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先秦文学观止 > 第66章 史家典籍(13)

第66章 史家典籍(13)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作为一个明智的上司,赵太后确然知道,触龙此来决不仅仅是日常的寒喧问候,必有其他事情,“色稍解”可以看出她并没有完全放松警惕。果然,不出所料,触龙提出了自己的“私事”:走太后的后门,把自己的少子舒祺送进宫里“补黑衣之数”,这竟然是给正要瞌睡的太后送上了一个枕头,从“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这一句,我们可以看出太后此时已经对这个问题发生了兴趣:自己不让长安君到齐国去做人质,不也是出于对“少子”之爱吗?原来天下喜爱“少子”的,也并不是我一个人。甚至于堂堂的大丈夫不也是如此吗?哈哈,我们甚至能够听得见太后内心的窃笑声。而此时触龙又是如何接下去的呢?“甚于妇人”,这一句,对于太后来说,岂不是明明要住自己的枪口上撞吗?及至后来太后笑曰:“妇人甚异”的时候,所有的防备和戒心早已是荡然无存了。“欲将取之,必先予之”,触龙正是在此基础之上说出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话题,使太后“渐渐入彀”的。其欲擒先纵手法运用之妙,可窥一斑。

左师公来此说服太后的真正目的,是让长安君“质于齐”。前面所有的说词,都应该为它服务。但是这个结论怎样得出才不至于让赵太后生气又能接受呢?在这个问题上,触龙非常巧妙地给太后设了一个二难推理: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面对这一问题,太后的选择无非两个答案:要么承认,要么否认。很显然,她是不会承认的,因为现在不让长安君到齐国作人质,她自己认为正是对长安君的爱,怎么会比不上燕后呢’所以她说:“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那么就只有否认这个答案了。而这正是触龙想要太后回答的。看一下这个推理的过程:(l)既然你承认爱燕后比不上长安君,那么就要承认对长安君的考虑要比对燕后的考虑长远。(2)你对燕后的考虑是“有子孙相继为王”,那么对长安君的考虑只应该比这还要长远才对。(3)而事实上你的做法却是“尊之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很显然这是一个目光短浅的考虑。(4)所以说你比长安君的考虑比不上燕后,“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也”。问题说到这里,作为一个本来就有头脑有思想的赵太后,孰是孰非,何去何从,还用得着再多说吗?从太后的“诺,恣君之所使”这句答话中,可以看出太后此时的心结已然打开,心中的主意己然下定。触龙的点题收束,真可谓风行水上,自然而成文。此时此地的君臣二人,相视一笑的悦愉之情,达成共识之后的融融乐意,

左师触龙确实是一位大智者。在是否让长安君质于齐这件事上,能够立于局外,冷静观之,理智处之。如前面所述,当诸多困难一齐袭来,内外交困之时,赵国虽有廉颇、蔺相如、平原君等支撑门面,但已然难支其大局。即如赵太后之政治头脑和魄力也难以理其头绪,以致于当国家利益需要她作出暂时的牺性时,也难以接受。从“明谓左右”之“明谓”,可以看出此时赵太后态度的顽固的蛮横。而左师触龙却能冷眼相观,热心相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说服太后使长安君出质于齐。长安君若能出质于齐,则齐兵出,齐兵出则秦兵退,秦兵退则赵国安。于是他凭借一付大智大慧,超群魄力,“愿见太后”,同时游说太后的过程中,又能凭借句句“闲情”,看似无心插柳,其实已是绿柳成荫,打动了太后,顺利完成了说服任务。与其说这是一次说服的过程,毋宁说是一个智者的心智的流露,是一次大的智慧的展现。他与太后的谈话,是一次心灵的沟通,他成功地运用自己的机智,完成了与太后心灵的对撞与契合,既显示了作为臣下的一片忠心,又维护了太后的尊严,既考虑了长安君的长久之计,又保全了赵国的根本利益。收到了一石多鸟之效,展示了一个智者的风采。

触龙之所以能够说服赵太后,除了他过人的机智.巧妙的方式外,更重要的是他的“以情动人”。先看入题,触龙借助人之常情,打开了话题。作为一名忠心的老大臣,关心君主,实属常情。尤其是此时的赵太后,其心情的沮丧,可以说是灰暗之极,而一些大臣却于情不顾,进行强谏,更令人失望。而此时触龙的问候,怎能说不是一番真情流露呢?这是其一。作为转承,触龙是从亲情方面引起太后的注意的。父子人伦,关怀有加,实是常理。“贫家有子贫亦娇,骨肉恩重哪能抛”,以此为引子,引出了太后的母子情深。这是其二。点题之处,既有亲情,更为国情。说服太后的目的,既是为了赵太后,也是为了长安君,更是为了整个赵国。最后的结果,表面上看来,触龙丝毫没有涉及到赵国百姓,只是从长安君的长远之计着想,只是从赵太后的角度出发,其实事实上真正受益的不是整个赵国的百姓吗?一旦战争的狼烟燃起,最后受苦受难的还不是老百姓吗?“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左师公的良苦用心,不可不察,此其三。“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触龙的款款深情,不仅仅说服了赵太后,同时也打动了无数读者,让我们至今读来,仍为之感叹不已。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身体呋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域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白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官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赏析】

《邹忌讽齐王纳谏》写的是战国初期齐威王田因齐接受其相邹忌的劝谏而采纳群言,终于使齐国大治的故事。文章的主题思想是明确的,即要求统治者能听取不同意见,而一个人之所以能听取不同意见,又在于他有自知之明。这是文章的重点。至于齐威王的政绩,齐国大治的情况,以及“战胜于朝廷”的具体经过,虽属文中应有之义,却并非作者命意的焦点所在,故仅仅一表而过。

这一主题思想,显然是《战国策》的作者总结了封建社会初期统治阶级在政权的得失方面的经验教训而得出的结论。从文章的思想性看,值得肯定的地方正在于此。但更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用以表达这一主题思想的艺术手法。过去有人认为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是现实主义的,我不大同意。我以为,毋宁说它近于浪漫主义还更为确切些。因为文章本身固然对齐威王君臣不无美化之处,但也反映了作者对新兴的封建统治阶级寄以希望,这才用齐威王和邹忌作为纳谏和敢言的典型人物,并把他们理想化了。这就是文章之所以用浪漫主义表现方法的思想基础。

这种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可以用过去评论家的套语予以概括,即前一半是“虚处实写”.后一半是“实处虚写”。齐威王从不理朝政到励精图治,终于奠定了七雄之一的齐国在东方的强大地位,是史实。他的接纳忠言和改恶从善,也是有历史依据的。邹忌对齐威王敢于直言进谏,当然也在情理之中。但邹忌本身,是否对他作为一个美男子果真如此沾沾自喜,而最后又如此之虚怀若谷,从妻、妾、客的重重谄媚阿谀的包围圈里钻了出来,并且敢于现身说法去规劝齐威王,则值得研究考虑。邹忌的窥镜自视,与城北徐公比美,以及妻、妾、客等向他献媚,这种种细节都是虚构的,不是《战国策》的作者就是邹忌本人编造出来的。它的性质与《战国策》中的“狐假虎威”“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等故事基本一样,是寓言。所不同者,那些寓言是以童话或民间故事为题材;而邹忌则是以自己为主人公,对齐威王现身说法,使人读了更觉亲切有感染力,如此而已。

如果按照正规的文章结构,这篇作品一开头应该这样写:邹忌为齐威王相,入朝见威王,曰:“臣尝朝服衣冠而窥镜……”接着把他的故事叙述完毕,然后接下去再说“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那一段。但如果真如此写,便索然寡味,毫无艺术特色。照目前的这种写法,是作者故弄狡狯,把虚构的情节提到文章的开头来叙述,俨然煞有介事。然后在叙述以后骤接“于是入朝见威王”那一段,把正面意思交代清楚,既活泼生动又水到渠成,这就是所谓的“虚处实写”。这是文学作品的艺术夸张,而非历史的忠实记录。

文章的后一半写齐威王的纳谏经过,应该实有其事,或者至少是有一定的事实作为依据的。但作者却把它过分夸大了。因为齐威王的为人即使再差劲,一开始也不能全无是处,以致意见堆成山,使提出批评的人“门庭若市”。而在一周年以后,即使他改恶迁善,也不能一下子就达到圣贤的地步,使人们“虽欲言,无可进者”。可见这不过是作者用高度概括和极度夸张的手法,肯定纳谏改过的好处无穷,让封建统治者意识到这样做的优越性和有效后果,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理想化了的君主应该是个什么样子。至于齐威王的政绩,作者并不想从正面详加描述;只要把一个统治者从谏如流的态度和方式淋漓尽致地写出,这就已经达到了塑造理想人物描写理想事件的目的,即使写得让人有点不相信也无妨。这就是所谓的“实处虚写”。这样,文章前后两段做到了虚实相生,前面似实而实虚,后面似虚而有实,从而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这篇文章的结构层次也很别致,从头至尾一直用三层排比的手法来写。妻、妾、客是三层;“私我”“畏我”有求于我”是三层;“官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的百姓,又是三层。上、中、下赏,是三层;“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又是三层。这些都是比较容易识别的。再看,邹忌自以为美于徐公这一事件的发展在时间上是三层:“朝”“旦日”“明日”是也。邹忌的思想转变过程也是三层:“熟视之,自以为不如”是第一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是第二层,然后到“暮寝而思之”是第三层,找出了矛盾的焦点。全部事态的发展也是三层:邹忌现身说法进行讽谏是第一层;齐威王“下令”广泛征求意见是第二层,最后使邻近的诸侯国都来入朝,“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是第三层。当然,作者这样的写法不见得全部都是有意的,但我们却可以从中得到启发。总之,文章的结构层次很重要,没有层次不行,层次太多也不行。一般地说,总要注意到结构层次的对称美,排比作用和递进(即一层比一层深入)作用。本篇在这方面确有值得后人借鉴的地方。

此外,这篇文章在叙事进程中对语言和句式的安排也很见匠心。有的叙述,对话有重复有排比,有的变化就大一些,邹忌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有详有略,有重复处,也有小小变化处。总而言之,变中有不变,不变中又小有变化。一味求变,变得无头绪可循,不合乎我们写文章的民族传统;但如果自始至终毫无变化,也会令人乏味。而本篇则恰到好处,既有变化,又令人有轨迹可循。文章的技巧,就是靠这种地方的斟酌推敲。

苏秦始将连横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崤、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之,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秦王曰:“寡人闻之,买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苏秦曰:“臣固疑大王不能用也。昔者神农伐补遂,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尧伐欢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齐桓任战而伯天下。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古者使车毂击驰,言语相结,天下为一;约中连横,兵革不藏;文土并饬,诸侯乱惑,万端俱起,不可胜理;科条既备,民多伪态;书策稠注,百姓不足;上下相愁,民无所聊;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辩言伟服,战攻不息;繁称文辞,天下不治;舌弊耳聋,不见成功;行义约信,天下不亲。于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夫徒处而致利,安坐而广地,虽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贤君,常欲佐而致之,其势不能,故以战续之。宽则两军相攻,迫则杖戟相,然后可建大功。是故兵胜于外,义强于内;武立于上,民服于下。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今之嗣主,忽于至道,皆于教,乱于治,迷于言,惑于语,沉于辩,溺于辞。以此论之,王国不能也。”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赢滕履跷,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黎黑,状有归色。归至家,妻不下?,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纂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于是乃摩燕乌集阚,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绵绣千纯,白壁百双,黄金万溢,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成,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张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当秦之隆,黄金万溢为用,转毂连骑,炫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且夫苏秦特穷掘门桑户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阐之,清官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赏析】

“人生在世,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在天下大乱之际,世风日下、人心诡诈、一切的取舍都以现实的功名利禄为标准,所谓“笑贫不笑娼”正是社会的真实写照,就连有骨肉亲情的父母妻嫂,在你没钱没势时那样的绝情寡义,一旦你有钱有权了,一个个都曲意逢迎、媚态顿现,而且还直言不讳、赤裸裸地说出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在于你有没有权势和金钱。世道如此,安有不追名逐利之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