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佛法修学概要 > 第54章 《》021-022集期中座谈1-2研讨

第54章 《》021-022集期中座谈1-2研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课程摘要

期中座谈-1 培養臨終的正念—以般若智慧突破妄想,面對彌陀的光明!

我們有志於要追求臨終的正念,你的心中除了一念信仰的皈依以外,你要打開心中的光明,瞭解生命的真相,你才可以掌控生命。人生只有兩種情況:要麼生命掌控你;要麼你掌控生命,這兩種情況,沒有第三種。你不明白道理,你就很被動了。一個人不明白佛法的真理,你的生命只有一句話就說完了,就是「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你的業力讓你快樂,你就一定快樂;你的業力讓你痛苦,你一定會痛苦,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栽培了淨土的善根,我們對阿彌陀佛的名號有信心,我們對淨土的功德有願力,我們提起佛號的時候,一句佛號信願具足,但是關鍵是誰能夠突破障礙,誰就能夠見到阿彌陀佛,關鍵在這裡。

諸位!你不要以為你念佛就可以往生。我再講一次,過去的業力不會放過你。你過去的生命留下的問題,難道它會放過你嗎?你沒有突破自己的障礙,你怎麼見到阿彌陀佛?淨土宗往生,是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正念分明,我們可以不斷煩惱,但是你一定要想辦法讓煩惱不干擾你,要沉澱下來,這個就是調伏力,這個就是般若的智慧。如果你不能讓你的業力跟妄想沉澱下來,你就不是業力的對手了。

所以古人說帶業往生,是帶種子,帶業力的種子,不能帶業力的現行,這句話你要聽清楚。沒有一個人臨終是在很躁動不安的時候往生的,沒有一個人。所有往生的人臨終都是寂靜安穩的,這是固定的相貌。如果你看到這個人臨終的時候內心很躁動不安,這是非常不吉祥的,大概不太可能往生了,因為他那個生死業力的相狀、輪迴的相狀都現前了。這個時候怎麼可以驚慌失措呢?養兵千日用在一朝。臨終要往生,這個人不管他遇到什麼障礙,他的心一定是非常清楚明了、寂靜安穩、安穩寂靜,這是共同相貌。然後提起佛號,他要能夠不隨妄轉。

我們沒有辦法做到消業往生,所以業力一定會干擾我們,但是你有本事不受它干擾,就是印光大師所說的:「心常覺照,不隨妄轉」,這是我們的目標。我們不可能修到業盡情空。業力不干擾我,妄想不干擾我,那你就是修到業盡情空了,你不是一般人了。我們一般人能夠修到不隨妄轉就不簡單了。所以我們做不到祖師的正念「萬里晴空,一輪明月」,沒有任何烏雲。做不到的,這不是一生能做得到的。我們可以做到雖然有烏雲,但是這個烏雲不能夠遮蓋我的光明。

所以諸位,不管我們過去做了什麼,我們現在能夠做的就是,過去留下的問題,我們必須要繼承。重要的是,你怎麼去面對你的過去,能夠從過去的業力跟妄想中走出來。我們現在後悔都沒有用,關鍵是我們要解決怎麼面對未來的問題。一個人要能夠面對未來,首先你要面對你的過去。你沒辦法從過去走出來,你就沒有未來可言。一個人走不出過去,就失去了未來。

走出過去,只有一個方法「般若波羅蜜」,沒有其他的方法。「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否則你今生短短的幾十年的修學,憑什麼能夠去解決無量劫來留下的問題?我們經歷過這樣多的生命,每一期的生命或多或少都留下很多的顛倒妄想,留下很多生死業力。要以經典來說,我們由生死業力所留下的顛倒妄想,如果有相狀的話,盡虛空不能容受,這就是我們的過去。你怎麼辦?只有靠智慧來面對,你別無選擇了。

我們研究智慧以後,開始知道怎麼去處理過去。當然這個智慧不是我們想出來的,是佛陀的傳承,經過祖師的開導。所以,如果你今天對佛教的修學,不只是希望能夠讓你的生命離苦得樂而已,更重要是解決生死問題,你就要注意臨終的正念。你要注意臨終的正念,就要去注意怎麼面對過去所留下的業力跟妄想。因為臨終的時候肯定是內外夾攻,外有業力的干擾,內有妄想的障礙。這就是我們必須要學習佛法的主要因素——怎麼面對我們的過去所留下的障礙。

我們已經花了很多時間來告訴大家,怎麼去培養臨終的正念。當然剛開始你要先有個目標,要從過去跳脫出來,先要有個引導,你前面要先有個方向。所以你要先發願,不管做得到做不到,你先要有一個「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願力。沒有目標,你就很容易被過去牽動。所以發願是第一個「引導力」。第二個「安住力」。你要不隨妄轉,你心中一定要有個房子住,你要先安住下來。調伏跟安住是分不開的。沒有站穩腳跟,你打不出好的少林寺的招式出來,不可能,這是「安住力」。然後是「調伏力」,這三種力量。其實我們前面講到發心篇、正見篇,就是告訴大家:如何在無量的妄想當中打下三個木樁:就是「引導力、安住力、調伏力」所以理觀,它可能是一個薄弱的概念而已,沒有錯。但是你這個薄弱的概念,經過你後面修行篇行門的歷練,它就慢慢地增長廣大,所以理觀要有事修來磨鍊。但是如果你連理觀的雛型都建立不起來,你事修就是在修福報,因為沒有心地法門,你就是完全在修習善業了,那就糟糕了!所以理觀的時候是一種概念的修學,是一種思想的建立。但是到了理觀以後就要事修了。三種功德力具足了,剩下就是你的生活歷練了,慢慢讓它增長廣大。但是起碼我們剛開始先把這樣的雛型建立下去,先把這樣的一個概念建立下去。

期中座谈-2 臨終的時候,你好好照顧你心中的佛號,阿彌陀佛自然會兌現他的本願!

念佛法門跟禪淨雙修的結合,禪觀的正念真如、安住心性跟念佛是完全可以結合的,你看《彌陀要解》就知道了,「一一理性具足莊嚴,一一莊嚴全體理性。」一念心性本來清淨,佛號歷歷分明,歷歷分明還是本來清淨,這兩個哪有什麼障礙呢?

理觀不礙事修,這個東西完全不矛盾的。自性功德力現前,名號功德力現前,冥冥當中彌陀本願功德現前,三力現前,不要求。你把你心中的佛號準備好,阿彌陀佛自然會兌現他的本願的,你自然感應彌陀本願。誰說往生極樂世界是求來的呢?所以你臨終的時候,就不要東張西望了,你好好照顧你心中的佛號要緊。

我再講一次,你心中準備好了,外面就準備好了。你心中沒有準備好,向外追求,你就糟糕了!你捨本逐末,什麼都沒有。所以我們現在要從業力的思想提升到心性的思想,我們現在的檔次要從「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提升到「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生命是你的內心創造出來的,所以根本還是在你的心。

諸位!你的心準備好了,外在的世界就準備好,你相信這句話就沒有錯。整個《楞嚴經》十卷,就是在講這個觀念而已,你準備好了沒有?你不要管外境是誰來,你只要好好地在心裡憶佛、念佛,魔來都拿你沒辦法,因為你不迷、不取、不動,他拿你一點辦法都沒有。他誘惑你,他要破壞你的善根,所以他沒有下手處。不必向外求,但是你要向內去修「離一切相,修一切法」。修布施的法、持戒的法、憶佛念佛的法,你心中的法具足了,外面的功德自然顯現,不要求。

21、怎麼來調整我們錯誤的心態?

我們在前面講到發心篇、正見篇時,花了很多時間來告訴大家,怎麼調整我們錯誤的心態:

第一個,我們要先求安住。修行一定要「云何應住」,先求安住。我們前面講了很多,菩薩的安住是以空性為住。大乘佛法的空性,是觀察我們無量的過去,我們從什麼地方而來。找到我們生命的根源,是本來無一物的,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的,這個就是我們所有菩薩的安住處。

所以當我們開始修學時,你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布施也好,我們一定是站在本來無一物的角度來面對我們所有的人生——把心帶回家,這是我們要做的第一個調整,把一種向外攀緣的心帶回來,安住在我們一念清淨的本性——把生命歸零。這第一個安住,以空性為住。這是觀察我們的過去。

第二個,應該觀察我們的現在。我們看到今生的果報體,是無常敗壞的,這是一種苦諦的思考。人生雖然有很多的快樂,但是這個快樂有嚴重的過失。娑婆世界的快樂是有過失的,因為它會無常敗壞,所以人生的快樂會讓你不安穩。即便你花了很多的精神體力,得到你所要的快樂,但是你還是一樣——弟子心不安,因為這個快樂你付出了擔心、害怕、憂惱的代價。所以佛陀在告訴我們無常觀時,是調伏我們對娑婆世界的愛取,思惟苦諦,調伏愛取。菩薩要把心放在未來,而不是放在現在。你只要是成就廣大的功德,特別是出世的解脫,你一定要放棄今生所有的快樂,你別無選擇!人生是要做出選擇的。你要追求今生的快樂,就必須犧牲來生;你要追求來生的解脫,就必須放棄今生的快樂。所以從苦諦的思惟,我們產生了出離心。

前面第一個是空正見,第二個是出離心,是針對於現前的觀察。

第三個,是對未來的觀察──你將往哪裡去。我們不能等到臨命終,才知道來生要去哪裡,來不及了。人生是要提前規劃的,有了一個目標才知道,在有限的生命當中,重點應該放在哪裡。因為法門太多,人生太短,如果你沒有目標,就不知道如何進入佛法,所以一定要現在我們已經具足了這三種的理觀,我們就有資格來談修行了,就是開始稱性起修,開始積集資糧。有一個目標來引導我們,求生淨土,圓成佛道,這就是引導力。

修行中,我們要建立三種心態:第一種,對過去的觀察。找到我們生命的原點,讓我們的心安住下來;第二種,對於今生眼前的觀察。知道人生是無常的,總有一天會失去所有的東西,人生只有過程沒有結果,這樣我們會慢慢淡化對今生快樂果報的追求,而把重點放在積集資糧,而不是享受人生,這是出離心。第三種,是對未來的觀察,你將往哪裡而去。所以你在心態上,能夠知道你的過去,能夠知道你的現在,能夠知道你的未來,這個心態就是一個真實的發心,因為這種心態正好能夠擺脫過去妄想的干擾,你能夠開創未來,甚至於能夠把握現在,具足了這三種的理觀,我們就有資格來談修行了,就是開始稱性起修,開始積集資糧。

22、你的心不要活得太表面,最好是能夠活得深層一點

我們這一科講到歸敬三寶。前面講到,我們在心中能夠受持「常住」兩個字,就能夠遠離三惡道。「常住」是針對生滅來說的,我們的心是沒有常住的。凡夫的心深受感受的刺激,一接觸外境就帶動感受,感受就產生妄想攀緣,所以我們的心是動態的,就像猴子抓東西,抓到另外一個,又把前面放掉了。所以,如果你注意心的活動,你會發覺心是沒有停止的,一下子想東,一下子想西,所以我們的心是生滅變化的,就像水流一樣不斷地在流動。

直到有一天,你有幸聽到了大乘經典,尤其是《楞嚴經》、《法華經》這種比較高等的經典,佛陀告訴我們,其實這種生滅活動的心,只是內心的一部分,是種表層的心。我們現在活在表層的心態,沒辦法安住在深層的內心。就像大海,雖然它表層有波浪,即使颱風吹吹,但是你深入到海底時,它什麼波浪都沒有,「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所以,我們現在是活在表層意識,我們的心活得太表層,不能深觀內心的本來面目,不能深觀內心的本體,我們沒有把心往內、往深層的地方安住,這就是我們為什麼會不斷地造業,而且沒辦法控制煩惱跟業力的原因。

所以一個人生命要改變,你的心就不能老是活在感覺當中,不能老是重視感官感覺;你不能外面稍微有一點風吹,你就動,那你生命的檔次就低了。所以佛陀的經典告訴我們,我們要把心慢慢地往內帶,就是安住在常住不生滅心。

其實我們的內心,除了喜怒哀樂的感受所創作的心以外,我們還有一塊很清涼的寶地,我們都沒有去過的。在那個寶地當中,是沒有風浪、沒有暴風雨的。它是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是離一切相的。只是我們很少去造訪它,因為我們的心稍微動一下就向外了,所以我們內心深處的另外一塊,我們都沒有去過,問題在這兒。當然,我們自己也不知道,原來我們還有那麼好的一塊花園。等到佛陀出世才知道,原來在我們內心的深處還有一塊寂靜的寶地,是我們沒有造訪過的。

所以,你能夠在經典當中學習到,你的內心深處有一塊清淨的寶地,是沒有煩惱、沒有業障、沒有生死輪迴的,是生死輪迴干擾不到你的,你的生命就有救了,這才是你的生命真實轉變的時候。你開始要內觀,開始去尋找內心深處的安住,不再向外攀緣感官的刺激。

小结:《佛法修学概要》020-021集、期中座谈1-2 研讨

[研讨主题:]

从今天开始我们正式进入《佛法修学概要》的修行篇。在前面我们研讨了发心篇、正见篇,进行了我们心态的调整和心理建设,当我们把自己的心态准备好了,那我们就可以正式进入正式的修行。

所以今天想从三个方面和大家交流:

第一从理观与事修的角度【总标】五乘要义;

第二个【别明】五乘的解脱法门,我们今天主要交流人乘的部分;

第三,我们以师父的几段法语做我们课程的结束。

第一部分:总标 五乘要义 侧重于从理观与事修的方面进行交流

大乘佛法八万四千法门概括起来有两个重点:一个是理观,一个是事修。所以我们从这两个角度来回顾一下前面所讲的发心篇、正见篇的内容,也把它们和修行篇的内容做一个连接、一个融通,这一块我们从四个方面来分享,一个是定义、二个是内涵、第三次第、第四运用。

一、定义

理观是一种内心智慧的观照,叫做内善根。侧重安住跟引导。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前面的发心篇、正见篇,其实都侧重在我们的心理建设,培养我们的一种内善根、一种智慧观照,是理观的内容。

事修:具体法门的修学,是一种外在的助缘,偏重在调伏跟转化。

也就是说当我们具足了正确的理观之后,我们就进入具体法门的修行,就是法门的操作来加强我们的理观。所以,我们现在来看一下第二点理观和事修的内涵到底包括哪些内容?

二、内涵

1、理观:通过对生命真相的观察建立起我们正确的心态,

我们

必须从对过去的观察和现在的观察、未来的观察建立三种理观,是哪三种呢:

(1)空正见:安住——本自清净,本自具足。

第一种理观:观察我们无尽的过去,我们知道我们的过去,是本自清净、本自具足的,这个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一念心性的体现,一切唯心造,一切唯识所现,这个一念心性是我们的安住处,是我们最后的皈依处。

(2)出离心:调伏——思惟苦谛,调伏爱取。

第二种理观:通过我们对现在的观察,建立起我们的出离心,通过思惟苦谛、思惟无常来调伏我们对过去、对未来的一种爱取,调伏我们的颠倒妄想,培养起我们的出离心。

(3)菩提心:引导——设定目标,上求下化。

第三种理观:通过对未来的观察,我们要知道我们未来要到哪里去,我们的目标何在,我们通过菩提心的建立,来引导我们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引导我们趋向于净土,圆满佛道。

所以这三种理观是我们进入修行的基础,是我们最基本的心理建设。只有具足这三种理观以后:空正见、出离心、菩提心,我们才有资格进入具体的修行,才不会让我们走弯路、走错路或者走斜路,这个是我们修行基础,是我们心态建设、心理建设、思想建设或者说是我们思想的改造。

2、事修

那么具足了三种理观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进入实际的操作。也就是事修的操作,因此我们修行篇它的脉胳分三块

(1)修行篇脉络:总标五乘要义;别明解脱法门;结归一佛乘。

a总标五乘要义:就是把五乘要义主要的内容先做一个概括性的描述,让我们有一个总的印象。

b别明解脱法门:就是具体阐述五种法门修行的方法,这个就是从我们一心开出万行,从我们一念心性出发,一念心性的本自清净、本自具足出发,来历事练心,也叫乘性起修。只有从我们一念心性出发来历事练心,才能叫乘性起修,也是最高级的修行方法、最直接了当的修行方法。

c结归一佛乘:就是我们所有的修行万行最终会归一心,就是法法消归心性、全修在性,一切都是我们一念心性中所显露出来的,所以这个是我们修行篇的脉胳

:总标五乘要义;别明解脱法门;结归一佛乘。

那么事修的具体内容,也就是五乘的要义。

(2)五乘要义

安乐道——人乘、天乘;

解脱道——声闻乘、缘觉乘;

菩提道——菩萨乘。

我们可以从每一乘的主修、它的目标、它是有相还是无相来理解五乘的要义:

a安乐道里面的人乘、天乘

主修:断恶修善、调伏罪业;

目标:所求人世的安乐果报;

它是一种有相行。

我们打个比方:在他们修人天乘眼里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所以人乘主要以三皈五戒为主要的修行要义,通过三皈五戒的修行,能够运载众生越出三涂、生于人道,所以叫人乘;

天乘是以善业、四禅定、四空定为要义,它能够运载众生越出人道,生于天道,所以叫天乘。

b解脱道里的声闻乘、缘觉乘

声闻乘:是以四谛法门为主,它能够运载众生越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至偏空涅槃成阿罗汉,所以叫声闻乘;

缘觉乘:是以十二因缘法门来修,它能够运载众生越出三界,至偏空涅槃成就僻支佛,所以叫它为缘觉乘。

因此解脱道的声闻乘、缘觉乘,它的主修是从假入空,离相来调伏妄想,它的目标是出世的涅槃,它是无相行。也就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它已离相。

c菩萨道,也就是菩萨乘

菩萨乘:以六度法门为主要教义,它能够运载众生总超三界及二乘之境,至大涅槃、至佛国,是名菩萨乘。

所以菩萨乘又从空出假,六度万行来借相修心,又回归到这种万行之中但它不会执着这些外相,它是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它是一种中道实相行,不偏空不偏有,真空妙有,从一心中开出妙用,来上求下化,所以它的目标是圆成佛道,到这个时候它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但决对不会执着这种外相。

所以安乐道、解脱道、菩提道是五乘修学,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经历这样的修学次第,而达到一种究竟的解脱。这个是我们讲的通过进入理观来进入事修的五种法门: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每一乘它的主修是什么、它的目标是什么、它是有相的还是无相的还是中道实相的,通过过样的大体的描述,让我们知道五乘到底是要修什么、目标是什么。

三、

理观与事修的

次第

先有理观才有事修【先安住再调伏】——重要性。

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必须先要安住在一念心性,安住真如,然后才能来调伏罪业、调伏烦恼,来转识成智。

所以理观是非常重要的,在《楞严经》里讲了一个比喻:就是沙非饭本,就是你以沙来煮饭,随你怎么煮都不可能煮出饭来,那么佛果是不生不灭的,假如我以生灭心来为本修因的话,那么这个不可能达到不生不灭的佛果。

所以《楞严经》里说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事处。而我们通过智慧的观照,我们认识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我们就可以安住在我们不生不灭一念心性来修万行,这样就能以不生不灭的一心真如来历事练心,这样我们才能够达到究竟的佛果,所以我们一定要建立正确的理观,然后才能有事修,正如我们谈的它的次第和理观的重要性。

没有正确的理观、没有正确的发心、没有正知见,我们不可能来修学佛法,那么理观与事修我们该怎么来运用。这里面我们拎出来三点:

四、运用

1、理观引导事修【安住力、调伏力】——①安住真如【自性功德力】。

通过理观来引导事修,也就是通过我们的空正见、出离心、菩提心的建立来建立起我们的安住力、引导力。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面谈三力的不可思议,就是自性功德力的不可思议、法力的不可思议、佛力的不可思议,他讲的自性功德力其实就是讲的我们要安住真如、乘性起修,也就是一一理性具足庄严,我们一念心性它本来是清净的,要在这个基础上来展开我们的万行,这个通过理观来引导我们的事修。

2、事修加强理观【调伏力(转化力)】——②佛号现前、③感应弥陀本愿。

就是通过让佛号的现前,与弥陀的本愿感应道交,通过法力、通过佛力的加持,来趋向于净土、来圆成佛道,回到我们那种不生不灭的本自具足、本自清净的那一念心。

3、理观事修不二【运用融通点】——一念心性【体与用】

只有在一念心性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建立理观事修不二的概念,在具体次第上有理观、有事修,要由理观引导事修,由事修来加强理观,但在一念心性上来说理观事修不二,是本自清净、本自具足。就像《证道歌》里面:“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那是无修而修,修而无修。所以我们通过对理观与事修的描述,从它的定义、内涵、次第、运用。我们就有一个修行的基本概念,就是先要建立起一个正确的理观,用正确的理观来指导我们的修行,当我们建立起这样的理观后,我们就可以进入到具体法门的操作。

第二部分:【别明】五乘的解脱法门

下面我们就开始分享别明五乘解脱法门的第一乘:人乘,人乘部分,我们今天主要讲两个内容,第一、讲一下三皈依;第二、讲五戒里面的不杀生。

一、三皈依

我们先看三皈依,三皈依我们从释名、内容、功益、修持四个方面来和大家交流。

(一)释名:什么叫三皈依?

1、何为皈依:以三宝为所归,所归以救护为义。

所以我们三皈依就是要皈依佛、法、僧三宝,投向佛法僧三宝。

2、为何皈依:因为我们在三界太久,已经靠自力无法解脱自己。

喻说:《业疏》云:如人获罪于王,投向他国,以求救护,彼王是言,汝求无畏以投我者,莫出我境,莫违我教,必当救护。

所以当我们在无地自居的时候,我们通过三宝的力量,让我们回归到本来面目之处,所以这个里面皈依有两个内涵。

3、两个内涵:第一个,莫出我境,对人的皈依;第二个,莫远我教,就是依法。

(二)三皈依的内容

1、约所皈依的境:a住持三宝(外在有相的);b理体三宝(内在无相的)。——依理体三宝而修学住持三宝、住持三宝又加强你的理体三宝。

住持三宝:一、佛宝-形像塔庙。二、法宝-纸素所传。三、僧宝-戒法仪相。是外在的一种事相的,它是可以让你去见闻觉知的,有一种相状的。

理体三宝:一、佛宝就是五分法身,就是清净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分法身。二、法宝-灭理无为,小乘就是偏空的涅槃,大乘就是真如法性,侧重于大乘的真如法性,这个是我们真正的皈依处。三、僧宝-声闻学无学功德。

这个住持三宝和理体三宝都是我们要皈依的对象,我们通过对理体三宝而修学住持三宝,通过住持三宝又能加强我们对理体三宝的皈依,这个是从所皈依的境来谈什么是三皈依。

2、约皈依的动机:

a下士道皈依——出于离苦得乐、希求人天安乐而皈依的;

b中士道皈依——为出离轮回,希求涅槃寂静而皈依的;

c上士道皈依——是发了大悲心、慈悲心、菩提心,要希求下求佛道、下化众生而皈依的。

虽然这三种都是皈依,但它的皈依的层次是不一样的,我们所要建立的皈依是以大悲心、菩提心,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种心愿、动机而来皈依三宝,这个是最上乘的,也是最好的、最究竟的皈依。

3、皈依的两个重点:

(1)是人的摄受——通过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要和佛菩萨结缘,比方说我们净土,非常强调本尊的相应,就是以弥陀的感应道交,所以我们要皈依阿弥陀佛,以阿弥陀佛做我们的皈依的本尊;

(2)是智慧的救拔——就是我们通过对经典的闻、思、修而产生一种智慧的观照,这个是最重要的。比如说我们修学净土,净土它的内涵是什么,它有哪些方法?如何达到临终的正念、或者保持着一种正念,这个都要通过我们对经典的学习、对经典的皈依来达到,所以皈依它即是对人的皈依,更是一种智慧的救拔。只有通过这个,才能让我们升起一起智慧的观照,才能与佛菩萨感应道交、才能与佛菩萨结缘或者是救护,所以这个皈依,我们从所皈依的境、所皈依的动机、还有皈依的两个重点来理解它。

那么皈依有什么功益呢?

(三)功益

1、若人得闻常住二字,是人生生不堕恶趣。

2、弥勒初会解脱生死。

3、感善神随逐生死。

4、乃出苦之良津,入佛法之阶位。

(四)怎样修持三皈依呢?

1、专心缘此——得名皈依。也就是说我们要实时的恭敬供养,就是我们不论何时何地,要心系皈依,想到自己慢皈依佛门了,皈依佛法僧三宝了,要实时想到这点,不能忘失。这叫专心缘此,而且三皈依不仅仅是人乘的修行的基础,它是通于五乘的,不管你是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乃至菩萨乘,都是要以三皈依做为基础,贯穿于整个五乘的修学过程之中,因为我们无论在哪一乘,你都要皈依佛法僧三宝,无一例外,唯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算是真正的修行。当我们修持三皈依的时候,我们要有:三种所断、三种所修、三种同分。

2、三种所断:就是一旦皈依佛以后,不得皈依天魔外道;第二个皈依法以后,不得皈依外道典集;第三皈依僧以后,不得皈依外道徒众,这三种是我们应该所断的。

3、三种所修:我们对于佛的形象、塔庙、乃至**的片断我们都要做佛宝想,要顶带供养,对佛经的纸素所传乃至只于是片引之语我们也要顶带供养,生真实的法宝想,第三对僧宝,及所依、乃至僧衣补丁,我们都要生顶带供养,做真实的僧宝想,这个是我们三种所修。我们时时刻刻都要对佛法僧三宝产生一种恭敬、顶带、供养之心,这是三种所修。

4、三种同分:也就是我们对师父等善知识等要做佛宝来想;那么对师父及善知识所开示的教言,我们做法宝来想;那么对师父的眷属、弟子还有跟我们一起共持梵净行的同参道友,要做僧宝想,这个就是同分想。

所以通过三种所断、三种所修、三种同分,还有专心缘此,我们才能叫皈依。皈依不是简简单单的拿一个本子,而是要落实到我们的时时刻刻我们当下的这个才叫做皈依。另外在皈依的修持之中,我们要注意:勿轻细微。

5、勿轻细微

比方说不要把佛经放在地上,不要跨越经书,不要手沾唾液来翻阅来阅读经书,这些都是我们要注意的,因为我们要对三宝有绝对的恭敬供养之心,这个事的上面我们都要注意。

这个是我们给大家介绍的:三皈依,它的内容,它的功益、我们如何修持?下面我们就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戒相里面的:五戒里面的不杀生。

不杀生:

一、解释名义

1、断有情命,是名“杀生”。

2、凡有命者,不得故杀。若自杀、教他杀、方便杀、咒杀、堕胎、破卵、与他毒药、令命断者,并得杀罪。

二、具缘成犯(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够成杀生呢?)

1、五缘成犯:是人、人想、起杀心、与方便、前人命断。

2、三个重点:意乐、加行、究竟。

三、犯戒轻重

1、两个重点

(1)约心——知道你有没有犯罪。【动机】

(2)约境——看你犯罪的轻重程度。

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它有三种:

1、上品不可悔罪:若杀父母、罗汉圣人,犯逆罪。若杀人命断,犯重罪。

2、中品可悔罪:指杀人了但他没有死,或者是天、龙、鬼神,这个是中品可悔罪。

3、下品可悔罪:指杀畜生、虫、蚂蚁、蚊子、狮子等等,或者说杀天神、畜、虫不死的;还有一种是要注意的是见杀欢喜的,这个里面特别提一下我们看电影、看电视这个里面会有很容易见杀欢喜,比如说一个十恶不赦的人被杀死了,大家都会很欢喜,这个实际上也是一种见杀欢喜,这个是下品可悔罪,所以我们要对众生平等看待。

5、若见他杀,有力应救。设不能救,应起慈心,念佛持咒祝令解冤释结,永断恶缘。

四、开缘情况

1、无杀心而误致死。

2、狂乱坏心。

五、持犯得失

1、毁犯杀戒:

果报——三涂果报;(严重直坠地狱,轻一点就是到饿鬼、畜生里面)

余报——短命、多病。(从地狱、饿鬼、畜生里面出来以后)

2、持不杀生戒:

果报——得生人天;乃至佛国。

余报——身常无病、寝觉快乐、寿命长远、永断嗔习。

六、在大乘佛法里,除了不杀生,它兼制断众生肉。

在《楞严经》里说众生肉不得食,因为一旦你食众生肉,你就断大慈悲佛性种子。所以做为一个修菩提道的人修学佛法的人来说,我们不但要不杀生,而且也要不吃肉,坚持素食。这个是我们讲的不杀生的五个内容。

第三部分:结示——师父法语。

1、我们刚开始修学佛法,是没有资格修学法门的,一定要有一个道前基础。就是说我们在开始修行之前,要先调整心态。就是把向外攀缘的心转成向内安住的心,我们才有资格来修学一切法门,而趋向无上菩提。

这个就是我们讲的要建立理观。

2、大乘的空观只讲一句话而已,叫做【莫向外求】。人生不要求,人生只要修就好。你要永远相信一件事情——当你的内心准备好了,外面自然准备好,不要求。这个有点深,但是这个观念很重要,整个大乘佛教的思想都在这里,称性起修。

所以我们修行从哪下手,就是从称性起修下手。

3、小乘的空观知可而止,因为无常,这个药用得过度,会伤害大悲心。太猛的话,苦谛的力量太大,伤你的菩提心。但是大乘的向内安住的药,你越吃越好,没有后遗症,没有过患。

这个再进一步强调安住的重要,我们在具体的修行的时候,我们用小乘的空观,来历事练心时,我们要注意的。

4、这个安住很重要,尤其临终很重要。站在本来没有生死的角度来了生死,因为你一念心性本来就没有生死,本来就没有烦恼,本来就没有罪业,站在本来清净的角度来处理你的过去,这个是最高级的修行方法。

所以,我们通过师父的四段法语,要知道理观的重要性,要知道心性的重要性,要知道怎样称性起修,什么才是最高级的修行的方法,这个对我们进入实际的修行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名言背诵】

1、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

净土宗往生是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的,我们可以不断烦恼,但是你一定要想办法,让烦恼不干扰你,要沉淀下来,这个就是调伏力,这个就是般若的智慧,如果你不能让你的业力跟妄想沉淀下来,你就不是业力的对手。

2、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3、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4、灭业障如翻大地

站在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一念心性来忏悔,就是站在本来没有业障的角度来忏悔,如果你有这样的概念是最好,这业障的消除更快,而且更彻底。就像蕅益大师说,你有这种安住空性的概念,灭业障如翻大地,从大地上翻转,不是从根拔起而已,就像那个堆土机整个大地挖起来,这棵树一点都没有作用。

所以你忏悔,它是不是能够很干净,某种程度除了你的用功以外,你的智慧水平,你的观照力很重要,智慧力很重要,如果你是从业果的角度来忏悔,我造了罪业所以我该忏悔,这也不错,但是这样子速度会比较慢。

5、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

6、历事炼心,托彼依正,显我自性。称性起修,全修在性。

大乘的空观,它不叫空观,它叫现前一念心性,就是本来清净,本来具足的心,向内安住。所以大乘的空观你安住以后,人生就变成历练了。那这个因缘法,它是什么意义呢,历事炼心,托彼依正,显我自性。

我们假借众生的因缘,来开显我自性的功德,我不需要外境了,这个是最高水平的人生观了,称性起修,全修在性。这大乘的空观不可思议,叫不思议境,它彻底的改变你的人生观。

你不需要向外面追求,其实说实在你就是喜欢追求,才把自己弄得很痛苦。其实你要知道,你向内安住是最好的选择,该是你的一块都跑不掉的,你不要去求,求到最后,你把人生的档次给降低了,你变成六道轮回了。

7、一一理性具足庄严,一一庄严全体理性

8、沙非饭本

佛陀在经典上说,就好像用沙你是煮不出饭出来,因为沙非饭本,我们一定是找到米,才能够煮成饭。所以在佛法修学当中呢,在修法之前是要有基础,就是把这种向外攀缘的心,要转成向内安住的心,我们才有资格来修学一切法门,而趋向无上菩提。

9、云何应住?云何调伏其心?

怎么调整我们的错误的心态。第一个,我们要先求安住,修行一定要云何应住,先求安住。我们前面讲了很多,菩萨的安住是以空性为住,大乘佛法的空性,是观察我们的过去,我们无量的过去,我们从什么地方而来,我们找到我们生命的根源,是本来无一物的,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的,这个就是我们所有菩萨的安住处。

10、思惟苦谛,调伏爱取。

佛陀在告诉我们无常观的时候,是调伏我们对娑婆世界的爱取,思惟苦谛,调伏爱取。菩萨要把心放在未来,而不是放在现在,你只要是要成就广大的功德,特别是出世的解脱,你一定要放弃你今生所有的快乐,你别无选择。

11、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

佛陀说,世间的快乐就像一个甜美的蛋糕,里面充满了毒药,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因为你尝人世间的快乐,你要付出生生世世轮回的代价,你每一世的生命,都要受到老病死的折磨。

12、达妄本空

为什么我们命运可以改变,为什么业力它可以改变,这个问题在《大乘起信论》有人问,当然这个地方也牵涉到净土宗的带业往生,为什么能够带业往生?他造了五逆十恶为什么带业往生?因为业力是虚妄的,那就是一念攀缘的心,去攀缘一个虚妄的境,妄心攀缘妄境,所以它只是清净心的一个表层的一个影像,它本来就没有,达妄本空。

13、虽做恶业速疾能悔,若堕恶趣终不久留。

你的生命要彻底改变,你要知道,你本来是没有妄想,那些妄想是后来有的,那是如梦如幻的。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在那个经典上说,你一个人能够通达空性,知道你的本性清净,你会产生两个效果,第一个,虽做恶业速疾能悔,若堕恶趣终不久留。

14、安住空性、调伏爱取、导归净土。

15、性空缘起 缘起性空

所以说安住空性跟忏悔业障,两个不冲突,性空不障碍缘起,缘起也不障碍性空,理不碍事,事也不会碍理的,在体性上是空,在因缘上有如梦如幻的假名、假相、假用,是这个意思。

题外话:整理的文字如发现错误,忘学长们及时告之,末学及时更正,感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