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李家三代
西汉的立国伴随着匈奴帝国的掘起。凭借着远远胜过汉民族的骑射本领和在草原上锻炼出来的身体素质,匈奴人频频南下抢掠,他们呼啸而来,策马而去,遇到的抵抗总显得单薄和无力,于是对大汉臣民充满傲视。即便如此,匈奴人却依然记住了一个人的名字,那就是飞将军李广。
李广是汉文帝以来的抗匈名将,在文帝14年匈奴侵入萧关时参军,由于善骑射,作战勇猛,成为一代抗匈奴名将,被匈奴称为“飞将军”。
然而,在立军功封侯盛行的西汉,李广历三朝皇帝,从军四十年却始终不得封,而他的属下、堂兄等名气都不如自己的人都纷纷封侯,封侯一事则成了李广的一块心病。原因也很奇怪,他作战虽勇猛,骑射功夫也超强,然而他立大功够得上封侯的却只有一次,而这一次又因为他政治头脑的简单而失去了。那是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过程中,李广在昌邑城下夺取敌军军旗,立下汗马功劳。然而,政治敏感度不高的他,不知道此时景帝的弟弟梁王正对皇位望眼欲穿,而景帝只想将这个位置传给自己的儿子。而吴楚七国之难中梁王立下巨大功劳,使得皇帝兄弟俩关系变得十分微妙,就在这个关键时候,李广却私下接受了梁王授予的将军印。这一举动当然大大得罪了皇上,他立功再大,也不会有机会封侯。
作为一个军人,李广不善言词,除了射剑,也没有更多的爱好。他驰骋疆场一生,唯一的梦想就是立功封侯,这是他心中无上的光荣。可命运就是与他作祟,就连汉武帝都认为他“数奇”,即命不好,运气不好。他一直苦苦努力,直到年过六十,他争取到最后一次机会。元狩四年,在李广的反复请战中,武帝批准他随大将军卫青出征,这就是著名的漠北之战。李广本是前将军,他有机会遇上匈奴单于,如果此战胜利,当然够得上立功封侯。可是关键时刻,卫青将他调到右路军。失望的李广又因迷路没按时与大将军会合,在接受审讯前,李广悲愤自杀。李广选择自杀是他立功封侯机会不再的绝望表现,也为他传奇的人生画上了一个悲剧句号。
而李家的悲剧还在继续。
李广有三个儿子,其中两个大儿子先于李广死去,留下三子李敢,在骠骑将军霍去病手下作军官。一次,他随霍去病出征,一举夺得匈奴左贤王的战鼓和军旗,并斩杀众多敌人,荣立战功,被封为关内侯。他的侯位来得如此迅速,比起父亲的一生不得志,李敢算是替李广圆了梦。
然而,李敢心中一直有一股怨气,他对父亲李广之死长时间地耿耿于怀,于是把所有的怨恨都发泄到大将军卫青身上,这下得罪了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年轻气盛的霍去病哪容得下舅舅受到一个属下的无礼,结果一剪将李敢射死。
李敢继承了父亲的军事才能,而且运气似乎比父亲好得多。李敢在性格的耿直上比李广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政治韬略上同样显得十分欠缺,他为他的鸡蛋碰石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更为李家的悲剧加上了重重一笔。作为武帝最宠爱的将军,霍去病没有受到任何处罚,李敢可以说是死不瞑目,这无凝为他平添了一层悲剧性。
三个儿子的生命都早早逝去,李广如有在天之灵,心中该是何等悲凉。事情也有凑巧的时候,李广大儿子在死去后,竟留下一遗腹子,取名李陵。
按说李陵算是出身于英雄世家,然而作为遗腹子,他从一出生就带着天然的悲剧性。
李陵长大后,同样继承了李家传统,箭法极好,在军中为官。公元前99年,西汉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兵匈奴。为配合战斗,李陵率五千步兵射手出兵,以分散敌军兵力。就在李陵准备收兵的时候,不幸遭遇匈奴八万大军。
在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李陵率军且战且退,坚持战斗八天,杀敌万余人。他向李广利求援,可救兵迟迟未到,最后弹尽粮绝,他说了声“无面目报陛下!”投降匈奴。李陵之投降在汉朝引起轩然大波,武帝一怒之下,杀死李陵全家,司马迁也由于为李陵辩护遭了腐刑。
在用“忠”和“孝”来评判一个人的时代,中国的历史人物要么如苏武般被列为忠臣,要么如秦桧般被列入奸臣。然而,我们却不得不困惑于无法给李陵一个定论。无论有千万个理由,总之他投降了,这是为汉民族不容忍的。而在强大的敌军面前,他坚持战斗八天,平均一个士兵杀两个多敌人,这种精神与战绩也不可谓不卓越。不管在过去和今天怎样看待李陵,李陵延续了李家的悲剧总是一个真实的存在。
李陵之悲,首先在于他遇上了李广利这样的小人。李广利贵为贰师将军,其妹李夫人又正得武帝宠幸,可以说富与贵他什么都不缺,要缺就缺在能力和智慧上。也正因如此,嫉贤妒能成了他性格的重要成分,李陵这样出类拔萃的人当然是他嫉妒的对象。于是在李陵被困的时候,他坐山观虎斗,迟迟不出援兵。李陵遇上这样的小人,无凝为他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李陵之悲,还表现在他在茫茫草原度过了寂寞的后半生。按李家的出身,按李陵在投降前尽全力的拼杀,李陵假降的可能性是有的。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在投降与死亡之间,李陵的选择当然有被理解的地方,因为只有活下来,才有希望。而全家的被杀断了他回汉朝的念头。昭帝时期,霍光曾意欲请李陵回汉,李陵以在匈奴期间,李陵以“丈夫不能再辱”婉拒了。可以体会他已心如死灰,家破人亡又身败名裂,夫复何求?
李陵之悲,更重要的是累及他的全家。李陵在投降的一瞬间,是否会想到连累全家老小。这一家人几代为武官,为大汉王朝立下数不清的战功,最后却落得灭门的结局,这是李家自李广自杀以来最大的不幸和悲剧。
李广及其子孙的悲剧是中国封建帝制的产物,是那个特定时代人们命运的缩影。按说,李敢因为父亲的原因,李陵则因为爷爷和叔叔的原因,对大汉王朝是有仇恨的。但是,他们依然作为大汉武将,为大汉的江山社稷杀得血肉横飞,这是儒家忠义思想根深蒂固于内心的结果。然而,自以为受命于天的武帝可以说是为所欲为,无论你付出过多少努力,做过怎样惊天动地的业绩,只要有一点点瑕疵,想杀想罚都凭他一句话。出使西域的张骞,历进十多年九死一生回到汉朝,其举动感动了数千来的中国人,也同样因为一次出兵不利被处以死刑,后出了钱才保住性命,不过也落了个削职为民的下场。可见,比起帝王来,一个人生命和价值的低贱。比起张骞来,李家三代人命运的凄惨也就不难理解了。
不过,无论我们怎样指责汉武帝,有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他把儒家思想作为统治工具在运用上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