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爱恨交织话烟草 > 第15章 烟的礼俗(3)

第15章 烟的礼俗(3)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用花线表示我正来月经。

用黑线表示我不爱你,而且我很悲伤。

用蓝线表示你来吧,我可以见你。

用头发缠绕,表示你任何时候都可以和我约会,或者我很想单独见你。

用两支缠在一起的烟卷和普通烟卷一起招待对方,表示我有很多男朋友,但只对你一个人有情义。

卷烟时,把纸的一角向内折叠,表示我爱你,你来吧。把纸的一角向外折叠,表示我不爱你,你不要来。

把纸的一角先向内折,然后再向外折,表示我对你有情,我难于开口。

卷烟纸的一边向内折,表示我像生命一样地爱着你。

把烟头点燃,表示我爱上你了,等等。

11.雪茄联姻

苏里南的印第安小伙如果盯中了一位姑娘,便告诉父母,并由父亲选一个良辰吉日携带精美的雪茄去女方家拜访。如果姑娘的父亲欣然接受,亲事就成了。如果不接受,婚事就告吹。

12.一火忌点三人烟

西方人在用火柴点燃香烟时,在连续为第二个人点燃香烟后,总是把火柴灭掉,稍待,再重新为第三人点燃香烟,不会一连给三个人点燃香烟。这是什么缘故呢?据说在1899年布尔战争中,有一天晚上,不少士兵因抽烟暴露目标而被打死,其中大多数是点燃第三支烟时被打死。因为点前两支烟时暴露了目标致使敌人有时间瞄准,所以点第三支烟时就正好被打着。因此,至今人们忌讳点燃这倒霉的第三支烟。

中国敬烟风俗漫谈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注重礼尚往来,十分注重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交际中互相传递香烟称作敬烟。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之间,客人来家,沏茶敬烟是必不可少的,是中国民俗中最普遍的礼俗,烟是招待客人最常用的东西,也是被频繁作为馈赠的礼品。在北京,旧时嗜好旱烟或水烟。尤其到清代后期,皇宫及诸王府乃至民间,吸烟风气尤甚。北京旧式家庭中的老太太,手托长烟袋盘腿往炕上一坐,儿媳妇、孙媳妇侍立旁边装烟、点烟,那“谱儿”可就大了。“敬烟”在我国是知礼懂事的行为表现,晚辈敬长辈,下级敬上级,主人敬客人,其中都有很深的学问。敬烟礼俗的讲究,实际是传达了一种人类美好、善良的愿望。

现代社会生活中,敬烟也同样作为一种社交礼俗被继承下来。香烟被频繁地使用,随时随地传达相互致意的愿望。不同地区、民族、宗教信仰都渐渐形成了一些规矩,如向长辈敬烟要双手捧上;对长辈递来的烟要双手接过;在向女客人敬烟之前,要先问对方是否抽烟,这样才不会冒昧;对信奉伊斯兰教、基督教的人则不要敬烟;对不吸烟的客人不能“强行”劝吸;给客人递烟时要双手递上,别人向你“借”火时,最好将烟头朝内、烟嘴朝外地递出,既礼貌又避免烫伤别人。

鄂伦春人的烟俗

建国初期,由于生活水平较低,鄂伦春人从外族买来旱烟种子,学习汉族人的耕作方式,在自家进行撒种。大多数鄂伦春人皆效此法、自种、自晒、自给。八十年代后,随卷烟的不断发展,旱烟种植减少,但鄂伦春人吸烟人数有增无减,品种也由单一的旱烟转向多种品牌卷烟。至今,吸旱烟的人已很少见。

心灵手巧的鄂伦春人利用丰富的桦树资源和猎取的珍贵兽皮,制作传统烟具。独具民族特色的烟袋锅、桦皮烟盒、兽皮烟荷包等物,制作精美,经久耐用。利用一种“空心树”的茎制作烟杆、树根做烟嘴;鄂伦春妇女用特别的歼骨器(拉克拉温)在桦皮烟盒上雕刻精美的图案和花纹,图案多为卷云、花草和几何图形,绘成红、黄、黑三种颜色,表示喜庆、吉祥和坚贞的爱情;在皮制的烟荷包上饰以华美的刺绣,颇具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鄂伦春族是热情好客的礼仪民族。不论本族人还是外族人,只要来到主人的“斜仁柱”前,主人都会热情招呼,把客人请到“斜仁柱”中坐下,先把客人的烟袋接下来装上烟,点燃后递给客人吸用,或敬上卷烟。客人临走时要用自己的烟袋装上烟或敬支烟,请主人吸用,方可离去。

施甸傣族的嚼烟

居住在施甸县旧城乡的中年以上傣族,不论男女几乎都习惯把沙基、芦子、石灰和草烟等放在嘴里不停地咀嚼,这就是施甸傣族的“嚼烟”。“沙基”是一种用槟榔、李子树皮、栗树叶熬成的黑褐色胶状混合物;“芦子”是一种切片晒干后的藤本植物果核,而“草烟”则有自种的烟叶,也有从集市采购来的烟丝;石灰即熟石灰。

嚼烟放入口中咀嚼一会,唾液便变成红色,一边嚼一边要吐出嚼剩的残渣。嚼烟的混合物含有少量生物碱和弱酸,长久嚼烟有消炎止痛的功效,对牙齿和口腔有保护作用,可以防治嘴臭和减少口腔疾病,常嚼烟的人不会得牙痛病,即使到了古稀之年.满口牙齿仍完好无损。

闲暇的时候,这些傣族人就会三五成群地集在一起,从挎包里掏出心爱的小盒子,将盒内的沙基、芦子、石灰、草烟一一相传,边嚼边聊天,这成了她们驱除疲劳、消愁解闷的好方式,以致成为嗜好。

称吸烟为“食烟酒”的畲民

浙江丽水地区的畲族称吸烟为“食烟酒”,这里的烟俗丰富多样。新中国成立前,几乎每户人家的前厅都放着一个或几个陶制的火盆,里面装满发着微光的炭火,以供点烟筒用。畲族有一种1米至1.5米左右,配银、铜或玉质烟嘴的长烟筒,只有族长和村里辈分高的男人才有资格使用,是权威的象征。

烟筒嘴的配备亦有讲究。只有经过“传师学师”仪式(又称“做聚头”或“做阳”)的人,其使用的烟筒才可配备烟筒嘴。“传师学师”是表现畲民对始祖和部落领袖崇拜之情的一种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民族传统活动,由畲族法师主持,设香案、挂福图、供师爷杖,由法师带领学师者边歌边舞,演示畲族祖先上山学法、行军打仗及狩猎等活动,整个过程要持续三天三夜。新中国成立后,只有少数畲民进行这种活动,同时长烟筒的使用和烟筒嘴的配备也没有那么多讲究了。

畲民在家吸烟,一般在中堂的边房,这是吃饭、会客之处。客人到畲民家时,主人会拿出自己家最长的烟筒装好烟恭恭敬敬地递给客人,然后从火盆中夹起炭火或划燃火柴为客人点烟,以示对客人的尊敬。如有数客同到,则先敬其中的长者。客人一般不推辞,但不宜连吸好几锅。客人递还烟筒时要站起来双手捧还;离去时必须将烟烬在火盆边磕尽,以示不带走主人的火种。客人如在厨房灶前火堂边就坐,则表示与主人亲热,双方可随意在火堂吸烟,交谈也随便得多。畲民从不在中堂祖宗牌位前吸烟。他们认为,面对祖宗牌位吸烟,是对祖宗的不敬;背对祖宗牌位吸烟,是对祖宗的最大不敬。

传说深山老林中的鬼怪“山魈”非常喜欢吸烟,听到有人说吸烟就会跟来,让人产生不测祸患。因此,在山上劳动的畲民招呼同伴吸烟时,不说“食烟酒”而说“吹火筒”。

鼻烟壶与蒙古民俗

鼻烟壶由玉石、象牙、水晶、玛瑙、翡翠、琥珀和陶瓷等材料制成,其样式有佛手形、梨形、茄形、桃形等,小巧玲珑、古雅美观,被人们视为珍贵之物。在蒙古,敬鼻烟壶曾一度成为牧民的一种日常见面礼:有客来,从长者开始,依次与客人互敬鼻烟壶。一般情况下,接过对方的鼻烟壶后,打开壶盖,取出少量鼻烟,轻轻地闻一闻,盖好再把鼻烟壶归还原主。

敬鼻烟壶作为一种尊贵的民族礼节是有其讲究的。若其中一人是长者,则须请长者就坐,晚辈就地站立与长者互敬鼻烟壶,晚辈不嗅,待长者嗅过以后,晚辈把鼻烟壶微微举过头顶,双手恭敬地捧还长者;同辈女性之间互敬鼻烟壶,一般不嗅,只躬身施礼轻轻地用壶体在自己的前额碰一下,然后归还原主;如果是非常敬重的长者来临,则须将自己的鼻烟壶盖打开一半,双手捧献。此外,蒙古人平时还把鼻烟壶作为一件随身的饰物携带,用一个绣有各种精美图案的小袋将鼻烟壶装起来,与艳丽的蒙古袍相呼应,粗犷之中带着灵巧之气。

鼻烟壶作为蒙古族见面时相互问候的工具是从清朝初年开始的。当时,清朝廷曾赐予鼻烟壶“富禄之玉桶”的美称。那时,朋友见面,第 一件事就是互敬鼻烟壶以示礼仪。此俗在许多地区于民国以后逐渐消失,但仍盛行于蒙古地区。蒙古牧民无论贫富、男女,平日都以一个精美绣花小口袋装上鼻烟壶悬于左胁下,在会客时,彼此取出互敬。现在,这一习俗除在蒙古民间喜庆之日使用外已不多见。

土家族烟俗与歌谣

在鄂西南烟草种植近400年的悠久历史中,土家族人们创造和发展了具有容美土家、鹤峰特色的烟事文化,形成了独特的烟俗和歌谣,且丰富多彩,原汁原味。土司田舜年进京进见康熙皇帝时所带贡品,除了白溢的米、白鹤龙井茶,还有红渔(今五峰县境,古属容美)的烟。

容美田氏土司几乎代代吸烟,土司诗人田九龄的《紫芝亭诗集》中写下多首关于烟的诗词:“云树依微起各天,秋鸿春雁总茫然,长州苑里开花坞,阊阖门前种柳烟”,“后金为阙玉为楹,瑶草琪花杂眼明,好是淮南成道后,共携鸡犬踏空行”,“秋听黄鹂唤友频,一声才尽一声新,相思空折相思树,怅望无烟寄美人”。土司诗人田玄曾被皇上诰赠为龙虎将军,在他的《秀碧堂诗集》中,记载烟的诗歌也不少,其中有一首寓意深刻,“何年灵物托山隈,凡眼纷纷聚族情,椟里公然成骨董,节间犹竟带风雷,千金无市宁同骏,尺木遥飞迥脱胎,不是神明真已尽,漫将灰劫比仙材”,“烟至口喉而出,茶至喉而入,相交口舌间,亦可共心腹”。明相国王安之在田舜年的《田氏一家言》序作中写下“耕烟种瑶草,自得世外香”的名句。这其中的“瑶草”,“烟霞”即是诗人对土烟和吸烟叶吞云吐雾自得境界的生动描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