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有事问魏征
过了几日,封德彝在朝中故意挑起事端,对长孙无忌等人的决策提出异议,试图引起李世民的注意。
长孙无忌察觉到封德彝的异样,说道:“封大人,此决策乃是经过深思熟虑,您为何如此反对?”
封德彝冷笑道:“长孙大人,莫不是您怕我的意见影响了您?”
房玄龄也说道:“封大人,大家都是为了朝廷,何必如此针锋相对?”
封德彝却不依不饶:“唉,人老了,不再是当初陛下的臂膀,看来我也要退下来,回家颐养天年喽。”
朝堂之上顿时气氛紧张起来。
李世民皱起眉头:“封德彝,休要胡言乱语。”
封德彝连忙跪下,不敢在说话,不过阴阳这两句,他已经达到了目的,与其说是和长孙无忌三人的政见不合,倒不如是暗示给李世民听。
退朝后,李世民召来长孙无忌等人询问缘由。
长孙无忌说道:“陛下,封德彝近日不知为何,行为乖张,对臣等充满敌意。”
李世民沉思片刻,抬头看着魏征,说道:“魏征啊,朕思考关于封德彝之事,朕是否对他封赏不公,导致他心怀怨念。”
听听,这就是李世民,对待这些功臣们,哪怕他们对自己不敬,也会思考是否是自己的问题。
李世民问魏征,也是相信魏征不会徇私,也不会惧怕自己的权威,而不去说真话。
魏征一听,立刻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您绝非苛待封德彝。此人已然身居高位,所享荣华富贵远超常人。陛下的封赏皆依据其功绩而行,公正合理,毫无偏私。”
李世民微微皱眉:“可朕也在想,是否在某些地方未能充分考虑到他的付出,才让他有如此不满情绪。”
魏征言辞恳切:“陛下,您心怀仁慈,总愿从自身找原因,此乃明君之胸怀。但就封德彝而言,他所得封赏与他的功绩相较,并无不妥之处。
陛下治理天下,当以公平为准则,若因一人之不满而随意更改封赏之制,那朝廷纲纪何在?”
李世民点了点头,但仍有疑虑:“但封德彝毕竟也是朝廷重臣,为大唐也有过贡献。”
魏征继续道:“陛下,贡献不可否认,然功过需分明。封德彝之功,陛下已予以赏赐。但他如今在朝堂上胡言乱语,扰乱朝纲,这便是他的过错。
若因其过去之功,便对他如今之过视而不见,甚至怀疑自己的封赏决策,那日后群臣如何看待陛下的公正?”
李世民沉思片刻,说道:“魏征,你所言有理。但朕还是担心,若此事处理不当,会让其他臣子寒心。”
魏征说道:“陛下,只要陛下秉持公正之心,明察秋毫,让群臣明白赏罚皆有依据,而非随心而定,众臣自会明白陛下的苦心,又怎会寒心?相反,若因封德彝之事而妥协,那才会让真正忠诚勤勉之臣感到不公,从而心生失望。”
李世民站起身来,来回踱步:“魏征啊,你总是能让朕看清问题的本质。但朕还是要思考如何妥善处理此事,既能让封德彝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能稳定朝堂人心。”
魏征道:“陛下,臣以为可单独召见封德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明白陛下的公正无私以及对他的期望。同时,在朝堂之上,也应当明确奖惩制度,让群臣知晓,只要忠心为国,功绩卓著,必不会被亏待;而若心怀不轨,妄图破坏朝堂秩序,定当严惩。”
李世民停下脚步,目光坚定:“好,就依你所言。朕明日便召见封德彝,希望他能改过自新。”
封德彝还没等来李世民的召见,李承乾就往大明宫去了,因为王杰这个家伙好像发现了什么,躲的远远的,这样也就没有必要在等什么,只能说这些世家保命是真的有一套。
但他也明白,自己直接出面并非上策,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李承乾寻了个时机,前往李渊的住处。
“爷爷”李承乾走过来。
李渊微笑着说道:“承乾啊,快起来,今日来所为何事?”
李承乾靠近李渊,压低声音说道:“孙儿近日得知一件关乎朝廷的大事,事关当年父亲还是秦王之时。”
李渊眉头一皱,问道:“何事如此神秘?”
李承乾接着说道:“那封德彝在父亲还是秦王的时候,可真的为其出言?”
李渊脸色骤变,突然一阵绿一阵青,毕竟当初他扮演的也不是什么光彩角色。
“这,这个嘛。”
李承乾眼神一转,知道要给爷爷留点面子,回道:
“孙儿偶然听闻一些旧人提及,又经过一番探查,觉得此事非同小可,此人身居高位,确是不可。”
李渊沉思片刻,说道:“唉,现在是贞观朝,再也不是武德朝,留着他也无用,便是去了也好,不过就算我说,二郎也是不会相信的。”
李承乾说道:“孙儿知晓。但此事若不揭露,恐对父亲 不利。孙儿想,或许爷爷您能在适当的时候,向父亲暗示一二。”
若是放在以前,李世民可能真不信,可是封德彝刚整事出来,却是撞在了枪口上。
李渊明白李承乾的心思,点了点头:“承乾,你放心,爷爷心中有数。”
李渊借着家宴的名义,将李世民和叫过来。
宴间,众人欢声笑语,气氛融洽。李渊的心中却一直想着如何引出封德彝的话题。
酒过三巡,李渊微微叹气,说道:“二郎啊,我想起当年之事,心中感慨颇多。”
李世民放下酒杯,问道:“父亲,不知您所指何事?”
李渊看了一眼众人,缓缓说道:“当年你战功赫赫,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朝中不少人提议立你为太子。”
李世民微微色变,说道:“父亲,过去之事,不必再提。”
李渊却继续说道:“可你知道吗?为父当时之所以没有兑现废太子,改立你为太子,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参考了封德彝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