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先秦文学观止 > 第65章 史家典籍(12)

第65章 史家典籍(1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例如“触龙说赵太后”,触龙没有直接陈述长安君出质对于赵国安危的意义,而是采取侧面迂回战术,以老年人之间互相寒暄为话头,从饮食起居谈起,先释其怒,再动以情,请求以少子为王官卫队,给太后以“丈夫亦爱其少于”的印象。进而提出太后爱长安君不如爱长女燕后这样明显不符合实际的问题,引起太后的好奇而准备听他的高见。这时他还不亮明观点,而是通过回忆对比,从太后送燕后的心情说到三世以前赵王之子孙侯者的近况,最后用事实说明利害:人主之爱子,必令有功于国,才是长久之计。自始至终,以情感人,寓危言警语于家常琐谈之中。

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主旨是防止佞臣蔽君。邹忌没有正面讲大道理,只是从自己家庭小事发端,现身说法,由情人理,发人深思。手法新颖别致,摹写细腻人微,文字轻灵活泼。

有些策士互相驳难的文字,双方骋辞竞说,唇剑舌枪,锋芒毕露,尖锐激烈。像《赵策三》的“鲁仲连义不帝秦”:在秦国大军围困邯郸、赵国上下人心惶惶的严重关头,鲁仲连力主抗战,反对投降,同魏国派来劝赵尊秦王为帝的使者辛垣衍作针锋相对的争辩。他用层层剥笋之法,首先晓以大义,继而动以利害,中间有许多地方短兵相接。如辛垣衍把帝秦比作仆人对主人不得已的服从,鲁仲连立即逼得他承认“梁之比秦若仆耶?”接着单刀直人,“吾将使秦王烹醢粱王”,使对方突然感到问题的严重性。然后进而指出,历史上殷纣王曾醢鬼侯,脯鄂侯,说明暴君对臣民是极其残忍的。再举过去鲁国和邹国坚决不承认齐王自称天子,齐国不能使之屈服;今天三晋的大臣,难道不如邹鲁之仆妾吗?最后警告说,如果真的帝秦,不但梁王不得安然,你辛垣衍也必然没有好结果。在大量的事实和利害得失面前,辛垣衍不得不认输。作者热情赞扬鲁仲连超人的见识,无畏的气概和无私的品质,使他赢得了千古文人的颂扬。

《战国策》的修辞,最值得注意的是铺陈和夸饰的熟练运用。铺陈,就是把事物的有关方面尽可能全面而广泛地论列陈述。夸饰,就是把事物的某种属性故意过甚其辞地夸大强调。这在《战国策》中是经常而普遍的修辞手段。像苏秦、张仪等人游说诸侯,述其地理,都爱东西南北,山河湖海;追溯历史,总是三王五霸,从古至今;谈政治,则君臣内外,法术权势;论军事,则攻守进退,固险扼塞,中间每每结合一连串夸张形容,把各种情势强调到了极致。如《齐策一》“苏秦说齐宣王”:

齐南有太山,东有琅琊,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齐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齐军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锥矢,战如雷电,解如风雨。即有军役,未尝倍太山,绝清河,涉渤海也。……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芋、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志高而扬。通过这样的铺陈,使人感到他对齐国情况和天下大势了如指掌。文章雄肆而气势充沛,赅各而不显得罗列过甚,辞藻绚丽,琳琅满目,而不显得堆砌。其中言齐军之精良,临淄之富庶,未必属实,而是出于艺术夸饰,但并不使人感到虚张声势。这种手法,直接影响到汉代的政论文。

排比句法,《国语》、《左传》已经使用,《战国策》则更为恣纵,句型趋于多样化,技巧更加成熟。如“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一连四个十余字长句,层层推进,有波浪滚滚之势。“今欲并天下,凌万乘,绌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今之嗣主,忽于至道,皆昏于教,乱于治,迷于语,惑于言,沉于辞,溺于辩。以此论之,王固不能行也。”正反两扇,上锁下开;句子短促有力,不用语助词,反而显得感情激越。 爱用比喻是先秦散文的共同特点,《战国策》尤为突出。轻便灵活,贴切工巧,有时信手拈来,看似随便;有时连举数例,引譬蹁跹。如“庄辛说楚王”,几乎通篇用喻,从蜻蜓而黄雀而黄鹄而蔡灵侯,最后说到楚王,以自然界和历史上一系列具体现象说明,只顾眼前舒适而不顾后患,必然落得可悲的结局。

《战国策》的记事文字在书中不占主要篇幅,却相当精彩,较其记言文更富于文学性,其艺术技巧代表先秦记叙散文的最高成就,在《国语》、《左传》基础上有所发展。

像著名的“荆轲刺秦王”,就极尽腾挪跌宕之能事。故事先从燕太子丹质秦亡归写起,为了报仇救国,他向太傅鞠武求教,鞠武劝他不要碰逆鳞。他却甘冒风险收留秦亡将樊于期,然后因鞠武而见田光。田光以年老不能当大事,转而推荐荆轲,并自杀以激荆轲,且使太子释疑。围绕如何报仇,一连四折,迭起波澜。接着,写太子丹向荆轲求助,荆轲先借樊于期之头以求取秦王信任,又求匕首,约秦武阳为助手。易水送别是前半部的最高氵朝,又是后半部的大铺垫,写得慷慨悲凉。荆轲见秦王,秦武阳色变,是小铺垫;殿上行刺是全文最精彩的场面:

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椹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掺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直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筻,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这场生死搏斗,紧张激烈,目不暇瞬。作者妙笔写来,却那样从容不迫。双方动作,攻防进退,巨细毕现,历历如见。最后还有高渐离击筑刺秦王,为荆轲报仇的尾声,表明斗争并未结束,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战国策》既注意人物外貌的传神写态,又能深入剖析揣摩内心活动。不限于一鳞半爪地点染感情色彩,且能多角度多层次地透视人物思想的发展过程。像“冯谖客盂尝君”的三次弹铗而歌,从不同的歌词、动作,一层层揭示出冯谖寄人篱下怀才不遇的苦闷和逐渐得到慰藉的变化。而左右的平庸和盂尝君的大度更衬托出冯谖的曲高和寡,难为人知。再继之以市义,使粱,庙薛,三窟成而英雄出,冯谖的形象和性格一步步走向完美。

《战国策》能熟练地使用旁白和代言法,表现人物的潜意识和个性思维。如苏秦说秦王不成而归,半夜刻苦读书,引锥刺股,自言自语:“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这种见不得人的内心隐秘,本人绝不会公开,显系作者想象之辞。又如邹忌见徐公,“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这已经属于个性心理描写了。

有时采取对照法,把不同环境的各种不同反映加以比较,更深入地体现作者的倾向性。如苏秦倒霉时的情况是:“黑貂之裘弊,黄金百镒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归至家,妻不下纡,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后来得志,一切遂皆大变。“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官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日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位尊而多金。…这里,指责的着重点已不限于某一个人,而是整个社会风气。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真是写得镂心刻骨,淋漓尽致。

名篇赏析

触龙说赵太后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必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面,以卫王官,没死以闻。”太后:“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于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而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赏析】

这是《战国策》最有名的一篇文章。属《战国策·赵策》。

公元前265年,强秦已发展成为虎狼之国。秦国乘赵惠王新丧,君主孝成年幼,由太后执政之际,发兵攻赵,想乘虚灭掉这一小国。大兵压境,赵太后求援于齐,齐提出要以赵太后最宠爱的小儿子长安君为人质才肯出兵。但溺爱儿子的赵太后坚决拒绝之,并怒对大臣的进谏。国难当头,资深老臣触聋通过机智巧妙的进谏,终于使太后诚服,送小儿子去当人质,赵国才得以解危。这篇文章精彩地反映了这段谏言过程而被誉为千古名谏之一。

左师公之所以能够“愿见太后”,之所以能够说服赵太后,和他有洞见在先有关。这一点往往为人忽视。触龙首先清楚地知道赵太后本人是一个可以用道理说服的人。兵法云,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左师公显然深谙此道。赵太后,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赵威后。作为一名老臣,触龙想必应该非常清楚赵太后的为人。他相信赵太后自已是能够分得出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这是他能够主动要说服赵太后的主要原因。如果他不了解这一点,或者说是赵太后本人本来就不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在她已经“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的情况下,如此逆龙鳞,违圣听,岂不是要自取其辱吗?想当年,亚圣孟子在游说齐宣王的时候,不就是因为不清楚齐宣王本人的为人,而把自己弄到了一个“王顾左右而吉他”的尴尬地步吗?其次,触龙还清楚的知道太后这位平时很有见地的人,为什么在这个节骨眼上竟然犯了如此“低级”的错误。

从赵太后的角度来说,一是丈夫新丧,戚情未除,二是自己刚刚执政,政局不稳,三是“秦急攻之”,外强款塞,可以说是内外交困。而身为女性,幼子长安君显然是太后心中最大的一个牵挂,一份永远的痛,她不允许别人动自己的孩子,不允许别人把长安君从自己身边带走,几近于牝鸡护雏,蛮不讲理,也许是作为母亲的一种天性吧。也正是这诸多原因,使得这位口碑一向甚好的不让须眉的赵太后,竟然“当局者迷”,让这份小小的亲情的树叶,遮住了自己的双眼,而不能看得更为长远一些。而此时的触龙作为一个“局外人”,能够跳出这个圈子,比赵太后更冷静、更清楚地看到了事情的症结之所在,所以他能够“愿见太后”,一番和风细雨之中,帮太后拨开了眼前云翳,走出了感情的低谷,成就了一段历史上的佳话。

触龙的说服过程中入情之自然、接榫之无痕,点题之水到渠成,无不体现其独到的玄心,令人叹为观止,不妨细细体会。

“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见太后。…我们试想,当此之时,面对几乎蛮不讲理的太后,如何才能让她“渐入彀中”而不自觉呢?触龙的这一番动作和言语显然是有备而为的。业已好久不见,今日何为?当太后得知左师公“愿见太后”时,心里一定是有着强烈的不满和怒气的,所以“盛气而揖之”,心中的马其诺防线已经悄然筑了起来,就看你触龙如何开口?但是触龙一番举动于无形之中化解了她的警惕:“入而徐趋”,老先生首先是装作一个努力地想走快却又不能走快的样子,这个身体语言既是在说明自己“行动不便”,更是在暗示太后,我触龙之所以长久没有来看望您老人家,不是我不想来,而是因为我有“曾不能疾走的病足”啊,这句话不能小视,这是这场谈话的关键。正因为如此,才“不得见久矣”,也正因为“不得见久矣”,才担心“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才“愿见太后”。这无疑是在表明我触龙今天来看望您老人家,不是为长安君的事。而纯粹是作为一个臣下,来看望看望自己的君主,别无他意。对于此时此地的赵太后来说,内外交困之时,有一个老臣来看望自己也不是很正常的吗?你看左师公的心思是如何的细密呀:“入而徐趋”是因,“至而自谢”是果;“病足”是因,“不得见久矣”是果;“不得见久矣”是因,“恐太后玉体有所郄也”是果;“恐太后玉体有所郄也”是因,“故愿见太后”是果。层层相因,环环相扣,很自然地说明了自己来看望太后的原因。其入情之自然,岂常人之所及乎?饶是如此,太后的警惕也并未放松,“老妇恃辇而行”,仍是一句拒人千里让人冷场的话。但是触龙很机智地给自己铺就了下一步的台阶:从问太后“日食饮得无衰乎?”,谈到自己不想吃饭,再谈到自己是如何调整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的,这也无疑是在说明自己对太后的关心,让太后保重贵体之意。至此,太后的心情已经好转:太后之色稍解。这一段温情脉脉的面纱是触龙的烟幕弹,趁此机会,使得自己成功地越过了太后的心理防线,左师公的“软着陆”悄然成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