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乌尤黛生完孩子后仍然会去从书房拆分而来的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工作,有时候也会陪着皇太极一起去阅兵。如果不是腿脚不好,她都想和皇太极一起上战场。可惜她的腿疾时有复发,让她疼痛难忍。皇太极因为心疼,不想乌尤黛这么辛苦,遂在这次吵架之后让胡湘湘陪着乌尤黛去辽阳的观音庙散散心。
这一次排场给的好大,毕竟一个是皇帝的妃子,一个是亲王。
胡湘湘骑着马走在前面,乌尤黛坐在后面的马车上。
等到了辽阳,她这才下了马车,二人一起进了寺庙,为大清和八阿哥祈福。
事毕,乌尤黛和胡湘湘一起在主持的款待下吃着斋饭,然后聊起了一路上遇到的事。
养老问题,这个是每个时候都需要国家和社会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每个人都会老,老了就需要有社会保障,国家需要给予这些弱势群体必要的救济,使得国家能稳步发展。
清朝从开国以来就是以“孝”治天下,自然会在这方有一些政策出台。乌尤黛因为一直在跟这件事,便是和胡湘湘说了她对于国内养老的一些初步想法。
乌尤黛:“国内首先是官员,我们现在好像并没有明确规定卸甲年限是不是?”
胡湘湘点头:“是的,一般是年老重兵的人才会从前线卸下来。”
乌尤黛:“这就是个问题,有些人工作了一辈子,但是到了七老八十的时候都还在任上,这样的工作会有效率吗?”
胡湘湘:“改善效率的前提是能有这么多人,现如今连年征战,国内的中青年数量本就不多。像大明那边也是这样,万历时期内阁的官员也要上到不能上的时候才能卸任。”
乌尤黛皱眉:“明朝的万历皇帝那种卸任方式我不发表意见,而我们现在八旗的情况我也能理解。只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特殊是特殊,没有人的时候征集他们上战场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人够了,不需要他们上了,是不是国家就应该出台一些政策出来,这样一来这些在职的青壮年也会因为这些养老政策而获得鼓舞,从而可以更好的在战场上发挥他们的作用。胡先生,您觉得呢?”
胡湘湘笑了笑,她真是太喜欢乌尤黛了,思想和格局都是同时代的前驱,叫人怎能不爱?
她说:“娘娘,卸甲后你打算给予福利呢?”
乌尤黛认真思考,然后说:“这个不能一概而论,每个人的工作年限和原来的工作都不一样,给的肯定会有多有少。”
胡湘湘:“嗯,根据卸甲前的职位还有和他的年限来计算,这个好。”
乌尤黛:“卸甲的年龄,可以规定在60岁,年龄达到60岁就可以领取相应的养老俸禄,未满60岁则不给与俸禄。”
胡湘湘:“嗯,那打算怎么给呢?”
乌尤黛:“这个我和范先生也商量过,他说根据现在国内的情况,只能给予任上俸禄的一半,毕竟八旗现在的制度还是尽量保全在职的子弟,先让他们吃饱才更有力气去挣回其他福利。先看看吧,或许不久的将来,每个卸甲的人都能获得全额的俸禄。不仅仅是那些世袭大员,更是那些无名小卒都可以。”
她的眼里期待着,手不自觉的握紧,好像在做什么决定一样。
胡湘湘看着她,其实这个时间真的不久,就在顺治十六年,这样的想法就已经全部实现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这个福利,只是有品级的官员才可以享受。等到了顺治十八年,制度再一次有了新的变化,国家允许无品级的人,只要年满60岁卸甲的都会发放一半俸禄。再到康雍乾时期,官员养老的俸禄更是与在职时期的功绩挂钩。这样的政策真的解决了官员的养老问题,所以无论文官和武官都十分积极的在他们在职期间为国家效命。
所以胡湘湘说:“会的,只要国家是为国为民,这个国家就会越来越好。”
乌尤黛:“说完在职,再说那些百姓吧,还是那个问题,现在国家的经济实力还不足以去扶持这些老人,所以只能从国家的一些庆典上额外给予他们一些帮助。”
这个是真的,很多皇帝为了表现自己的仁慈,都会这么做。这中间做的最多的就是康乾两个皇帝。不过胡湘湘很想问,这次八阿哥出生,皇太极的大赦天下,是不是乌尤黛的手笔呢?毕竟当时皇太极在称帝的时候都没有这么做。
巧的是,话还没说出口,乌尤黛就好像猜到了胡湘湘的意思,她小声说:“给菩萨烧钱,还不如给活着的人。”
哈哈,唯物主义战士,丝毫不带怕的。
她说完赶忙双手合十,好像在和菩萨道歉一样。
胡湘湘告诉她:“菩萨本就是慈悲为怀,你这么做正是菩萨想看到的。”
乌尤黛:“真的吗?”
胡湘湘:“当然,不要有任何负担,你做得很好,娘娘,我们都支持你。”
乌尤黛似乎很喜欢和胡湘湘共事,看胡湘湘的反应这么好,她便是一股脑的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她说:“胡先生,其实我还有个想法。”
胡湘湘微笑着:“您说。”
乌尤黛:“像家里有老人的家庭,其实要比其他家庭更辛苦,不知道你有没有照顾过老人,我觉得像那种坚持照顾老人几十年的人真真是大孝子了。”
胡湘湘没有照顾过,她在来这边的时候家里的人都好好的。只是过去了这么多年,她竟然都没回家过,也没有任何途经知道他们是否安好。想到这里胡湘湘就觉得喘不过气来。但很快她就平复下来了。有得有失,本来她就是过来做研究的,就势必要对不起家人,唉,再给她几年,等回去了她就去陪着父母,一刻都不会离开。
看她很久没有回复,好像在想什么,乌尤黛便说:“胡先生,对不起,我是不是不该说这个?”因为胡湘湘在外人看来是个中年模样,但是在他们内部人里面,却已经是个七老八十,真的可以养老的人,这会儿说照顾老人的事,乌尤黛就害怕她触景伤情,让她想起已故的老人。
胡湘湘连忙摆手:“你说得没错,这些愿意照顾家人,并且能把家人照顾得妥妥帖帖的真的很令人钦佩。孝心这事,其实人人都有,但有多少,可就全凭他的良心和他的责任心了。”
弃养老人,和弃养女婴真是那个时候太普遍的事情。
为什么?
不说老人失去劳动力也就算了,在封建王朝,每个人都有必须要履行的差役,人老了动不了了,就会要求家里其他人分担,这无疑更增加了家庭的负担。
乌尤黛:“我觉得现在的政策很不人性化,说句不好听的,就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当然,还是老生常谈,连年战乱,国家需要青壮年去开疆拓土,不然国家运转不下去,别说是老人,其他人也不会好过。唉,可话又说回来,这些青壮年都需要负担国家的劳役,而很多人都是上有老,下有小,一个人要顾及的人很多,不止有老人。在经济不允许的情况下,老人会不会成为被牺牲的那个就不好说了。”
这还用说吗?肯定就是被牺牲的一个。
很多老人为了家人,为了孩子,在年老的时候都会像猫狗一样,自己走出去,寻找一处宁静的地方,结束自己的一生,这么做就是为了不想成为孩子的负担。
要不这些统治者怎么那么喜欢高寿老人呢,那就是一般的老人他活不到高寿就自寻死路了呀。
胡湘湘深吸了一口气,其实乌尤黛的这个想法在后面康乾时期也有体现,那就是军民年满70岁可以免去差役,后来又追加了一条,就是这样的老人国家不仅会免去差役,还会给予老人家里免去一人差役,这样的人就可以留在家里伺候老人,极大的改善了百姓老人养老的问题。
清朝还推行了在外子女回原籍照顾的制度,就是为了避免子女赡养老人不周到。还有家中有年老者,旗内官员不得外派任职,如父母年老,可以申请回旗侍奉。
这都是时代的进步。
不过胡湘湘觉得封建王朝对于孝还是太过极端了,很多父母把子女当私有物,认为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是为天经地义,无视子女个人的追求,这实在是需要摒弃的。
正好这个时候乌尤黛说起了自己儿子:“我觉得八阿哥现在的样子和垂垂老矣的人一样,只是新生儿是越来越好,从不会到会,是带着希望去照顾。而照顾老人,却是一点点看着他们从会到不会,那种绝望的心情是很多人都不能承受的。”
胡湘湘:“是啊,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天,失去能力,都会害怕被这个世界抛弃。如果国家能出台一系列的政策,让百姓的养老生活提高就好了。”然后她看看乌尤黛,问道,“娘娘,臣有个问题,不知道合不合适。”
乌尤黛:“先生快问,这不是在交流吗?有什么合不合适。只要我能回答的,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胡湘湘认真的问:“娘娘是如何看待孝道的?”
乌尤黛估计是有想过这个问题,所以很快就回答了,她说:“在我看来,父母辛苦劳累吧我们养育长大,我们赡养年老的父母,这就是孝。当然也不全都是这样,有些父母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但他们也给了孩子好的教育,使得孩子能成才,那么做为孩子,也需要尊敬他们,并让他们身上的美好品质都传播出去,去完成他们没有完成的事业……”
这个,不就是皇太极吗?
和母亲的缘分只有十一年,但皇太极因为身受孟古哲哲的教育,所以受益终身,在他成功之后,自然也没有忘记母亲,给了母亲最高的待遇,让她享受大清三百年的祭祀。
这个的确是很典型的孝子故事。
胡湘湘继续问:“是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值得我们赡养呢?”
乌尤黛:“当然不,像那些从小抛弃子女,道德败坏,不仅没有养育子女,还要加害子女的父母,我就觉得不该扶持。”
胡湘湘点头:“很好,娘娘不助纣为虐,不助长这样的风气,微臣佩服。”
乌尤黛:“说了也不怕你笑话,这也只是我美好的愿景,能不能成还是一回事呢。而且我也希望八阿哥能为我感到自豪,以后等哪天我不在了,他也能沿着我的方向去为百姓造福。”
胡湘湘皱眉。其实这句话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内容。可能在乌尤黛的心里,她说的不在是百年之后,那个时候八阿哥也长大成人。可惜事与愿违,乌尤黛和八阿哥的大限就是这几年了。
胡湘湘在想,要是她们母子活下来了,大清的未来会不会在她们的手中创造出一副更强大的版图呢?
……
沈阳馆里,虽然都是被大清抓过来当质子的,但还是有很多对于大清提出抗议的。其中就有一个名叫郑雷卿的人。他在大清围困南汉山城之前就强烈抵制大清,他和很多主战派的朝鲜官员一样觉得和大清议和是天大的屈辱,便是和国内主和派开始激烈的争吵。后来朝鲜向清投降,朝鲜世子被迫前往盛京,很多朝鲜官员都不肯把子弟交出来当人质。只有郑雷卿等当时骂得最凶的文臣,为了担心世子的安全,故而开始从武,成为了世子身边最忠实的下属,随同世子奔赴沈阳。
亡国郑雷卿比谁都知道,他的心里是宋金之战里的那些可怜的宋朝子民。所以战败前他激烈反抗,战败后他甘愿陪同,对同伴的遭遇同情又感慨。在盛京后,世子虽然有睿亲王的厚待,但其他清人对待朝鲜质子们的待遇却多是傲慢和轻视,不仅没有相应的礼仪,活动范围也会有一些限制。
胡湘湘这一次又听说昭显世子生病的消息。昭显这人身体那是真的弱,多尔衮那身子骨弱是弱,但老实说这么多年打仗也算是把身体稍微锻炼出来了,一般情况还真不会像昭显世子这么弱的。胡湘湘怀疑世子在朝鲜可能并没有什么实权,要不就是没有实战过,长期住在深宫,没有什么活动,这身体能好就怪了。而在盛京的生活,也是被关在一处,因为身份特殊,哪也不能去,这不生病都难啊。
她带着一些东西过去去慰问世子,然后终于在这一次遇到了没有来得及躲开她的郑雷卿。
沈阳馆别看地方小,但机构还是挺健全的,也分别设有户、礼、兵、工四个部门。礼是负责管理物品,还有馆内的伙食安排、药物的提供,兵是人马,这些都是由金宗一负责。工是工程项目,就是督查工匠修缮馆内建筑,户就是出纳,财物,这些都是由郑雷卿负责。
郑雷卿本来就看不起大清的这些人,不管是多尔衮还是胡湘湘,他都一律视为是敌人。不过是后者是会说好话的敌人,于他有什么区别呢?他才不受任何诱惑。总之就是一直敌视。但他也明白,公然敌视只会给世子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就是能避就避,只有工作才不得不和这些人交涉。
这一次胡湘湘来看望世子,就和世子说起了皇上那边打算明年给他们一些地。
是吧,大清也不是慈善家,怎么可能白养朝鲜这一百号人?
况且已经白养了一年,已经算仁至义尽了。
然后对于“自耕自食”,世子就召集了所有的人,开始讨论种什么,怎么种才能保证这么多人的粮食。
于是胡湘湘就见到了郑雷卿。
他依旧是对自己没什么好脸。
等胡湘湘要走的时候,世子带着众人一起送她出门。胡湘湘回谢所有人,然后就指着郑雷卿要私聊。
郑雷卿一开始还很抵抗防备,毕竟鬼知道胡湘湘是什么意思。等走近后胡湘湘就说:“我知道你工作中都是秉公办事,从不会徇私舞弊。”
郑雷卿眯眼:“王爷有什么事就说吧。”
态度不好,胡湘湘也没有生气,她用手拍拍他的胸,好像十分认可一样:“我很佩服你这样的人。”
郑雷卿不知道是不是没明白,他脸色一黑,说:“我却不喜欢你。”
因为他十分讨厌叛国的人。
胡君山明明是汉人,他想不通他为什么要为大清办事。
此话一出,周围的人都害怕的倒抽一口凉气,不过胡湘湘压根没有介意,她说:“好好做事吧,明年开春就要种地了,以后就全靠你们自己了。手里的钱省着点花!”
说完她走了。
郑雷卿看着胡湘湘的背影,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之后他和金宗一一起揭发了郑命寿等人贪污勒索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