,在不断压抑之后的爆发,有极度的爽快感

这个先放放,我们在下一个议题再讲,我们先谈谈另外一个,就是高潮画面

实际我个人觉得,实际是高潮,我有个比较个人的定义,就是一系列的基调画面,这也是老弹重弹了,象安州之战,这个高潮的持续度比较大,或者说,这个大高潮,奥斯卡至少花了5万字来营造(可能更多),实际上,他也是由一连串的重要画面组成,聂士成的死守不退、日兵从受挫到挺进安州、日军的一时得意、袁世凯在安州城面对溃兵、禁卫军的跃进、安州的死战、禁卫军的胜利,大致是这一系列可以说是有同样基调的画面来组成(可能还是遗漏了一两个),把这个大高潮演驿得极限。

我们继续来讲第三点,就是狗血、咏叹调与两难选择

奥斯卡撒狗血,咱们都是知道的,但是他的煽情,我觉得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个是咏叹调,或者说是诗化的文字,关于论述这个,我以前也在群里讲过,肥花猫在龙空有一篇书评,讲咏叹调,大家都可以看看,咏叹调,可以在奥斯卡的每一章都可以见到,很好地提升了整篇文章的气势,奥斯卡的咏叹调,大多数时间是出现在段落的未尾,把整个段落的气势提升上去,

《“徐一凡的马靴轻轻踏上了木制的甲板,轻得似乎都不敢落足也似。那一声脚步的回响,似乎就穿越了百年。

这就是致远?那艘牵动了百年中国人的心结,那艘似乎满载了百年来国人痛苦的军舰?

在这一刻,似乎有个声音,越过了百年的时间,在他耳边回响。

放眼望去,海风猎猎,渤海苍茫,冬日如血。

身边站着的,是邓世昌。”》

我举个例子,就是他怎么演进咏叹调的,这是很好的典型,他用咏叹调极好,是男儿,当杀人啊那一章,好了,这个问题我就说到这,肥花猫那个贴子,讲得比我好,没看过的都可以看看。

然后我们来讲下面的一点,那就是两难选择

麦基巨巨有一个很好的理念,叫“不是两难的选择不是选择”,奥斯卡就非常好地利用了这个概念,在巨大的压力面前,把人物塑造出来,真正的人物,往往只能通过来挖掘。

我们来谈安州之战吧,真正的人物,往往只能通过压力来挖掘,这个大高潮,有几个人物可恨,可杀,可敬。

杨士骥是第一个,他面临的就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北洋战败是不可避免的,接下去怎么办?拆台,徐一凡失败,中国也失败,不拆台,北洋这个团体就要崩溃,他选择了拆台,这一刻这个人物变得可恨。

再说另一个人物,袁世凯,他在安州城上,面对着盛军的溃兵,同样是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城下,是昔日北洋的旧部,但是开城,则安州必失,不开城,则是盛军的愤怒,在这种两难的压力之下,他选择开城,然后绑着炸弹把杨士骥给绑架了。

再说行进当中,李从云把辎重推下悬崖,同样是面临这样两难的选择。

而在最后的战斗中,徐一凡面对攻击受挫的情况,同样是面临着两难,面前是顽强守备的敌军,再往是极度危险的安州

身后是伤亡很大极需休整的禁卫军,他们已经攻不动了了,他选择的是全体亲自冲阵,这是一个极度煽情的手法,实际多说,邓世昌在南洋开炮,同样是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选择

所谓两难的选择,就是代表着,其它的方法已经完全无效,角色无论作出哪一种选择,都必须是两害或两利之间择其一,没有第三条道路可以选择,在这种情况,角色做出的反应必然是激进,不同寻常的。

是袁世凯绑着炸弹包,是徐一凡亲自出列冲阵,是邓世昌放弃所有的前程。李鸿章不发电给锦州,也是一个两难的选择通过压力,来塑造人物,嗯,这一点讲完了。

我们来讲最后一点,多线推进与最后一分钟营救

奥斯卡以前在群讲过多线推进,一点爆发的方法,我在这里补充一下,前次是谁,反正是群里的,说他在开篇用了多线推进的方法,结果被读者骂,说他偏差了主线,当时群里认为可能是这个多线推进不适合在开头,但是我现在想想,关健还在是这个一点爆发上,一点!

比方说,南洋炮击,有好几条线索,殖民地、致远般、南洋华人、徐一凡,各线在不断推进,但是他们的基本矛盾是一致的,也就是南洋的民族矛盾,而最后解决矛盾的一点,也是一致,就是致远炮击。

嗯,我们继续来说说奥斯卡写了好几场大高潮

可是多数人都觉得是安州之战写得最好,今年人头也说到了这一点,为什么?我个人觉得,这种多线推进一点爆发的手法,还有一种极致的技巧,叫最后一分钟营救,这是个电影术语,在惊险片、战争片等需要剧烈动作的电影经常使用。

多线推进(一般是两线或三线推进),在最后的时间点上爆发,这种手法,首先需要的是危机,或者,是一个危局,一切尽在掌握之中,虽然也可以用,但是力度却要小得多,正如安州之战,就是徐一凡对战局失去了掌握,因为他没有估计到杨士骥这个意外因素的存在,结果变成了日军和徐一凡都向着安州挺进,谁能第一个抵达安州,谁就是胜者,而且这个赌注非常大,谁胜利了,谁就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谁就能在以后的一百年成为东亚的领导者,或者说,安州,代表着一场国运之赌,

而奥斯卡在这个高潮里,主要是运用了三条线,日军、禁卫军和袁世凯,此外还有聂士成等几条小支线,正如我们前面说情节正负面一样,我们的心底,是指望着徐一凡飞速赶到安州,然后轻松胜利吧,但是奥斯卡不断设置负面的情面,安州兵力薄弱,好不容易日军被聂士成挡住,又因为杨士骥拆台,溃散了,然后××(小地名,咱记不清了)又告失守,杨士骥率溃军冲到安州,这样的话,就激起了更大的冲击和悬念,情节越是往负面转换,我们越期盼徐一凡早点赶到安州。

可是对于日军来说,他们的进军,同样不顺利,先是二线兵力没到就发动攻击,然后是被聂士成一度挡住,最后是在安州城下遇到抵挡。

双方都是不断受到挫折,不断在争夺安州这个点,而安州本身,也是在期盼徐一凡的赶到,这样一来,到最后就是极度的大高潮,也就是最后一分钟营救的运用,这个方法,在电影界运用得非常多,小说里面,我也见过一些,窃明有用过,严格来说,奥斯卡的几个高潮,都有运用到一分钟营救,但是只有安州用得最好,其次,我觉得是南洋炮击和锦州夺权,朝鲜飞兵跃进汉城和狙止淮军北进,用的较差,关健是多线展开不够,关健点的提示、重要性都不够。

我举个例子,比方说锦州,夺权那场戏,如果是一边在译文,徐一凡一边在赶来夺权,电报正在一个字一个字地译出来,徐一凡飞奔而来,丰阿升在着作最后的挣扎,冲击力更大,当然这是个人看法,补充一句,回明也有运用最后一分钟营救的方法,就是公主外嫁选驸马那一段,即将宣读圣旨,让公主嫁给那个病殃子,两条线展开撞击,最后在那里抢圣旨。

对奥斯卡剑货的分析就这么四点,可以好了吧。

【课堂提问】

抱香(12623453)20:57:39

咳,问第一个问题,如何设置连环悬念呢?

minghui(445983)20:58:19

我个人觉得还是老调重弹,倒推,先想好高潮,然后倒推回去,我觉得首先有一个总的悬念在那里,然后还是那个问题,不能太平,讲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发子弹打出去,另一发子弹已经上膛,转个别人的说法,他说一个场面的作用是什么,是承上(这一点我们问题不大)启下(关健在这),或者说是,推进情节,延宕悬念,延宕悬念,不是结束悬念,推进情节,不是展现情节,才能做到承下启下,一道到下一个场面去,这一点,我觉得安州之战表现得很好。

抱香(12623453)21:05:33

也就是说,这个场面出现的意义,就是让读者的胃口在稍稍舒缓的同时,又紧接着被吊到更高?

minghui(445983)21:05:43

抱香(12623453)21:07:08

我觉得,我有些明白了。连环悬念的设置,最终奥义,就是和女人XXOO,悬念就是前戏,女人就是读者,连环的悬念,就是要不断的刺激女人的XX地带,却又不能让她恼了,也不能让她轻易高潮了,直到最后。。

忐忑(369613639)21:02:00

就是说,先把大悬念最终目标放下,然后在主角向着这个目标努力时,不断放障碍,让主角变刘翔,明巨是这样吧?

minghui(445983)21:02:14

这个总的悬念没有解决

抱香(12623453)21:08:36

咳。。。第二个问题是:如何把握负面情节的度,让读者在受挫的同时,又不至于抛弃本书。。。

minghui(445983)21:09:12

这个奥斯卡,我觉得可以正负面并发,或者是连继两个负面,然后爆发,成为全剧的转折点(看士兵突击),

圣骑士的传说21:10:00

--!负面情凶处理上,上次谁说过的,在负面时给读者一个希望,就基本没问题了。

minghui(445983)21:10:50

对,希望,当然,你不要天雷就行,我觉得天雷是,绿帽,把自己独有的秘密与人共享,目前想到这两个,奥斯卡的负面情节,实际都是爽服务,所以他负面情节有,很重,但是全书却是很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