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年鉴之1904 > 第16章 宗教哲学(4)

第16章 宗教哲学(4)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希尔加德对科学理解催眠术的贡献有两项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一是方法上的贡献,创造与标准化了测量人对催眠的暗示感受性的标准。这套仪器现在被人称做斯坦福催眠暗示感受仪。催眠暗示感受是由对受实验者紧连着的12种暗示而使其进入催眠状态的步骤组成的。每一暗示都引导受实验者去从事某项特殊的任务,从最简单的运动(例如把手并拢)到相当复杂的心理任务(例如体验催眠后的遗忘)。受实验者完成其每一次任务都要给记上分数,而所有任务完成后的总分被看作是受实验者进入催眠状态的标准。虽然希尔加德的这套标准决不是什么新发明,但它可以算得上是最可靠的,而像这样来确定的标准也是同样有研究价值的。

希尔加德另一巨大贡献是他的关于催眠本质的理论,他称之为“发展——相互作用”的理论。其要义是把催眠现象解释为三组因素的相互作用:(1)受实验者个人发展历史的因素;(2)受实验者与催眠师之间相互作用的因素;(3)将催眠与其他意识状态相区别的因素。

关于催眠中的发展因素,希尔加德假定,人生来就具有体验深刻的催眠出神状态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在人的童年时代也许极其有意义地被削弱或加强了。例如,假如父母使孩子专注于诸如读书、听故事、欣赏音乐的令人惬意的想象性活动,那么催眠暗示感受能力就可一直保持到他以后的生活,相反,如果鼓励儿童们去从事诸如各种形式的竞争性运动,这些是需要高度警惕和现实化的活动,那么催眠暗示感受能力就势必消弱。

发展因素说明了某些人为什么比另一些人更容易进入催眠状态,而相互作用的因素注意的则是催眠师与受实验者问当时的关系,它使受实验者潜在的某种感受性实现出来。一般来说,希尔加德建立了这样的理论,即认为受实验者与催眠师间的关系具有强烈的精神分析移情的性质。例如,不仅在“催眠的成功”要取决于受实验者的准备而不取决于催眠师的特殊的个人品性上昏睡状态与移情很相似,而且在催眠的本性极大地随着受实验者所喜欢的竞争与防御模式,而变化上昏睡状态与移情也很相似。

讨论到催眠意识状态的本质时,希尔加德反对把催眠而来的昏睡状态看作是过分敏感的退化状态而主张它意味着对许多正在起作用的信息的中断。换句话说,某些心理过程——有些是知觉的,有些是评价性的,而有些是策略性的——在清醒状态时它们交织在一起,而在入睡状态时则变成了某种分离或分开的东西,这进入催眠状态的受实验者正是在这时候才暂时的失去听觉,而有时竟对鸣炮般的巨响都全无反应,而随后又可成功地按照似非而是的提示而详细描述他没有听到的每一种声音。

希尔加德的研究远超出同时代的其他心理学家,重新唤起了人们对既作为门诊方法又作为研究课题的催眠术的兴趣。而且他的研究也为那些认识到需要使既为康复艺术又为行为科学的心理学中对立状况重新得到和解的人树立了榜样。

——William Devine

斯金纳

美国心理学家。1904年3月20日生于宾夕法尼亚的萨斯奎哈纳。就学于纽约克林顿的汉密尔顿学院,1929年获文学学士;后就学于麻省坎布里奇的哈佛大学,1930年获文学硕士,1931年获哲学博士,1942~1943年在科学研究与发展局从事军事研究。1936年与布卢结婚,有2个孩子。1931~1932年任国家研究会研究员,1933~1936年任哈佛研究员学会初级研究员;1936~1937年任明尼阿波利斯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讲师,1937~1939年任助理教授,1939~1945年升任副教授,1945~1948年任布卢明顿印第安纳大学心理学导师和系主任,1948~1957年任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1958~1974年任埃德伽·皮尔士讲座教授,1974年以后为荣誉教授,1947年任哈佛大学威廉·詹姆士讲座讲席。荣获:1942年,沃伦奖章;1944年,古根海默研究基金;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专业奖;1958年,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1971年,国家科学勋章;1971年,肯尼迪青年研究基金会奖。名誉博士:1957年,威斯康星里彭学院;1960年,格林斯博罗北卡罗来纳州大学;1967年,芝加哥大学;1968年,安阿伯密执安大学;1969年,纽约阿尔弗雷德大学;1969年,英国埃克塞特大学;1970年,布卢明顿印第安纳大学;1970年,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1971年,特拉华俄亥俄韦斯利安大学;1971年,纽约邮政中心长岛大学;1971年,伊利诺罗克福学院;1972年,纽约杰尼瓦的雷巴特和威廉·斯密斯学院;1972年,宾夕法尼亚卡莱尔的狄更斯学院;1972年,马萨诸塞弗雷明汉州立学院;1973年,巴尔的摩大学;1974年,马省洛维尔理工学院;1974年,纽约汉普斯特德的霍夫斯特拉大学新学院;1976年,缅因州斯普林维尔的纳松学院;1976年,卡拉马祖的西密执安大学;1977年,肯塔基的路易斯维尔大学;1977年,马省梅德福的塔夫特大学;1979年,巴尔的摩霍布金斯大学,1979年,东京大学。院士:国家科学院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研究员:伦敦皇家艺术学会。

著述

I.心理学

《机体的行为》(The Behavior of Organisms: An Experimental Analvsis)纽约,阿匹勒顿世纪出版社1938年版。

《科学与人类行为》)(Science and Human Behavior)纽约,麦克米伦出版社1953年版;伦敦,柯尼尔麦克米伦出版社1965年版。

《言语行为》(Verbal Behavior),纽约,阿匹勒顿世纪出版社1957年版,伦敦,梅修恩出贩社1979年版。

《强化的进度表》(Schedules of Reinforcement)与弗斯特(C.B.Fcrstcr)合著;纽约,阿匹勒顿世纪出贩社1957年版。

《累加记录》(Cumulative Record)纽约,阿匹勒顿世纪出版社1959年版;1961年修订版,1972年版。

《对行为的分析》(The Analysis of Behavior: AProgram for SelfInstruction)与雷米德(JamesG. Holland)合著,纽约,麦吉尔——希尔出版社1961年版。

《教学的技巧》(The Technology of Teaching)纽约,阿匹勒顿世纪出版社1968年版。

《强化的偶然性》(Contingencies of Reinforcement ATheoretical Analysis)纽约,阿匹勒顿世纪出版社1969年版。

《超越自由与尊严》(Beyond Freedom and Dignity)纽约,肯纳夫出版社1971年版;伦敦,卡普出版社1972年版。

《有关行为主义和社会的思考》(About Behaviorism)纽约,肯纳夫出版社;伦敦,卡普出版社1974年版。

《对行为主义和社会的思考》(Reflections on Behaviorism and Soeiety)新泽西,黑格尔伍德出版社1978年版。

Ⅱ.其他

《二个沃尔登人》(Walden Two)纽约,麦克米伦出版社1948年版;伦敦,麦克米伦出版社1969年版。

《我的一生》(Particulars of My Life)纽约,诺普有限公司伦敦,卡普出版社1976年版。

《一个行为主义者的生活方式》(The Shaping of a Behaviorist:Part Two of an Autobiography)纽约,诺普有限公司和伦敦,霍尔且丛书出版社1979年版。

《笔记》(Notebooks)由艾泼斯坦(Robert Epstein)编辑,新泽西,恩格尔伍德出版社1980年版。

文献书目:

《斯金纳已发表的著作目录,连同注释与评论》由爱泼斯坦(Robert Epstein)著,载《行为主义》(Behaviorism),1977年第五期。

研究著作:

《启蒙大师斯金纳》(The Skinncr Primer:Behind Freedom and Djgnity)由卡彭特(Finley Carpente)著,纽约,自由出版社1974年版;《B.F.斯金纳》(B.F.Skinner:The Man and His Idca)由埃文斯(Richard I.Evans)著,纽约,杜顿出版社1978年版;《斯金纳实际上说了些什么》(What Is Skinner Really Saying·)由奈依(Robert D.Nye)著,新泽西恩格尔伍德,普林斯厅出版社1979年版。

在过去的40年里,行为心理学的元老一直是斯金纳。这位既有影响又有争议的心理学家开创了分析与变更动物与人类行为的方法,他对学习理论和学习方法作出了贡献。他还试图系统阐述“人类行为科学”的哲学。

行为心理学的开创者是笛卡尔,他推理说;动物行为是纯粹的“反射活动”,机械的因果关系。从笛卡尔的反射主义到斯金纳,中间经历了20世纪转折点上的“古典”行为主义,最著名的代表人是苏联的巴甫洛夫和美国的华生。

自然,巴甫洛夫由于他的狗的实验,仍享有盛誉。他发现,狗在闻到食物,甚至听到带来食物的伴随物的声音时,会分泌唾液,这是“食物刺激”。当巴甫洛夫在提供食物的同时摇铃,狗会分泌唾液。最后,在完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摇铃,狗的神经系统无论如何会以分泌唾液作出反应。铃的刺激已替代食物刺激,而且现在已构成一种“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

巴甫洛夫的信徒华生把条件反射扩大到人类习惯。他认为“不同种类的习惯无非是条件反射的一条长链。”其它一些美国心理学家,包括E.L.桑戴克(E.L.Thorndike)把吸收或改进条件或行为方法的因素用于他们自己的研究。

基于这些早期研究,斯金纳首本重要著作《机体的行为》在1938年问世。从那以后,他的研究与“古典”条件论者研究间的差别已经表现出来。斯金纳的前辈们集中研究变换刺激,而斯金纳则努力朝向建立和改变反应。

为了控制环境便于研究,斯金纳创制了斯金纳箱(Skinner Box)。在箱子里,一只老鼠在随意游荡以后,偶然踩到一条杠杆。这一活动带来了食物。食物是老鼠在无意中得到的。或像斯金纳所称的是老鼠行为的“正强化”(postive,reinforcement)。老鼠发觉,越按压杠杆,越能得到食物。在巴甫洛夫—华生的模式里,动物的反应是通过实验者的诱导。而现在老鼠(或后来的鸽子和人)是积极的促成者(Contributor),对它的环境产生影响。随着后来的变更与细致的改进,这是“操作性条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ing)的基础——斯金纳行为心理学的中心与灵魂(运用了许多非斯金纳主义的隐喻)。

斯金纳的一些基本概念得到了定义。他指出:“操作性”概念用来强调下列事实,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产生了结果,某种结果在使行为很可能再现的意义上,“强化他们视之而定的行为。”“正强化物”(positve reinforcer)巩固产生强化的行为;“负强化物”巩固减少强化的行为。当强化不再亲临的时侯,延长行为的趋势消失,强化已经“消失”。

基本上是简明扼要的斯金纳方法,既适宜重复又适宜用数量表示,至少在这两个方面,他的方法称得上是科学实验。但斯金纳看出他实验的意义已超越出实验室范围。在他看来,行为心理学相当于达尔文生物学。“操作性行为过程弥补了自然选择”的缺陷,他证明说:“不能在进化中起作用的重要的行为结果,由于他们不是环境充分稳定的特征,而不能通过个人一生中操作性条件的作用发挥作用。”

现在,按照斯金纳的说法,所有心理学中的前科学(pre-scientific)理论都可以抛弃。他说:“我们能够抛弃弗洛伊德和所有弗氏的继承者所理论化、对行为作精致和未经证实的“心灵主义”的解释,而且,基于公开的,可观察的行为结果,这种行为对环境刺激作出反应,使彻底埋葬神话成为可能,这种神话认为我们是能够自由选择我们的处境和我们行为的“自主”的人。

斯金纳在1971年一本颇有争议的著作——《超越自由和尊严》里,提出了这些使人迷惑的思想。按照“自己”意志行动的“自主人”的观点斯金纳说,是一种被动机善良的诗人和哲学家永恒化的浪漫主义幻想。人总是,并必然受他的环境支配。他信服地证明,通过语言,习惯,宣传工具和机构施加的控制,通常是变幻莫测,前后矛盾和毁灭性的。既然从环境控制中获得自由是不可能的,那么一种现实的选择必然是行为主义。由于认识到环境是首要的塑造力,从而发挥着可靠的控制,所以我们能够调节行为以保证生存和满足。

斯金纳自相矛盾地证明,为了获得我们从“自由”中引出的利益,我们需要使控制机制系统化。这一论点似乎高于清教徒温思罗普在17世纪给“真正自由”所下定义的庸俗残余:“以一种从属于权威的方式坚持和实施真正自由”在某些方面,如当他论及性自由时,斯金纳听起来真像一个琐碎的清教徒。但一提到宗教,这种相似性很快消失。“信仰”被怀疑主义者斯金纳定义为“一种起因于没有受到分析的偶然性的行为力量。”

顺便提一句,斯金纳定义中本质内容的缺乏是典型性的——实际上他的所有定义都是逐字逐句地重复他自己所严格遵守、与实验室相关的用语。语言本身,像他在《言语行为》中所详尽解释的那样,是强化方法的榜样。

《超越自由与尊严》是一部难以理解、观点混杂的著作。它是对理解人与指导人的前行为尝试进行考察,并试图推翻这种前行为的尝试。它含有对我们时代******潮流的苍白警告。它是对行为主义的潜在希望进行一种谨小慎微的乐观主义讨论。本书的主要说服力来自它坚持“自由”和“尊严”的崇高理想,是空洞的思想产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