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家庭经济学:百味人生走一遭 (4)
很多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调查,根据英国家庭调查公司提供的相关数据,埃米施先生分析,家庭富裕的父母比家庭贫穷的父母更有可能为后辈提供金钱,在养育这些孩子的过程当中给予孩子更充分的物质满足,并花费大量的金钱作为学费供子女读大学所用。但是,父母财富上的成功在孩子们身上产生的效果似乎却恰恰相反。在被父母资助上大学的年轻人当中,有百分之二十的孩子不会定期给父母打电话,即使打电话也是要生活费或是遇到了什么无法解决的问题,甚至超过百分之五十的孩子不会经常回家探望父母,他们宁愿拿着钱和朋友出去挥霍,也不愿意回家。
然而,出生于富裕家庭的孩子在受过大学教育之后,也会成为有产者,这些有钱的子女通常情况下和父母的关系都十分疏远,这就是人们所谓的“富儿不孝”。
那么,为什么有钱人家的孩子会如此不孝呢?人们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只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是随着工作量的增大,收入的增加,照顾父母所需的成本也在逐渐的上升。他们会觉得为父母上街买东西这类事所需的代价太大,并不值得。财富越增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疏远现象就表现得越明显。
然而,另外一个答案却可以从经济学的另一个冷僻分支——策略遗赠理论中找出合理的解释。这个理论充分指出,儿女只有在确保自己所能得到父母的遗产份额的情况下才会对父母做出相应的赡养义务。但是这一点只适合家庭规模小,子女较少的家庭。一般情况下,家庭越富裕,家里的孩子就越少,所以,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就不存在为争得财产的竞争,他们也就不会为获得遗产而赡养父母了。
若把这些无情的法则考虑到其中的话,这些有钱人家的父母又将何去何从?或许,家庭子女多的结果会更好一点吧。但是埃米施对于此看法也并不是很看好,他说:“他们惟一能做的就是围着自己的儿女打转。”若想在现实生活中不犯李尔王式的错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过早的把自己的财产交给子女,手中握着财政大权,子女便不会太过嚣张。
为了不让“富儿不孝”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一定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教育孩子要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如果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一个只懂吃玩的少爷或公主,那么,你是否想过晚年以后的你该如何生活?
为什么富裕家庭的孩子较少,而贫困家庭的孩子较多?
中国有句古话:“人多力量大”。很久以来,这一观念深深地扎根在中国人的心里,所以把人数作为衡量力量的惟一标准是我们一贯的做法。但是否人多就真的力量大呢?是否孩子越多带来的家庭经济效益也会越来越好呢?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为什么富裕的家庭只要一个孩子,而贫困家庭却有几个孩子呢?
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问题主要在于富裕家庭的父母重质不重量,而贫困家庭的父母看到的只是表面的利益,重量不重质。假设用于抚养孩子的基本生活费用和母亲怀孕分娩期间的成本在一定条件下是相对稳定的,如果把这些看作是不变成本也就是数量成本,则用于提高孩子的身体和文化素质的医疗保健和教育费用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孩子的可变成本也就是质量成本。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家庭人均收入的不断增加,可变成本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而孩子的数量和质量之间又具有某种意义上的可替代性,于是父母的选择偏好由投入孩子的数量成本转向质量成本。
这一分析可以充分解释为什么富裕家庭的孩子较少,而贫困的家庭却往往倾向于生较多的孩子。若与贫困家庭相比较,富裕家庭的父母一般情况下都有较好的工作、较高的收入以及比较舒适的工作环境,为了养育孩子,他们所付出的牺牲也就是他们要支付的机会成本无疑要更高一些,即花费比较大,所以富裕家庭一个孩子的抚养压力已经比较大,更不要说再多抚养一个。同时,富裕家庭的父母更注重现代社会对孩子质量的要求,而且,无论什么时候,富裕家庭都希望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从而使自己将来有更大的收益。因为,从长期来看,收益的增加总是伴随着收益能力的不断提升,他们也愿意并有能力为孩子在质量方面的提高多付出成本。这样一来,通过权衡利弊,比较富裕的父母往往就倾向于在养育较少孩子的同时提高这些孩子的素质。
从总体上看来,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样,富裕家庭的孩子一般情况下都是质量更高但数量上却不一定是最多。收入的增加可能不仅仅体现为子女数量的增加,而且还体现在质量的提高上,但是,从理论上讲,数量弹性应该低于质量弹性。同时,因为受到养育孩子的时间机会成本的影响,随着家庭收入的不断提高,便会产生为了节省时间而以孩子的质量替代孩子数量的现象,而且,针对儿童质量需求的收入弹性要比针对儿童数量需求的收入弹性大很多。总之,一句话,富人家的孩子虽然少但其受教育情况却良好,而穷人家的孩子虽然多,但却缺乏教育。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贝克尔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生养孩子的成本问题。他指出,父母在生养孩子的同时,遵循的是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这是造成富裕家庭孩子较少,贫困家庭孩子较多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富裕家庭的父母,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收入水平和理想的工作,以及良好的福利。因而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更高,更愿意在孩子教育等方面花更多的钱。
所以,富裕家庭生养孩子付出的机会成本要比贫困家庭高得多,于是在权衡利弊的情况下,富裕家庭的父母就倾向于少生孩子。而贫困家庭养育孩子的直接成本相当低,甚至可以低到只要在大粥锅里多加一勺水孩子就能生存下来。孩子长大以后能帮父母干活儿,这就是贫困家庭父母对孩子的全部期望,所以,他们就倾向于多生几个孩子。
为什么要给孩子起个好名字?
姓名作为文字符号虽然不能决定孩子的命运,但却足以影响孩子的一生。什么样的名字成就什么样的人,这是有着充分的科学依据的。父母在给孩子取名字时,都寄予了某种期望,并把这种期望寓于名字之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会把这种期望告知孩子,同时,名字也会对孩子有一定的提醒作用和心理暗示,指明或暗示孩子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它对孩子的一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除此之外,一个好名字还能使孩子的人生之旅更加顺畅,也许还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好名是福,好名是金,有时一个好名字所发挥出的经济效益是无法估量的。
清朝同治七年,时逢全国科举考试,江苏考生王国钧,名列前茅,荣幸参加殿试,本为一等,因慈禧太后见他的名字与“亡国君”谐音,大为不满,马上下旨降为三等。随后,王国钧被发配到安徽任知县,后又被议改任教职,在山阳县任教官二十年,才以才干卓著被选任云南某县令,然而还未上任便去世了。
清朝光绪三十年,直隶人刘春霖参加科考名列进士三甲末等,因其名“春霖”有春雨之意,再加其姓与“留”谐音,很受慈禧太后青睐。慈禧认为此人名字吉祥,符合自己恩泽永垂的心境,便下旨将刘春霖拨擢为甲等第一,成为清代最后一名状元。
仅仅因这姓名的关系,王国钧与刘春霖的人生境遇便有天壤之别。名字对一个人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什么样的名字才能算是好名?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是大家都认可的:名字作为社会交往的工具,要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名字不仅仅是自我评价的问题,还关系到他人审美、社会评价的问题。名字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取决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一个人的名字折射出了不同家庭在文化素养、思想观念、情趣追求、社会层次上的差异。综观历史就会发现,历史上许多伟人、名人,他们的名字绝大多数都是好名。这些伟人、名人,为社会做出贡献,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他们不仅造福于社会,同时也获得了人们的尊敬,他们的大名深深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流芳百世。
名字是家庭教育的起步,是父母对孩子人生前景的信息密码的锁定,是强化个人愿望或社会责任的“固化剂”。灌注了人生信念的名字,将规范、作用和影响着人的一生,所以中国的社会是重“名”的社会,中国的智者,无不重“名”。圣人孔子曾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吴桂本来是个聪明的孩子,可他在上了小学以后就变得越来越不听话,经常和同学打架,老师布置的作业也不完成。吴桂之所以变成这样完全是因为他的名字,一次老师让他回答问题,他答错了,老师开玩笑地说:“我们的小乌龟其实是个聪明的孩子,如果以后上课时能够再用心一点就好了。”从此以后,同学们就叫吴桂小乌龟,这让他很自卑,从此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变得越来越叛逆,父母说什么他都不听,甚至将父母当作自己的敌人,他恨父母给他起了这个名字,他认为自己之所以变成这样全都是父母的错。
在吴桂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名字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虽然它只是一个符号,但是它却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的生活和未来。作为父母,想要给孩子一个好的未来,就先给孩子一人好名字吧!一个好的名字将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古人日:“艺由已立,名由人成。”给孩子起个好名字,有一个好的人生开端,只是第一步,日后还要向他们讲述名字的含义及来源,激励他们努力学习,立志成才,做到名符其实,在实现美好人生的同时为祖国的经济繁荣做贡献。
好名字,好未来,好人生……这就是给孩子起个好名字的经济学意义。
为什么每位家长都望子成龙?
纵观中国的教育史,不难发现每位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所以学生家长对高等学校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同时,每一位学生家长都有这种期望:以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大的预期收益,包括子女未来的工作薪酬、获得的荣誉、社会地位以及精神上的回报等等。
每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这点毋庸置疑。家长辛辛苦苦把孩子养大非常不容易,付出的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无法估计,这其中包含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辛。生活处处是交易,父母投入这么多成本当然希望能有相应的收益,而且大部分家长都期待着通过孩子实现收益的最大化。虽然在当今社会并非只有成绩好才能获得好出路,许多成功人士靠的是个人的能力而非优异的学习成绩,但大部分家长仍认为:只有学习好才能有出息。所以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非常关注,一言一行都在向孩子渗透着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
的确,每位家长都有着望子成龙的美好愿望,希望自己的子女长大后能成为一名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望子成龙没有错,但如果认为考上大学,考上名牌大学是成龙成凤的惟一途径,就略显偏激了,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读名牌大学与将来的高收入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的确,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有生力量,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但是,所谓人才绝不仅仅是一纸文凭,而是指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包括遇到突发事情时的应变能力,总而言之,是一个人创造价值的能力。
曾经对一些中小学生家长做过的调查显示:每遇中小学期末考试,许多家长都会给孩子定下硬性指标:要考进班级前几名,要么就是每门功课要考多少分。家长们往往抱着望子成龙的高期望强迫孩子再努力一些,强迫孩子做一些超出其能力的事情或目标。有不少人发出这样的慨叹:现在的孩子上学比大人上班还累,大人尚且有下班和周末休息的时间,而孩子整日背负着压力长期“苦读”,丝毫没有童年的乐趣。
“幸福经济学”专家指出:所谓的幸福,并不是指物质财富越多人就会越幸福。同样的道理也可以应用在教育上:并不是学到的知识越多、考的分数越高,学生就越快乐,以后创造的经济效益就越高。现实中的情况往往恰恰相反:那些平时学习越用功、成绩越好的孩子,越无法体会到学习以及生活的乐趣,因为他们整日学习,少了与同伴玩耍的机会,少了与家长沟通的机会。反而觉得生活除了学习以外,再没有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可见,家长望子成龙的期望如果过高,往往得不偿失,未必是理性的经济行为。
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家长的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如果家长能采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完全可以获得很好的预期收益。这就要好好地培养孩子,运用正确的教育手段,激发孩子对知识的渴求,培养孩子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孩子是一个可以无限估量的自变量,只要能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那么,无论这个自变量为何值,其期望值都是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