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生活要懂点经济学 > 第26章 家庭经济学:百味人生走一遭 (3)

第26章 家庭经济学:百味人生走一遭 (3)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有个“女人如猫”的比喻很贴切。女人生性多疑,在每个家庭中因为女人多疑而产生的矛盾都似乎没有间断过,这也许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其实像情人之间的斗嘴或“夫妻吵架”这种事情,大部分都是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为什么芝麻大的事情就会成为夫妻争吵的导火线呢?为什么男人对太太忠心耿耿,可她还是疑神疑鬼呢?这些问题无不让男人感到头痛。

其实,女人通常都是有神经质的,如果她们在丈夫衬衫上发现有口红印,或者在丈夫的衣袋里发现一条新手帕以及衣服上有一根长头发等,女人的脑子里就会立刻想到一些带有桃色的事情。即使走到大街上看到朋友或附近的邻居在说一些悄悄话,她们也会很敏感地想到他们会不会是在说自己的坏话。这种现象,不仅常出现在通俗的小说、漫画和电视剧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也屡见不鲜。

那么,很多结了婚的男性朋友会问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女性会多疑呢?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首先,女人的天性都比较敏感,相对于男人来说,女人缺乏积极主动的精神,但是女人的天生的防御能力和谨慎的天性却比男性发达,因此,女性会产生很重的疑心病,对于那些整天在家的家庭主妇来说,她们的世界相对来说比较封闭,与外界接触不多,她们所接触到的都是自己的家人,整天无事可做,所以就会很容易对身边的人胡思乱想。

其次,女人是自私的,她们往往过分关心自己,多疑的女人有个特点:她们会以自己的利益中心画一个圈圈,落在这个圈圈里的一切东西都是属于她的,她都要进行深刻的审视。有些女人很容易犯多疑病,一旦怀疑某人对自己不好,某件事情对自己不利,便耿耿于怀,情绪也立即反常起来,很久都无法排解。如果更严重些,则好多天没有好心情,没有好脸色,她们想要却无法得到,本应从自己的能力方面做深刻检讨,深刻认识一下自己,但是她们却不会这么做,她们总觉得有人在搞破坏。不应该自己得到的利益,她们觉得自己该得到,得不到的时候,就怀疑是别人侵害了自己的利益,在自己画的小圈圈里转的晕头转向。

最后,女人多疑与女人收集信息的方式也有关系。女人不仅会对正式渠道传来的消息感兴趣,而且还会对非正式渠道传来的消息感兴趣,甚至对后者更加感兴趣。但是,因为这些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来源不明,准确性又差,她们的判断力就会受到影响,往往会做出一些错误的或者不合理的判断。根据心理学家的实验报告,女性对越暧昧越不准确的消息,好奇心就越强,从而使自己进行一番胡乱的猜测。就像经济学中所说的权衡取舍的成本,如果她们的判断是错误的,那么,她们心里就会有一种安全感,如果是正确的,她们就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怎么算自己都不会亏。

其实,通常情况下,女人的多疑对事情的真相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大多数时候,女人犯疑心病不过是给自己徒增烦恼而已。

对于结了婚的女人来说,当已不再信任自己的男人,婚姻就开始出现问题,处处不顺。对于男人来说,如果对太太忠心耿耿,没有做出什么出轨的事情,而太太却整天疑神疑鬼,夫妻双方的感情就会越来越淡,有一天你会发现这个男人真的出轨了。为什么?因为他不出轨也会被认为出轨,他总是背着这个黑锅,还不如真的就出轨了呢。所以,作为一个女人,还是不要多疑的好,其实算来算去,多疑并不划算。

为什么婆媳不能友好相处?

人们常说,十对婆媳中有九对不和。那么,婆婆与媳妇都是女人,都是一个家庭的同一角色,为什么就不能好好相处呢?古往今来,在婆媳相处的历史中,不是婆婆欺负媳妇的现象,就是媳妇虐待婆婆的现象。而在现代社会中,婆媳之间的关系,虽不再那么激烈,但婆媳之间的关系仍是所有亲情中最复杂最敏感的。

中国古代社会衍生出的婆媳矛盾,是社会中最广泛最具普遍性的一对矛盾,上至等级森严的大户人家,小到一般的平民百姓,这种矛盾无处不在。婆媳之间积怨之深令人胆战心惊,新中国的成立,对于中国女性来说具有很大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并不是男女平等,而是婆媳关系的大改善。婆婆对媳妇的统治作为封建礼教被推翻了,但是,不久取而代之的却是翻身做主的媳妇用同样的方式对婆婆进行压迫。婆媳之间的矛盾,用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存在的根本问题就是经济问题,也就是对家庭的管理权和经营权的争夺。

家庭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它与社会一样也具有生产消费分配的功能,家庭之间成员是以血缘为纽带联系起来的,它的内部管理结构是以金字塔的形式构成的。在家庭这个小社会当中,女主人是主要的管理与经营者,按照中国的长幼排序,婆婆自然拥有最高的权力。如此来看,婆婆与媳妇之间的关系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在家庭排序中婆婆与媳妇是长辈与晚辈的关系,有着双重的关系。前者媳妇是被管理者,须听从婆婆的管理,在后者的关系里,媳妇须尊重婆婆;前者婆婆有权利统治媳妇,后者婆婆又须关心媳妇。其实,家庭中最具优势的是以亲情为基础的经济关系,一切行为都超出了人性,亲情间的分配不是按贡献大小划定的,而是按需求分配的。

而现实生活中,婆媳在家庭这个血缘组成的小社会当中,是惟一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人,这就决定了她们之间缺乏一般亲情关系中的宽容与理解,也没有一般亲情之间超人性的关心与爱护,她们之间与家庭其他成员间的关系相比,最不协调的就是凡事爱争个高下。一般家庭成员中若发生矛盾,解决起来也会因亲情而具有一定的弹性,常常可以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婆媳之间往往因没有解决问题的弹性,就有简单问题复杂化的倾向。

再者,在传统的中国家庭当中,婆媳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媳妇是婆婆权力的法定继承者,于是婆婆就把媳妇当作自己权力的直接迫害者,对媳妇自然也就没有像其他成员那样宽容和厚爱。而媳妇与婆婆在家庭中的关系,原本是简单的长辈与晚辈的关系,但在种种错综复杂的利益交织中,原本就脆弱的亲情关系,早已被现实的经济利益破坏的四分五裂。媳妇只有忍辱负重地等待,一旦有朝一日媳妇熬成了婆,那么她必然会用同样的办法去对待自己的媳妇。至此,婆媳之间的关系已经演变成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关系,变成了一对宿敌。

如今的家庭无论从结构上,还是家庭关系上,与以前相比要简单得多,婆媳之间的矛盾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大部分女性走出家庭进入社会中,家庭不再是她们人生惟一的舞台。婆媳作为两个独立家庭的管理者,她们之间直接的矛盾基础已经不复存在了,但这并不妨碍她们之间的明争暗斗。婆媳的矛盾的直接受害者就是链接他们之间的那个男人,从表面上看,婆媳之间的矛盾焦点是婆婆为了永久地占有对儿子的控制权,而媳妇是为了完全得到对丈夫的管理权,其实不然,还是对家庭管理权的争夺。婆婆作为这个家庭中丈夫的母亲,在她的眼里,儿子就是她的私有财产,但是儿子长大成人后,不再受她管理,而是把这部分权力交给另外一个女人,作为婆婆无论从内心,还是在思维定势中,都不会甘心情愿地把这部分权利轻易让出。

于是,婆婆以养育之恩为筹码,要儿子听从自己的,作为这个家庭的女主人——媳妇,自然无法接受婆婆的这种行为,当婆婆对这个家庭进行干预时,表现出的是更为激烈的对抗。加之,中国社会一直无法改变的家庭养护体制的存在,也是引发家庭中婆媳矛盾的主要因素之一。婆婆作为儿子婚姻的早期投资者,她在年老时得到回报是理所应当的,而媳妇作为受益者,却不愿意承担这个责任。因此,决定了婆婆与媳妇之间的矛盾在短期内是无法消失的。

为什么要生男孩?

为什么要生男孩?其实答案很简单,问题就出在“养儿防老”这句老话上。养儿方能防老,能不重男吗?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性别歧视的现象现在依然存在,有些西方国家这一现象不太明显,另外中国人还有生男传宗接代的思想,所以“重男轻女”现象每个国家都存在,但中国比较明显。

有一则事例: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嫁给了一位英俊潇洒的小伙,两人感情非常好,结婚后不久便开始讨论生儿育女的事情。虽然小伙子出生在城市里,但其家族中“重男轻女”的思想非常浓厚。姑娘怀孕的时候,小伙就告诉她,如果她将来生的是男孩,家里人就会很高兴把她捧上天。果然,姑娘最后如愿以偿生了一个男孩,小孙子的爷爷喜欢得乐不可支,给小孙子包了一个1万块的大红包。这与小两口结婚时2千块的红包和小伙子的弟媳妇生了个女孩2千块的红包相比,简直是天悬地隔。

如果把这一现象理解为典型的经济学投资回报行为的话,那么可以假设这个大家庭是一个集团公司,小孙子的爷爷就是这个集团的董事长,他的儿子们分别是各个子公司的总经理,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说的是子公司,不是分公司,因为分公司一般是不独立核算和自负盈亏的,而子公司不但要独立核算和自负盈亏,而且还要上缴利润。由于子公司的成立是集团公司提供的运营资金,所以,子公司需要回报集团公司,也就是说父母把子女抚养成人直到成家立业,反过来,子女也有赡养长辈的义务。

每到年终,董事局会根据各个子公司的赢利情况和发展情况给予表彰和奖励,算是对子公司总经理的一个肯定。那么,作为一个大家庭的董事长,小孙子的爷爷当然会把传宗接代作为集团最大和最长远的发展目标,而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小伙和他的老婆通过努力,实现了集团公司的战略目标,顺利完成任务。所以,小孙子的爷爷代表董事局行使特权,给旗下最具发展潜力的子公司发放了1万块的奖金,这显然很符合经济规律,也很符合现在管理逻辑。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集团公司有权给予表现良好的子公司表彰和奖励,也就是说爷爷有权给予完成任务的小两口1万元的奖励,但是,这一现象并不可取,如果每个家庭都这样做的话,那么男女失衡现象会更严重。

实际上,古时候存在“养儿防老”这一说法确实有一定经济学道理:从长远的角度看劳动力是增值的。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去衡量,养儿和养老就是一场名副其实的交易。为什么说“养儿防老”,养儿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老了让儿女来抚养,否则养儿干嘛。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不孝儿女,我们是否真正达到了“养儿防老”的目的,有许多父母由于儿女不孝,不尽养老的义务,而将儿女告上法庭,希望通过法律手段让不孝儿女尽养育老人的义务。原本养儿防老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却要通过法律来进行强制性的实行,普普通通的一件事情变成了一场赤裸裸的令人悲哀的交易。也就是说,养儿不一定能防老,付出很大的经济期望值,却未必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收益。

为什么说富儿不孝?

看过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李尔王》的人都会有很大的心理触动。为什么李尔王会被自己的女儿们如此虐待?为什么千百年来那么多家庭重复着李尔王式的悲剧?其结果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直到现在,大多数答案都是由一些鲜为人知的学者提供的。然而,令人欣慰的是,一位来自英国埃塞克斯郡的经济学家正在致力于弥补这个缺憾,这个人就是约翰·埃米施,他最近的一项研究充分地证实了许多父母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的疑问——为什么财富越多,子女就越不孝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