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红楼]姐姐妹妹站起来 > 说书

说书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说起黛玉为自己的茶叶铺子做的另一个宣传,那便是说书。

这里头却有一段缘故。

父亲在信中指点,提到铺子开业前的宣传相当重要,能让越多人对新开店铺感兴趣,那就算成功了一半。

黛玉琢磨着如何宣传呢,就听见宝玉在贾母处汇报他今日行踪。出去见了好友冯紫英并柳湘莲,往得月楼里头吃饭,有人说书,说的是隋唐演义。

黛玉灵光乍现。

曾经在扬州时候,黛玉还随同父母一道去听人说书呢,醒目拍桌,一人一桌就已足够。说书人口若悬河,绘声绘色描述着故事演义世间百态。比起唱戏,虽形制简陋些,但效果却是极好的。黛玉至今都还记得听过的那些故事呢。

许多酒肆茶楼为了招揽客人,往往都有给说书人提供地方。方才宝玉所说的得月楼,就是京城很有名的酒楼。

黛玉便想着,让说书人给自己新开的铺子来一个小故事宣传,那想来定能收到极好效果。而且,故事还能自己写,将茶叶铺子的名字、铺子开业时候的活动等一并写入故事里头,更能收到极好成效。

于是黛玉就请林苍伯与齐圆叔分别去找几个说书人。

说书人们一听,帮忙说书还能有钱赚,当下就表示很乐意合作。黛玉又赶着将故事写好送了去,如此一来正月好几个酒肆茶楼,都流传着优美动人的故事。

黛玉新开的茶叶铺子,取名‘两碗茶’,初时宝玉还觉得太过俗气,可宝钗却是一听就懂,笑道:“好,真是极好。短小精干,让寻常人也能记得。而且并不俗气,宝兄弟难不成没有读过此诗吗?”

宝玉一听连忙追问是什么诗,探春在一旁说:“二哥哥竟然不知道,唐朝诗人白居易有一首诗,就叫《两碗茶》,读后只觉诗人最是有闲情逸趣的。”

宝玉忙就央求探春念出来听听。

探春便也不推辞,一面就念道:“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宝玉听后大为赞赏,惜春都忍不住笑道:“可见二哥哥自己不知道,还说林姐姐的名字取得不好。”

“是,是我坐井观天了。”宝玉笑着自我反省,却不想隔了几日与冯紫英柳湘莲等在得月楼,竟然就听到了‘两碗茶’的有趣故事。

柳湘莲听的时候只觉新奇:“这个说书的,倒是有几分能耐,不知道哪里杜撰来这样一个故事,倒是让人想起一句诗来。”

冯紫英立马笑道:“可是唐寅的,春风修禊忆江南,洒榼茶炉共一担,这一句?”

宝玉反问:“怎么就确定是唐寅的?”

“你柳大哥最是推崇唐寅不羁潇洒的性格了,你又不是不知道。他肚子里笔墨不多,但唐寅的诗,他可是倒背如流的。”陈也俊在一旁笑着说。

宝玉一听也笑了,心中却黛玉如此的推广多出几分赞赏,见几位好友都对两碗茶如此好奇,倒也不说破是自家妹妹的铺子,反而在一旁提起街角的茶叶铺子:“我昨儿见着,那一家就叫两碗茶呢。”

“果真如此?我到不曾留心。如此看来,这店家很有心计啊。”卫若兰很是好奇。

“说起来还真是啊,我那日也看到了,不只是店名,我瞧着那铺子装修很是不同,尤其是那门外空地上,摆着曲水流觞桌,只怕里头大有文章呢。”冯紫英不免感慨,“今日听了这故事,我就更好奇了,既然是元宵节那日开业,我一定要去捧个场才是。”

“冯兄如此说,我也好奇起来了,那咱们约好,当日一同去瞧一瞧热闹?”柳湘莲喝了一口酒。

宝玉自然忙答应下来,与众人约好元宵节一同前往。并一回到家中,就去同黛玉讲了说书人的事儿,他知道是黛玉的手笔。

“林妹妹这一招,妙得很哇。”宝玉还告诉黛玉,冯紫英等人的反应,“由此可见,开业当日一定很是热闹的。”

黛玉听了自然高兴,得知宝玉当日要去,黛玉思索了一阵:“我也想当日瞧瞧去,只是不方便。我记得斜对面有一间酒楼,索性我去求一求老祖宗,到时候先去酒楼里头订下雅座,到时候我同姐妹们一起去。”

“这倒是不错,只是我又与他们约好了。”宝玉叹息。

“你可得去,我还指望宝二哥你帮我看看店里情形到底如何呢。”黛玉倒想自己亲自作为客人前往一趟,但只怕老祖宗不答应。毕竟开业那日人多,冲撞了也不好。再者黛玉也怕自己去了,给店内伙计反倒是添了麻烦。

黛玉请宝玉帮忙,宝玉自然一口答应。

黛玉又去求贾母,贾母知道黛玉肯定紧张,想着既然是订下雅座,黛玉姐妹去还是安全,只是却又特意叫了李纨来,让她当日定要照顾好她们姐妹。

“我亲自吩咐赖大家的,好生送了你们去才是。”贾母又吩咐一通,“可惜你琏二哥与琏二嫂子那日回你嫂子的娘家去,不然我都让她陪着你们。”

今年元宵,因宁荣二府合计,在宁国府那边摆酒,由尤氏和她媳妇秦可卿操持,加之王家那边差了人来,也不知道是什么事儿,单单叫了凤丫头回去。贾母想着,她们姐妹们素日也可怜见的,能出去一回也是不容易,加上玉儿新店开张,肯定着急担心,倒不如放了她们松快一日,下午回来便是。

黛玉得了贾母应允,十分高兴,一面就去同三春姐妹说,又特意去梨香院问宝姐姐去不去。薛姨妈除了王家和贾府,在京城也没有什么亲戚,横竖都在家,想着宝钗平日里很是辛苦,便也答应了。

一时姐妹们都很兴奋,最小的惜春尤其高兴:“我本就不想回那边去,这一下可好了,能出去玩,一举两得。”

素日里姐妹们都知道惜春不喜宁国府,听了这话只是一笑。

因心中有期待,日子就变得格外快,元宵节一大早,黛玉姐妹并宝玉都陪着贾母吃了元宵后,齐齐出发。

李纨出发前不免好几道的检查,今日可是她单独领着妹妹们出门,所以手炉子、车上的皮褥子等每一样,她都生怕没有准备好,万一小祖宗们出门一日就冻病了,那可就麻烦了。

一共分了三架马车,李纨领着探春惜春一个车,宝钗迎春黛玉又一个车,车内都有小铜炉子,里头是上等银丝炭,每个姑娘还单独有手炉子,等会儿下车后更要嘱咐带上。众人的大丫头们共同乘坐一个车,到底是出门,不方便带上太多丫头。

黛玉宝钗坐在车上,倒是想起进京时候的情形,只有迎春不曾有过这样经历,听了她们二人聊天,心中很是羡慕。

“二姐姐,你可以掀开小窗帘子,瞧一瞧外头。”黛玉见迎春动也不动,笑道,“那时候我上京来,就很是好奇。两侧朱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与扬州很是不同。”

宝钗也点头:“可不是,原本以为金陵就很繁华,可京城又有别样风貌。二妹妹别怕,既然出来了,可不是要瞧一瞧的。”

迎春原本还有些不好意思,这会儿听见宝钗黛玉都鼓励她,倒也大胆了起来,轻轻掀了马车小窗的帘子,往外一看,顿时目瞪口呆起来。

迎春看了一会儿,放下帘子笑道:“曾经读书时候,看到说人物繁阜,天下太平。今日亲眼见了,才知道元宵节的热闹,可不止是家中那般。”

宝钗点了点头:“这是自然,小时候在金陵,随同父亲上街,那卖糖人的,耍把戏的,实在是让人目不暇接呢。”

黛玉也感叹起来:“可不是,各地商船往来于运河上,停靠扬州的很多,全国许多奇珍异宝和新鲜玩意儿,在扬州都能见到呢。”

“妹妹说到商船,我倒是想起小时候,随同父亲还见过外国商队,那些红眉毛绿眼睛的洋人,最喜欢我们的茶叶丝绸了,花很高的价格来买呢。”宝钗笑道,薛家是皇商,尤其是其父亲在世时候,更是鼎盛。

提到外国商队,黛玉倒是想起一桩旧事,不过这会儿倒不是谈论的时候。

一时姐妹们有说有笑,很快就到了酒楼。

紫娟等大丫头早就上来伺候,给姑娘们带上帷帽,遮住姑娘们的脸儿,又将披风等系好,慢慢扶着姑娘们下车。

“这可真是麻烦,若我是个男子就好了,那我定要骑马射箭。”探春不免感叹。

众人上了二楼进了雅间,才将帷帽解下,又将披风也去了,雅间烧着炉子,倒是暖和。

从雅间窗户,正好能瞧见黛玉新开的那‘两碗茶’。

“哎呀,可真是热闹呢。”探春先笑道,“林姐姐这是出师大捷呢。”

“这可还不能确定,只能说开张大吉,日后到底如何,还要细看。”黛玉瞧见那热闹的景象,也笑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