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被抛弃的可怜模样
许书宁在京城过了生辰的第二天就起程前往湖州,跟她一起的还有苏旗鱼和荀策。
她原本是不想带着荀策的,但永定伯夫人找到她,亲自拜托了她。
加上如今的荀策也没有那么真善美了,她就勉强同意了。
永定伯夫妻二人都没有在京城过十五就早早收拾东西回徽州了,也不知道是怕走慢了许书宁退货,还是为了躲旁的事情。
总之,荀策在城门外等着许书宁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来送他。
许书宁和苏旗鱼这边则是有太子和方如烠相送,二人看着马车走远,一阵寒风吹来,无端觉得有些凄凉。
二人互相看了看彼此,在对方眼里看到了同样的神情,就跟照镜子一样,都是那种被抛弃的可怜模样,不由得一乐。
太子苦哈哈的道:“咱们还是回去办差吧!”
因为有其它遥远国家的人要来,不仅仅方如烠忙,太子其实也很忙。
这二人郁闷惆怅,许书宁和苏旗鱼两个在马车内则是充满了兴奋和怀揣着要好好发展湖州,把湖州发展成一个富饶文明之地的期盼去的。
荀策被她们感染得一路上也很兴奋。
等到了湖州,简单的安顿了一番之后,许书宁就给马香菱、宁蕊、宁惜三人布置了任务,而后她则是带着苏旗鱼和荀策去了知府衙门,找湖州知府魏清魏大人。
找到魏大人,许书宁先是递上了她的规划。
湖州是沪、杭、宁三大城市的共同腹地,是连接长三角南北两翼和东中部地区的节点城市,拥有水运中转港,所以可大力发展水运。
湖州还拥有大乾境内第三大的湖泊,素来就有鱼米之乡的别称,但渔业这一块并没有发展好,如今的渔业朝廷没有参与管理,许书宁建议朝廷牵头拍卖承包给有能力的商人。
商人才能将这湖泊优势利用得最大化。
再一个就是湖州的丝绸,湖州原本是丝绸的起源地,但如今出名的丝绸没有一样是属于湖州的。
但湖州许多人家的女子如今实际上还是很擅长种桑养蚕纺织之道,许书宁走访过后发现湖州没有出名丝绸的根本原因就是他们审美不在线,弄出来的东西太丑了。
所以她准备让马香菱牵头去收购蚕茧,由她们来设计,再招女工纺织。
但需要朝廷去民间鼓励百姓多多种桑养蚕才行,她不准备一点一点一步一步的慢慢来,而是准备大刀阔斧的咔咔一下来。
因为大乾不止是有一个湖州,若是没有效率,等看到湖州这边的成果的时候再去整个大乾铺陈开来,不知道得是猴年马月了。
魏清一边看这计划,一边拍着大腿儿叫好。
还一边说着:“本官之前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他看完许书宁的规划,当即就兴奋得坐不住了,想要立即去把这事情给办起来,但被苏旗鱼给拦住了,她也地上了在湖州这边整改、开设朝廷医院的规划。
魏清只能忍住想要去做事情的冲动,坐回去重新看了。
他看完之后叹息一声:“还是你们年轻人脑子灵活。”
“你们姑娘家在有些地方当真很细致。”
湖州这边,改革之事搞得热火朝天,京城也因为皇上收到了定国公让人送回的,他们何时到京城的信变得忙碌了起来。
定国公他们带着使臣是于三月十二到的京城,许书宁是三月十八收到了方如烠让人送来的夜宴图。
那些使者在大乾呆了大半个月就急吼吼的带着队伍会他们的国家了。
四月十号,方如烠从大理寺去了工部,紧接着朝廷就公布了国研部的一项新发明:混凝土。
据说此土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最主要的是铺上之后若是马车这些在上头行走,就不会灰尘滚滚了。
此新发明一公布,工部紧接着就宣布了将修建一条北起京城,南至南海的通平大道。
许书宁不就就收到了这消息,是方如烠给她写的信,告诉她通平大道会经过湖州,旁的就没有再提及。
现在的许书宁脑子里头只有一个字,就是钱。
所以她看到这信的第一时间想的也是如何利用这通平大道赚钱。
可自古以来修路都是个很劳民伤财还不一定能把这路给修好的事情,她看过信之后,就展开了舆图,从京城到南海若是要修这一条路,又是山、又是水。
遇水可搭桥,可这些绕不开的巨山要如何弄?
还有就是修这么一条路,钱从何处来?
人从何处来?
她上辈子死的之后,这条路是修出来了的,但她不是如何修的。
她那个时候是个商人,路好走了她只是觉得便利,根本没有多想旁的。
可如今身为朝廷官员,还是一个像搞钱的朝廷官员,她可太知道这路修好能带来的利益了。
所以她没忍住给方如烠写了信,询问钱和人的问题。
技术问题她估摸着是绝对的机密,这种不好过问,但旁的应该能透露一二。
方如烠如今升任工部尚书,又要做这样一件大事,很是忙碌,但还是写了信给许书宁解惑。
许书宁收到回信的时候,真是在湖州各地收蚕茧的时候,看着一个个白白胖胖的蚕茧,许书宁就跟看着金元宝一样,她把熬夜画出来的图纸交给马香菱:“后续的就靠你了。”
马香菱发誓一般的到:“大人放心,我定不辱命。”
许书宁拍了拍她的肩膀:“我相信你。”
“大人给这丝绸取个名字吧?”
许书宁想了想之后道:“就叫姣月吧!”
“姣姣天上月,缕缕人间衣。”
她把这边的事情安排好了才打开方如烠的信,看完之后直呼妙哉。
心里更是叹息着,若是方如烠要行商,只怕是会把所有人的钱袋子都捞空。
钱,他准备从整个大乾的达官显贵兜里掏,人则是由各地的牢房里头的罪犯充当,不够的那部分则花钱请百姓们来充当。
凡请百姓者,必须予以钱财。
这样百姓的钱袋子丰富了,也就不会反感来参与修路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