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天地最高之处
但我会解读锺文,这在何时何地,都是一件巨大的筹码。就像我精通机关术,哪怕我战斗力再差,队伍也不可能抛弃我。
只要把自己放在不可替代的位置上,任何局,都可笑谈而过。
陈翔对我有敌意,故意撇着嘴挑衅道:“万一你骗我们怎么办。咱们又不认识锺文,还不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我懒得跟这个白痴计较,直接指着照片上锺文的图案,并拿出几张昨晚整理的草稿:“是真是假,我想教授自己会判断,不需要你多嘴。”
徐宁拉了拉陈翔的衣服:“好了,先听听他怎么说。”
“教授你来看。”我指着图片上一个类似青蛙的图案,青蛙四肢犹如盲肠弯曲。
早期的象形文,更类似“画”出来的文字,而不是“写”出来。
“这个类似青蛙的图案,便是代表母系氏族的首领女娲氏。陨铁上的锺文,是蕴含诅咒的祭祀文段,讲述的是女娲氏时期国内发生的大规模叛乱。”
姊弑其弟骨,共工伐之,神农灭之,尧舜治之,是以七世八人,乱乃平,西君献图,是假称臣,引水入河,断洢洛,绝江汉,为之祸。
这便是陨铁残片上,可辨识的部分类似祭祀诰命的信息。
带有诅咒和憎恨的情绪,写这篇文的人,应该是部落的某个大祭司,年代在尧舜左右,不晚于夏。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朱学正对藏地文明很有研究,没觉得这段记载符合哪段藏地文明。
我道:“这确实与藏文明没有关系,讲的是咱们华夏内部的叛乱和王权变更。你说在藏地,看见过锺文写在大藏经上,可能是后人填补上去的,也可能是母系氏族西迁造成的。”
这段记载,与艾薇收藏的敦煌血经第二、第三卷有些类似。
伏羲氏死后,王权交予其弟郝骨氏执掌。
女娲氏鸩杀郝骨
氏于浊泉,自立为君。共工氏作乱,女娲氏伐之,于西北不周山,共工氏撞天柱而死,于是天下洪水,百患为祸。
是有神农氏于南方,以火德王天下,杀女娲氏称帝,号炎帝。居南方森林,避西北水患。
至于尧舜时期,洪水渐渐退去,才陆续开始治理荒芜了数百年的中原。
所谓“共工伐之,神农灭之,尧舜治之”,说的便是这个意思。
林小萌问我:“那么七世八人,又指的谁呢?”
“五帝和尧、舜,为七世。这个阶段,中原王朝开始建立,父系氏族逐渐强大,不断打压迁徙西北的母系氏族,缩小母系氏族的领地。尧舜时,逼西王母献益地地图称臣,所以文中有‘西君献图’的字眼。”
徐宁思考了片刻,显然是听进去了,但敏锐的质疑我:“五帝和尧舜是七个人,哪来的八个?”
我没被他难倒:“尧之兄曰挚,在位九年,禅让帝位于尧,《竹书纪年》称‘帝挚’,所以是七世八人。”
陈翔性格自大,目中无人,却看过些古书:“不对吧,五帝不是黄帝为首吗?”
我翻了个白眼:“黄帝之前是炎帝。你都说了,烈山氏叫‘炎帝’,如果不是五帝,为何称帝呢?黄帝为首,是史记和春秋的说法,我这种说法,源自敦煌血经,更为古老。”
朱学正的老眼顿时冒出精光:“贤契,你还看过敦煌血经?”
我暗道自己说漏嘴了,打哈哈道:“那啥,我说的是敦煌遗书,哎呀,血经那种东西这么珍贵,我怎么可能看过。”
“哦。”朱学正像个老狐狸笑了笑,没再表态。
后面那段话,是记载尧舜时期再次爆发了大洪水,但共工氏已经被女娲氏赶尽杀绝了,中原缺乏治水人才。
于是才有鲧、禹,父子两代十三年平定水患。
林小萌道:“女娲不是大地
之母吗,女娲造人的说法很普及吧,为何在锺文里面,女娲氏居然是弑君和制造叛乱的反面角色呢?”
我笑道:“傻丫头,世界上哪来那么简单的正邪。女娲造人的传说,源自西汉。真实的女娲,是一个强大的母系氏族联盟的首领,与父系氏族争夺王权和中原的土地,失败后被杀,族人遭到驱赶,文明也被销毁。”
涉及王权之间的派系斗争,是不存在正邪的。
从史料看,父系氏族最后赢得了那场战争,母系氏族一分为二,前者西去昆仑,成了传说中掌握不死药的西王母。
后者去了北海之外,成了靖人文明的前身。
魔国,魔母。
这是西藏象雄文明的说法。史诗英雄格萨尔王,曾用飞剑砍下魔母的头颅,消弭魔国之祸。
从称谓来看,这也是个古老的母系氏族,女人的地位高,掌握着国家的王权和神权。
那么,所谓的魔国,会不会与西迁的母系氏族有关呢?
我暗暗怀疑,但没有直接说出来。
看起来,藏地之行,我必须去了,答案就在眼前!
朱学正捋着白花花的胡须,并未表现得太失落:“可惜了,确实和藏地文明没有太大关联。”
我道:“如果大藏经的羊皮卷,也有锺文,由我负责翻译吧。”
朱学正并未拒绝:“这个自然。小兄弟你,不是普通人啊。”
“呵呵。”我笑了笑,并未正面作答。
上古时期的神话,瑰怪,神秘,玄奥。
那个时代,有神仙,有鬼魅,有不可思议的人力天工。总之,那是个奇迹时代,任何人读到那段看似疯癫的记载,都会产生好奇。
不爱说话的徐宁也主动问我:“莫非尧舜时期的大洪水,和西王母有关?那种级别的洪水,几乎淹没了整个南方和北方,靠人力不可能做到吧。”
“未必。”
我暗道,尚书里
面,关于洪水的记载,是因为浊河与长江同时暴涨,携带的泥沙冲毁了堤坝,淹没了农田和山林,几乎毁灭了整个华夏文明!
水位之所以暴涨,现代有科学家分析,是远古气温上升,导致浊河长江源头的高原冰川融化。
我想,假设西王母国掌握了焚炎之风的力量,那么瞬间产生的数百万甚至上亿的高温,足可以融化几百米厚的亘古玄冰!
想制造一场史无前例的洪水,对被赋予了神权的母系氏族而言,似乎并不是什么难事。
西王母国统治着西北的冰川和高山,国都恰好就在华夏两条水龙脉的源头附近,可以说,从某种程度,这个国家握着华夏文明的根源和命门!
难怪夏商周那么多天子都非正常死亡。
到了穆王时期,西王母国才被灭掉。这个传承超过三千年的古老部落,不是任何中原王朝可以敌对的。
那是青鸟的国度,是神话史诗的源头。
离天最近,世界最高!
藏地的阿里地区,被誉为世界屋脊的屋脊,那是藏地平均海拔最高最高的地区。
阿里地区的北部,就衔接着今天地图上的昆仑山。它的东部,接触着敦煌一地的祁连山余脉,南边深入雅鲁藏布江和峡谷,中部横亘唐古拉山脉支系,是整个地球的一块突兀龙头所在。
昆仑一词,翻遍尔雅、广雅、康熙字典,都找不到任何解释。
这个词,根本不存在于汉语的词汇之中。也就是说,目前没有任何书籍,可以解释“昆仑”两个字到底是什么含义。
古代人不可能胡乱取名。
因此南北朝的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分析,“昆仑”可能是某个古老文明灭亡之前,留下的音译符号。
也许与佛教的弥勒山有关,佛经称其为“魏摩隆仁”。
传说此山为世界之中心,有永恒不灭之法,可长存不亡,日
夜放大光明大智慧,与天地同在。
西周时期,认为昆仑在群玉之山附近。唐朝时期,认为昆仑在祁连山以西三百里。明朝时期,认为昆仑在星宿海北。
现代地图上的“昆仑山”,与古籍记载的“昆仑”相去甚远,那里据说是伏羲氏和女娲氏交媾的道场,是父系母系两族融合的地方。
我总结道:“正因为西王母国主宰着华夏河流源头的冰川,能引发大洪水,先民才制造了青铜量斗,这是监测水位和含沙量的工具,相当于木匠的尺子。”
“五帝时代,父系氏族急剧扩张,开始由部落发展成王国。到了尧舜时,更逼西王母献上益地地图以求自保。这令西王母心怀不满,融化冰川引发洪水,妄图借助天灾毁灭中原王朝。”
量斗是古代水文监测工具,明清时期还在沿用,是预测浊河水患的科学技术。
它的用法很简单。
铸造两个重量相同的量斗,通常是一升的大小。
其中一个,装满干净的泉水,另外一个,把每年的浊河河水装进去,放在天平上称。
同样是水,浊河的水肯定比普通的泉水要重。
因水里含有大量泥沙,泥沙的密度大于水,因此浊河之水,比平常山泉重二三分。
把两个量斗装满水放在天平上,开始加砝码。
如果砝码的重量低于三分,则表示今年浊河的河水,泥沙量不大,不会淤积河道,引发山洪。超过三分,则代表有决堤的可能。
超过五分,则要迁徙两岸数百万人口,到高山避祸。
到了秦汉以后,浊河一斗水,有泥沙五六,这个标准在不断增加,所以开封被浊河淹了五六次,导致了城摞城的恐怖地理位置。
我的解释得到了朱学正的认可,他确信我懂得锺文,那么此次藏地考察,我将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他便很痛快给我办了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