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在统一和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中 (6)
当东征军从惠州分途进军时,蒋介石和东征军总指挥部,随谭曙卿所率第三师出发。10月20日,部队由惠州启程,过惠阳,经马鞍、平潭,于下午抵达平山。
10月27日,第三师(三千多人)轻敌冒进,在五华县华阳附近,与陈军林虎部1万多人遭遇。
10月27日上午8时,蒋介石由龙寓墟起身,于下午2时半至高墟,忽闻谭曙卿第三师告急。孤军深入的谭师被敌军万余人包围于距华阳10余里的塘湖地区,形势危急。第三师几乎溃不成军,阵线动摇。
当第三师溃退时,蒋介石立即命陈赓去向谭曙卿传达命令,要求三师无论如何都要坚守阵地。时任第四团连长的陈赓因在惠州战役中英勇善战而得到蒋的信任,并被调到东征军总指挥部担任警卫,蒋介石此时也亲自到前线里墟指挥督战。
谭曙卿见令后,亲率部队据守一高地竭力抵抗,无奈谭师大部是收编粤军莫雄师的旧部,素少训练,军纪松弛,经敌林虎部一次侧面攻击,全线崩溃不说,还把总指挥部的人员也冲散了,情况万分危急。蒋介石立即任命陈赓为代理第三师师长,收容溃散的士兵,重新抵抗。
但是军心已散,兵败如山倒,陈赓也毫无办法。蒋介石拔出“军人魂”短剑仰天长叹:“我必须在这里杀身成仁,否则无面目回去见江东父老。”
陈赓见状,急忙上前劝阻:“校长!你是总指挥,你的行动会对这次整个的战争发生影响。这终究只是一个师,而且还不是黄埔训练出来的部队。赶快离开这里吧!我们还可以把部队整一下,再打过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蒋介石不知是犹豫不决,还是惊惶失措,总之毫无反应。
这时,林虎的部队逐渐迫近,已快到跟前,陈赓一面指挥部属对追兵进行阻击,一面果断地背起茫然失措的蒋介石就跑。陈赓一口气就跑了几里路,到一条河边,找到了一条船,把蒋介石放在船舱里,架上双桨飞速划到了河对岸,又旋即背着蒋介石退到了羊高墟。
此时,蒋介石才逐渐恢复了平静,头脑里又预感到了潜在的危险。这里虽然枪声稀疏,但仍是逆军的势力范围,一旦周围敌军搜查,蒋介石就会无处可逃。因此,蒋介石心有余悸地对随身而来的总指挥部的军官说:“此地不可久留!要与第一师周恩来党代表、何应钦师长取得联系,求得救援,方是上策!”蒋介石经过左思右想,权衡掂量,最终决定派陈赓前去送信。
陈赓立即更换衣服,打扮成农民模样,带上50块银元,提着一根木棍踏上了路程,凭着他的机智勇敢,终于将信及时地送到第一师师部。何应钦、周恩来立即派出一支部队前往护驾,蒋介石这一夜“夜不安枕”。
28日,未等天明,蒋介石由羊高墟出发,经流坑、秋溪,进抵严前,其间65里,时步时骑,疲劳至极,还未完全从前一天的惊悸中缓过神来。他强打精神,命陈济棠的第十一师和第三师、第一师立即会合华阳,实行反击。三师会合后,首先击溃林虎部,敌1万余人向梅林、安流溃逃。
是日,洪兆麟亲率四五千人由鲤湖、棉湖袭击守卫河婆的第一师第一团,企图将第一团包围,防止第一团支援华阳。团长刘峙于形势危殆中,急中生智,以攻为守,率部突然插入两岸敌军之间,横冲直撞,用机关枪扫射,又发炮遥击洪部预备部队。敌死伤遍野,惊惶失措,傍晚纷纷退却,洪部丧失五千余人,自此失去战斗力。华阳、河婆战役的胜利,使得敌军包围圈被彻底击溃,东征军长驱直入。
蒋介石事后说:“华阳一役,为成败最大关键,其重要性不下于棉湖之役。”它使蒋介石及其东征战事转危为安。蒋介石也自谓“幸仗总理(孙中山)在天之灵,出奇制胜,转危为安”。
当右、中两翼激战于华阳、河婆时,左翼第三纵队于10月28日从老隆出发,强行军100多里,直趋五华。敌军闻风先溃,革命军不战而占华城。第二天,敌军三千多人经岐岭来袭华城,纵队长程潜率队迎击。两军在城西雄牛挨磨对抗,激战6个小时。后来,程潜以五华中学学生为向导,袭击敌背,卒将敌军击溃。31日,该纵队进攻兴宁,将扼守城西拥彗亭和五里亭一带的敌军打败,下午3时,占领兴宁城。11月2日.第三纵队进军梅县,于3日进占梅城。
第一师在河婆取得关键性胜利之后,于11月1日向鲤湖进发,2日,进占普宁,3日,进驻揭阳。4日,何应钦率部进攻潮州,下午,周恩来率政治部人员,先行进驻汕头。6日,东征军总指挥部进驻汕头。
第二纵队张发奎部在攻占紫金之后,奉命开赴南路,参加讨伐军阀邓本殷之役。陈济棠继续东征,由汤坑、高陂进攻,于11月7日进占饶平。
11月中旬,何应钦、谭曙卿、程潜三路入闽,追歼残敌,分别在永定、平和等地,同陈军残部作战。陈军除一小部分随谢文炳进入江西外,大部被剿灭。
陈炯明本人在第二次东征时并不在部队,主力被消灭后,由汕头经厦门去上海,不久到香港组织致公党,被推举为总理。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日重,发表《告国人书》,赶到上海联络章炳麟一起到天津见段祺瑞,共商国是,没有结果。1933年9月22日病逝,终年57岁。
3.南征邓本殷和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
南征是国民革命军在蒋的指挥下,肃清盘踞广东南部的军阀邓本殷部。1923年,当孙中山逐陈炯明,在广州建立大本营时,邓本殷“独树一帜”,联合南路各军“宣布自治,保境安民”,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所谓高雷罗阳钦廉琼崖“八属联军”。占领了高州4县,雷州3县,钦州廉州4县,两阳(阳江、阳春),罗定及海南岛全境。面积几达广东的1/2,兵力最多时达两万多人。
邓本殷积极投靠北洋军阀,并得到北洋政府大批粮饷军械的支持。邓本殷所盘踞的南路、琼崖地区已经成为实现广东统一的严重障碍之一,只有扫除邓本殷的势力,广东革命根据地才算真正巩固下来。
南征之役,蒋介石授予第四军第十师为主力,担任南路警备,师长陈铭枢为前敌各军指挥。陈铭枢受命后,于10月12日,赴梧州会见桂军将领李宗仁、白崇禧,商定由俞作柏率桂军一部,从广西陆川人粤,向廉江、化州进击;由陈铭枢率第十师、吕光奎部(桂军拨助)、陈章甫部等,集中罗定,向信宜进攻;同时令梁鸿霖所率第四军第十二师,从恩平、阳春方面监视苏廷有部(原是邓本殷部队,已向国民政府输诚),令苏进攻高州。
上述计划未及执行,苏廷有突然倒戈,反对国民政府。苏还策动梁鸿霖第十二师叛变,于10月18日杀害了该师参谋长郭学云,引诱该团长梁休年、梁翰昭、洪敦耀等脱离革命军,依附邓本殷。10月22日,邓本殷下达《本军对省方作战纲要》,企图趁革命军东进潮梅,后方空虚之机,策师进犯广州。
为适应敌情的变化,蒋介石作为最高军事指挥官,决定改变原定战略计划和战略布置,重新调配兵力,派第十师主力从肇庆移驻江门,力保“四邑”:新会、台山、开平和江门。
24日,邓军苏廷有等部经赤坎,豪昌北上,图取新会和江门,两军于26日相遇于开平单水口展开激战。当时第十师防守单水口一线的,仅有第二十八团一千多人。在团长蒋光鼐、营长蔡廷锴等人指挥下,该团沉着应战,奋勇御敌,击退了进攻普济桥、麦村和许村的敌军,守住了阵地。
27日,苏廷有调来援军,并配备旱机枪和大炮,再次猛攻麦村、普济桥和冲击渡村。革命军第二十九团、第三十团加入战斗,共同出击,毙敌营长1名、敌兵百余名,伤敌数十名,缴枪百余支,又一次挫败了敌军的攻势。
28日,桂军吕焕炎部和湘军廖新甲部赶到,革命军于是日趁敌军屡攻不逞、精疲力竭的机会,集中兵力向敌军总预备队出击,一举将敌军打败。29日,第十师渡河占领公益埠,敌军向台山退却。30日,第三军(滇军)赶到鹤山,军舰江固号、捷号、隆安号等,也陆续开到,逡巡于单水口、公益埠江面。31日,第十师占领台山,第三军进驻开平。至此,单水口防御战取得了胜利,“四邑”局势,转危为安。
当邓军大举进犯“四邑”时,蒋介石率领东征军已平定北江,当他得知粤南邓军攻势凶猛,进窥广州,阳江、罗定、云溪各县业已被占领时,蒋介石即令李济深率独立第一旅及第三十四团回援,并命第十一师待命。后又增兵南路,重新部署兵力,与原南纪部队组成南路联军指挥部,任命朱培德为总指挥,朱克靖为总政治部主任。总指挥部之下,分兵4路,以第四军第十师为第一路,陈铭枢任指挥;以第三军为第二路,王均任指挥;以第二军为第三路,戴岳任指挥;以广西军为第四路,俞作柏任指挥。
另外,以陈章甫所率新编第二师为右侧支队。10月31日,总指挥朱培德到达鹤山,并下达《国民革命军南路各军作战计划》,命令各部分别从台山、开平、新兴、罗定和广西陆川出发,以期先肃清两阳(阳江、阳春),然后反攻高雷和钦廉。
部署既定,陈铭枢所部第一路,即于攻克台山之后,向阳江方面追击。11月3日下午,该师到达金鸡圩。4日早晨,敌军四五千人在右翼指挥官苏廷有的督率下,分三路围攻金鸡圩。陈师一面痛击正面之敌,一边抄袭敌后,敌被打得狼狈而逃。革命军伤敌百余名,缴枪百余支,并直追溃敌,于当日下午占领那侠,5日,占领那龙,6日,占领台山和北惯。11月7日,陈师攻阳江,邓军苏廷有部、徐东海部弃城而走。陈师即于当日下午进入阳江城,占领了苏廷有的指挥部。
王均所率第二路军,11月2日,从开平出发向恩平攻击前进。3日,到达圣塘圩。4日早晨,该路军向长安之敌发起攻击,于下午占领恩平城。接着经田畔、那吉、第八圩,于8日午后到达阳江城。右翼第三路军没有经过大的战斗,也顺利占领了新兴和阳春。
当南路军分别从台山、开平出发进攻两阳时,邓军徐汉臣部却大举进攻右侧罗定城,压迫驻守该城的陈章甫新编第二师撤退。¨月中旬,当革命军连克恩平、两阳后,陈章甫师也于15日举行反攻,驱逐徐汉臣,收复了罗定城。
11月14日,南征军各部离开阳江城,大举南进,征讨高州、雷州、钦州、廉州。
当邓军溃败两阳时,高州为邓本殷亲自镇守。当时,他企图驱兵策应,援救两阳,但俞作柏所率南征第四路军,却已从广西陆川人粤,集中北流镇,进逼化县、高州和茂名。邓本殷唯恐归路被截断,只好仓皇从水路乘船,退回雷州。
是时,邓军陈凤起部在高州踞城顽抗。俞作柏挥军围攻,数日不下。为策应俞军,陈铭枢师于21日由梅菜出发,经塘口向化县急进。进至塘掇圩,与败溃之敌相遇。激战多时,敌军不支而退。俞作柏部即于当日攻克高州,第二日,占领化县。
高、化既克,革命军分途疾进,连续占领了廉江、安铺和遂溪,邓本殷只好又从雷州退回琼崖。
蒋介石决定暂不攻琼,命李济深率所属第十一师、十二师两师负责肃清陆地残敌,第四军俞作柏部与陈铭枢部互相配合,先后打败白沙、公馆、闸利的敌军,于11月30日占领廉州。12月6日,桂军胡宗铎部从广西灵山出发,于7日进占领钦州。钦廉守军申保藩弃军逃往安南,其残部大部分向革命军投降、缴械。至此,南路各地敌人残兵败将基本肃清。
当革命军从两阳进攻高、雷时,第四军军长李济深奉命率领从东江调回的第十一师和第十二师加入南路作战。国民政府调第二军、第三军回原地驻防,而任命李济深为南征军总司令。12月间,第四军集中高、雷一带,一面办理善后、肃清残敌,治匪安民,一面准备渡海,进攻琼岛。
1926年1月中旬,蒋介石命令第四军进攻海南岛。首先渡海的是王鸿饶等率领的别动队和先遣军,他们在琼岛西北岸临高一带登陆,邓军主力纷纷调赴当地布防。
1月17日,张发奎率第十二师从雷州外罗港出发,乘兵舰平南号等和200多艘帆船,强渡琼州海峡。下午,兵舰、帆船进入琼岛东北岸的新榄港。邓军据险抵抗,南征军发炮猛击,中敌要害,并令水兵用艇渡过步兵,敌见革命军登陆即纷纷逃走。该师登陆后,即于当夜占领了文昌县铺前市。接着,迅速占领了锦山市、湖山市、琼山县和三江市,于19日攻占了琼州府城。
第四军第十一师等也随之成功渡过海峡,登上琼岛。当邓本殷败溃高、雷时,段祺瑞应邓之请,派练习舰队司令曾以鼎,率兵舰3艘南下,并委任邓为特别军务督办。等北洋兵舰抵达海口时,海南早已失守。邓本殷只带得几个随员逃往安南。至此,南征之役取得了完全胜利。
南征之役的胜利,标志着广东革命政府在经过平商团叛乱、二次东征和平杨刘叛乱之后真正实现了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彻底消除了地方反动军阀在广东的隐患,促进了整个国民革命的大发展。作为此次广东统一过程的最高军事指挥者,蒋介石的政治影响伴随着军事地位的提高而日益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