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
绕完两圈,对这座塔有了基本概念,楚亭月在塔基旁扶栏而站,笑道:“我初来乍到,案子也是刚接……路兄可有查过,这塔建成之后可有登塔的相关记录?”
路英摇摇头:“说起来,这也是罗汉塔神奇的地方。我翻遍方志,没有找到这座塔修建过程的详细记载。只有临安县志中能找到一笔,此塔始建于绍兴二十五年,落成于二十七年。”
“废弃于什么时候?”
“乾道年间。”
哪怕按照乾道元年计算,这塔建成后,罗汉寺依然繁荣了至少八年。
从“真罗汉”出现,到这座原本普通的寺庙大举扩张,谷中修塔,起码也要十年时间。
这么倒推,真罗汉出现在临安的时间差不多是绍兴十五年。
这正是绍兴和议结束,采石之战尚未开始,南宋王朝结束战争状态,趋于平稳的日子。
“对了,那真罗汉成名时候多大?”
路英笑了一下:“没有记载。此人生前被奉为神,死后被看作魔。传说色彩浓重,各种记载都不可信。但按照他一出来就能取信于当地僧人来看,应该在四十上下。”
“对了,有一个记载说这‘真罗汉’俗家姓俞。有一本绍兴年间,杭州人的笔记中说他‘有仙居口音’。”
楚亭月暗暗咋舌,寥寥几句,就可以看出路英在此案上费了多少心力。
“塔基和一层墙面上有一些石碑、刻字,也能佐证此塔建立时间是绍兴二十五年以后。”
路英给她指了几处石刻,这两人对这座塔能看到的部分已经反复查看,一个个指来如数家珍。
“咦……”
“楚姑娘有什么想法?”
她嫣然:“怎得不喊贤弟了?”
路英摆摆手:“左右无他人。每次一喊贤弟,我自己别扭得不行。”
“我只是觉得,这个塔的下层部分比想象得要干净许多。这些年我也去过不少地方,见过人迹罕至地方的残寺废塔。无一不是草长一丈,苔痕覆盖。这里……”
路英一拍手:“对啊——秋贤弟,我们怎么没想到。”
秋江笑道:“我觉得……这里看着已经很荒废了,看这青苔厚得。”
“不,不……楚姑娘说的对,这里、这里,都太干净了。应该一圈都一样的苔痕才对。”
楚亭月蹲在那里看“不太脏”的一片,又道:“所有‘干净’的地方都有文字。就像是经常有人过来看碑文。”
说话间,她发现一行字上长了一点青苔,随手拿手帕去擦。
路英看着她的举动:“对啊,就是这样。为了看清文字,必须清理苔痕。”
“路兄——你过来看看。”
她指着一行字:“这里有时常被拂拭的痕迹。”
路英一下没看出区别,上手一摸“咦”了一声,果然比上下位置等光滑一些。
“谷内气候温暖,潮湿,苔藓生长极快。这一段又靠地面,十余天就能被覆盖上。应该是经常有人拿着帕子擦拭,日积月累,把表面都摩得平整了一些。”
路英大喜,给她做了个赞赏的手势,自己顺着塔基又看起来。
等到天色渐晚,三人一共找到四处有同样特征的石刻,全部分布在塔基上。
路英还想复查一遍,秋江笑道:“天黑了,今日并无准备,就别在这里过夜了吧?”
路英一开始还有一点犹豫,但看看楚亭月,一拍手:“行,我们下山吧。你们找来的那个向导还等着吧?可别把人吓坏了,明天我们就要迎来一大堆找我们‘尸体’的官差了。”
楚亭月:……
真的一点也不好笑。
他们请的那个乡民向导真的还在禁林口上等,看到他们出来惊喜溢于言表。楚亭月加倍给了银子,嘱咐他别对人乱说。
楚亭月对那个“详细记录了七贤洞情形”的碑很有兴趣,但也不想让赵员外再受一次惊吓。
她出去一圈,又带了两个人,赵员外照样热情接待,而且一眼认出了路英,上来连连施礼:“路经历到访,蓬荜生辉。”
至于秋江,他衣饰精致,举止优雅,随便走到哪里,都让人侧目。赵员外虽然摸不清此人路数,但看他气派,加上路英与他兄弟相称,暗自猜测大约是哪个官宦子弟,顿时起了结交之心。
赵名玉和沈庭一觉醒来发现“楚公子”一大早已经进山去了,急得直跳脚。尤其是赵名玉,生怕和他表兄一样,又来一个一去不复返。
一看到楚亭月,疾步上前,欣喜之色溢于言表:“楚兄,你进山怎不喊我和沈庭,我们不是说好的吗?”
楚亭月朝他笑了一下,并不解释。
等赵名玉见到秋江,整个人又肉眼可见的颓了一下。
沈庭看在眼里,戳了他一下:“别胡思乱想了,那是正经官员,能缉拿江洋大盗的,一手能把你这样的打趴三个。”
“赵贤弟,你表兄他们来此游玩的时候可有和你说起过想去七贤洞的事情?”
赵名玉想了想:“有,表兄一直对七贤洞感兴趣。之前我和他说没有路上去,他还不信,非让我带到山崖下,还对洞叹息了好半天。”
“村民某某找到了一条小路可以上洞,你不知道么?”
“啊——”
楚亭月说自己今天在村民的带领下上了七贤洞,她一个外来的都能得到消息,他们本村本土反而不知道?
赵名玉苦笑道:“这就对了,他若是在村里说,早被教训了。在我们兰簧村,七贤洞和……和那个摄魂谷一样,是不能去的。”
他说自二十年前山体滑坡断了路之后,七贤洞反而时不时传出巨大的声响。
“巨大……到什么程度?”
沈庭也好奇:“都说七贤洞敲打石头能听到金蟾叫声,洞里有声音并不奇怪吧?”
赵名玉摆摆手:“这事村里年长一点的都有资格说两句。路断之前,七贤洞是本地名胜,村里大部分人都去玩过。家父少时也常去,击石鸣金蟾的声音,他们是听惯了的。后来的那个巨响——”
他顿了顿,一击掌:“对,那声响宛若天雷炸响。轰隆隆,轰隆隆,声传数里。就是前两天村里听到的声音,是不是很吓人?”
楚亭月想到那天村里的惊惶混乱,好吧,是有点吓人。
沈庭瞪大了眼睛:“经常出现?那吓人的声音还能经常出现,夸张了吧?”
“不夸张,我听过!大概是五年前,我跟大堂兄他们进山挖笋,听到过。当时把我们吓得,背篓都不要了,连滚带爬回了村子。都说罗汉谷那边曾经地动山摇,轰雷巨响。以前村里倒是没有任何人真的听过,反而是七贤洞……”
说到这里,他抖了一下,心有余悸的样子。
楚亭月转头将这个信息告诉路英。后者略一思考:“地下如雷轰鸣,这是用火药开山。这七贤洞内进行过开山挖洞的大动作。”
“路经历也觉得是火雷的声响?乡民说,听到这个声音,想到传说中罗汉谷的‘地动山摇,轰鸣不断’……但那是百余年前。”
“早在宋太祖年间,潘美便用火药开山开采金矿。”
“可是前两天村里也有类似的响动,难道有人用火药在附近开山?”
路英愣了一下:“不太可能吧,动用火药是大事,在杭州府、按察司各衙门,乃至当地卫所都要有登记。这个区域没有这样的申请。开山取石,若动静能到声传数里,所用火药绝对不是民间随便凑凑能够的。”
“火药……”她微微皱眉:“有一件事也和火药有关,就是……”
“说来听听呢?”
楚亭月一笑:“这两件事应该没什么关系,卑职……”
路英微微抬手,先给她倒了杯茶,又道:“首先,我这个做大哥的要纠正你一件事。九品再小,也是朝廷命官,巡司日后要改改这个自称。”
“啊……”她眼睛一亮,行了个礼:“多谢提点,下官——受教了。”
“嗯——这其次吗。察狱断案,不怕消息多,也不怕消息杂,怕的是没有消息,更怕没有人敢和你说话。有些看似毫无相关的事情,常常成为解开一桩疑难案件的核心。等回到杭州府,愚兄拿几份案卷给你看看——放心,都是愚兄自己经历、记录的,真实可靠。”
“多谢经历——多谢路兄!小妹刚才是想到最近发生的事情——有人假冒锦衣卫,在杭甬运河劫走了一批火药。”
路英:!!!
“何时的事?怎得按察司毫无听闻?”
“事发已有十来天,但锦衣卫知道此事都还不到五天。前日点了浙江司协同办案,徐郎中亲自带两队人跟去了。”
路英这才泰然,五天前他就离开按察司衙门来了临安,这三天更是吃住都在山里。
而锦衣卫的案子,即便调动当地行政官署,基本就是在杭州府找差役,用不到按察司这里。
“这两日闲来无事,我一直在想,骗走火药是为了何用?宁杭一代能开的也就是石矿,算不上多值钱的买卖。要说运去别的地方,三五天内做不到。当下事发,各处盘查,大量物资想要不动声色地运出去,难于上天。”
路英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