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蒋介石大传(上册) > 第9章 从辛亥革命到永丰舰赴难 (5)

第9章 从辛亥革命到永丰舰赴难 (5)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陈洁如在与共产党有着密切联系的女婿陆久之的帮助下,决意留在上海,开始新的生活。陈洁如的明智选择,受到了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尊重和欢迎,她被推选为上海市卢湾区政协委员,每月领有200元的生活补助费。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政治形势日趋紧张,陈洁如感到压力甚大,于是提出了移居香港的请求,得到周恩来批准。

陈洁如到香港后,蒋介石、蒋经国赠了一笔10万美金的巨款,为陈洁如在九龙太子道买了一层大楼,但陈洁如并未去住,而是用来出租,收取租金,自己仍住在百德新街按月付房租的房子里。蒋氏父子通过戴季陶之子戴安国,每月接济她500美元。

陈洁如在香港孤身一人,无依无靠,又年老多病,心灵上和生活上的艰难是不难想见的。

1971年2月11日,一女友去看望她时,再三叫门不应,喊人来一起破门而人,发现她横卧地下,已经溘然长逝,终年65岁。周恩来得悉陈洁如在香港病逝的消息后,亲自批准陈洁如的养女陈瑶光赴港奔丧,料理后事。

三、游离广州城

1.初试牛刀

1917年7月中旬,孙中山在广州再举“护法”大旗,召开国会非常会议,组织军政府,并任军政府大元帅。

9月20日,当蒋介石得知孙中山在广州建立护法军政府时,马上起草了一份《对北军作战计划》寄给孙中山,为革命出谋划策。对敌我双方作战实力对比和优劣之处作了分析,认为北军可动员之兵力不过7师6万余人,而我军则可达10师以上,保守地估计,也要强出敌军l/3,至于实力方面,除了器材不如敌军外,其他方面的给养力、人马战斗力不分上下,势力相当,而敌军的劣势在于他们对南方的地理和气候不太习惯。

鉴于这种分析,蒋介石认为可以长江沿岸为主作战地,先克武昌,次定南京,然后击溃长江一带的敌军,直捣北京,并且将整个作战过程分为一、二阶段。

蒋介石的这一计划书,覆盖面广,考虑详备,并且环环相扣,严密无缺,赢得了孙中山的青睐。孙中山随即采纳了蒋的这一计划与基本思路,并在以后的护法运动中加以应用。

出于对蒋介石军事谋略的赏识,11月1日,孙中山任命蒋介石为大元帅府参军,但蒋介石对此并无兴趣,并未赴穗就职,仍起落于上海,尽情放纵。

1918年1月,南原广东省省长朱庆澜的20营省际军近5000人组成由孙中山自己控制的援闽粤军总司令部,陈炯明为总司令、邓铿为参谋长、许崇智为第二支队司令,经过扩招,粤军达1万余人。在邓铿的推荐下,孙中山电召蒋介石回广州,到汕头就任粤军总司令部作战科主任之职,领上校军衔。蒋于3月15日到达,随同粤军参谋长邓铿赴黄冈、潮安、三沙坝、松口、蔗岭等地巡视和检查驻军状况,并谋划攻闽计划。

恰在此时。在桂系的操纵下,国会非常会议通过军政府改组案,实行七人总裁制,孙中山为其中之一。孙中山闻讯,顿感惊讶和失望,于5月21日,离开广州奔赴上海。

5月26日,孙中山到三沙坝粤军驻地视察,会见了陈炯明、邓铿、蒋介石等人,鼓励大家努力建设好自己的革命军,并快速讨闽。

在孙中山的督促下,1918年6月10日,援闽战争终于爆发,粤军司令部在蒋介石的建议下,由汕头至三沙坝陈兵布阵,整装待发,并由蒋介石起草作战计划和攻击命令。

粤军发动全面进攻,第二支队司令部许崇智率4营兵力首先攻克武平、下坝,并支援第一支队李炳荣部攻克永定,陈炯明也率第三、四支队攻克柏嵩关。粤军攻闽旗开得胜,向福建推进50公里。蒋介石除负责草拟此役作战计划等工作外,还亲身参加战斗,运用学过炮兵的特长,在作战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这时,援闽粤军遭遇了打着闽浙援粤军旗号的以福建督军李厚基与浙军师长童葆暄为正、副总司令的北洋军的猛烈反攻,一些地区相继失陷。

援闽战争陷入被动局面,敌我双方激战数日,蒋介石恐怕许崇智失利,就亲往前线,告其方略,果然见效。而这时韩江上游水发,闽军败溃者多被淹毙,李厚基大惊,急忙驱其左翼军牵制潮汕。而第一师师长邓铿,因为没有收到命令,并且众寡势殊,弃汕头而走。蒋致电邓铿,切不可如此行事,邓接受建议后,整队重来。

与此同时,闽军右翼反攻大埔。陈炯明以及其左右将领见形势危急,准备退却,并在紧要关头,想起蒋介石,委任于他。蒋介石遂以总司令名义,急调右翼洪兆麟部来援,恰巧敌军因不熟地形,行军缓慢。蒋介石就与洪部会合,然后下令奋起攻击,蒋亲临前线督战,将敌击溃。这场战役中,蒋介石视察地形,布置阵地要害,并且充分发挥炮兵功效,炮弹既发,百发百中,如神明相助,最终取得胜利。此次战役后,陈炯明之部下将领都开始忌妒和排挤蒋介石,非但不感激反而责怨之声不绝于耳。蒋气愤不已,径直赴汕头辞职回沪。

蒋介石的军事才能在大埔之战中,初露锋芒,倒使陈炯明对其另眼相看,觉得蒋有可用之处,他在致蒋函中称:“粤军可百败而不可无兄之一人”,对蒋着实夸赞一番。

但是,蒋介石在粤军任职一些时日之后,对陈炯明及其手下将领的主要想法和消极情绪是有所察觉的。陈炯明一心一意要使他的军队纯洁化,以迎合他的“广东人的广东”的口号,以谋驱逐当时盘踞在那里的旧军阀陆荣廷,陆是广西人。

在同陈炯明的交往中,蒋介石也感到陈对孙中山不敬,并多有诋毁。早在二次革命失败后,陈炯明失去广州地盘和军队流亡南洋,后悔自己之轻举,就对孙中山有过多次诋毁,指责孙“沉迷于革命,不足以言救国也”。陈炯明的部下对孙中山也不尊重,呼之为孙大炮。更要命的是,陈炯明及其部下对蒋介石也是心怀叵测。蒋介石对这支部队厌恶至极,因此尽管在陈致函后,邓铿也派人强留。但蒋去意已决,乃赶赴香港,与廖仲恺、朱执信、居正等人相会,18日,回到上海,从事交易所事宜。

蒋介石回到上海后,连续接到陈炯明促请其返回前线的信函,态度倒也真诚,言辞也甚为真切。陈炯明也知道蒋介石离开粤军的最大原因,就是受人排挤,无生存空间。如果能让蒋训练和统率一支自己的军队,则会改变蒋的想法。因此,他在8月31日给蒋介石的一封信中,开出了一张让蒋统一中坚军队的空头支票,为蒋画饼充饥,却让蒋怦然心动。邓铿也有信函致蒋,敦促蒋介石回军任事。更关键的是,自8月初,粤军反攻,节节取胜,福建战局出现了于粤军有利的形势,8月31日,攻克漳州,逼近厦门。

在此情形下,蒋介石于9月18日到达设在漳州的司令部,与陈炯明再度聚首,检阅各方报告,调查战况,计划进攻方案,起草命令,等等,很快被陈炯明提升为第二支队司令官,拔梁鸿楷、丘耀西二统领所属官兵千人编入麾下,司令部设于长泰。

蒋介石受命后,于10月20日举行誓师典礼,称:“伏魔而今而后,战必胜,攻必克,统一中华,平定全亚,威震寰瀛,光耀两极,实成革命伟大之盛,皆自神灵所赐也。”祭文语气磅礴,豪气冲天,可见他雄心勃勃,志向高远。此时正值许崇智率部图谋攻取福州,蒋介石于11月19日率二支队从长泰出发,26日,抵达仙游与许相会。

许、蒋会面之后,配合默契,前后呼应,左右夹击,势如破竹,前进至永泰城附近之高地,据险扼守。12月8日,蒋介石率部攻进永泰城。

此时,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举行和平谈判,停战令在12月中旬生效。此前福建督军李厚基因抵抗不住粤军进攻,一面准备乘船逃遁,一面使用缓兵之计,向陈炯明求和,因此陈下令停攻待命。但李厚基并不切实履行停战协定,于15日纠集步兵五千人并炮兵一营进攻永泰县城。

蒋介石因停战令而放松警惕,被对方打了个措手不及,其部下纷纷逃散,蒋介石只身冲出重围,保住了性命。永泰脱险后,蒋介石请假两个月,自漳州回到上海,又做起股票生意。后来,蒋介石痛言失败的原因:带病作战不能侦察;过信停战条约;士兵入城抢掠,见敌即溃;梁统领迷于酒色,不听指挥;防线设置错误等。

蒋介石通过此次战役,才真正认识到训练和驾驭一支忠诚于自己的军队的重要性。因为陈炯明手下将领关键时刻不听调动,导致军事失败,使蒋增加了对陈的怀疑和厌恶。尽管永泰失败之后,陈炯明立即表示“非关吾兄(蒋介石)处置不当”,恳请蒋继续留在漳州司令部协助陈炯明。但蒋介石情绪低落,心有疑忌,遂于1919年3月5日因母病请假返回上海。

5月初,蒋介石再回长泰第二支队复职。复职后便在厦门鼓浪屿租赁房舍,以安置家眷和拟订粤军改革计划为由,离开漳州粤军总司令部。其实他此时有两种考虑:一是坐观粤军内部派系冲突;二是蒋介石在上海交易所坐贾赢利,鼓浪屿风景宜人,与姚冶诚欢度时光,刚好游山玩水,欣赏风景,美哉意哉。

2.往返徜徉

1919年9月底,蒋介石离开鼓浪屿赴上海。在上海拜见孙中山之际,谦虚地说道自己才疏浅学,表明有出国留学继续深造之意,孙中山当时应允下来。10月25日,蒋奉孙中山之命携其亲笔信,启程赴日,探问中山故友犬冢胜太郎病况。

10月28日,蒋介石抵达日本神户,后又去了东京。在与旧友会谈叙旧之后,下午代表孙中山探望犬冢胜太郎,除了转达孙中山的问候之外,蒋介石还与犬冢纵说国内概况,大发感叹。此后数日,蒋要么拜访故友,要么观光旅游,借景抒怀,要么俯瞰国事,有感而发,奋笔疾书。

但因为国内形势需要,11月19日,蒋介石返抵上海。12月5日,陈炯明派专人携亲笔信来沪,敦请蒋介石回福建复职,信中说:“极盼吾兄来漳匡助。”但蒋介石对这份邀请反应冷淡。他执意留在上海,因为孙中山也在上海,蒋介石想利用此次机会与孙中山单独相处,加深感情。

1920年4月8日,陈炯明、廖仲恺、朱执信等人极力督促蒋介石回闽,返回军队中去。因为粤军此时正是用人之机,尤其是蒋介石这样具有一定军事才能的人。

在此之前,孙中山召蒋介石到寓所一叙,谈话中也涉及粤军军务,孙中山也深谙广东、福建局势,催促蒋介石回漳州复职。因为职务没有晋升,又没有实际指挥权,另外,上海这方面也牵制着蒋介石,所以蒋此前一直吞吞吐吐,搪塞了事。这次陈炯明等人积极邀请,既满足了他的要求,又给了孙中山面子,一举两得。

但这次赴闽,正如上面所述,蒋介石的心思完全不在参谋军事、挽解时局方面,4月1 1日,他抵达福建漳州粤军总司令部,4月16日,即因与同僚不和及患神经衰弱症,往鼓浪屿休养,随后便返回上海。接下来便又因患伤寒病,住院医疗,病愈出院,在家休养,时间长了,心情郁闷了就出去旅游观光。

随着上海“恒泰号”交易所的成立,蒋介石的日子就没有那么休闲了,他四处奔波,张罗市场。偶尔也赴粤议事,只是作些场面应付而已,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1920年8月,驻闽粤军响应孙中山的号召,兵分三路回师广东讨伐桂系军阀。但是蒋介石却离开军队,回到浙江奉化老家,找了个和尚作导游,赏山玩水,历览名胜去了。

以陆荣廷为首的旧桂系军阀,盘踞广东达4年之久,统治期间,蹂躏践踏,横征暴敛,逆道而行,民心尽失,强行推出“以粤养桂”政策,引起广东人民的强烈不满。粤军响应民声,唱出民怨,高举“粤人治粤”、“实行民主政治”之大旗,颇得民心。包括广东的地方派军人李福林等也群起呼应,融入其中。粤军所到之处,人们热烈欢迎,所以进展顺利,势同破竹。

但是在1920年9月21日,朱执信在虎门炮台策动桂军归降时,不幸遇害。朱执信是孙中山的得力助手,尤其是军事上,可谓孙的主要智囊,朱的遇难,对于孙中山来说当然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迫于形势需求,军情紧急,孙中山当机立断,任命蒋介石为粤军第二军总参谋长,发挥其军事才能,争取弥补由朱的遇难造成的空白。这一意外的提升,调动了远在故园的蒋的积极性,他立即起身,快马加鞭,赶赴前线,投身战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