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糖尿病防治100分 > 第6章 糖尿病的基本常识(5)

第6章 糖尿病的基本常识(5)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根据他的情况,医生认为血糖波动大与他的不良生活习惯及经常睡懒觉有关。要想平稳降糖,他必须合理安排工作,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改掉熬夜和睡懒觉的毛病。

时常熬夜会得糖尿病吗

是的,熬夜过量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充足睡眠可防“糖”

很多熬夜族加班加点工作后发现,不但没累瘦,反而“越紧张越胖”,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来说,如不保持正常的体重,则会增加患糖尿病的概率。

精神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的人是肥胖的高危人群,因为精神紧张引起内分泌失调,脂肪重新分布,同时会导致便秘,进多出少;而生活紧张、事务繁忙,会大幅度增加脑力劳动的时间,不断地减少体力劳动,从而减少了脂肪消耗的机会,这样体重自然随之增加。和其他人相比,有肥胖或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存在一定的患病诱因,如果条件适合,就像种子在遇到适当的环境一样,很快便会生根发芽。

从临床上看,一般在3个月至半年左右,这种内分泌的失调就会表现出来,因此,要是精神连续处在“重压”下3个月以上,一定要给精神放个“大假”。那怎样回避这熬夜熬出来的“糖”呢?

保持正常体重,远离紧张的生活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睡眠有规律、工作有规律、饮食有规律;另外运动也要有规律,让身体处于一个规律的状态中,这样不仅可享受到锻炼的乐趣,还能让身体远离糖尿病的威胁。

而糖尿病患者要平稳降糖,更应从改变不良睡眠习惯入手。晚上睡觉的时间不要太迟,最好在10时之前,而第二天要在早晨6时至8时之间起床,将每天的睡眠时间保持在8小时左右。即使工作需要,也尽量不要打乱睡眠规律,更不要耽误按时吃药打针。

如果前一天晚上睡得晚,第二天早晨需要“补补觉”,最好在早晨8时之前起来,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并进食早餐后,再睡个“回笼觉”,这样才能尽量保证血糖不受睡眠改变的影响。

为什么经常熬夜会得糖尿病

长期睡眠时间过长或过短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要高于睡眠时间正常的人。研究结果显示,每天睡觉不足5小时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是标准人群的25倍;每天睡眠时间超过9小时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则是标准人群的17倍左右。

凌晨4时到上午9时,是血糖最容易升高的时段。如果早晨没有按时起床,没有按时服药吃饭,整个白天的血糖规律就会被彻底打乱,会引起血糖的明显升高,增加肾脏的负担,随后导致血糖的波动,增加对血管的伤害,也加重了病情。

除了可以引起血糖升高外,对某些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来说,睡懒觉可能会导致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特别是服用中长效胰岛素的患者,如果早晨不起床及时吃饭,前一天晚上注射的药物还在起作用,很容易发生低血糖。对于年纪比较大的糖尿病患者来说,睡眠中的低血糖会导致昏迷,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当“夜猫子”和工作超人并不可取,有肥胖或糖尿病家族史等的糖尿病高危人群,更要改变熬夜和睡懒觉的习惯,以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10.睡眠不良也易患糖尿病吗

赵先生工作太忙了,无奈之下经常牺牲自己宝贵的睡眠时间,然后等有空的时候再依靠睡懒觉等方法把觉补回来,这种习惯已成为他平日生活中的“家常便饭”。虽然知道这样不好,但是也说不上来哪里不好就坚持下去了,直到公司例行体检的时候,赵先生才发现自己居然得“糖”了。这是怎么回事?医生询问了他的日常生活习惯以后,说道,这都是睡眠不足惹的祸。如今想要更好地控糖,就要保证睡眠充足、规律,赚再多的钱都没有健康重要。赵先生频频点头,决定痛改前非。

睡眠习惯不良也易患糖尿病吗

是的,睡眠习惯不良也是糖尿病病发的一个原因。

睡眠习惯不好易患糖尿病

不好的睡眠习惯并非小事一桩,因为长期睡眠时间过长或过短者最终患上糖尿病的概率要远高于常人。

一般认为,糖尿病主要是由于遗传、肥胖和活动过少三大因素造成的。然而,在对8 000名没有糖尿病病史的中年瑞典人跟踪长达10年后发现,这些人当中竟有500多人已不知不觉地患上了不同程度的轻微糖尿病,而且这些人患病的一个共同的主要原因是睡眠不好或睡眠太少。通过实验发现,一个人如果连续一个星期每夜只睡4个小时,必将对人体吸收糖分产生副作用。

那么,怎样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呢?

1.要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使自己有一个平静而放松的心情,充分地享受睡眠。

2.晚饭不要吃得过饱,不要喝刺激性的饮料。

3.睡不着时不必强迫自己在床上辗转反侧,可以起来活动活动。

4.白天尽量不午睡或打盹;必要的时候可以给自己一定的心理暗示。

5.工作再忙,也要尽量保证睡眠,不要指望事后补觉,此法有害无益。

不仅要睡,还要睡深

深度睡眠又称“慢波睡眠”,是人体得到最充分休息的睡眠阶段,因此被认为是睡眠质量高低的决定因素。如果深度睡眠不足,人体调节血糖水平的能力也会明显下降,从而导致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

以身体苗条的健康年轻人为例,如果夜间在他们进入深度睡眠阶段时用噪音对他们进行干扰,但又不至于吵醒他们,他们的深度睡眠会因此而转为浅睡。

虽然这些人的总体睡眠时间未变,但睡眠质量大打折扣。仅3个晚上,他们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就明显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受影响的程度据估算与人长胖9~14千克相当。

由于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试验对象体内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才能满足血糖代谢的需求。但实际上他们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并不能增加,这就会导致身体对葡萄糖的耐受性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将因此上升。

睡眠时间不足会削弱人的血糖代谢能力以及食欲控制能力等,导致患肥胖症和糖尿病的风险增加。除了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同样会影响糖尿病患病风险。所以在保证睡眠时间的同时也要保证睡眠质量。

11怎样看糖尿病的化验单

老李最近感到尿多、吃得多,他听身边棋友说这可能是糖尿病。老李吓坏了,赶紧到了医院,按医生的吩咐做了各项检查,化验结果出来后便急匆匆地找大夫去了。可是专家门诊太忙了,老李在门口排了近2个小时,也不见队伍移动。手里拿着化验单也不知道该怎么看,这张决定他命运的纸此时怎么看怎么像“天书”。

鉴定糖尿病一定要看化验单吗

是的,虽然自测糖尿病的方法很多,但是医院的化验结果才是最准确的。不仅能够化验出是否是糖尿病,还能测出处于糖尿病的什么阶段。

化验单上都有什么

糖尿病的有关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糖尿病的筛查、诊断、分型,并了解患者胰岛功能状况、评价治疗效果以及早期发现糖尿病并发症。检查结果都会反映在化验单上。

1.尿糖(U-GLU)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只含有微量的葡萄糖,尿糖定性检查呈阴性。

2.血糖(GLU)

临床上所说的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空腹血糖(FPG)的正常值为39~61毫摩尔\/升;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或餐后2小时血糖(P2hPG)≥111毫摩尔\/升为糖尿病。

3.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给受试者抽取空腹血标本后,口服75克葡萄糖,然后每隔一定的时间测定血糖含量并画出曲线,即为“糖耐量试验”。

4.糖化血红蛋白(GHb)和果糖胺(GSP)

由于血糖受饮食、活动、药物的影响而波动,因此,测定一次血糖只能反映取血当时的血糖水平,不能反映采血前一段时间血糖情况的全貌。

而GHb是血红蛋白与葡萄糖非酶促结合的产物,合成的速度与红细胞所处环境的糖浓度成正比。由于红细胞的寿命是120天,半衰期是60天,故GHb可以反映采血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其正常值为4%~6%。

GSP是葡萄糖与血清蛋白非酶促结合产物,血清蛋白的半衰期短,故GSP仅反映检查前2周的血糖总体控制状况,正常值为15~24毫摩尔\/升。

5.胰岛β细胞功能测定试验

主要用于观察胰岛β细胞的功能状况,协助判断糖尿病型别。

6.尿微量白蛋白(MALB)

糖尿病患者易并发肾损害,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会逐渐发展为尿毒症。早期糖尿病肾病,一般化验的尿蛋白常为阴性,易被忽略,待尿中出现蛋白或其他异常时,肾脏病变常不能逆转。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则是反映早期肾损伤的良好指标。

7.血、尿酮体检查

严重的糖尿病可使酮体在血中堆积,造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如不能及时发现和救治,可危及患者生命。尿酮体检查是筛查试验,筛查阳性也可能是由不能进食、呕吐造成的,筛查阴性也可能发生了酮中毒,故准确性较差。可靠的试验是测定血中的β-羟丁酸含量,超过05毫摩尔\/升提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8.免疫学检查

包括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和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等,主要用于糖尿病的分型。正常人及2型糖尿病患者这3种抗体测定均是阴性,而1型糖尿病多呈阳性,其中,GA-DA最有价值,1型糖尿病患者性阳率可高达90%,且可持续多年。

在化验时一般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要区别这是抽取静脉血还是指尖血。静脉血一般在医院化验室要分离去除红细胞后,用血浆进行自动或半自动的仪器测定。而指尖血则是用一滴全血在试纸上,以袖珍血糖仪快速测定。

血浆和全血的血糖值可能不一样。因为红细胞中葡萄糖很少,所以含有红细胞的全血的空腹血糖值比血浆的血糖值要低约12%。

目前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空腹血浆血糖值≥7毫摩尔\/升。如有症状则一次测定即可诊断,如无症状则过几天后再测仍高也可诊断。如测毛细血管全血,则此值相应为≥61毫摩尔\/升。此时应再测一次静脉血浆的血糖值以肯定诊断。

其次,要看测血糖的时间。一般为空腹8小时后取血。但也可以测餐后血糖,应在进餐开始后2小时测定。此时由于是进餐后,故诊断标准稍高,即血浆血糖≥111毫摩尔\/升才能诊断。至于毛细血管全血,此时与空腹不同。

因为进餐后吸收的葡萄糖先在动脉,以后在毛细血管与各种组织细胞进行代谢后再回到静脉,故静脉血糖较动脉血糖低。而毛细血管血接近于动脉血,所以餐后的毛细血管全血血糖并不像空腹时那样比静脉血浆血糖低约12%,而是基本相同,亦即是≥111毫摩尔\/升才能诊断。

对患者来说,别去多计较过于复杂的理论。为了随时知道自己的病情变化,应买一个质量好的袖珍血糖仪,定时测血糖。观察血糖值有无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这就很能说明治疗适当与否了。

12.糖尿病治疗怎样省钱

程先生32岁,在发现自身出现“三多一少”等症状后,立刻到医院检查,结果确实如他所料得了糖尿病,幸好是刚刚病发,他咨询医师给自己制订了严格的食谱和运动计划,日复一日,不曾间断。3年后,他的血糖水平基本回到了正常值,不用花大价钱买药,不用花大价钱打胰岛素,从头治疗,省钱省力。他得意地跟其他“糖友”介绍,糖尿病最省钱的方法就是不得病,即使得病也要早发现。把浪费扼杀在摇篮里,是省去花费最好的办法。

糖尿病治疗有省钱之招吗

有,不得病是最省钱的方法。另外,假如有了糖尿病的迹象,那就把它扼杀在摇篮里,这也是省钱方式。

节省医疗费用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得病

药物治疗和辅助治疗要并举,不能把大部分花费和精力放在药物上。人们一旦患上糖尿病,98%的人会选择用药物控制,用运动和饮食控制病情的不到2%。

而目前的糖尿病药物治疗主要是依靠以降低血糖为主要目的的口服降糖药,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确实能减少眼和肾脏的并发症,但威胁生命的心脏病和脑卒中的发生率并没有显著降低。

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方面也远远不够,其费用占总治疗费用的不到10%。而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是节省花销的最好办法。总结起来,可以得出降低糖尿病治疗费用的三步骤。

1.做好预防工作。

年龄大、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和肥胖人群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这些人应该注意经常检查,越早查出越容易控制。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年轻化趋势,4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应该定期检查血糖。

2.运动饮食疗法。

不是说得了糖尿病就得吃药,糖尿病的初期可以用运动和饮食来控制其发展,如果做得好完全可以不用吃药,这一过程延长,可节省不少费用。但是,有不少患者嫌运动饮食方法麻烦,觉得还是吃药省事,可钱是省不了了,因为一旦开始吃药可就不能停下来了。

3.降糖、控制糖尿病病程并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

降糖并不能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还要以治疗胰岛素抵抗为根本。胰岛素抵抗的一种表现就是糖尿病,但胰岛素抵抗也是引起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80%~90%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

针对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可以使用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不但能从根本上降血糖,还在降低大、小血管并发症等方面很有效果。

怎样及早诊断糖尿病

想要节省费用也可以早诊断,通过短期的胰岛素强化治疗节省费用。

怎样能及早诊断糖尿病呢?糖耐量试验是最标准、最科学、最敏感的诊断方法。这是因为,如果仅仅查空腹血糖,会漏诊相当一部分空腹血糖不高而餐后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

另外,糖耐量受损是指餐后2小时血糖处于78~110毫摩尔\/升的糖尿病前期状态,这些人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预防2型糖尿病就要从干预糖耐量受损开始。

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对所用人来说都是保持健康的举措,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更是基础的治疗。任何有效的药物,包括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都应该在控制饮食和适当运动的基础上使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