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表演艺术(5)
(1903~1990)美国电影女演员。生于纽约市。毕业于韦尔斯利学院。美国戏剧电影界杰出的性格演员。早先在美国实验剧团接受戏剧训练,1931年在百老汇首次登台,1934年曾拍过一部电影,在根据同名话剧改编的影片《两道门》中饰演同一角色。1940年去好莱坞,开始10年的电影生涯,1945年达到高峰,在《玉女神驹》中饰演伊丽莎白·泰勒的母亲并获得第18届奥斯卡女配角金像奖。并因《圣女之歌》(1943)和《君子协定》(1947)两度获奥斯卡最佳女配角金像奖提名。1951年正当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美国国会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把她列入黑名单,从此在银幕和荧屏上消失并因此失业长达数年之久,直到1958年才重回百老汇,两年后因在舞台剧《阁楼上的玩具》中的表演而获托尼戏剧奖。1970年以后重返银幕,在普莱明格导演的影片《同是可怜人》中短暂露面;1976年担任较有内容的角色,如《桦林间》。
她参加演出的主要影片还有:《自由战士》(1940)、《少年村》(1941)、《倚年梦痕》(1941)、《三姊妹》(1942)、《落花流水》(1943)、《彩虹岛》(1944)、《天国之路》(1945)、《怪油画》(1945)、《堕落天使》(1945)、《永恒的琥珀》(1947)、《红秘书》(1947)、《门后的秘密》(1948)、《深水》(1948)、《一个美国的悲剧》(1951)等。
邦德·沃德
(1903~1960)美国电影演员。生于丹佛市。曾是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足球运动员。1929年导演约翰·福特选用他和约翰·韦恩合演影片《敬礼》。他们从此建立友谊,许多约翰·福特导演的影片都由这两人合演。身高体壮的邦德曾在二百多部影片中担任配角,有时扮演残暴的恶棍,但更经常扮演的是粗鲁而又心地善良的警官,或主角的朋友。他也在受人欢迎的电视系列片《大篷车队》中扮演主角。
他参加演出的主要影片还有:《情弦美乐》(1929)、《西狩记》(1930)、《白色的鹰》(1932)、《无名的山谷》(1933)、《一夜风流》(1934)、《同命鸳鸯》(1937)、《都会的穷巷》(1937)、《潜艇驱逐队》(1937)、《少年林肯》(1939)、《热血男儿》(1939)、《战鼓情花》(1939)、《双枪将》(1939)、《乱世佳人》(1939)、《怒火之花》(1940)、《万里回乡》(1940)、《金城铁骑》(1940)、《飞骑将军》(1940)、《烟草路》(1941)、《神枪手》(1941)、《黑鹰》(1941)、《粉面金刚》(1942,扮演拳击手约翰·沙利文)、《金山艳迹》(1943)、《比翼鸟》(1943)、《一门五虎》(1944)、《青春恋》(1944)、《血海飞雷》(1945)、《三岔口》(1946)、《逃亡者》(1947)、《三神父》(1948)、《沉默的人》(1952)、《罗伯兹先生》(1955)、《搜索者》(1956)、《鹰之翼》(1967)、《里奥·布拉沃》(1959)等。
璧克馥·玛丽
(1903~1979)美国电影女演员。生于加拿大多伦多。5岁即随母亲登台表演。1909年在比沃格拉夫电影公司短片《克利摩那的小提琴制造人》中首次担当主角,后与制片人阿道夫·楚柯年签订合约。1913年主演《善良的小魔鬼》而声誉大著;1918年成为独立制片人;1919年与卓别林、范朋克、格里菲斯一起组建联美影片公司;1920年与范朋克结婚。1923年邀请德国名导演刘别谦到好莱坞,导演她主演的卖座片《露茜塔》。1927年参加发起成立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1929年与范朋克合演据莎士比亚名剧改编的《驯悍记》;同年以《弄情女子》获第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金像奖。1937年任联美影片公司副总裁;1952年,她与卓别林都出让联美公司股权;1970年,她把自己珍藏的在比沃格拉夫公司主演的无声片赠予美国电影研究所。在1975年第48届奥斯卡金像奖授奖式上,她由于对美国电影事业和电影发展做出独特贡献而获得奥斯卡特别成就奖。她的自传《美国甜心——玛丽·璧克馥的故事》于1978年出版。
她主演的主要长故事片有:《史蒂拉·玛莲丝》(1918)、《长腿爸爸》(1919)、《宝莲安娜》(1920)、《小伯爵》(1921)、《苔丝》(1922)、《无双女》(1927,兼制片)、《歌女怀春》(1931)、《秘密》(1933)等。
奥基·杰克
(1903~1978)美国电影演员。生于蒙大拿州锡达利亚。身材魁梧,曾在轻歌剧团和百老汇做过喜剧演员,并借用俄克拉何马州作为自己的艺名,因为那里是他五岁起生活的地方。全家移居纽约后,进入商业学校学习,并在一家华尔街商务所找到一份电话员的差事。在该公司每年一度的福利演出中,奥基表现出优秀的喜剧天才,因此在人们的劝说下转入职业演出。1922年在乔治·M·科恩的《小尼利·凯利》中首次登台。1928年进入电影界,在十多部影片中担任主角或配角,多饰演傻呵呵的丑角。30年代演出的影片多是些以校园为背景的喜剧片和歌舞片,在此期间,他还把传统的一身二角喜剧形式发展成一身三角。1940年,奥基在卓别林的《大独裁者》中为人们留下了最令人难忘的形象——暗讽墨索里尼的贝克塔里亚国独裁者本泽尼·纳帕罗尼,该角色使他获得该年奥斯卡最佳男配角金像奖提名。整个40年代,他主要出演配角,多为喜剧性人物,偶尔也演正剧角色。1950年以后只演过少量的电影和电视。
他参加演出的主要影片还有,《野会》(1929)、《钗光球影》(1929)、《金钱万恶》(1933)、《大学生幽默》(1933)、《阿丽思漫游奇境记》(1933)、《天崩地裂》(1934)、《野性的呼声》(1935)、《1936年无线电播音大全》(1935)、《万紫千红》(1936)、《万事如意》(1938)、《青春时代》(1939)、《仙乐街》(1940)、《巨舰春光》(1941)、《新金镂曲》(1941)、《广寒春色》(1943)、《艺人魂》(1945)、《美好的国家》(1959)、《娇凤痴鸾》(1962)等。
默里·肯
(1903~1988)美国电影演员。生于纽约市。他本是歌舞杂耍剧团的老演员,30年代起,零零星星参加电影演出。他是个业余电影摄影师,曾经把好莱坞一些明星的生活实况拍下来,后来还在电视台播放过。1947年他自己出资摄制并主演的影片《相亲相爱》,是一部描写鸟类的幻想作品,在第20届奥斯卡授奖仪式上,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授予这部“在电影媒介里将小说技巧与娱乐完美结合”的影片以特别奖。1971出版了他的回忆录《桑·西米恩的黄金岁月》。
他参加演出的影片主要还有:《半截婚姻》(1929)、《海军陆战队》(1930)、《莲花妙谷》(1932)、《风流的模特儿》(1933)、《侠骨情花》(1933)、《你是个可人儿》(1937)、《朱克打詹尼》(1942)、《元帅之女》(1953)、《双虎屠龙》(1962)、《彩蝶纷飞》(1966)、《权力》(1968)等。
费洛斯·罗伯特
(1903~1969)美国电影制片人。生于洛杉矶。曾就读于南加州大学。1926年进入电影界,先后担任过助理监制和摄制组主任。30年代后期起,相继在华纳兄弟制片公司、雷电华制片公司任制片人。监制过《金城铁骑》(1939)、《马革裹尸》(1941)、《轰炸员》(1943)、《匹兹堡》(1943)、《海军陆战突击队》(1943)、《瑶池春暖》(1944)、《豪侠寇》(1944)、《血海争雄记》(1945,1986年曾在中国电视屏幕上播映)、《克复巴丹岛》(1945)、《一个美国佬在阿瑟王宫》(1949)等。
50年代,他曾与演员约翰·韦恩联合组建制片公司,独立拍片,拍摄了由约翰·韦恩主演的《大个子吉姆·麦克莱恩》(1952)、《天空中的岛屿》(1953)、《洪多》(1954,立体片)、《情天未了缘》(1954)等影片。
伯克·威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