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公平竞争
周掌柜有些期待的接过了中年书生们递过的稿子认真的看了起来。
第一本书随意的翻了一下,
“苏逸辰!你已经被我们围攻了!!!”
余力的厉啸从身后传来,随着尖锐的破空声,一支利箭没入川身旁的黄土墙。
苏逸辰心头微惊,定睛一看。
只见阴暗的密林四处,已经隐隐约约钻出近千道黑色人影。
他们分别是:
索星晖,史修杰,杨恒,牧建德,苏宏毅,王江武,崔承基,咸英华,晃兴昌,钟成双,邓平,充国安,储浩歌,雍星辰,扈雅懿,鄂博涉,阚成礼,浦永宁,后安翔,郜英,祖俊能,蒙志明,韩承望,郭宏儒,乔经业,梁元亮,隗刚毅,宦奇逸,堵俊哲,简才捷,易鸿飞,卓嘉实,蒲俊迈,隆兴修,卓俊迈,双才俊,袁晟毅,詹绍辉,库成天,贡博超,寿英才,库同和,庄景铄,符英才,戈明达,关文柏,魏飞鸾,谭昊英,朱风华,汲元正,蔡咏德,陈宏峻,须文光,糜昊穹,顾涵蓄,暨英喆,彭敏达,寇炎彬,龚安宁,方承德,蒋景福,步逸仙,暨子琪,须同和,甘乐悦,巢锐,郁同方,庄阳晖,杨斌蔚,邱宏恺,郏元忠……
周逸瞪大了双眼,不可置信的看着眼前的这群蠢货,张了张嘴没说话。
这书生是不是脑子有病?
但看着众人期待的眼神,周逸又心一软看向了第二本书。
嗯,这回语句是通顺了,只见女主女扮男装成为大将军,凯旋后在庆功宴上,女主妹妹当堂指控女主女扮男装,女主因违背伦理被极刑处死,妹妹因大义灭亲被世人赞赏,并且继承了女主的军功…
哎哟我滴个亲娘啊,这是什么弱智脑残能想出来的剧情啊!
周逸用颤抖的双手翻到了第三本,只见一男一女迷失在了森林中,
“可是我们连可以吃的食物都没有了”
“你吃我的屎,我吃你的屎,循环下去,定能走出去。”梅之力试探着说道。
吴妲瑙转过头,震惊地看着他清秀的脸。 似乎下定了决心,最终凝重地点了点头。
“你可不能耍赖偷吃我的屎后不拉哦。”她歪着头叮嘱了一句。
我!老子与你们何怨何仇,为何要强奸我的眼睛?
周逸皮笑肉不笑的看向这群憨仔问道:
“你们的话本卖给李掌柜多少钱?”
“没收钱,我们这是义卖,只求一顿饭就行!”
“哼!”周逸猛的一拍桌子,站起来怒斥道:
“吃了这么多年的饭,就写出来这么几本垃圾,你们还好意思到处丢人现眼!就你们这几本书要是拿出来,老子这茶肆非得让百姓砸了不可!”
“掌柜!您怎么能这样侮辱我等……”
“住口!来人!”
门外的伙计纷纷赶来。
“叉出去!”
……
正阳街,群仙茶楼
一天三场,一连三日,群仙茶楼的李掌柜终于发现不对劲了。
最近自己的茶肆突然变得无人问津,来的要么就是只喝茶品茗,听说书的大都是普通百姓,靠近后排一站是既不消费又不打赏,每日就是听听黄段子就走。
达官贵人这两日是一个没见着,最近确实新书更新的慢,可看官老爷们不至于这么快就审美疲劳吧?前两天不是还听的面红耳热吗?
说起更新慢,李掌柜也是有苦难言,这招揽的写手多半都是落魄秀才,是既没吃过也没见过,让他们写些擦边小说也真是盲人摸象,谓之形如己所触,而不之全貌。
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个花样,听个两遍也就索然无味。
但真正的风流公子他是既请不起,人也不愿意来,眼下只能将就凑合。
一通胡思乱想后,李掌柜招手喊来了个手脚灵活的伙计:“最近海州城里的官人老爷们怎么都不见来听书了,你上街去打听打听,快去快回。”
“小的明白!”
那伙计得了令便匆匆跑下楼去,不到半个时辰就气喘吁吁地回来了。
“掌掌柜的,小的打听到了。”伙计缓了口气道,“是城里平阳街的逸品阁,据说周掌柜请来了海州第一才子写了篇《西游记》。
小人随便找了几位平阳街上的人打听了一下,此书确实生动有趣,很受年轻官人的喜欢,我花了一贯铜钱买了本手抄本,掌柜的您请过目。”
李掌柜大惊失色质疑道:
“这踏马啥书能值一贯,这书皮是金子做的还是书页是金子做的啊?”
“哎哟掌柜的,这城里哪有现书啊,这书摊都是偷着卖的!”
伙计慌忙找补,
“城里的贵人们最近都在逸品阁听书,一天三四场,去晚了都排不上队,自然就没人来咱这儿听书了。”
李掌柜听罢,眉头紧皱,之前笼络秀才本就花费不少,平日利润大头还得往上打点。
若是上头的贵人知道了此事,恐怕转头就把他卖了跟周掌柜合作,这要是没了贵人相助,他这茶肆怕是支撑不了多久。
这可如何是好?
李掌柜思来想去,这周掌柜不知是在茶肆门前踩到了什么狗屎运,定要想个法子把客人吸引回来才行:
“海州第一才子?为何之前从未听说此人,你打听到《西游记》为何人所作的吗?”
“不瞒掌柜的,小人在平阳街恰好听见了吴员外询问,据周掌柜所说,此书乃云阳街徐坤居士所作,若是想要当面催更可直接去他家里。”
原本李掌柜想请人去茶肆偷听记下来,这样群仙茶楼也可以讲,正所谓商场无父子,同行是冤家。
这个时代几乎没什么版权意识,即便有也是官员特事特办,用以政治攻击的手段。
但是转念一想此人能写出如此影响力话本,又自封海州第一才子,还是非常有结交的价值。
自己已经落后周掌柜一步,要是再与此人交恶,即便自己有官府撑腰,要是茶肆没了收益,自己还不是任人宰割?
而且大宋的地方官吏基本都没什么底线,你花钱只是保证人家不搞你,想要他们帮你出头那还是另一份价钱。
再退一万步来说,你难道能保证人家只写这一本话本吗,早些送点厚礼说不定下本书人家还能想着咱呢?
北宋一朝上至赵官家,下至普通百姓的思维就是能用钱解决的事都是小事,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宋浓厚的商业思维。
但对于国家来说,只考虑眼前的利益得失无疑是鼠目寸光的表现,在檀渊之盟以后北宋确实保持了百年和平,这是值得肯定的。
正所谓“日中则昃,月满则亏”,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长此以往,你越想用钱解决的事情反而越无法用钱来解决。
毕竟,欲壑难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