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何贾母要特殊对待薛宝琴
文中写完邢岫烟跟薛蝌定亲,时间就来到清明这一天,下面这一段就暗伏了邢岫烟的结局,暗伏她最后没有嫁给薛蝌,和薛蝌不过是雀花缘,一场春梦而已。
【宝玉也正要去瞧林黛玉,便起身拄拐,辞了她们,从沁芳桥一带堤上走来。只见柳垂金线,桃吐丹霞,山石之后,一株大杏树,花已全落,叶稠阴翠,上面已结了豆子大小的许多小杏。】
红楼梦中以杏来比喻的,大多是可以有幸结婚生子的。
【宝玉因想道:“能病了几天,竟把杏花辜负了!不觉倒‘绿叶成荫子满枝’了!”因此,仰望杏子不舍。又想起邢岫烟已择了夫婿一事,虽说是男女大事,不可不行,但未免又少了一个好女儿。】
宝玉看到杏树想到邢岫烟,指出此一节以杏花喻邢岫烟。那么邢岫烟的结局怎样呢?
【不过两年,便也要“绿叶成荫子满枝”了。】
不过两年邢岫烟就会结婚生子了。
【再过几日,这杏树子落枝空,再几年,岫烟也未免乌发如银,红颜似槁了,因此,不免伤心,只管对杏流泪叹息。】
可惜没几日,子落枝空,喻夫死子亡,邢岫烟一个人空房独守,红颜早衰。
大家都知道曹公善用典,这句绿叶成阴子满枝,便是出自杜牧的诗《叹花》,对应宝玉此时对着杏花流泪叹息。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
杜牧写这首诗有一个典故,就是杜牧到湖州游玩时,在船上看上一个少女,十七八岁的年纪,杜牧当时与少女的母亲定下亲事,约定不是马上迎娶,而是定下婚约,十年内他到湖州做官,必来迎娶。如果十年不来,少女可另嫁他人。
谁成想十四年后,杜牧才做了湖州刺史,来找这个女子时,她已经嫁人了,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杜牧因此写下《叹花》一诗。
所以后面书中又写到:
【正悲叹时,忽有一个雀儿飞来落于枝上乱啼。宝玉又发了呆性,心下想道:“这雀儿必定是杏花正开时他曾来过,今见无花空有子叶,故也乱啼。这声韵必是啼哭之声,可恨公冶长不在眼前,不能问他。但不知明年再发时,这个雀儿可还记得飞到这里来与杏花一会了?”】
公冶长是孔子弟子,相传懂鸟语。
这一段说雀在花开时来过,今见无花空有子叶,于是就如同杜牧一样,空余叹息,只是待到来年,便不知道雀儿还是否记得杏花开时他曾来过了。
暗喻薛蝌只是花开时,与邢岫烟短暂相逢,飞来的一只雀儿而已。以后薛蝌再遇邢岫烟时,她已经结婚生子了。
芦雪庵联句时,邢岫烟、薛宝琴和李纹曾做红梅诗,也分别暗示了她们三个人的命运。
邢岫烟的咏红梅诗,邢岫烟占一个红字,因为这个红字代表她的婚姻: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前两句“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桃代表黛玉,杏代表探春,黛玉和探春未结婚时,邢岫烟已先于别人成亲了。
第三四句,“魂飞庾岭春难辨”,大庾岭,又称梅岭,位于江西和广东交界处,岭上梅花因岭南北气候差异,南枝已落,北枝方开。所以在庾岭难以辨别春天。这里暗喻邢岫烟出嫁即守寡,难以分辨是喜是悲。
“霞隔罗浮梦未通”,也用了典故。
这个典故来自唐传奇柳宗元的《龙城录》,讲的是隋朝时一个叫赵师雄的人游广东罗浮山,一日醉酒,在松林间酒肆旁小憩,遇一淡妆白衣美人,两个人在残雪月色下把酒言欢,又有一绿衣童子笑歌戏舞。赵师雄醒后,发现自己睡在白梅树下,梅树上有一只翠鸟在叫。自此后罗浮梦便成了梅花的代称。
霞,喻红梅。宋代毛滂有《木兰花·红梅》词:"酒晕晚霞春态度,认是东君偏管顾。",以霞喻红梅。
“霞隔罗浮梦未通”即:红梅隔着白梅,一场春红好梦终未到头,也是红白的对比,好梦成空,红事很快变成白事。
“绿萼添妆融宝炬”,指洞房花烛夜,可是转眼就“缟仙扶醉跨残虹”了,缟仙是白衣仙子。从红妆到缟素,刚洞房花烛,残红未褪就穿上了白衣,又是红白对比。
最后一句“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提示读者红变白不寻常,身在冰薛中,爱红爱白随他去吧。
所以我推测邢岫烟很可能后来因为家贫,嫁了个病秧子给人冲喜,新婚不久丈夫就死了,生了遗腹子,不久也病死了,就剩下她一人独守空房。
下面说说薛宝琴,贾母到底有没有喜爱薛宝琴,我的答案是否定的,相反,贾母最看不上的就是她,从一开始就对她满怀戒心。
我想几乎所有人都得承认贾母对她很特殊吧,但是为什么呢?你想过吗?因为漂亮?我想贾母这种年纪的贵妇人,什么世面没见过,没这么肤浅吧,更何况林妹妹和薛宝钗也是上等人品,谁也不差。
所以贾母对薛宝琴特殊在哪呢?薛宝琴刚一进大观园,贾母就让王夫人认了她干女儿,说贾母对她什么家世情况也不了解,可能吗?
【果然王夫人已认了宝琴作干女儿,贾母欢喜非常,连园中也不命住,晚上跟着贾母一处安寝。】
其他女孩都在大观园里住,大观园比以前更热闹了,大家都知道年轻人在一块儿玩拘束少,谁不想凑在一起玩,贾母却偏让薛宝琴跟她一起住。
如果这还不明显,那后面作者就等于进一步挑明了贾母的意图了。
邢蚰烟和薛蝌定亲后没多久,朝中老太妃薨了,贾母、邢、王、尤、许婆媳祖孙等,皆每日入朝随祭,至未正以后方回。
这样贾府里就没主事的人在了,于是报了尤氏的假,让她协理两府,另外薛姨妈也搬进了大观园。贾母不在了,薛宝琴自然也不得不搬进大观园了。
然而大家看这个安排,就有点奇怪了:
【因又托了薛姨妈在园内照管她姊妹丫鬟。薛姨妈只得也挪进园来。
因宝钗处有湘云、香菱;李纨处目今李婶母女虽去,然有时亦来住三五日不定,贾母又将宝琴送与她去照管;……】
大家要注意这一整段说的是薛姨妈为什么最后选择去跟林黛玉住的原因,而不是贾母让李纨照顾宝琴的原因,贾母是没说理由,直接就把宝琴送到李纨处。按理说薛宝琴是来投奔薛家人的,她和薛宝钗是一家人,怎么也应该和宝钗安排在一起。
而且宝钗处虽有湘云、香菱,加起来也才三个人,更何况薛宝钗丫鬟少,香菱在她家本来也当做丫鬟用的,又不是正经大小姐。
而李纨处,李婶和两个女儿李纹、李绮常来,如果来了,加起来就四个人,为什么贾母不让薛宝琴跟薛宝钗住,而将宝琴送去李纨处,让李纨照管?
怡红院开寿宴的时候:
【宝玉道:“怕什么!咱们三姑娘也吃酒,再请她一声才好。还有琴姑娘。”
众人都道:“琴姑娘罢了,他在大奶奶屋里,叨登得大发了。”
宝玉道:“怕什么,你们就快请去。”小燕、四儿都巴不得一声,二人忙命开了门,分头去请。】
众人说琴姑娘罢了,因为什么?因为她在大奶奶屋里,也就是李纨屋里,这句话揭开了谜底的序幕。
后来,作者又特意安排丫鬟碧月说了一番话,才揭开了贾母的真正意图。
【宝玉笑道:“你们那里人也不少,怎么不玩?”
碧月道:“我们奶奶不玩,把两个姨娘和琴姑娘也屏住了。如今琴姑娘又跟了老太太前头去,更寂寞了。两个姨娘今年过了,到明年冬天,都去了,又更寂寞呢。你瞧,宝姑娘那里,出去了一个香菱,就冷清了多少,把个云姑娘落了单。”】
贾母走了,把薛宝琴交给李纨,李纨不玩,把琴姑娘也屏住了,贾母一回来,马上又把宝琴弄到前头去了,更屏住了。
看到了吧,这看的有多严,这就是为什么贾母走了,特意不顾李纨那已经有了三个客人,仍然让薛宝琴住她那的原因,因为她是寡妇,又生性保守,所以特意把宝琴托付给李纨,让她看着,可以说是严防死守了。
为什么要如此,大家可以看看贾母送给薛宝琴的凫靥裘。
书中第一次描写薛宝琴进大观园,就穿上了贾母给的凫靥裘。
【正说着,只见宝琴来了,披着一领斗篷,金翠辉煌,不知何物。
宝钗忙问:“这是哪里的?”
宝琴笑道:“因下雪珠儿,老太太找了这一件给我的。”
香菱上来瞧道:“怪道这么好看,原来是孔雀毛织的。”
湘云道:“那里是孔雀毛,就是野鸭子头上的毛作的。可见老太太疼你了,这样疼宝玉,也没给他穿。”】
这里作为史家的人,平时大大咧咧的史湘云,已经暂时贾母附身,做了贾母代言人。所谓凫靥,就是野鸭头,谐音野丫头。
穿过皮毛类衣服的人,应该都清楚,皮毛全身都是宝,哪个部位在能工巧匠手里都不浪费,都能做成成衣。但是属头毛的最不值钱,因为头毛干且硬,扎手,还没有绒。
要知道历史上并没有凫靥裘这个说法,但是却有关于雉头裘的记载。善用典故的曹公写的这个凫靥裘应该就取自雉头裘。好歹作者没直接借用雉头裘,雉俗称野鸡,否则野鸡头比野鸭头还难听。
【《晋书 武帝纪》记载:咸宁四年十一月辛巳,太医司马程据献雉头裘。帝以奇技异服,典礼所禁,焚之于殿前。】
这段说的是司马程据献雉头裘,被武帝认为是异服,在殿前焚毁。
【《南齐书 文惠太子传》也记载:太子“善制珍玩之物,织孔雀毛为裘,光□□翠,过于雉头远矣。”】
意思是太子用孔雀毛织成裘皮衣服,比雉头裘强多了。
所以贾母把凫靥裘给了薛宝琴后,又把一件孔雀毛织成的雀金呢的给了贾宝玉。
【宝玉看时,金翠辉煌,碧彩闪灼,又不似宝琴所披之凫靥裘。只听贾母笑道:“这叫作‘雀金呢’,这是俄罗斯国拿孔雀毛拈了线织的。前儿把那一件野鸭子的给了你小妹妹,这件给你罢。”】
你再返过头来看史湘云的话,不觉得讽刺吗?
【那里是孔雀毛,就是野鸭子头上的毛作的。可见老太太疼你了,这样疼宝玉,也没给他穿。”】
贾母给宝玉穿的是雀金呢,你野鸭头还想肖想孔雀,怎么能和孔雀配?
所以接下来再次通过史湘云的话反讽:
【湘云又瞅了宝琴半日,笑道:“这一件衣裳也只配她穿,别人穿了,实在不配。”】
阖府也就你薛宝琴配的上野鸭头。大大咧咧的史湘云还瞅了宝琴半日,这绝对是贾母附体了。
【正说着,只见琥珀走来,笑道:“老太太说了,叫宝姑娘别管紧了琴姑娘。他还小呢,让他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要什么东西只管要去,别多心。”】
我只能说呵呵,薛宝琴前脚进大观园,后脚贾母的大丫鬟琥珀就跟了过来,当真闲的没事干,就为传这么一句话?只能说真是是不放心,看管的可真严。
贾母为什么要这么对待薛宝琴,因为她的经历:
【他从小儿见的世面倒多,跟着她父母四山五岳都走遍了。他父亲是好乐的,各处因有买卖,带着家眷,这一省逛一年,明年又往那一省逛半年,所以天下十停,走了有五六停了。】
对于现代人来说,可能觉得这样从小游遍三山五岳是见多识广,还让人羡慕,但是你细想想,就算是现代,孩子跟着父母经商,到处漂泊不定的生活,连个固定生活上学的地方也没有,算好吗?
更何况是古时候,大家闺秀讲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你天天到处乱跑,抛头露面,像贾母这样的贵妇老人,怎么看的上?所以贾母才下了断言,野丫头。
说到底,薛宝琴她爹只不过是一个到处倒买倒卖的行脚商人,贾母根本不可能想让宝玉跟她定亲,相反,从她一进来贾母就知道她来求嫁的,以贾母的精明更明白梅家的态度。事实上老人家眼毒,一眼就看出薛宝琴是个不安分的,所以才会大加提防。
作者也早已经通过贾母,在行文间暗伏了薛宝琴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