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年鉴之1903 > 第15章 宗教、哲学(1)

第15章 宗教、哲学(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法国开始关闭所有的修道院

4月29日。在法国,教会和国家的激烈斗争今天又有了新的转折。骑兵侵入阿尔卑斯山区的沙特勒兹修道院,命令修道院中所有的人都撤出该院。修道士们试图支付200万法朗,以便使孔珀斯总统的政府不再强迫他们离开,但遭到了拒绝。右派的抗议也同样遭到了拒绝。

这一驱逐令是9年前德雷福斯事件以来在法国一直不断高涨的反教权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去年,法国政府规定,学校里即使要保留一位宗教教师,也要经政府特别批准。上个月,下院彻底取消了21个不同的修道士小组的任教权利。保守政治家们对孔珀斯一直持批评态度,并对他的动机提出疑问,因为他本人在成为政治家之前是一名神学院的学生。

杨鸿烈

(1903~1977)现代法律史学家。又名炳,别名宪武。云南晋宁人。国立师范大学外文系毕业后,进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研究历史。后赴日本,在东京帝国大学留学,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上海公学历史系主任、云南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兼教授、河南大学历史系主任、无锡国学专修讲师等职。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汪伪国民政府宣传部编审司司长。1946年去香港,任香港《星岛日报》英文译员、香港大学讲师。1956年返大陆,任广东省文史馆馆员。对中国法律思想史颇有研究,提出不少见解。著有:《中国法律发达史》、《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法律在东亚诸国之影响》等。

许建国

(1903~197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副部长。湖北省黄陂县人。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0年参加红军,在红三军担任团参谋长、师特派员、军团保卫局局长等职。随红军长征到陕北后,任三纵队四师特派员、军团保卫局局长。在张国焘阴谋分裂党中央、篡夺中央领导权时,奉命保卫党中央领导同志,出色地完成任务。“西安事变”时,在保卫周恩来并协同东北军清理特务、维持治安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抗日战争时期,担任陕甘宁边区保安处副处长,中央社会部保卫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担任中共中央华北局社会部部长兼华北人民政府公安部部长。建国后,历任中国驻阿尔巴尼亚特命全权大使、中共中央政法委委员、天津市副市长兼公安局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公安部长、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上海市副市长兼公安局长等职。因受林彪、“四人帮”的迫害而逝世。党中央已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徐中齐

(1903~1983.1.23)台湾“立法委员”。生于四川省永县。1922年毕业于四川省立第一中学及省立法政学校。1924年随四川警备军司令杨莘野上将历川、湘、黔、桂而入百粤。旋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1926年参加北伐,转战武昌、南昌。1929年任国民党四川省党务指导委员兼组织部长。1932年赴德、奥研习市政警政。1938年回国历任重庆陪都警察局长,中央警官学校教务处长、副教育长。同时,受聘东吴沪江联合法商学院法学教授。并任重庆市暨四川省党部执行委员。著有:《国民法典》、《德奥警察制度》等。

王维纲

(1903~1984.3.21)现代法学家。河北磁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党支部书记、区委书记、游击支队队长、地委书记、第二野战军第十军政委兼川南军区政委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四川省川南自贡市委员会书记兼自贡市市长,中共重庆市委第三书记兼重庆市工会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司法部副部长,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等职。并曾当选为中共七大、八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

贾潜

(1903.5.9~1996.12.25)现代法学家。原名贾荣卿,字光尧。生于河南省滑县杨云店村。1928年毕业于北京朝阳大学法律科,后在山东省济南市执律师业。1940年后历任滑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科科长、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委员兼高等法院副院长、晋冀鲁豫和晋察冀两边区联合高等法院院长、华北人民法院审判长、华北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委员。建国后任最高人民法院委员兼刑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中央法制委员会民事法规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6年为审判日本战犯被任命为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庭长。同时参加起草惩治反革命条例、刑法、婚姻法、法院组织法等,并被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聘为学术指导,兼任导师和教授。1957年反右斗争中被错划为右派。1960年任国务院参事。1980年任司法部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员、北京市法学会副会长。1982年离休,被聘为司法部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中国律师协会顾问、南开大学法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学术指导等。

93岁高龄的教皇利奥去世,结束了积极活跃的生涯

7月20日。教皇利奥十三世今天去世。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像在25年的教皇生涯中一样,显示出从容和献身的特色。

利奥教皇原名佩奇,1837年取得圣职,1846年被指定为佩鲁贾教区主教,7年后,教皇庇护九世授予佩奇枢机主教之职。任职期间,佩奇在教育领域里成绩显著。教皇庇护九世死后,68岁的佩奇于1878年当选为教皇,成为教皇利奥十三世。教皇利奥十三世

恢复世俗权力、团结基督教徒、解决阶级冲突是教皇利奥十三世的三项目标。在他于1901年所作的关于基督教民主主义的教皇通告中,他给予天主教徒“一些训谕,以便使他们的行动范围更大,对公众更有益”。

阿多尔诺

德国哲学家、音乐理论家和社会学家。1903年9月11日生于法兰克福。曾就学于法兰克福大学,192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37年与凯普拉斯结婚。1928~1969年参加社会研究所,其中,1928~1938年在维也纳和纽约任音乐研究部主任;1938~1941年任新泽西普林斯顿广播电台广播规划研究部主任;1941~1949年在加利福尼亚和法兰克福;1950~1955年,任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助理所长;1955~1958年任执行所长;1958~1969年任所长;1955~1969年兼任法兰克福大学哲学和社会学教授。曾获:1954年勋伯格奖章,1959年文学评论家奖,1963年法兰克福市歌德奖章。1969年8月6日逝世于法兰克福。

著述

1.全集

《阿多尔诺全集》太得曼因(Rotf Tiedemann)编辑,共23卷,法兰克福,1970年开始出版德文版。

2.哲学、音乐学和社会学

《基尔凯郭尔:美的构造》图宾根,1933年德文版。

《札记:收音机音乐》(Mcmorandum:Music in Padio)新泽西普林斯顿,普林斯顿无线电广播规划组织1938年版。

《启蒙辩证法》(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与霍克海姆(Max Horkheimer)合著。纽约,社会研究所1944年版;阿姆所特丹,奎尔里都出版社1947年修订版;纽约,海德出版社1972年版。

《被管制的音乐:论东方集团国家的音乐政治》法兰克福,艾里米顿出版社1954年德文版。

《现代音乐哲学》(Philosophy of Modern Music)图宾根,1949年德文版;纽约,海葬出版社1973年英文版。

《专制人格》(The Authoritarian Personality)与他人合著。纽约,哈普出版社1950年版。

《损害性生活的沉思》(Minima Moralia:Reflections from Damaged Life)法兰克福,1951年德文版;伦敦,新左派丛书1974年英文版。

《探究瓦格纳》(Search of Wagner)法兰克福,1952年德文版;伦敦,新左派丛书和纽约斯科肯出版社1981年英文版。

《棱镜》(Prismas)法兰克福,1955年德文版;伦敦,斯皮尔曼出版社1967年英文版;麻省坎布里奇,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英文版。

《不谐音:被管辖世界之中的音乐》哥廷根,1956年德文版。

《对认识论批判的批判:关于胡塞尔和现象学二律背反的研究》斯图亚特,1956年德文版。

《论黑格尔哲学》法兰克福,1957年德文版。

《新音乐中对位的功能》柏林,1957年德文版。

《论文学》(4卷)法兰克福,1958—1974年德文版。

《音乐著作》(2卷)法兰克福,1959—1963年德文版。

《黑格尔研究三论》法兰克福,1963年德文版。

《介入:新的批判模式》法兰克福,1963年德文版。

《名符其实的乐队助理指挥》法兰克福,弗希尔出版社1963年德文版。

《真正的行话》(The Jargon of Authenticity)法兰克福,1965年德文版;伦敦劳特里奇出版社和伊利诺埃文斯顿西北大学出版社1973年英文版。

《音乐社会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Music)法兰克福,1962年德文版;纽约,海葬出版社1976年英文版。

《否定辩证法》(Negative Dialectics)法兰克福,1966年德文版;纽约海葬出版社和伦敦劳特里奇出版社1973年英文版。

《音乐和绘画之间的某些关系》柏林,1967年德文版。

《鲍格》维也纳,1968年德文版。

《即兴演奏曲》法兰克福,1968年德文版。

《论本杰明》法兰克福,1968年德文版。

《为影片作曲》(Composing for the Films)慕尼黑,1969年德文版,纽约,文库丛书出版社1971年英文版。

《提纲:二论批判的模式》法兰克福,1969年德文版。

《新音乐的神经点》西德赖因贝克,1969年德文版。

《美学理论》法兰克福,1970年德文版。

《关于社会理论和方法论的论文》法兰克福,1970年德文版。

《论达到成熟的教育》法兰克福,1970年德文版。

《美学讲演录》西德赖因贝克,1970年德文版。

《阿多尔诺》法兰克福1971年德文版。

《批判》法兰克福,1971年德文版。

《论二十世纪文学》法兰克福,1973年德文版。

《美学讲演录:1967—1968》苏黎世,1973年德文版。

《社会学讲演录》法兰克福,1973年德文版。

《哲学术语学》法兰克福,1973年德文版。

《社会理论与文化批判》法兰克福,1975年德文版。

《反对认识论》牛津大学出版社1980年德文版。

3.其他

《阿多尔诺和克里尼克通信录》由罗戈(Wolfgang Rogge)编辑,法兰克福,1974年德文版。

《本杰明》与G.阿多尔诺(Gretel Adorno)合编(2卷)。法兰克福,1955年德文版。

《本杰明书信录》与斯科莱米(Gershom Scholem)合编(2卷)。法兰克福,1966年德文版。

研究著作:

《辩证的想象》(The Dialectical lmagination)杰伊(Mart in Jay)著,伦敦,海因曼尼出版社1973年版;《本杰明、阿多尔诺》凯色(Cerhard Kaiser)著,法兰克福,1974年德文版;《法兰克福学派的起源和意义》(The Origi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Frankfurt school)斯拉特(Phi Slater)著,伦敦,劳特里奇出版社1977年版;《否定辩证法的起源》(The Origin of Negative Dialectics)布克一莫尔斯(Susan Buck-Morss)著,纽约自由出版社和伦敦麦克米伦出版社1977年版;《法兰克福学派》(The Frankfurt School)塔尔(Zoltan Tar)著,纽约,威利出版社1977年版;《批判理论导论》(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Theory:Horkheimer to Habermas)赫尔德(Darid Held)著,伦敦,哈奇逊出版社1980年版。

阿多尔诺是一位研究领域远远超出了传统哲学范围的哲学家。他在社会心理学、美学、音乐理论和文学评论领域中都做出了创造住的贡献。他总是以批判的语调令人不时回到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弗洛伊德、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著作中去。从论述赫尔德林诗歌中不用连接词排比到讨论电视上的社会政治功能问题,他的文章经常表现了一种恰如其分的精致结构。阿多尔诺在学识、才能和兴趣上的广泛性给任何一位试图对他全部“作品”进行评述的人带来了极大困难。

虽然阿多尔诺的名字总是与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联系在一起,但阿多尔诺的思想倾向和哲学方法却在1938年他正式加入该组织之前就早已系统形成了。在他所成长的富有教养的资产阶级氛围里,音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他的一生中,音乐在他的哲学和社会科学著作中始终保持着重要地位,音乐不仅是理论分析中不断提到的论题,而且是形成和表达思想的一种形式。在20年代,阿多尔诺一直埋头于研究德国古典哲学和音乐中的无词性作曲理论,他认为,认识体验与审美体验已经不能分割。在他发表于30年代《社会研究杂志》上的一系列文章和出版于1949年的《现代音乐哲学》一书里,阿多尔诺认为,勋伯格的12音作曲已经在探索音乐教材的内在逻辑方面完全排斥了社会因素。他花了许多精力来分析文化作品,因为他认为在当代处境下,只有文化作品里还保持着个人自主性和乌托邦式的幸福前景。通俗文化形式,如爵士音乐和大众传播媒介,被他列入“文化工业”的标题下加以讨论,他认为那是一种高度退化,因为他们给观众带来的是刻板的标准化的被动的满足。由于阿多尔诺主张“通俗音乐客观上是不真实的,残害着受它影响的人们的意识,尽管对个人残害程度的衡量那么困难”,人们常会怀疑他是在宣扬文化精英统治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