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功勋(五) > 第208章

第208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从战争和国内治安等等任务的需求来说,印度军方和政府当局在情报工作上,还是较为重视的,情报局隶属于内政部,负责国内的反情报任务,并搜集邻国情报。在全国各邦和边境地区设有情报分局,分局下设情报站、情报分站和情报所。该局的情报侦察范围较广,对外搜集政治、外交军事、经济情报,对内负责监视反政府分子以及外国驻印机构、外侨和外国人的活动。驻边境地区情报分局的主要任务是搜集当面的军事情报。方法有前沿观察、巡逻侦察、派遣特工、无线电技术侦察和审讯越境边民等。此外,印度内政部保安局下属的航空研究中心除为保安局、情报局提供空中勤务外,也担负边境空中侦察、搜集军事情报的任务。

而印军侦察任务通常由各军兵种部 ( 分 ) 队分别或协同完成。印军《作战程序》规定,战时陆军师属各级指挥机构均应建立侦察组,负责侦察的组织与实施,平时国家情报机构协助军队从事军事情报侦察。军事情报侦察系统印度军队无统一的情报机构,三军情报部门自成体系,分别受三军司令部领导。但三军的技术侦察则由参谋长委员会下辖的通信情报委员会负责协调。陆军司令部第一参谋局下设情报处和通信情报处。前者负责陆军侦察情报手段的建立、人员训练、侦察情报工作的组织计划以及情报的综合研究 ,后者负责全军的无线电技术侦察工作,并接受情报处的业务指导。各军区、军分别设有情报处和情报科,师参谋科编有情报股,分别负责本级侦察情报工作的组织与实施。陆军编有专门的情报侦察分队,负责平时的军事情报搜集工作。各类师编有战地勤务班,旅编有储报班。此外,装甲师、独立装甲旅还分别编有独立侦察营和侦察连,装甲旅 ( 团 ) 编有侦察排,分别负责本级的野战侦察情报工作。空军、海军司令部分别在第一和第二参谋局下设有情报处,负责领导各自军种的侦察情报工作。

然而这一次,在旁遮普出现****之前,首先发现情况不对味的,并不是情报局,也不是内政部保安局,而是第11军的情报科。由第7步兵师、第9步兵师、第15步兵师、第23装甲旅和摩步55旅组成的第11军主要就是部署在旁遮普的贾拉帕哈尔,其中第7步兵师驻守费罗兹普尔,第9步兵师驻守在米鲁特,而第15步兵师则是驻防锡克教徒的圣地-阿姆利则。

正赶往木尔坦一线的第11军虽然全力增援第2军方向,但是司令部的情报科却是始终以东北方向的情报搜集为主要工作,该军的第9步兵师所属第32旅和第42旅虽然已经和巴基斯坦人交战了,但是作为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主力的第9步兵师一直以来,都是与锡克教徒们有很大的联系,此时,中国人正在旁遮普东部地区和第9军交战,第11军司令部方面一直担心锡克教徒们趁机闹事,所以要求情报科务必紧紧注意阿姆利则的动向。

1984年5月,时任印度总理的英迪拉-甘地面对锡克教徒的“叛逆”秘密召见西部军区的主要指挥官,继而制订了一个代号为“蓝星”的作战计划。整个计划的主要意图和目标就是攻占锡克教徒的圣地-金庙。于是按照计划,从5月30日开始,近七万印度军警包围阿姆利则金庙,一时之间,印军的坦克炮口对准金庙,直升机也频频在上空盘旋,军方要求金庙内的那些“叛逆”锡克教徒立即无条件投降。而锡克教极端派首领宾德兰瓦勒及其教徒们则是置若罔闻,这些蓄发留须的教徒们,每天除吟诵经书之外,便是修筑工事,并在金庙的各制高点上设置机枪火力点。 “除非印度政府同意锡克人独立,建立卡利斯坦国,否则战斗永不停止。”面对这样的要求,英迪拉下令进攻,于是在6月5日,政府军同守卫金庙的武装锡克教徒交火,翌日凌晨,开始进攻金庙,阿姆利则城内枪声大作。锡克教徒经过一阵短暂的慌乱后,也开始拼命抵抗政府军的进攻。

由于英迪拉一再要求军方尽量不要用重武器攻击金庙建筑物,因此印度士兵只能跟在坦克后面,缓慢地向金庙正门逼近。当天蒙蒙亮的时候,印军坦克已撞倒了金庙大门,但躲在沙包后的锡克人用机枪封锁住从大门广场到神殿的通道,许多政府军士兵被打死打伤。战斗到上午9时许,政府军依靠兵力优势,控制住金庙所有出入口,并一步步压缩锡克人的阵地,政府军的大喇叭还反复播放政府的劝降通告。中午以后,失去耐心的政府军开始向金庙内开炮,锡克人的据点被逐一摧毁。宾德兰瓦勒也在激战中被打死。经过两天一夜的战斗,政府军完全控制了金庙,576人在冲突中丧生,348人受伤,1417人被捕。 这起金庙事件的直接参与平叛部队便是有第11军,而由于这起镇压暴乱事件,第11军也始终与锡克教结下仇怨。第15步兵师驻扎在阿姆利则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了提防锡克教徒们闹事。新德里的那些高层们一直认为的是,旁遮普联队和锡克联队的可靠性一直没有问题,但是第15步兵师驻扎在阿姆利则,却是为了提防锡克教的发难,这就是一个矛盾面了。新德里的高层自己也说不清这种矛盾其实究竟是什么。

旁遮普联队由旁遮普人组成,从英国人来世建立这样的部队开始,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印度前总统赞克尔-侯塞因就曾经说,“旁遮普联队是印度陆军享有盛名的最早的步兵联队,旁遮普联队的历史就是印度军队的历史”。事实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旁遮普部队就曾赴缅甸、马来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北非和意大利作战。而且印度独立前,旁遮普邦一直是印度出兵最多地方,被誉为“印度的利剑”。旁遮普联队士兵主要来自东、西旁遮普的锡克、道格拉、帕丹族和回教徒。由于旁遮普从自古以来,一直是印度和外国入侵者鏖战的战场,故陶冶了旁遮普人独特的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性格。

他们吃苦耐劳,有尚武传统,世代以当兵为荣,几乎每个家庭都挂有当兵的照片。 而锡克人则是印度出兵最多的民族之一,锡克族占全国人口的2%,但为印军提供了12%的兵源。 锡克联队始建于1846年。二次大战期间,锡克联队曾赴伊拉克、波斯、叙利亚、利比亚、希腊、意大利等地作战。锡克官兵的民族、种姓和教派观念浓厚。锡克人有反抗异族统治的传统。据悉,他们发展为“尚武民族”始自印度宗教复兴运动,其性格强悍好斗,自诩为“雄狮般凶猛”。1758年英国统治印度后,锡克人从未间断过抗英斗争。正是这样,锡克联队才向来为英国人所重视。在印度陆军中,威尔士亲王属第14锡克步兵团这样的部队从来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只不过印度人并不放心他们而已。

印度人更愿意相信马德拉斯联队和廓尔喀联队这样的部队。马德拉斯联队是以南印度马德拉斯邦命名的联队,是印军中历史较久、多民族混编的联队。早在1746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就开始招募马德拉斯人当兵,当时人们称他们为“土著士兵”。组建初期,该联队士兵身着镶有蓝边的红衣裤,配有燧发步枪,故很快以“红衣队”闻名于世。由于他们英勇善战和献身精神,颇是得到英国人的信任,更重要的是,马德拉斯联队各族士兵,不管是印度教徒、基督教徒还是回教徒,他们都在联队的同一经堂中祈祷。各教派之间基本和谐,无突出矛盾。

在食堂中,不管属何教派,都聚集在一个食堂进餐,吃一样的伙食。马德拉斯人有尚武传统,在战斗中表现出顽强、不屈不挠的精神,甚至杀身成仁。一直以来,马德拉斯联队都保持其独特的传统,他们的宣誓典礼与别的部队迥然不同,印军士兵是喝一口圣河之水,手捧经书,而马德拉斯联队士兵却尝一口银盘中的盐巴,他们是名符其实的“盐巴”,这是因为盐巴一词与中坚是同义词。至于廓尔喀联队,那就不用说,谁都知道,廓尔喀士兵的忍耐性,正是由于勇敢且吃苦耐劳,廓尔喀兵才深受英国人赏识,1947年印度独立时,根据英、印、尼三方加德满都协议,英国和印度瓜分廓尔喀部队。

如今在旁遮普,印度政府和高层玩的就是这种制衡,也就是部署旁遮普联队和锡克联队进行“圣地”防御,同时却又以马德拉斯联队和廓尔喀联队来监视旁遮普的那些锡克人。但这样一来,却恰恰使得矛盾加剧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