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节 文武之道
五王入朝,相当于述职,向朱元璋禀报过封国的情况之后,朱元璋叮嘱了一番,留他们住了几天,就让他们回去了。
这段时间朱元璋身体好一些了,也不用朱允炆朝夕侍奉了,所以他有了一些时间去文华殿(就是原来的文华堂)读书,刘三吾和黄子澄陪着他,帮他解答疑惑,最近朱元璋还派了秀才张宗浚等人协助刘三吾等人,所以陪太孙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了。
朱允炆慢慢从蓝玉案里走了出来,五王入朝又给了他当头一棒,他清楚的意识到,不仅燕王,其他几个王叔都对他不满,只不过燕王表现的更直接一些而已。允炆认真的考虑了了当前的形势,忽然发现,蓝玉案已经是过去了,已经无法挽回,军队中能打仗的基本都死光了,自己需要重建忠于自己的军队。除此之外,还需要拉拢文臣和勋贵,他考虑了一下目前的策略,他觉得文武两条路都要走,文的方面他决定修订《大明律》,降低罪罚,力求公平,另外五伦方面,留出一定的余地,给审案的人留出一定的空间,即常说的“屈法伸情”,武的方面,他决定创建武学,为兵棋推演服务,另外培养自己的嫡系。
一日,读书完毕,朱允炆站起来说:“刘老先生,黄师傅,诸位先生,孤打算修订大明律,你们觉得如何?”
“殿下打算怎么修订呢?”刘三吾问道。
“刘老先生,孤想去掉一些残酷的刑法,另外五伦方面,屈法伸情,给断案人留出一定的空间。”
“去掉残酷的刑法,恐怕皇上不会同意的,五伦方面倒是可以修订一下。”
......
最终,大家都同意修订《大明律》,但怕皇上不同意。朱允炆自告奋勇,负责找皇上陈情。
下午,朱允炆来到了乾清宫,朱元璋正在批改奏折,看到允炆来了,放下笔:“允炆,今天来有什么事情吗?”
“皇爷爷,允炆最近翻看大明律,深感有些刑法过重,另外五伦方面,有些地方过于死板,允炆想留出一定的空间,留给判官一定的人情处理余地。”
“为什么呢?”
“皇爷爷,允炆觉得五伦之中的刑罚,需要考虑当事人的具体情况,不能武断的一刀切,否则会让百姓不服。另外,律令的作用不仅是处罚犯罪,还要移风易俗,改变百姓的好恶取向,进而淳化民风,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朱元璋沉吟了一下:“好吧,有道理,你去安排人来做这个事情,需要什么人手跟朕说一下,朕会给你配备的。”
“孙臣打算召集翰林学士,和詹事府的大学士、伴读来做这件事情,另外孙臣打算召回两个人。”
“谁?”
“方孝孺,解缙。”
“哦,这两个都是人才,但是都有缺点,方孝孺为人古板,但很有文采,可以用,这个朕答应你。至于解缙,他还是太年轻了,不适合做这个事情。等过两年吧。”
“好吧,谢皇爷爷!”
“好了,你去办吧,有问题随时禀告。”
“恩,谢谢皇爷爷。”
朱元璋看着朱允炆的背影,开心的笑了。
回到文华殿,朱允炆召集了詹事府的伴读、大学士,和翰林学士通报了这件事情,传达了这件事情,要在坐的人员都参与此事,自己负全责,具体协调由刘三吾总负责,实际事务由黄子澄负责,另外召回方孝孺,参与修改《大明律》。大家都很振奋,摩拳擦掌的要搞定这件事情。之后,朱允炆每天几乎都和大家一起讨论,参考《礼记》、儒家经典和历代律法,尤其是唐律,间或参考宋律,针对每一条的讨论都很激烈,经常需要刘三吾甚至朱允炆打圆场。一个月后,正在给蜀世子做老师的方孝孺奉旨回京,参与讨论《大明律》。方孝孺信奉《周礼》,争论的就更加厉害了,以至于都没法进行下去了。朱允炆就想了一个法子,做了一张大黑板,用来记述每个人的观点。规定每条记录的讨论时间不超过一天,凡是赞同人数为3/4的就通过,超过一天也无法决定的就暂时搁置,这样在一个月内就将《大明律》过了一遍,剩余的争论不决的问题,有五十多个。然后将这些记录的讨论时间规定为2天,然后3/4的人赞同就通过,以此类推。所有的最终讨论结果,做好记录。这样的方式对大家很新奇,而且朱允炆尽量不拍板,尽量按照投票而来,这样大家的热情很高,效率也很高。
朱允炆间或的会和朱元璋汇报进度,朱元璋很满意,偶尔也会到文华殿倾听大家对大明律的修改意见,等看到朱允炆制定的讨论规则,也很赞赏,这种方式效率高,而且所有人都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最后的意见也会记录在案,作为律条修改的佐证。
这样差不多半年时间就基本完成了,修订整理之后,上奏给朱元璋,朱元璋看了之后,将允炆招了去:“允炆,你主持修订的《大明律》朕看过了,总体上比较合适,但是朕觉得量刑有些轻,但是朕主张刚猛治国、乱世用重典。”
朱允炆想了一下说:“皇爷爷,允炆以为自元末大乱以来,大明建立已有二十六年,不宜长期使用重典,孙臣这次修订大明律的目的,用的是治平之法,就是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所以才将一些刑罚减轻。”
朱元璋站起来踱了几步,叹道:“也罢,允炆,朕是开国之君,建立大明秩序,所以非重典无法治民、任官和领军者。但你是守成之君,要实行宽政,所以如此修订大明律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今颁布新的《大明律》,恐怕不足以慑服宵小。这样,颁布新的《大明律》将简略的《大诰》附于其后。”
“皇爷爷英明。”
第二日,朱元璋颁布了新的《大明律》,《大诰》要略附于其后,并令:“今后法司只依《律》与《大诰》议罪。”
群臣欣喜,对朱元璋的转变非常高兴,也暗暗欣喜皇太孙的仁慈宽厚,《大明律》是大明执法的规则,皇太孙对《大明律》修订体现了其执政原则,百官以后会有好日子过了。
《大明律》颁布,自胡蓝两案以来的紧张气氛慢慢消散,百官对大明和自己的未来有了一些信心。此时,为洪武二十七年正月。
修订完《大明律》,方孝孺也加入詹事院,作为皇太孙的伴读。通过朝夕的相处,朱允炆发现方孝孺确实博学多才,对儒家典籍如数家珍,只是过于理想化,总想恢复上古的礼制,果然和皇爷爷说的一样,有些古板。
过了几天,朱允炆读书完毕,叫上黄子澄和方孝孺,一起走出文华殿,转了几转,来到了东角门,在门内的亭子里坐下,让人上了茶水、瓜果,让两位一起品尝。
三人一边吃东西一边闲谈,朱允炆突然叹了口气,黄子澄、方孝孺都停下来,问道:“殿下,为何叹气,可有什么为难之事?”
朱允炆叹道:“自蓝玉案后,军中人才凋零,一旦有变,如之奈何?”
黄子澄、方孝孺对视一眼,道:“殿下可是忧心燕王?”
“呵呵,也不全是,只是燕王叔手握重兵,都是北疆作战的精锐,容易尾大不掉啊。”
方孝孺接口道:“殿下,不必忧心,自皇明开国以来,驱除元兵,劝课农桑,百姓安居乐业,民心多附朝廷,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住,不必过于忧心。”
朱允炆诧异道:“方先生所言有些道理,但是我一直很疑惑,辽金元为何能蚕食宋朝,最终灭宋于崖山呢?难道元朝得道多助吗?”
“臣以为,元兵暴虐,虽然一时得势,但数十年就被今上驱逐出中原,所谓胡人无百年国运,所以这不足为虑。”
朱允炆真的诧异了,仔细的看了一眼方孝孺,心里想:胡人无百年国运,纯属没见识啊,之后的满清就差不多300多年了啊,成为名副其实的华夏正朔,但似乎满清也算不上得道多助吧。
“那方先生的意思是即使燕王一时造反成功,也最终会被人所唾弃,但孤想问的是,孤会是什么结果?”
方孝孺赶紧跪倒在地:“殿下,臣没有说燕王造反会成功,臣认为,朝廷拥有百万雄兵,燕王只有北平一隅,兵、钱、粮皆不足,不可能成功的。”
黄子澄也插口说:“殿下息怒,臣也赞同方先生的意思,诸王护兵有限,只能自守,倘若有变,朝廷以大兵临之,谁能抵挡?汉朝七国之乱最终平息,也说明了这一点。七国之力强于今之藩王,而我朝兵力远强于前汉,所以何必担心诸王不能平息啊。”
朱允炆沉默无语,感觉这两个人说的都是真理,大方向、法理上都没有任何瑕疵,但是,正确的战略必须有正确的战术作为辅助,这是梦中做旅参谋长经常面临的问题,错误的战略下,再正确的战术也无济于事;同样正确的战略,如果战术制定不合理或者执行人的能力不够,那么即使战略再正确也无济于事。两人的大方向是没有错的,但是他们缺乏执行战略的能力,看来自己是找错了人。
朱允炆想明白之后,举手终止了二人的讨论:“两位先生,孤打算向皇上奏请创建武学,挑选全国各卫所中百户以上、年纪在30岁以下、能够看得懂兵书战册的将士800名,进行集中培养,孤想让他们学习用兵之道,另外孤还想让他们懂得忠孝节义,所以想让你们二位给他们上一些课,不知二位以为如何啊?”
“这个......”
黄子澄和方孝孺互相看了一眼,感觉殿下的想法很独特,创建武学,还打算配备专门的文武老师。其实两个人不是很喜欢皇太孙的建议,但是也能明白皇太孙的忧虑,皇太孙打算培养自己的嫡系部队,这样在未来对抗诸藩王就更有把握。
方孝孺抢先说道:“殿下,臣对殿下忠心耿耿,对殿下交代的事情一定竭尽所能,既然殿下想要创建武学,那么臣愿意接受殿下的命令。”
黄子澄一看,得,方孝孺真是痛快,自己也别端着了,就说道:“臣也如此,只不过兹事体大,希望殿下能够全盘考虑。”
朱允炆哈哈笑道:“两位先生真是帮了孤的大忙了,孤会和魏国公、开国公商量一下此事,等有了结果,就会向皇上奏请,到时候还要辛苦两位先生了。”
“殿下所命,微臣无有不从。”
......
第二天,朱允炆在詹事院召集了四位伴读和徐辉祖、常升和齐泰、黄子澄、方孝孺,耿璇已经被朱元璋任命为前军都督府佥事,不过平时还是跟在朱允炆身边。朱允炆开宗明义,说了要办武学的想法,然后问大家怎么看?
徐辉祖爵位最高,所以先发言:“殿下,武学历朝都有,但是都很难坚持下去,殿下打算怎么办武学呢?”
朱允炆说道:“孤的想法是这样的,孤打算在城外选一个地方,作为武学的校址,然后在全国的卫所中挑选精悍军士,条件是职务在百户以上,年龄小于30岁,能够识文断字,人数在800人左右,打算编为四队,耿璇你们每人带一队。孤打算对他们进行重点培养,打算开设步兵、骑兵、火器、侦察、指挥、辎重等学科,对了,还要进行忠君爱国教育,孤会找一些儒学大家给他们讲课。其他的军事科目孤打算找军中的宿将担任,比如魏国公和开国公。”
齐泰举手道:“殿下,武学需要办的如此复杂吗?还需要儒学大家上课?”
朱允炆敏感的发现在坐的无论文武,对这一条似乎都不怎么感冒,就笑着说:“孤认为,大明的将士需要有知识、有文化,能够看懂上级的命令,能够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甚至可以转为文职,这样避免未来文武殊途的现象。”
听到朱允炆这么说,在场的武将非常高兴,因为这是对武将的重视,而且对武将转为文职很感兴趣,齐泰为文人代表,想反对,但是碍于魏国公、开国公在场,就没好意思说出来。
常升站起来手:“殿下,末将认为不仅仅要考虑全国的卫所,还要包括全国的公候勋贵,如果他们的儿子愿意送过来,武学也应该接纳这些人。”
朱允炆一拍脑门:“对啊,开国公说的很对,勋贵之子也要招收。对了,孤还打算招收一些秀才,孤想训练他们,让他们学会做兵棋推演。”
黄子澄不干了:“殿下,秀才十年寒窗苦读,岂能从事军旅之事?”
朱允炆有点生气了:“黄师傅,秀才十年苦读,难道就不能为国家的安全做些事情吗?汉朝的班超投笔从戎,出使西域,慑服西域三十六国,难道其功劳小于朝堂上的官吏吗?大明需要有文化知识的军人,如果文人不愿意从军,不愿意为国家做事情,那孤如何能相信他们在朝堂上能够尽忠职守,为国效命呢?”
黄子澄看朱允炆生气了,就不敢说话了。
朱允炆接着说:“孤认为人数还定在八百人,其中卫所将士四百人,勋贵子弟两百人,秀才两百人,然后为了训练骑兵,孤打算调集精锐骑兵两百人,方便武学学员进行骑兵对抗的练习。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吗?”
因为这是个大事情,又是皇太孙主导,大家都想在其中占据位置,所以讨论的很热烈,朱允炆默默听着,最后形成统一的结论,写成奏折,决定明天向朱元璋奏报此事,成立武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