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把握做人做事的场合(2)
一个人犯错以后,如果主动为自己辩解,会被认为推脱责任.让人越发不信任。在官场中,上司指责自己的错误,进行解释未必是最好的方法,有时候不辩而明,更能赢得信任、带来好的结果。
汉代的公孙弘为人正直,过着-分俭朴的生活。后来贵为丞相,他吃饭的时候只有一个荤菜,睡觉时只盖着普通的棉被。公孙弘的做法赢得人们的称赞,但是也有人表达了反对意见。大臣汲黯向汉武帝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公孙弘担任着很高的职务,有非常可观的俸禄,但是只盖普通棉被,这说明他在沽名钓誉,而这样做的闷的是为了骗取清廉的美名。”
汉武帝听了汲黯的意见,觉得很有道理,就问公孙弘:“你如何看待汲黯的话,他说的都是事实吗?”没想到公孙弘承认了,他说:“汲黯说得非常正确,在朝堂上的各位大臣中,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我,正是因为我们的交情好,所以他能够切中我的要害,给我提出中肯的意见和批评。”
汉武帝听了更觉得吃惊:“既然你们关系好,那么他为什么还要指责你呢,这样的朋友有什么用呢?”公孙弘镇静地说:“我听说过,真正的好朋友是诤友,不在背地里说坏话。汲黯能够当面指出我的过错,我求之不得。而陛下有汲黯这样忠心耿耿的臣子,也实在是一件幸事啊!”汉武帝听了公孙弘的这番话不住地点头,称赞他为人谦让,对公孙弘更加敬重了。
对汲黯的指责、汉武帝的诘问,公孙弘没有辩解,而是承认自己的过错,还当面夸奖汲黯的忠心,这是官场上一种为人处事的智慧。试想一下,如果公孙弘替自己开脱和辩解,别人就会认为他在继续卖弄;所以他索性承认自己的“过失”,以坦诚的姿态回应对方的非难,从而使自己摆脱了被动局而、获得了主动权。官场上,有许多事情不需要做过多的解释,因为人们都有自己的判断,因为事情终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所以,不要试图去影响他人、尤其是领导的意见,采取无为而治的原则,坚持不辩解,有时候更能赢得赏识和信任。
10.甘居人后,高人赏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运命论》
秦朝末年,张良曾经像许多仁人志士一样计划谋杀秦始皂,但是遭遇了严重挫折,后来,他逃到下邳隐居起来,有一天,张良在村边的石桥遇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两个人擦肩而过的时候,老人的鞋子不小心掉到桥下,于是就让张良帮他捡回来。起初,张良心里非常不情愿,但是看到对方年老体衰,就克制住自己的怒气去捡鞋子。
张良放下鞋转身要走,却被老人拦住了:“替我把鞋穿上!”张良顿时怒火丛生,心里充满了怨气:我好心帮你把鞋捡回来,你竟然得寸进尺,真是太过分了!张良正想破口大骂,然而转念一想,自己已经把鞋子捡回来了,骂他岂不是前功尽弃,还是好人做到底吧。就这样,张良默不作声地替老人穿上鞋。
这些举动赢得了老人的赞赏,张良经过了几番考验,最终得到对方的奖赏,这就是《太公兵法》。张良得到这本奇书后,刻苦诵读,最后成为满腹韬略、智谋超群的—代名臣。
生活中,那些有才华而不张扬的人,总是受人青睐。官场中也是如此,许多领导人选拔人才时,除了下属要有相当的才能外,更看重对方的“德行”。在中国传统语境中,谦虚、大度、严谨向来为人推崇。因此,做一个内敛、睿智的人,善于甘居人后,往往能得到高人的赏识,迎来仕途发展新机遇。
一个人无论有多么大的才华,都要懂得隐藏自己的欲望、不满、焦躁,做到甘居人后.放眼未来。张良为老人拾鞋、穿鞋,收获的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慧:刘邦约法三章.克制自己的欲念,最后得到的是天下为王。枪打出头鸟,树大招风。在官场中,得到高人赏识、指点尤为重要,因此做人做事慎之又慎,低调一点儿.很有必要。
11.隐藏好恶,安全栖身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一个人如果被他人看透了内心,就没有容身之地了。”官场中,适当隐藏个人好恶,才能谨防小人算计,才能不被政敌挫败。
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对自己的服饰有特别的偏好,当时他特别喜欢穿紫色的衣服,无论上朝还是会客都以紫色的衣服示人。
大臣们看到齐桓公这一一爱好以后,就纷纷穿上紫衣来讨好卉桓公。很快,穿紫色衣服的风气扩展到全国,结果各地的老百姓都身穿同一颜色的衣服了。而精明的商贩们趁机抬高紫衣的价格,结果老百姓好几个月的收入都流进他人的腰包。
齐桓公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就找管仲商讨对策。管仲对齐桓公说:“大王,您只要明天朝见群臣的时候,故意对穿紫衣的人表现出讨厌的情绪就可以了”。齐桓公觉得很奇怪,只好按照管仲的意见行事。
第二天,齐桓公在朝堂上看到几个穿紫衣朝服的大臣们正在洋洋自得,就皱起眉头说:“天天穿紫衣,没有一点变化,简直让人看烦了,离我远点儿吧!”很快,朝中再也没人穿紫衣了,而民间穿紫衣的风气也迅速减退。
齐桓公向大臣显露了自己的喜好,所以大家为了迎合他都穿紫色的衣服,结果齐桓公成了一个风向标。官场中,领导是组织里的关键人物,一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大家的注目,成为关注的焦点;隐藏个人好恶,才能建立领导权威,统御下属。对普通成员来说,隐藏个人好恶才能不被对手看穿,为自己赢得生存空间、发展机会。
中国人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最讲究察言观色了,实际上,这就是在体察对方的个人好恶。泄露个人好恶,无疑是向对方亮了底牌,怎么能在博奕中取胜呢?一个人毫无顾及地把个人喜好和盘托出,将会使自己暴露在太阳底下,没有安身立足之地,这种做法是不明智的。
12.红白变化,面部戏法
变脸如翻书。——俗语
京剧里,不同的脸谱,显示了不同的角色特征。官场巾,既要接受上级的指示,也要领导下属完成工作,显然也是不同角色的变化。因此,掌握变脸的功夫,善于德威并施、刚柔并用,才能奉上御下、成就大事。
历史上,东魏的丞相高欢独揽大权,与侯景抗衡。临死前,高欢把儿子高澄叫到床前,做了帮助儿子成就霸业的各种安排。其巾,他特别提出:“朝中职位卑徽的慕容绍宗是惟一能抗衡侯景的人,我没有提拔他,是想让你来做这件事。”高澄按照父亲的教导行事,给慕容绍宗高官厚禄,赢得了人心。儿年后,高澄的兄弟高洋成为北齐的开国皇帝。
高炊在世时,不给慕容绍宗加官进爵,足在故意唱白脸、做恶人,日的是把好事留给儿子去做。如此一来,人情自然是儿子的,慕容绍宗就会一心一意帮助高澄成就大事、抗衡侯景。高欢父子同唱一台戏,红白脸相契,是官场中成就大事的典型案例。
“变脸如翻书”,这种为人处世之道似乎缺乏真诚、难以捉摸;但是从现实来看,随环境的变化而“翻脸”,其实是一种圆融的处世姿态。官场中,要接触的人来自各个领域、各个阶层。接待客人,要和颜悦色;接触下属,要保持威严。如果没有变脸的功夫,怎么能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呢?
根据角色需要变换脸谱,是官场中的生存之道。只会唱红脸,不会唱白脸,会让你缺乏威严和英武之气:只会唱白脸,不会唱红脸,会使你丧失好人缘、寸步难行。比如,对待下属的时候,无论是赞扬鼓励,还是指责批评,关键在于把握时机、变换脸色。万变不离其宗,能够相机而动,则无往不胜。
13.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俗语
成丰皇帝即位不到一年,太平天国就起事了。刚刚登基的咸丰对政务还不熟悉,因此一时陷入了慌乱中。后来,他听从军机大臣文庆的建议,采用“以汉人制汉人”的政策,把曾国藩推到了前台。实际上,咸丰皇帝先后任命林则徐、李星沅、赛尚阿、向荣、琦善为钦差大臣,但都出师不利,最后才有了曾国藩的出场。
曾国藩出身文臣,军旅的事,可谓一窍不通。怎么办呢?他想起了唐鉴的话:经济之学,应该从史籍上去学习前贤的遗规。此前担任兵部侍郎的时候,曾国藩读过一些历代名将练兵打仗的有关典籍。他认为,明代戚继光“束伍”的策略最可仿效,而嘉庆初年率乡勇平苗的傅鼐,训练技击,建立碉堡的办法,也很有用。
于是,曾决定比照戚、傅的方法,订立一套训练军队的章程。曾国藩先从三营家乡子弟兵开始,用他的新方法训练,这就是湘军建军的起点。此外曾国藩综合各种因素,开始筹建、发展、壮大湘军。
曾国藩生平以儒者自诩,腰背弯弯,走路拖拉,平生不会骑马,不善刀矛。就是这样一个人,借助惩办“盗匪”、维护地方治安的工作经验,接手了剿灭太平军的重任,并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胜利,完全是一副行家里手的作风。道理很简单,曾国藩认为没有办不成的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要头脑动一动,只要用了心,无事不成。
官场之中,上司安排任务、出台政策,往往出于全局的考虑。作为下属,就应不折不扣地执行,即便遇到困难,也不能叫苦,要善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当初,曾国藩无意在军功上求出路,更不曾梦想会走出湖南去打太平军:可是后来的事实发展,却一步一步驱使他身不由己地走上了军事统帅的道路。许多事情无法说清,也不是自己能把握的,用心去应对,就足够了。
二、商场如战场
“无商不活”,商业是财力的来源,商业为各行各业提供经济来源,提供物质基础。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商业社会。这既为老百姓提供了重要的衣食住行保障.让大家有饭吃、有钱花,也促进了社会进步。然而,从事商业活动,经商赚钱,并非人们想象得那样简单,其中包含着很大、很深的学问。只有参透其中的玄机,才能与人谈判,做成生意,拥抱财富梦想。
1.厚道做人,广结善缘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栽物。——《周易》
经商、做生意,说到底,是建立信用的过程,“信用是交易的基础”。老子认为:事物得到同一,便有了顺利与祥和;事物失去同一,也就失去了和平与安宁。表现在经商活动中就是,厚道做人,表里如一,讲求信誉,才能广结善缘,赢得合作伙伴和顾客信赖:
经商盈利有“道”,有规律可循,然而“德”是“道”的化身——懂得如何做人,具备了做人的品德,才能做个大商人、成大事。我们常常说“做人要厚道”,意思就是不能违背“诚实”、“豁达”、“感恩”、“直率”、“助人”等品质,成为可信赖、值得倚重的人。
在尔虞我诈、弄虚作假的商业环境中,人们会担心投资能否收回成本、是否会遭遇商业诈骗,这样无疑增加交易成本、降低了投资者信心。具体到个人,厚道、诚信才能走得更远。风光一时的顾雏军违规挪用资金,接受了法律的制裁,更重要的是,他被证监会实施永久性市场禁入,商业大门对他彻底关闭。丢掉做人的准绳,会让自己失去参与的机会,这种代价还不够大吗?
商场如战场,精明、老练、会算计,才能获利。但是,厚道做人也是必不可少的。老子认为,不负于人,不欺于人,就叫厚道。“厚道”不是“呆头呆脑”,不是“僵化愚钝”,而是在明确各种利害关系后,能够与人为善,做到体谅客户、信任部下、爱护员工,从而广开财路:反之,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认为其他人都是傻子,只能“聪明反被聪明误”,到头来一场空。
商人要以忠厚为本,只有厚道才能给人以信任感,建立起长久的买卖关系,方能赚到钱。一个成功的商人必定是君子,而不是小人。那些表面上看来猴精鬼灵的人,是不适合经商的:就算是经商有了点成果,也不过是一些骗钱的骗子罢了,终究还是得不到别人和社会的信任的。
2.人情买卖,生意好做
合作是交情,成交是生意。——俗语
生意场上讲究“和气生财”,就是把利益的获取建立在人情基础上。处理不好人情关系,不能让对方顺心、满意,谈合作、谈交易只能是痴人说梦。
比如,买卖双方议价接近尾声。甲提议:“老板,东西我很满意,价钱也差不多了,你就给我个‘面子’少赚一点儿,把这笔买卖做成算了!”
乙当仁不让:“做生意就是做生意,价钱和‘面子’是两回事。对不起,少一毛不卖!”
显然,甲不会内心舒畅的,很可能一赌气,推掉这笔买卖。这样一来,乙就失去了一次赚钱的机会,损失的不只是金钱,还有时间和精力。
对中国人来说,人情就是面子。给对方面子,他才会认同你、感激你。否则双方交恶,很可能遭遇诋毁,有百害而无一利。
有些销售人员嫌弃顾客“只看不买”,往往升起无名怒火,甚至恶言相向,搞得双方都很僵。在这种情况下,“买卖”自然谈不成了,“焦点”也会立刻转移,变成双方一时的争强好胜。可想而知,这样做生意,怎么能顾客迎门呢,更不要说获利了!
红顶商人胡雪岩之所以功成名就,就在于他懂人情、明事理。当年,王有龄身无分文,胡雪岩冒着被解雇的危险慷慨解囊,结交了这个“穷”朋友;日后,王有龄科考登第,步入官场,胡雪岩迎来的是千金难求的“贵人”。这就是懂“人情买卖”的典型例证。
“买卖不成仁义在”,“做生意可以失败,但做人不能失败”,说的都是注重人情价值、做人胜于做事的道理。做生意不只是单纯的利益关系,还是一种艺术。
3.服务周到,顾客盈门
一切为了销售、一切为了用户,人人参与销售、人人参与服务。——IBM企业文化
家里来了客人,要礼貌待客、周到服务,让对方满意,才能使彼此关系融洽。怠慢了对方,往小的方面说会让人“挑礼”,往大的方而说会恶化双方关系。同样的道理,在商业活动中,只有提供周到的服务,才能让客户、顾客满意,顺利实现交易,赚得利润。
日本横滨有一家名叫“有马食堂”的餐馆,这里生意兴隆,吸引了许多带着小孩就餐的顾客。原来,餐馆负责人发现,父母带着孩子进餐时,常常因为孩子的衣服被饭菜沾污而狼狈不堪,一些夫妇甚至为此争吵起来。针对这一情况,有马食堂为那些前来就餐的“小顾客”提供纸制围裙,解决了父母的顾虑和烦恼。这种体贴周到的服务和心意,赢得了顾客的心,所以生意日益红火。
提供纸制围裙,显然是“有马食堂”额外的付出,然而这种会做人的举措触动了人心,所以大家都来捧场。因此,在商业活动中,想对方之所想、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是聚敛人气、财源滚滚来的前提和保证。
20世纪后半叶,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一场从产品到服务的管理变革歼始了。有好产品不一定能占领市场、获取利润,周到的服务越来越重要。在这一背景下,蓝色巨人IBM提出了“以技术为核心,以服务为包装”的管理理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IBM用服务打天下,以最接近顾客的方式解决问题,获得巨大成功。美国著名管理研究专家汤姆·彼得斯在《解放管理》一书中评价IBM:“是机器被滥用时代的一颗服务明星”。
思想支配行动,信念指导实践。经商赚钱必须明确一点:顾客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必须竭尽所能为顾客提供最佳服务,才能获得顾客的信赖,保证财源滚滚而来。更重要的是,老顾客对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满意,才可能吸引新顾客登门。
4.家贼难防,有备无患
家贼难防,内奸最毒。——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