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滴水涌泉
傍晚时分,百里轩终于辞出了钱家大宅,脱了身上红绸衣帽,向回春堂走去。 才来到回春堂门外,百里轩就听见药铺内传出说话声:“二位郎中行行好!救救我家小虎吧!我可怜的孩儿,多年来一直恶病缠身,多次求医抓药,可是乡下郎中治不好。唉!眼看孩子日渐消瘦,再拖怕是不行了。求求两位郎中!” 接着就是钱小六的声音:“这位大爷,不是我们不给孩子医治,我们都不是坐堂郎中,况且你的诊金也不够啊,我们就是想给孩子看看,也作不了主的,还望大爷包涵。”钱小六说到这里,见百里轩走了进来,忙对身边站着的两人说道,“这是我们坐堂郎中。” 回春堂内,钱小六脚旁矮榻上,躺着一个骨瘦如柴的小孩,约八、九岁的样子,看上去病得不轻。那病孩脸色腊黄,眼窝深陷,双眼无神。站在钱小六跟前的两人,一个是头发花白的老汉,另一个倒是身高体壮的青年人。看二人衣着,就知道他们是从乡下来的平民百姓,一身不太干净的灰布衣服上,满是补丁。 百里轩当然知道先前出声求人的是那老汉,进门后看到两人,觉得老汉很是眼熟。老汉三两步抢到他跟前,双膝跪地,悲声说道:“求求百里郎中,救救我的孩儿。” “是你呀!大叔。”百里轩忙将那老汉一把扶起,朝他含笑点了点头,“大叔且稍待,我先看看病人。”说罢蹲到矮榻边,替那病孩扶腕把脉,接着又行望诊、闻诊。 老汉一脸惊喜,双眼透着无限感激的看着百里轩,小心翼翼的站在一旁。 “大叔请宽心,这位小兄弟患了消竭之症,需半年的药石温补调理,定会见好。”说罢,百里轩取纸笔,开了一方,并让钱小六照方抓药。 做完这一切,百里轩才转过身来,对仍在连连作揖的老汉笑着说道:“大叔无须如此见外,大叔不认识在下了?想当年,在下流落街头,幸亏有大叔救助啊!” 原来,这个老汉就是百里轩初到通川镇时,施舍过他铜板的那位樵夫。百里轩后来以求助书札行乞,这个心善的樵夫每次见到他,都会施舍。 老汉仍是一脸感激的连连拱手:“百里郎中如今远近闻名,老汉怎会不认识?说来惭愧,当年老汉一家人也只是勉强度日,谈不上救助你。百里郎中仁德,如今已是贵人,还记得老汉当年那点小事。”说罢拉了拉身边那个身高体壮的青年人,“大虎,快快拜谢百里郎中。”接着也向百里轩介绍,“这是我儿大虎,今年刚满二十岁。” “马大虎见过百里郎中!”青年一脸憨厚,双手作揖,深施一礼,“多谢救治小虎弟弟。只是……只是……,我们带的诊金不够,还请百里郎中能宽限时日,以后父亲定会将诊金送来。” “马大哥不用见外。”百里轩还了一礼,“这次不收你们诊金。马大叔当年对在下有恩,在下理应有所回报。” 青年马大虎听了,神情轻松起来,眼里透着感激,露出真诚的微笑。 那病孩消竭症拖延日久,已至阴阳两虚。百里轩开了一纸医方,方剂有三:地黄饮、承气汤,人参白虎汤。这三个方剂,每一样都要配上几十剂,整整几个疗程,半年的用药剂量,全配出来,足足两箩筐,需要一个人挑走。这些方剂中有许多味药材比较名贵,所需诊金药费很是不菲。钱小六见百里轩开口,自然照方抓药,将药剂全部配齐。 其时天色已晚,百里轩将马氏父子三人留在回春堂住宿一晚,夜间与他们闲谈,从中了解了这一家人的生活概况。 老汉叫马年,川山村人氏,现年五十四岁,长年以打柴为生,是个地地道道的樵夫。马老汉育有三子三女六个儿女,以前还有老母在堂,一大家人,靠他一人打柴度日,生活很是清苦。直到其长子马大虎渐渐长大,分担一点生活压力,马老汉一家人日子才好过了一点。 马大虎生得长眉细眼,相貌平平,但为人憨直、忠厚。他自七岁开始,便在邻里间学练桩功。穷人家的孩子懂事早,马大虎从小练桩十分用功,自十四岁开始,便拜邻村一个猎人为师,学习捕猎技巧。二年出师后,他已十六岁,生得身高马大,孔武有力,马大虎在捕猎上很有天份,自此一人进山捕猎,从来都不会空手而回。马老汉一家人生活才算好过了一点。不想却好景不长,也是在这一年,马老汉的小儿子马小虎病倒,就是得了这消竭之症。 马老汉说起往事时有点惭愧:“唉!老汉是穷苦人,百里郎中初到通川镇,老汉家里上有高堂卧病在床,下有幼子嗷嗷待哺,哪有余力帮助你啊!百里郎中仁德,至今还能记得老汉,真是老汉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在下后来在回春堂学徒,未见大叔带老太太来回春堂看病?” “唉!我等贫苦之人,命薄如纸,日子才勉强过得,哪有余钱看病?老母恶疾沉疴,挨了几年就病故了,虽然无奈,可老母亲毕竟年事已高,辞世不算夭寿。小虎孩儿今年才九岁,还未偿人世酸甜,老汉就算再为难,也要厚着脸皮来找百里郎中碰碰运气啊。”马老汉说得很无奈。原来他就是专程来找百里轩的。 百里轩听了心里泛酸,遂拿出当初郭郎中送的银票和以前积攒的银两,硬塞进马老汉手中:“一点银两,对在下可有可无,就送与大叔,聊表心意。” 百里轩见过钱大东家给府尹大人送礼,他积攒的这点银两,在平民百姓看来,是一笔可观的财富,可是,他日后投军,若以这点银两孝敬上峰官员,却是远远不够,索性就全部送给这位当年帮助过自己的樵夫。 在回春堂安静待了半月有余,百里轩大多时间都在入静中度过。 这天,回春堂终于再次迎来了东家的人。除老东家钱万通以外,东家所有人几乎都到场。这天是投军之日,通川镇衙门今年所抽的兵丁,就在这一天,全部要到衙门报到,再由大马川府府卫军的人,接往府城外府卫军大校场。 除了郭郎中当初送的那只炼炉和那张暗黄盖头,回春堂里,再没有百里轩需要随身带走的其他东西。 回春堂大门外,大东家钱生财已给百里轩准备了一个大包裹,沉甸甸的,里面除了一些衣物,还有不少金银;二东家钱生宝也备了一个红布包裹,里面自然都是银两。百里轩与东家人见面,对东家所送之物一一接过,没有推迟,并且将两个包裹合成一个,背在身后。 回春堂门外站了许多人,除了东家的人外,药铺的所有伙计也出来送行。百里轩与在场所有人一一道别,始终举止从容,神情自若。 其时,二东家钱生宝父子以及钱大小姐,三人表情并无特殊;大东家钱生财却是面色沉重,眼中隐含泪花;大东家夫人更是哭出声来,一直跟在百里轩身边,不舍离开一步。百里轩与大少爷钱仕道别时,大少爷再也情难自禁,一把搂住百里轩哭道:“呜……,小轩……对不住了,你千万要保重!我等你回来,自今日始,我日夜用功,勤练武技,若你……若你六年期满仍不回来,我定会投军去寻你。呜……” “呵呵……”百里轩拍了拍钱大少爷的肩膀,“大少爷不用如此,期满我自会回来。” 一行人依依不舍地去往通川镇衙门,途中遇到许多镇民,得知百里郎中是替钱家投军,自有一番议论…… 镇衙门大院内,聚集了数百人,随处可见送别的场面。 此次衙门抽丁,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应征前来报到的,都是青壮年,足有二百余人,全都在衙门阶前站成队列。衙门前石阶上,除了镇差大人,还站着一个武官,几个官差,都是身着戎装,铁盔铜甲,腰挂长长刀鞘,一个个手扶刀柄,威风凛凛。那个武官,手持一叠纸张,正在大声点名,招集此次新入伍的兵丁。 百里轩算是迟来的几个兵丁之一,他一来就跑到队列之前,向那点名的武官报到。一路自有多人认识他,不时有人与他招呼,高呼“百里郎中”之声不断。 镇差大人见状,走到那位点名的武官跟前,附耳小声介绍。那武官听后朝百里轩点了点头,正色说道:“军中医官稀缺,但并非任何郎中都能担任医官。你虽懂点医术,投军之后,若不立军功,也没有资格去军中药事署接受医官评定。投军之始,所有兵丁一视同仁,概不特殊对待。” 百里轩揖首施礼,躬身受教,来到队伍一侧,入列站好。哪知与他紧挨着的人,却是不久前才见过面的马大虎。 “百里郎中,你怎会也来投军?”马大虎一脸意外,神色间还有着一种为百里轩鸣不平的样子。 “哦,马兄,你也来了。”百里轩看着马大虎,笑笑说道,“我是自愿前来投军,以报答钱东家多年养育之恩。呵呵,从今日始,我就不是郎中了,说不定日后,我俩还会一起去沙场出生入死呢。马兄如不嫌弃,称我小轩即可。” “好,好,你喊我大虎就行。”马大虎毕竟憨厚,不懂矫情客套,而是以行动表达了自己对百里轩的敬重。他一把接过百里轩背上的包裹,“你先歇歇,我有的是力气,包裹我替你扛。” 百里轩见马大虎只身前来,身无长物,不由得询问一番,听后一阵唏嘘。 在场的富家子弟来投军,随身携带大包小包金银物什,并有多人相送。他们家人定会暗中孝敬那些府卫军的人,以图自家子弟投军后得到照顾。而樵夫马大叔,几天前才得到衙役上门通知,要其长子马大虎投军报国,这对马大叔一家可是天大的不幸。马大虎自然不肯拿走家里银钱,偷偷离家早早来到衙门,免得可怜的父亲送别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