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回眸·思索——小女子品读大历史 > 第62章 丝路遐思

第62章 丝路遐思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我至今没有到过丝绸之路的任何一个地段,但这并不影响我对这条路的挚热之情。我常常喜欢静静地靠在床头,任思绪辽远地飘散开去,飘向遥远的大西北。

那是一个干风呼啸的世界,是一个黄沙飞舞的世界,是一个在一望无际中点缀着点点绿色的世界。这个世界的历史里有高氵朝,有低谷,有辉煌,也有没落。丝绸之路跌宕起伏的经历,见证的是我们国度的沧桑历程。

我想起了长安,这个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当年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合击匈奴,重要目的就是希望解除匈奴对都城长安的威胁。张骞没有说服大月氏,却意外地开辟了丝绸之路,为长安的经济发展注入了空前活力,一绵延就是千年。

我们常常喜欢津津乐道于汉唐盛世,一个重要的象征就是都城长安的繁华。汉代长安的富足程度,用司马迁的话说,穿钱的绳子都烂掉了,吃不完的粮食都腐掉了。当然还有占长安城七分之一面积的未央宫,还有数不清的林苑建筑,见证着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王朝。长安发展到唐朝,再度迎来新的辉煌,仅仅大明宫就是现在故宫的四倍,而大明宫还是唐三大宫之一。这且不说,往来穿梭于长安的各肤色、各种族人口数不胜数,长安对世界的开放程度甚至超过今天的香港。各国人等均以能朝拜大唐天子为荣,玄奘在印度还惊奇地发现李世民所作的《秦王破阵乐》,成为当地的流行歌曲。

大约是物极必反的道理,无论是未央宫的雄伟还是大明宫的壮观,最终都作为政治的象征,随着朝代的更迭消逝于血雨腥风的战争,留下点点残垣断壁,让我们依稀忆起其往日的模样。长安在今天称作西安,今天真正留给我们的是无数的陵寝,秦陵、茂陵、昭陵,任何一个说出来,都是世界级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无声地诉说的,仍然是曾经过去的那些伟大时代,以及那些伟大的人和事。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今天的西安无论如何总凝聚着中国人太多的情结,凝聚着中国历史太多的印记。

往西追索,我想起了高昌。高昌在今天吐鲁番地区,说起高昌,我们首先就会想到玄奘。玄奘西行过程路过高昌,与高昌王结为兄弟,并许下诺言回国时经过高昌,在那里讲经说法三年。可是十多年后,当玄奘东归准备履行当年的诺言时,高昌国早被唐将侯君集攻下,并更名为西州。玄奘的结拜兄弟高昌王鞠文泰也死于那场战争。

事实上,在丝绸可与黄金重量对等交换的巨大商机面前,作为一个西域小国,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高昌自然会成为各路英雄都要得到的一块肥肉。在中原王朝、匈奴、突厥等势力此起彼伏的夹缝中,高昌周旋于各势力间,他的生存从来都是艰难的,他演绎的故事从来都是悲怆的,比如鞠文泰父子两代的命运。

鞠文泰的父亲伯雅是十分拥护中原隋王朝的,为此,他得罪了一定要与中原王朝分裂的铁勒人,结果被铁勒人赶下台。这伯雅也不是等闲之辈,六年后又杀了回来夺回王位,可这时隋朝已灭亡,中原各股势力正打得不可开交。伯雅虽意志坚定地要与中原联系,却没有通路。等到中原在贞观年间安定下来,伯雅又去世了。他的儿子鞠文泰继位后,一反父亲原有的态度,不与中原合作。可是鞠文泰严重低估了大唐的势力,当侯君集的大军开到高昌,他方知大唐是何面目,战争还没开始,他就吓得丢了性命。玄奘在半路上听说了这件事,干脆没有经过高昌直接回到了大唐。作为大唐的子民和鞠文泰的结拜兄弟,玄奘的心情一定是复杂的。

而从两汉到两宋,丝绸之路在战乱中几度被阻隔,又在和平中几度开通,道路蜿蜒曲折,几经易道,各西域小国,其命运的多变当合乎情理。其在和平期间的富庶、在战争期的悲怆命运也可想而知,高昌,只是它们中的一个代表。

今天人们提起丝绸之路,总是作为一个历史名词加以阐述,我不由得想起了丝绸之路由盛转衰的沧桑变迁。在经过唐朝最后一次巨大的繁荣后,随着唐末国运的衰落,西北部战乱频繁,吐蕃人越过昆仑山,占领了西域部分土地。到宋代,随着中国经济命脉的南移,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西北丝绸之路日渐转衰。

当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铁蹄驰骋在西域大地,西域及其周围的地方全部成为蒙古帝国的版图,丝绸之路比从前任何时候都通畅。可是,历经数百年的没落,人们似乎忘这条路上曾经络绎不绝的丝绸和瓷器,往来其上的更多的是宗教信徒,丝绸之路失去了往日的商业价值。

当中华文明迎来明清时期的再度繁荣,丝绸之路已发生了更为巨大的改变。生态的变迁让从前的西域绿洲一个个消失,河流的断流,流沙的浸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越来越少,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只能在茫茫的沙漠中寻找其过去的影子。

随着中国国力的再度衰微,随着列强的足迹踏入中华大地,中国人在无以自保中无暇顾及古老的大西北。人们忘了在那片土地上,曾经有过的繁荣和昌盛,甚至想不到也想不起在那里,有我们无数的古迹和宝藏,直到一群外国人的到来。

1900年,瑞典人发现了楼兰古城,1901年,英国人发现了尼雅古城。接下来,一群接一群的欧洲人来到了敦煌。1906年,另几个德国人走进克孜尔石窟。一批批精美的壁画被切割下来装箱运走,一群德国人仅从吐鲁番就带走了46箱、每箱重37公斤的文物。无数的绢帛、字画、经书,雕像成箱成车地远走它乡。

丝绸之路,在历经了战争、气候带来的多重灾难后,迎来再一度的深重劫难。

今天,我们终于把目光再度投向了这里,从开发到保护,从旅游到研究,丝绸之路作为我们民族的印记,发挥着汉武帝想不到、唐太宗也想不到的新作用,这种作用与商业、与战争、或者与掠夺不再有关系。

我喜欢这样静静地怀念西域,喜欢这样静静地悼念丝绸之路。兴盛也好,衰落也罢,人为的破坏也好,自然的变迁也罢,都是我们往夕岁月的见证。

我期待着有一天,我真切地踏上这条古老的道路,更近地触摸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