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琴的前世
要想读懂薛宝琴的前世今生,还要从两个字看,一个梅字,一个笛字。
薛宝琴等人来的时候,香菱刚完成了一首诗,之前她做的诗,都没得到认可,她说:
【你们看这一首。若使得,我便还学;若还不好,我就死了这作诗的心了。”说着,把诗递与黛玉及众人】
这首诗写的月,我之前就讲过月是薛宝钗影像之一。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蛾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其中第一句“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讲的就是薛宝钗,砧是捣衣石的意思,因为古诗中常以“砧声”,即捣衣声表戍妇对出门在外夫君的思念,以此喻宝钗的独守空房的结局。
于此书中多处有明示:
薛宝钗在《忆菊》中就有一句:【“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后一句【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讲的却是薛宝琴。
为什么呢?
首先香菱读完这首诗,下人们就来报薛宝琴她们来了。
然后到芦雪庵联句时,贾宝玉有诗句:
【清梦转聊聊。何处梅花笛?】
联句后,薛宝琴做咏红梅花,便以一句【幽梦冷随红袖笛】和之。
而当天宝玉就穿了蓑衣:【披了玉针蓑,戴上金藤笠,登上沙棠屐,忙忙的往芦雪庵来。】
宝玉在芦雪庵联句时也有一句:【苇蓑犹泊钓】,出自柳宗元的《江雪》,我们大家上学时都学过的那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红楼梦》书中曾说芦雪广可垂钓,黛玉也曾戏称披着蓑衣的宝玉是渔翁:
【一语未完,只见宝玉头上带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黛玉不觉笑了,说:“那里来的渔翁!”】
所以现在大家再回过头看香菱诗中的这句“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很明显在江上穿着蓑衣听到笛声的是宝玉,便是宝玉联句时那句:“清梦转聊聊,何处梅花笛”。
原来在夜里楼上倚栏吹笛的红袖是宝琴,即薛宝琴咏红梅花里的那句“幽梦冷随红袖笛”,吹梅花笛的是薛宝琴。
你说宝琴对宝玉有没有心,宝玉联句刚有一句“何处梅花笛”,她后面做红梅花诗“幽梦冷随红袖笛”,便回应了宝玉。
然后做完梅花诗,宝琴就失踪了
【一看,四面粉妆银砌,忽见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众人都笑道:“怪道少了两个人,她却在这里等着,也弄梅花去了。”】
这个“忽见”用的好,贾母来了,众人自然都围着贾母转,大家都一起随贾母去了惜春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没声儿的薛宝琴就不见了,忽然出现在山坡上。原来她也去了栊翠庵弄梅花去了。
【贾母喜得忙笑道:“你们瞧,这雪坡上配上她的这个人品,又是这件衣裳,后头又是这梅花,像个什么?”
众人都笑道:“就像老太太屋里挂的仇十洲画的《艳雪图》。”
贾母摇头笑道:“那画的那里有这件衣裳?人也不能这样好!”】
《艳雪图》,也有版本是《双艳图》,书中说是仇十洲所画,仇十洲,本名仇英,明代著名画家,擅长仕女图。
历史上并没有仇十洲画过《艳雪图》的记载,这个名字应该是作者杜撰的,不过仇十洲画作有《贵妃晓妆》、《梅妃写真图》。
仇十洲名列明四家,明四家又称吴门四家,是指四位著名的明代画家: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
唐寅即唐伯虎,和仇十洲都画过春宫图,其中《红楼梦》中提到唐寅的画有两处,一处是在秦可卿的住处,
【刚至房门,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袭了人来。宝玉便觉得眼饧骨软,连说:“好香!”
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其联云: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
海棠春睡典出北宋僧人惠洪的《冷斋夜话》卷一引《太真外传》:
【上皇登沈香亭,诏太真妃子。妃于时卯醉未醒,命力士从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上皇笑曰:“是岂妃子醉,真海棠睡未足耳。】
显然这里唐寅的《海棠春睡图》便是一副关于杨贵妃的艳图。
后在第二十六回,薛蟠请客时曾说过唐寅的春宫图:
【“你提画儿,我才想起来。昨儿我看人家一张春宫,画的着实好。上面还有许多的字,也没细看,只看落的款,是‘庚黄’画的。真真的好的了不得!”
宝玉听说,心下猜疑道:“古今字画也都见过些,那里有个‘庚黄’?”想了半天,不觉笑将起来,命人取过笔来,在手心里写了两个字,又问薛蟠道:“你看真了是‘庚黄’?”
薛蟠道:“怎么看不真!”
宝玉将手一撒,与他看道:“别是这两字罢?其实与‘庚黄’相去不远。”
众人都看时,原来是“唐寅”两个字,都笑道:“想必是这两字,大爷一时眼花了也未可知。”
薛蟠只觉没意思,笑道:“谁知他‘糖银’‘果银’的。”】
另外在《红楼梦》第七回中,周瑞家的白天碰到平儿端着大铜盆从凤姐卧房出来,这一段有朱批:“余素所藏仇十洲《幽窗听莺暗春图》,其心思笔墨已是无双,今见此阿凤一传,则觉画工太板。”,提到了仇十洲所画春宫图。
其实《艳雪图》一个艳字,一个雪字,就知道比喻谁了,薛宝钗的花签牡丹,艳冠群芳。
所谓雪中双艳,就是薛家两姊妹,都知道书中以杨妃喻宝钗,那么薛宝琴呢?前世便是梅妃。
梅妃玉笛,典出宋传奇《梅妃传》,
梅妃本名江采苹,福建莆田珍珠村人,十五岁时,被出使的高力士选中,献给唐玄宗。《梅妃传》中写她淡妆雅服,站在白梅树下,而姿态明秀,笔不可描画。
梅妃生性喜爱梅花,她住的地方,栏干内外,都要种几棵。因此皇帝在她的住处题了一块匾额叫“梅亭”,戏称她梅妃。
初见唐明皇,梅妃用白玉笛吹《梅花落》,曲出动人,跳了一曲惊鸿舞,身轻如飘雪,唐玄宗大悦,从此视后宫众嫔妃如尘土。
唐明皇与梅妃比试煮茶时,对众兄弟说:“此‘梅精也,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斗茶今又胜我矣。”
后杨贵妃进宫,梅妃逐渐失宠,被幽闭于冷宫。有一次外国使者来朝,唐玄宗封了一斛珍珠差人送给梅妃,梅妃不肯受,并回了一首诗。
唐玄宗闷闷不乐,遂让乐府为这首诗谱一个新曲子,取名《一斛珠》。
所以薛家的护官符是:珍珠如土金如铁,这个珍珠就是指薛宝琴,金指薛宝钗。
袭人本名也叫珍珠,便是提示珍珠狠重要,就是钗上之珠。
安史之乱,唐玄宗带杨贵妃离京避难,梅妃被留在宫里,白绫裹身跳井而亡,对应金钏投井。
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回到京城,遣人遍寻梅妃而不得,有一太监献上一副梅妃的画像。
唐玄宗在上面题诗一首:
“忆昔娇妃在紫宸,铅华不御得天真。
霜绡虽似当时态,争奈娇波不顾人。”
一日唐玄宗做梦,梦到梅妃哭着说她被人埋在池东边梅树下。
另外这个艳字,其实有香艳之意,比如明时有秦淮八艳,秦淮河又称琴河。
所以坊间便有了曹雪芹并非红楼梦作者,真正的作者是明末清初名士冒辟疆之说。
冒辟疆曾在自己的妾,秦淮八艳之一董小宛亡故后,做悼亡文《影梅庵忆语》,行文间的确有多处描写与董小宛日常,与红楼梦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就有学者分析他才是红楼梦真正的作者,而董小宛就是黛玉原型。
我个人感觉这个说法并不令人信服,虽然各位学者也举出了颇多例子,但是我感觉大多是咬文嚼字,而忽视了最重要的精神内核。
我也看了《影梅庵忆语》,总体感觉就是写日常叙事手法上,和红楼梦的确有相似之处,可以肯定的是,红楼梦作者一定读过冒辟疆的作品,并且对他的生平有所借鉴,但是红楼梦作者不是冒辟疆。
因为很简单,一篇文章行文笔法并不是核心所在,它所体现的思想才是它的灵魂所在。
《红楼梦》之所以能成为四大名著,是因为它所体现的思想,已经有了现代人文主义的端倪,在过去女子普遍以夫为天的教义下,《红楼梦》中的女子们不同以往,终于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于文学作品中,尤其是林黛玉,可以说是女性独立意识觉醒的代表人物,她的可贵在于她的反叛精神。她的洁身自好,是为了自己心,而不是为了哪个男人而守节。
黛玉写《五美吟-绿珠》
“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
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
把瓦砾和明珠一起抛弃,你石崇何曾真的看重绿珠。
自来文人都将绿珠塑造成一个能感主恩,奋不顾身的贞烈女子。
可黛玉却说都是你石崇前世的福份,才得与绿珠同归以慰寂寥。
这种自傲自爱自怜,才是宝玉所说的“捧心西子玉为魂”精神所在。
而冒辟疆笔下的董小宛恰恰相反,她虽被迫做了名妓,但是内心里却有着一个贤妾良妇典范,忍辱负重,以夫为天,而冒辟疆自己更是地道的封建思想卫道士,典型的古代传统文人思想,跟红楼梦一书所反应的思想完全不一样。
冒辟疆对董小宛进门有礼守矩的行为举止大加赞赏:
【而她侍奉左右,做家务听安排,都比婢妇有加而没有做不到的。烹茶剥果,手必洗净;善于观色善解人意。
当大寒暑,寒冬酷暑之时,必拱立在座隅旁,强行让她坐下饮食,坐下一会很快就食完了,又起来侍候我们饮食,拱手而立像开始一样。】
冒辟疆是个大孝子,对自家妻贤子孝可说是志得意满,他在文中写陈圆圆垂青于他,想委身于他,而他却说:
【我笑着说:“天下哪有这样简单的事情呀!况且父母正在战乱中,我当弃妻、子与父母共赴难。两次路过这里,都是船不得行与你相会闲步于此。
你这样的话突然说来,我甚惊讶。你真要这样,我也当没听见坚决不能同意,不要因此祸患于你。】
后陈圆圆被人劫走,冒辟疆的反应是:
【我到后,怅惘无极,然后又想为了父亲的患难而辜负了一位女子也没有什么可悔可恨的了。】
冒辟疆热衷仕途,曾六次乡试不第,后与张明弼结盟,参加复社。冒辟疆的思想,跟《红楼梦》所反应的思想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我估计说冒辟疆是红楼梦作者的,和说红楼梦主旨思想是反清复明的,是一路人。
但是抛开其思想,冒辟疆文采是有的,他在《影梅庵忆语》里描述他和董小宛日常的叙事方法,以及和董小宛这个人物的传奇经历,红楼梦作者应该是有借鉴的,因为在薛宝琴这个人物的设定上,可以明显看到《影梅庵忆语》中董小宛的痕迹。
一、梅花,对应薛宝琴雪中红梅
影梅庵是冒襄(即冒辟疆)的书斋名,冒襄在如皋的房屋和亭子前种满了梅花。
董小宛一生喜爱梅花。董小宛死后,清明前,伤心欲绝的冒辟疆将爱妾安葬在如皋南门龙游河畔影梅庵,所以追忆她的文章名为《影梅庵忆语》。
董小宛生平最重要的两幅画,一幅是《孤山感逝图》,画的就是雪中梅花,并题诗:“孤山回首已无家,不作人间解语花。处士美人同一哭,悔将冰雪误生涯。”
二、水仙,对应薛宝琴曾送水仙和腊梅给黛玉,探春。水仙亦对应金钏之死。
董小宛另一幅画《玉肌冰清图》,画的就是水仙,上有冒襄亲笔题诗。
三、江妃,对应薛宝琴的梅妃江采苹
冒襄在《影梅庵忆语》中描写【小宛游金山时,人以为江妃踏波而上】
四、雪艳,对应薛宝琴《艳雪图》
《影梅庵忆语》中写有西洋人赠送了一匹布给冒襄,他用这匹布为董小宛做了一件轻衫:【薄如蝉纱,洁比雪艳。以退红为里,为姬制轻衫,不减张丽华桂宫霓裳也。】
董小宛从苏州来到如城,冒辟疆将她安顿在“水绘园艳月楼”内辟为“别室”。
董小宛曾编纂《奁艳》:【回来后她遍搜诸书,把此录续成为册,名为《奁艳》。】
《影梅庵忆语》说董小宛【在风尘中虽然有其艳名,但非其本色。】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