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日有所思夜有梦
胡晓乐望着朱棣,这是大明朝的皇帝,最高权力的掌控者。他在问历史会给他怎么样的评价!
这样严肃的一个问题,即使是言官恐怕也不敢直接回答,除非他确定自己根本无所谓生死。胡晓乐却非常确定,自己怕死!
自从和朱瞻基在一起,她越来越怕死。她不知道这样的幸福能持续多久,每一秒在一起的时光,她都当作最后一秒一样的珍惜。今天见胡大人,朱棣没有让朱瞻基进来,却让胡晓乐在侧,似乎是对胡晓乐更加信任。但此刻她却感觉到,那不过自己太感觉良好了,而是朱棣并不在意她的生死。朱棣希望听到她独到的见解,这并不代表如果她的话不合他的意,他会有所姑息。
只要一言错,胡晓乐便可以在这个世界消失了!
在现代世界,胡晓乐已经不存在了,难不成在这个世界,她又要这么年轻就消失吗?
看胡晓乐只望着自己不说话,朱棣道,“你不要想太多,只管说。不论你说什么,朕不会怪你!”
才怪!
胡晓乐心中叫道!
可是皇上下旨,哪有臣民不从的可能?
胡晓乐迅速的思考一下,开口道,“皇上,孙媳只是一家之言,见识浅薄,既然您有意听听,孙媳就斗胆说说。皇上,历史到如今已经几千年,所出的皇帝上千,可以说明君与昏君的评论多是后人所言。今日我们尚在当朝,您依然健在,这些评价实是过早。就依您目前在我大明所建伟业,孙媳认为您必定会名垂青史!”
“然而朕这些年杀伐不绝,说朕是暴君的必不在少数!而当年朕将建文帝赶下皇位,又有多少人说朕是谋逆!”朱棣遥望着帐门,似乎穿过厚厚的明黄帐帘,可以看到民间的各种面容!
“皇上,仁政确实是百姓所期盼,然而这些必须是建立在稳固的朝政前提之下。建文帝够仁么?他所治理的大明战火一样四起!皇上暴力么?您将四方番国治服,将国内反对势力镇压,让百姓免遭更多欺凌。至于谋逆,皇上,孙媳或许大胆,不过孙媳知道唐太宗曾有玄武门之变,他诛杀了自己的兄弟,夺取大唐皇权,这才出现了贞观之治。若是他仁慈了,反被兄弟所杀,受苦的反而是百姓!”
“你将朕比作唐太宗?”朱棣挑眉,沉声问道。
胡大人心里一紧,紧张的看着胡晓乐。
胡晓乐反而镇定,“是,皇上文治武功,哪一项比不得唐太宗?”
皇上盯着她,胡晓乐平静的回视。其实她双手紧握,手心里全是冷汗。她也不知道自己能撑多久,不过只要自己有丝毫的慌乱,都可能引起皇上的疑心,便可能导致自己人头落地!
从来没有这么压力大的度过了这一分钟!
或许只有一分钟吧,在胡晓乐似乎是过了一个世纪那么久!
皇上终于淡淡的微笑开来,缓缓点头,“如果天下人都这么认为,朕便当真无惧后人所说了!”
“皇上,历史是最无情的,也是最有情的。但凡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号的,已经是不易,而真正能被百姓所记住的,实在是屈指可数!”
“为君者至高无上,怎么可能不会在历史上留下名号?”胡大人反问道。
“皇上之所以能在史书中留下名号,大都是沾了皇位的光,而不是因为自己有所作为。”胡晓乐下一句险些说出,“建文帝便是个特例,在大明的史书中到了许多年以后才承认他的存在,”幸亏她临时改变话头,避免了一场大祸。
“在百姓的眼中,能留下名号的人并不因为是不是皇上而有特别。一些忠臣清官,百姓记得很牢,一些布衣侠士,百姓也会代代传诵。而作为君主,能为百姓所记得的,实是为百姓做出足够多的事才能让百姓称颂!皇上,孙媳妄言,如果史书中记下您的作为,大概会如此述说:永乐大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又是个颇有争议的皇帝。他功勋卓著:他组织编修了内容浩繁规模宏大的《永乐大典》,开创了世界文化史上百科全书编纂的先河;他建造了当时世界文化史上最强大的海军,七下西洋,使海上丝绸之路达于鼎盛;他五次亲征漠北,维护祖国统一!在明朝诸帝中,其丰功伟绩恐怕无人能与之匹敌,所作所为仅次于其父明太祖,但是永乐大帝的对待敌人极为冷酷,尤其在诛杀建文旧臣时毫不留情。却也正是如此,让大明朝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吏治清明,朝纲振奋,非其他帝王所能为也!”
胡晓乐说的这段话其实是当初自己历史考试时背过的东西。这一年多以来,她不断的回忆过去了解过的东西,还真的让她想起不少。像这样的评论,不过是为了佐证她记忆中的知识点的,没想到却用在这里!
可以看得出,胡晓乐的话让朱棣十分受用。胡晓乐并没有一味的吹捧皇上,有理有据,有正有反,让朱棣相信这确实是出自她的肺腑之言。
朱棣抚须微笑点头道,“好,孙媳巾帼不让须眉,见解独到,让朕很是开心!”
“孙媳绝无夸大,亦无吹捧,只是说出心里所想,实事求是!”胡晓乐答道。
朱棣哈哈大笑起来,“好,不贪功,不矫情,是个好孩子!”他转向胡大人道,“胡卿为朕奔波多年,如今功德圆满,你辛苦了!”
“臣为皇上分忧实属职责所在,不敢不敢!”胡大人忙躬身回话。
“嗯,又是一个不贪功的忠臣!胡卿虽然不贪功,朕却不能不嘉赏!胡卿,如今朕在征途之中,你不必随朕千里奔袭,朕会派人将你送还京中,先与家人团聚。同时朕会下旨犒赏爱卿,待朕得胜还朝之时,再多多加封!”
胡大人感激泣淋,磕头谢恩。二十几年在外漂泊,最最希望的不过是在有生之年见到亲人,与亲人能安享晚年。现在,终于皇上下旨让他复旨回京,与家人团聚了!胡大人的历史使命,总算是结束了!
听到朱棣转向胡大人论功行赏了,胡晓乐暗暗松了一口气。历史向来是胜利者所书写,但是非功过却由不得自己来评说。刚刚的一番话实际上胡晓乐也是赌了一把,如果真的没有让朱棣高兴,那么人头落地的可能并不会没有!
等胡晓乐从皇上的营帐中走出来,远远的看到朱瞻基就等在那里。胡晓乐缓步的走过去,朱瞻基快步的迎上来。当两人走到一起,朱瞻基一把搂住胡晓乐,“乐儿,你能回来太好了!”
胡晓乐却是一下子全身泄力,瘫倒在朱瞻基的怀里,无力的说,“明宣,带我回家,我好累!”
朱瞻基急忙抱起她,“我去叫御医,你撑着!”
胡晓乐摇摇头,“不用,我只是太累,睡一觉就好了!”
“好,好好好,你说怎么样就怎么样!”朱瞻基抱着她快步的往自己营帐而去。
胡晓乐躺到柔软的床榻之上,拉着朱瞻基的手说了一句,“你要陪着我。”便头一歪,就此睡实了!
朱瞻基并不知道他们在帐中都说过什么,不过可想而知,在这种重大的时刻陪在皇上身边,必定是辛苦异常!胡晓乐所谓的累,实则是心力交瘁!朱瞻基心疼的抚过她的睡颜,柔声道,“好,我就在这里,我会一直陪着你!”
胡晓乐已经沉沉的睡去,却在他说完这句以后,浅浅的露出一个微笑。朱瞻基却皱起眉头,到底她是撑了多久啊?他们在里面不过一个时辰,却让她累成这样!
“大哥?”帐外朱瞻墡的声音问询。
朱瞻基轻声答道,“我在。”
帐帘一掀,朱瞻墡走了进来。他一眼就看到朱瞻基与胡晓乐紧紧相握的双手,脚下一顿,然后才抬步走近前,“怎么回事?”
朱瞻基示意他轻声,压低声音说,“她太累了,睡了!”
朱瞻墡低声道,“那我们出去说?”
朱瞻基摇摇头,“她让我陪她,我答应了的!”
朱瞻墡皱皱眉,“皇爷爷刚吩咐下来,明日启程后就会送胡大人回京,同时加封了胡大人一品官职,准其休假一年。”
“哦。”朱瞻基淡淡的应了一声。
“皇爷爷让大哥安排人手送胡大人的。”朱瞻墡提醒一句。
“哦?”朱瞻基挑挑眉,想一下说,“我知道了,我会去安排的。天色不早,五弟你去休息吧!”
朱瞻墡顿一下道,“好吧。”他看看依然沉睡的胡晓乐,轻轻的走了出去。
朱瞻基扭头看看朱瞻墡的背影,轻轻的将胡晓乐的手放下,走到帐边掀起帐帘对外面唤道,“柴勇!”
柴勇迅速过来,“殿下!”
“明天胡大人要回京,你来安排人手送他,保证他的平安。”
“胡大人现在是什么官衔,属下要以什么级别对待为宜?”柴勇问道。
“皇上刚封了他一品官衔,不过这些年他一直在外辛苦,大概习惯了清贫,你们也不要搞得太过奢侈。”朱瞻基叮嘱道。
“啊?”柴勇听着有些疑虑,不过他并没有再问,只是应了声是就下去了。
朱瞻基回到帐中,看到胡晓乐已经睁开了眼睛。他坐到她身边柔声问,“吵醒你了?”
“还好。我听到明贤说话其实就醒了。不过你们说的是公事,我就继续装睡了。”
“你睡得不实。”朱瞻基心疼的说。
“你不喜欢胡大人?”胡晓乐问道。
朱瞻基奇怪的望着她,“为什么这么问呢?”
胡晓乐向帐门努努嘴,“你和柴大哥说用一品官员的标准对待胡大人,却又说胡大人习惯了清贫,不用太过奢侈。你在暗示柴大哥可以对胡大人轻慢些啊!”
朱瞻基挑挑眉,“并非是我要轻慢他,只是不希望他一回朝便显得过度张扬。我这是为他好啊!”
“嗯,说的有道理,不过我感觉你对他还是有些成见。为什么呢?我感觉胡大人是个很谦和的人啊?”胡晓乐还是不理解。
“其实我对他没有成见。在我朝的官员之中,能被皇爷爷委派去查证建文帝一案,说明他是皇爷爷非常信任的人,他对我大明的忠贞也绝非夸张,实可以说鞠躬尽瘁的!这二十几年,他只有一个任务,便是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可以说这个任务几乎是大海捞针一样的难!建文帝若当年已经丧身火海,胡大人是无论如何找不到他了;若是建文帝侥幸逃脱,遁入民间,他恐怕也无力于反抗朝廷,更可能为了保命而隐姓埋名,任你有天大的本事,我也绝不承认自己曾经是一国之君。这样一个任务,胡大人可能穷其一生也无法完成。而他不完成任务就不能回京,家人与他天涯海角!”
“皇上为什么不允许胡大人定期回乡探亲呢?”胡晓乐问道。
“呵呵,你真是个天真的孩子。胡大人领的是皇爷爷的秘旨,知道他真正使命的,恐怕不过几人。若是他定期回乡,不免就会遇到旧时的亲友,随便哪个问起他,他要么是撒谎骗人,要么吐露实情去犯杀头之罪!尤其是面对亲人之时,他总会为难吧!皇爷爷不让他回京,其实也为他着想呢!”
“为了自己安心而让朝臣骨肉分离,真不知道这样的着想是何居心!”胡晓乐不禁愤愤道。
“胡大人是非常忠于皇爷爷的,他一直严格的按皇爷爷旨意从事。”朱瞻基却在这时称赞道。
胡晓乐更加奇怪,“你一面是非常讨厌胡大人,成见虽然大却不曾明确的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你似乎又很欣赏他,称赞他的忠于职守!”胡晓乐歪着头问,“可以告诉我原因吗?”
“你认为胡大人是什么样的人?”朱瞻基问道。
胡晓乐想了想说,“执着,忠诚,尽心尽责,谨慎,平和,实在是个难得的忠臣!”
“你说的非常对,胡大人确实是我大明朝难得的忠臣。数年前,父亲在南京监国期间,胡大人曾经作为特派大臣在南京监督太子。你知道皇爷爷对父亲一直有所不满,若是被找到问题,太子之位必定不保。虽然我不知道当年具体发生过什么事,幸亏这胡大人据实回报,皇爷爷知道父亲尽心尽力,并无逾矩之事,父亲才不曾有事。所以面对这个人时,我会因为想到父亲的难处而不快,又因为这人品质还不错,所以也喜欢这样的忠臣。”
胡小乐又一次感觉到,外表光鲜,似乎尊贵无比的皇子皇孙们过的真是难以想像的痛苦生活。所有的权力都成了皇族血肉至亲抢夺的对象,最亲的人可能是最先危害你的人!在这种环境之中,朱瞻基对父亲一直尊敬爱护,实在是难得。而他们的困境又真的让人揪心!
胡晓乐只有一个心思: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朱瞻基。
这话说得容易,可惜胡晓乐在思索一番之后只能叹息!
虽然胡晓乐来自现代,按理说对历史是有非常好的优越性,等于在这个世界里有未卜先知的异能。可是,她毕竟不是历史专业的学生,所知所晓的十分有限。比如现在她迅速能想起来的,便是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被逼遁世的建文帝,还有现在的永乐大帝,再往后一下子就跳到几十年之后去了,所记得的史实也屈指可数。就她脑子里的这点墨水要想帮朱瞻基,实在是可怜的很!
胡晓乐本是极困的,可是被这个情况一打扰,她便再也没有睡实。
不知到晚上几更的时候,她又迷糊着了,似乎看到一座宏伟的宫殿式建筑,她缓步走了进去,从窗口看到里面全是书本。离得那么远,她却看清上面写的关于永乐帝后面的事情,靠近窗边的两本,一本是朱瞻基的未来,一本是朱瞻墡的未来。胡晓乐又惊又喜,拼命的想把窗户打开,把那两本书拿出来!可是不管她怎么努力,那近在咫尺的书本却怎么也够不着!胡晓乐拼命的伸手,却一下子将门板窗户都压垮了,瞬间失重的惊悚让胡晓乐顿时尖叫起来,“啊——救命啊!”
“乐儿,乐儿,你怎么了?快醒醒,是不是做噩梦了?”朱瞻基的声音由远及近,急切得什么似的!
胡晓乐缓缓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是“明宣,你不要走!”
朱瞻基笑着坐在她身边,“我没有走!”他拿锦帕替胡晓乐拭去额上的汗珠,“做了什么梦啊,把自己吓成这样!”
“我……”胡晓乐一醒来便将梦中的情境忘得差不多了!
“你看看你的脸色这般苍白,我刚才请御医过来瞧瞧!”朱瞻基关心的说。
“我不要看医生,我好得很,我没有病的!”胡晓乐叫起来!
“御医只是奉命前来的,你不必闹得天下皆知了。”朱瞻基安慰着。
“明宣,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做,你让御医回去吧!”胡晓乐仍然坚持。却在她话音未落之时,已经听到帐外有人通报,“殿下,御医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