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关于神秘的吴氏石头记
红学家考证出《红楼梦》通行本的后四十回其实是续写,真正的红楼梦在八十回后突然“断”了。这是红学研究的重大成就。那八十回后究竟是怎样的故事,除了脂砚斋、畸笏叟等人的批语留下只言片语供人猜测之外,几乎找不到其他任何直接资料,也就是八十回后的内容被删改得干干净净,以致于不少红学家认为,曹雪芹刚写到八十回就去世了,有那段著名的批语为证——甲戌眉: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因为这段批语引发了红学界关于曹雪芹逝世时间的大讨论,本书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本来以为《红楼梦》如同断臂维纳斯,是永远的缺憾美了。谁料在2008年一部号称是红楼梦后二十八回的本子在网络上突然爆出,这个本子粗劣的封面上赫然写着“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
这个本子的持有者是安徽阜阳一位叫何莉莉的网友(化名,真实姓名、性别不详,持有者不愿公开)。据藏家透露:“祖父是山西人,这个本子是解放前祖父在山西某战场上当军医的时候,祖母是随行护士,一个伤员交给祖母的,应该是个民国时期的过录本,不知是别人凭记忆还原的还是直接抄的。”这个本子分12册,每册九回,一共是108回。封面题为:“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这个本子通本带有大量朱批,其中有些批语是其它石头记古本所没有的。有落款的批语中,有一部分是署名“畸笏叟”、“棠村”等。除了批语,这个本子前八十回的回目和正文也存在很多异文。
原本这绝对是文学界红学界轰动性的大事件,但这个本子从爆出至今,没有引发预想的轰动效应。主要是官方红学界对此本持保留态度,很多红学家干脆认为这是伪本。但这个本子在网上一公布,就受到了广大民间红学、草根红学家的追捧,并以此为证据来驳斥官方红学,因此对于这个本子,一直是口水多过茶,争议不断。
按照这个本子的故事,八十回以后的红楼梦,完全是惊世骇俗、匪夷所思。但令人拍案叫绝的的是,后二十八回的人物命运结局、情节脉络结构,完全符合前八十回里的伏笔、判词、批语,那些让人看不懂的红楼谜团,看了此本的后二十八回,顿时让人豁然开朗、恍然大悟。这个本子的突然爆出,让胡适、周汝昌、刘心武等人的红学研究彻底成了笑话。对此官方红学界,始终对这个本子拒绝评论。
吴氏石头记,根据这个本子里的前言以及最后的一条批语提示,《石头记》的原作者是明末清初大诗人吴伟业,即吴梅村。在第一回有个引子,在通行本里是很简单,是这么写的:
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虽我末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
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
但在有的本子里还解释了第一回的回目“风尘怀闺秀”的来历,所以引子部分后面不太一样,是这样的:
…………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以悦人之耳目哉?故曰’風尘怀闺秀’。”乃是第一回题纲正义也。开卷即云“風尘怀闺秀”,则知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并非怨世骂时之书矣。虽一时有涉于世态,然亦不得不叙者,但非其本旨耳,阅者切记之。
而在吴氏石头记里,在这基础上还赫然多出了一段异文,并直接解释了“石头记”的来历,这让困扰人们三百年的作者问题顿时得解了。多出的异文是这样的:
此书本系吴氏梅村旧作,共百零八回,名曰《風月宝鉴》,每回仅三四页也,故事倒也完备,只是未加润饰稍嫌枯索,吴氏临终托诸友保存,闲置几十载,有先人几番增删皆不如意,也非一时,吾受命增删此书莫使吴本空置,后回虽有流寇字眼,内容皆系汉唐黄巾赤眉史事,因不干涉朝政故抄录修之,另改名《石头记》。诗曰: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编按:庚寅本作“近荒唐”】
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这段文字周汝昌、刘心武等红学家以前也曾看到过,不过似乎没有看到“吴氏梅村旧作”字样,而错误地认为《********》是曹雪芹年轻时写的、是个篇幅很短的故事,后来写《红楼梦》时,舍不得丢弃这故事,就将其放在贾瑞的故事里了。这完全是刘先生的个人臆测了。这段文字明确告诉了我们,《石头记》是《********》的基础上润色批删而成的,红楼梦就是脱胎于《********》,其作品主旨思想都是一致的,就是写明亡清兴那段血泪史的。
在本子的最后完结时,有一条批语,再次提到“吴梅村”,这段批语是这样的:
书至此暂告一段落,癸酉腊月全书誊清。梅村夙愿得偿,吾所受之托亦完。若有不妥,俟再增删之。虽不甚好,亦是尽心,故无憾矣。
另有批语诗:
红楼梦已尽,朱门痴未完。
荒唐又辛酸,世人同悲幻。
根据前后的“梅村”字样,民间红学界将这个本子称作《吴氏石头记》,简称“吴本”,又因为最后一条批语提到的“癸酉腊月全书誊清”,按照红学界的命名习惯,网上又将其称为“癸酉本”(注:本书中提到的“吴本”、“癸酉本”就是指这个本子)。
吴本最让人诟病的地方就是后二十八回的文字不如前八十回精炼,甚至文字略显粗劣,个别的还混杂了现代词汇。其实这是因为后二十八回一直被封杀秘不传世,不像前八十回有曹雪芹等人“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文字自然不如前八十回考究。加之这是一个民国过录本,当年抄录时有些文字残缺或模糊不清的地方,抄录人很可能自作主张地用现代语、口语来填补。藏家何莉莉也拒不提供影印本,不愿透露本子的更多细节,甚至为了奇货可居还故意删改隐瞒一些内容文字,这更加深了人们对吴本的质疑。
本书不介入吴本的是是非非,本书之所以多次提及吴本,并没有将其当做我揭秘红楼的直接证据,而只是作为一种辅证。本书是揭秘整个《石头记》的人物故事,而不是研究“吴氏石头记”的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