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建文旧案得揭秘
胡晓乐只觉得从来没有这么紧张过,便是当年高考之时都不至于如此。建文帝生死之谜是历代历史学家努力破解的课题,可惜是众说纷纭,却没有一个结果能得到绝大多数大众接受,归根结底,不管是哪一种说法都不过是自己的推测,所能列举的证据都没有一个是绝对真实又极度直接的力证。当年建文帝不知生死,连当今皇上都不能查到真相,何况过了几百年之后的人!
胡晓乐深知皇上心性,不管建文帝是生是死,他一定要落得个准确的消息,不然他一生都不得安心。这位胡大人风尘仆仆,几十年的辛苦,只为这一件事,可见朱棣对建文帝有多大的戒心!这也是他谋朝夺权的恶果,虽然是胜利的一方,光彩无限,权倾天下,却也难得个最平常不过的高枕安眠!而失败的一方或者是早已命丧大火,冤魂不散,或者是一生漂泊,朝不保夕。这便是皇权争夺的悲哀!
如今胡大人终于归来,看他的神色必定是带回了肯定的答案,而这便是可以让朱棣安心的结果!不论建文帝是生是死,已经过了这么多年,相信一切都可以下个结论了!
果然,胡大人开口便道,“皇上,微臣惊扰皇上,有罪有罪!然而想及几十年来皇上日夜担忧之事,臣冒死深夜到访,请皇上恕罪!”
“爱卿二十余年为朕分忧,何罪之有?快起来!”朱棣并没有因为被惊了觉而恼火,反而是十分欣喜的样子。
这位胡大人挺悲哀的,自二十几年前就被任命寻访建文帝,第一次就走了十年,回京任职不过三年,又一次被委派再下江浙,目的还是寻访建文帝。他从一名青年直到老年,都为这一件事而奔波,连母亲去世都不能回家。如今有了结果,他也必定是大松了一口气!
胡大人起身后清楚的答道,“臣不辱使命,几十年不遗余力,天涯寻访,终于寻得了建文帝的行踪!”
朱棣急切的问道,“他果然活着?”
“活着!”胡大人肯定的答道。
朱棣的脸色猛的一变,胡晓乐急忙上前用力的掐了一下朱棣的虎口。猛然的剧痛让朱棣急速扭头,“你做什么?”
胡晓乐手下松力,却没有放开手,认真的对朱棣道,“皇上,这件事您已经等待了几十年,如今终于有个结果了,我能想到您有多么的激动。可是您也知道,您的身体不能承受太大的刺激!如果您不能平心静气的听胡大人报告情况,我甘愿犯上大罪,也要让胡大人停止报告!”
朱棣望着胡晓乐,她眼神坚毅而坚持,半晌朱棣缓缓的点了点头,“好,朕什么风浪都见过了,这点事总不至于让朕受不住!”他轻轻的将胡晓乐的手推开,平静了一下对胡大人道,“胡卿,你继续说吧,朕听着!”
胡大人对胡晓乐刚刚的动作十分感激,他离开皇上多年,原本看着皇上神态如旧,可是这几十年的光阴确实是让他们都老了,皇上的身体不如当年也是意料之中的。所以他思考了一下说,“皇上,臣可以先禀报给您的,是建文帝早已不在红尘之中,而成为了一位方外人士,在离宫之日他便绝了再回皇宫的念头,于我朝皇权绝无威胁!”
这一句是彻底安慰朱棣的心之语,虽然详细的还没有说明,但是建文帝的身份,他从离宫到现在的打算都说清了。这样一来,朱棣对结果已经有了个非常明确的了解,不管胡大人再汇报多么详细的事情,朱棣的心情也不会有太大的起伏了!
胡大人果然是聪明的!
胡晓乐暗暗称赞道。能被朱棣委派专门去查证建文帝生死之谜的大臣,自然是极为聪明的,而这种聪明不止是在查案方面,侍上的本事当然也不会差。难得的是,胡大人多年在民间,一回到皇上身边,这种本事依然可以如此的熟练!
朱棣的语气平静了许多,“朕明白了。你可以将这些年你所寻访的情况详细述说一遍。”
“微臣遵旨!”胡大人回道。
于是胡大人讲述了这些年他寻访建文帝的过程。
建文帝当年在宫破之日焚宫遁逃,为的就是从此隐姓埋名,再也不涉及红尘之事。
这件事还要提及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是个识人极准的眼光,对于自己的皇长孙虽然极为疼爱中意,却也看到他的性格软弱仁慈。若是国家处于安宁之期,建文帝会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皇上,可惜大明初建,四方叛逆不绝,朝中各派纷争,尤其是自己的四儿子朱棣,文才武略,较之早亡的太子更为优秀,是个难得的治国之能!朱棣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多年,在军中威望极高,在百姓心中也颇有美誉,反之太子因为体弱多病,多是守城之职,不管在军中还是民间,都只是其名不知其人,影响力要远远的低于燕王。
朱元璋为避免骨肉相残将燕王派到其封地,还几次暗示建文帝要加强皇权统治。即使在他临死之前,还给建文帝留下几个治国良策,第一条便是要清除藩王隐患,收回兵权。如果建文帝有朱棣的果断,这一条根本不用皇爷爷提醒,自己也会早早着手实行。可惜建文帝顾及骨肉至亲,推行时极是缓慢,给了燕王反击的机会。同时燕王又装疯卖傻,麻痹了建文帝的警惕,反而还激起了建文帝的亲情,让燕王夺权的准备更加有时间。
等燕王的大军逼近皇宫之时,建文帝才明白自己的仁爱反而成了助长叛军攻击的条件,悔不当初!在那一刻,他从未如此清晰的看清了皇家血肉至亲的冷漠,皇权面前,便是一脉相承的亲人也可以刀枪相向,生死相拼。这种无情残酷,是建文帝最不想看到的!可惜的是,这一刻还是发生了!自己成了失败的一方,下场必定是悲惨之极!
焚宫自尽确实是建文帝的选择,可惜他身边的人并没有他看得这么透彻,更不愿他英年早逝,都劝他“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一定要逃出宫去。在宫人的帮助之下,建文帝化妆出逃。而出逃的路线也是朱元璋早早为他备下的,自他的宫中直通宫外的一道暗道。这条暗道除了皇上本人之外,没有任何人知道。在宫人的逼迫哀求之下,建文帝想起皇爷爷的嘱咐,打开了暗道。本来他可以带着皇后等人一起走的,可是贞烈的皇后却坚持留下,为的就是让朱棣攻陷皇宫之后相信被烧死的就是皇上和皇后!那么被烧死的另一个扮为皇上的,其实是建文帝身边的太监。
建文帝逃出皇宫之后,由于宫外仍然在交战,虽然有两名太监相随,却在逃亡的路上为了建文帝先后离世,最后建文帝只留了孑然一身!自小生于宫中长于宫中的建文帝,从此开始了他独自一人逃亡的生活!
没有人知道建文帝到底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罪,他又如何辗转的出家为僧。只知道当胡大人找到建文帝的时候,他已经是一名苍老而有修为的僧人。至于胡大人是如何认出建文帝的,用胡大人的话说,是通过建文帝无法掩饰的皇族贵气!而且,胡大人当年是与建文帝熟悉的,即使经过了几十年的岁月,作为专职寻找建文帝的官员,判断是不是建文帝还是有他独到之处的!在胡大人的百般求证之后,确定那老僧便是建文帝!
“他承认了?”朱棣马上追问道。
胡大人答道,“不曾。他一直不承认自己是什么皇帝,只说是离世之尘。不过,臣却向他讨教了关于建文帝如果在世会有什么结果的话题。通过他的回答,臣能确定是他!”
“他怎么答的?”朱棣再次追问。
胡大人道,“他答道,世间之事,世间之物,之所以珍贵,是因为人之在意。于皇帝而言皇权至珍,恰如病者健康至珍,失爱者真爱至珍,遭遇危险者平安至珍,如此一般无二。只有在意,才显得珍贵,而只有失去才更能体会。如果建文帝仍在人世,他曾经为了皇权几乎失去了生命,失去了自由,那么平静的生活便是他最珍贵最渴望的。反之皇权,要面临无尽的争斗,面对无数次血腥拼杀,不管是他人被杀还是自己面对死亡,这都是他不愿意看到的。跳出红尘,只存于山水之间,实是他最佳的选择,是他最正确的存在方式!”
“跳出红尘,只存在于山水之间?”朱棣皱起眉头,“他真这么想得开?”
“皇上,臣见到他之时,与他一起生活了十日。他与其他庙中的僧人绝无差别,一样的粗茶淡饭,一样的勤劳操作,洗衣打扫,砍柴挑水,无一不做。如果不是臣认得他的相貌,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相信这个最朴实的老僧便是当年的建文帝。是臣苦苦纠缠,他在百般无奈之下,单独与臣相见,说出了上面的话。即使他不曾明确承认自己便是建文帝,但他的心意已经表明。他无意于皇权之争,不可能再有任何的异动,他只希望平静而平淡的过完余生!他不希望有任何人再因为他的存在而受到威胁,受到伤害!”
朱棣凝眉沉思不语,胡大人本是信心十足的将结果说完,可是现在一看皇上的神色,不免又惴惴起来。皇上多疑,能不能相信自己的话,会不会到庙里赶尽杀绝,甚至自己这唯一的知情人是不是也要受到牵连?
胡晓乐轻声对朱棣道,“皇爷爷,请允许儿臣替您请脉。”
朱棣微微点头。胡晓乐按在他的脉门上认真检查,还好,虽然有些急促,没有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胡晓乐轻声道,“皇爷爷,儿臣本不是朝中人,这件事也不应该多口的,可是为了您的健康,请您允许儿臣以一名百姓的角度说说看法。”
“嗯,你说!”朱棣对胡晓乐的观点比较欣赏,她常有语出惊人之举。这件事虽然事关国家,可也保不齐她会有什么更新鲜更独到的见解。
胡晓乐说道,“胡大人刚刚所说的,我非常相信。对于皇爷爷您来讲,这几十年的皇帝坐得辛苦,却也是壮志所在,苦有其得。建文帝也坐过几年皇上的,其时间虽短,其辛苦恐怕却更甚皇爷爷的这几十年!皇爷爷文治武功,四疆渐渐安定,国内叛军也荡涤一清,这并不是建文帝能做到的。他虽然人在民间,相信他对这些也非常清楚。即使你们不曾再进行正面的交锋,他心中也早有胜负之分。建文帝儿臣并不熟悉,不过听过些只言片语,恕儿臣大胆,建文帝虽然有许多不足之处,却不失为一个仁爱百姓的皇帝。对于他来讲,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边疆安宁,恐怕远远胜过他自己是不是当朝的皇上!他在民间必定承受过不少的苦楚,比任何人都更深的体会到百姓的不易。如今百姓生活安定了,是他乐见的!如果他为了自己的私欲,再举兵造反,岂不是与他的初衷相背?”
“你就这么肯定他绝不会反?”朱棣厉声问道,“这些年来,打着他的旗号造反的有多少?你如何确定他就不会动心?他逃出宫之时是被宫人劝阻放弃自尽之意,今日会不会再被他所谓的忠臣再劝动,起兵谋逆?”
胡晓乐深叹一口气,“皇上,儿臣斗胆再说一句。这些年打着他的旗号起兵的确实不在少数,然而没有一个真正的将他劝出来。在他刚刚离宫之时或者是那些忠臣不易寻得他,但是如果他有此意,必定会主动去找那些忠臣啊!他当时不曾找,这么多年以后怎么会再改变主意?”
“那他为什么不去死?”朱棣阴狠的又问一句!
胡晓乐和胡大人的心中都不由的一紧,朱棣对建文帝的忌讳果然深到无限,建文帝便是出家为僧了,只要他活着便不能让皇上安心!
胡晓乐咬咬牙,不由的提高声音说,“皇上,历史是个无情的东西,不管是名垂青史还是遗臭万年,更多的人是被历史潮流所淹没。不用百年千年之后,哪怕是一个转身,或许就有人被遗忘了!即使是自己的亲人能记得,在他们百年之后,又有多少人能记得?建文帝是皇上您心中的结,但对于百姓而言,或许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成为过去。他已经是一个消失的人物,即使还有一个老僧活着,那也只是一个不问世事的方外之人。他就和任何一个平民百姓一样,您看不到他,也注意不到他,不管他是生是死,他健康还是病弱,都只是他自己的事。皇上,您在几十年前就将建文帝从历史的书页上画上终止,几十年后,只有您自己放开这个纠结,就彻底的结束了!”
朱棣望着胡晓乐,似有所动。
朱棣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想过,在他的心中,建文帝还是当年身着龙袍的样子,他无法想像一个垂垂老矣的僧人在山水之间蹒跚而行的样子。而通过胡晓乐的这番话,突然之间他眼前就出现了老朽的建文帝,龙袍不在,只有粗布的僧衣,尊贵不存,只有平淡与宁静。那些曾让朱棣纠结了几十年的威胁和压力,便在这一瞬间烟消云散了!
就如胡晓乐所说,现在的建文帝已经是历史上的一个终止的符号,存在的那个人,不过是个老僧。他和大明朝的任何一个普通百姓一样,他的生活只是属于他自己的,皇上与他的距离何止千万里?皇上如何能将关注放到每一个百姓的身上?不仅是不可能,而且也没有必要!这宏大的官府机构,层层设置,便是为了各司其职,分解皇上的责任。皇上的眼中只有江山社稷,一个个的百姓不过是这广阔天地间的微尘!
就这样一下子,朱棣感觉那个曾无数次让他梦中惊醒的建文帝消失了,只留下了一个微尘的样子。由于太渺小,由于太遥远,他甚至看不清建文帝的样子。微尘在风中飘摇,越来越远,终于尘埃落地,与大地混为一体,再也分辨不出来!
这便是历史的无情吗?曾经的一代皇帝,最后不过是一粒微尘。那么朱棣自己呢?
朱棣扭头问胡晓乐,“孙媳,你刚说历史之后,所有人都将化为微尘。那么,在你看来,朕在百年之后会被后人如何评说?是名垂青史还是遗臭万年?”
他话一出口,胡晓乐和胡大人都吓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胡晓乐急忙道,“皇爷爷,胡晓乐绝无此意,皇爷爷恕罪!”
朱棣摆摆手,“朕又没有说你,何罪之有!起来,都起来!”
胡晓乐和胡大人战战兢兢的站起来,朱棣不罢休的再问,“孙媳,你只管大胆的讲,朕想听听你的观点,到底朕的百年之后,历史会如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