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现代编辑论 > 第27章 世纪之交的编辑意识(2)

第27章 世纪之交的编辑意识(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例如目前计算机图书出版行业中普遍流行一句话,叫做“速度等于效益”。对此说法应有所分析。一方面,有关流行软件方面的书,由于新软件毕竟功能更多更强,运行速度更快,用户大多希望先睹为快,早日受益。因此,有关此类内容及其使用方法的图书的确是出得越快越好(当然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这样可以抢占市场,扩大销售量。但另一方面,出书的时机是应当有所选择的。例如,某出版社曾于1995年出版了一本有关“数据库”方面的译著,当初虽有专家预测数据库技术将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毕竟当时的用户数量还不大,因而销售情况不好。时至1998年初,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有关这方面的图书需求呼声日益提高,可惜1995年出版的书的内容已显陈旧。又如某些出版单位在一种软件新的正式版尚未发布之前就急急忙忙按软件的测试版组稿、出书,图书的销售数量并不理想。

由此可见,出书的时间并非一概“越快越好”。对于一本书的出版时机,编辑应根据书的具体内容、专业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读者的接受速度等因素加以选择。只要把握准确,“快”、“慢”都可见效益。

2.3 注意合理定价

书是一种商品,但它又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主要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因此,人们对它不可能有像生存消费那样旺盛的需求。有的出版社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采取急功近利的做法,把书的定价定得很高,再以高额折扣调动销售商的发行积极性,而实际上将这一部分费用转嫁到读者身上。因为书的最终消费者的读者对这种高价书是非常反感的,一般都不会掏钱去买。于是,这部分书的积压是不可避免的。

图书的定价不仅与其制作成本有关,而且与图书的内容也有着的密切关系。例如,一本学术专著,字数不多,用纸较少,印刷成本也较低,但其内容学术价值很高,这样的书若仅以印张估算平均的成本来定价显然是不合理的。这种书的读者本身就有限,书又薄,定价再低的话,往往书到了书店不久就会销声匿迹,发挥不出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图书定价的时候,无论由哪个部门负责定价,编辑都应注意根据书的具体内容及相关因素提供出一个合理的图书价位建议。

2.4 参与宣传活动

在宣传方面,编辑除了需认真撰写图书的内容简介和征订稿以外,还应尽量对封面上的宣传内容提供资料和方案。

此外,图书出版之后对编辑来讲并非万事大吉。图书仅靠销售部门面对书店的营销渠道还是不够的。编辑最好能够结合书的具体内容和读者对象,有针对性地参与图书的宣传工作。例如,参加有关的学术会议,并在会议上以适当的形式对相关图书作宣传,以促进图书在其专业领域内的认同与传播。又如,编辑若能够在图书订货会上,向来自书店等单位的经销人员针对不同种类的图书作详细的有关图书概要、发展趋势及其读者对象等的介绍,使经销人员对图书的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对我们出版的书的销售也充满信心,这样的效果肯定比泛泛的宣传要好。

2.5 提出销售建议

由于编辑对图书的内容及其相应的读者层面有着较深入的了解,因此适时提出促销建议应是编辑义不容辞的责任。比如,所编的图书为自学考试的辅导教材或题解时,编辑可建议销售部门与各地自考办联系,争取以最直接的途径与考生见面。又如,所编图书为国产软件方面的书时,编辑可建议销售部门与全国国产软件巡回展销活动的组织者取得联系,配合宣传,配套销售等等。这类建议虽然不一定每次都收到明显的效果,但编辑应时刻动这个脑筋,有这种意识。

2.6 预测重印数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几乎每本科技书的生命周期都在缩短,在计算机图书领域这种现象尤为明显。由于技术的更新换代非常快,相应的图书更新任务显得十分繁重。例如,介绍某软件的书,在该软件发行时(甚至尚在测试阶段)作者即着手写作,连写带编再印装,最快也需三四个月才能面世,可书仅销售几个月,该软件又出了新版,于是编辑又要开始酝酿组织新作,旧书最多再卖半年就该“退役”了。这大概是许多计算机图书编辑面临的无奈而又现实的情景。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是一本介绍有关软件的新书刚上市时十分热销,可一旦新版本的软件出台,甚至仅传出软件升级的风声,市场上的销售风向就会突变。因此,不能根据一时图书的热销形势来预测图书的重印量会很大,一旦市场转冷,就会造成大量图书积压,并由此带来损失。对于某本书来讲,它的重印数量是否合适、何时有新版或修订版出台、修订版何时上市最好、旧版还有可能销售多久及其销量多大等等一系列问题,若仅靠销售人员根据市场的表面现象来判断还是不够的。编辑应该依据这本书所涉及的专业技术领域及其发展趋势,及时掌握其变化动态,适时地提出关于该书重印的时机和重印的数量的建议,以减少重印的盲目性,增加科学预见性。

强化编辑的市场意识决不是提倡赚钱意识。在市场理论和实践刚刚起步的中国,难免发生一些认识上的混乱,表现在出版方面,就是一些人误认为在图书出版事业转轨之后,衡定一个编辑的业绩就是看其赚钱的多少,结果导致极少数人误入歧途。走向市场既要讲究经济效益更要讲究社会效益。从操作层面来说,出版的运作必须在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下进行,并自觉地把社会效益摆在第一位,在保证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力求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出版是“物”的尺度和物的现实,这在商品经济社会里谁也无法逾越。但是任何物化事实都是在更高社会目的统辖下进行的,它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是过程而不是终结,是尺度而不是价值。出版的物化经验事实如果不在社会文明需求的总原则控制下进行,那么即使可能在一部分或几部分的出版物中获得较为乐观的经济效益,这种乐观无疑也将是短命的,社会的“信任阈限”在一定时候就将冷面无情地抛弃其不承担责任的投机者。

所以,能否正确对待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是一个编辑健康市场意识的核心内容,可以给予如下的理解:

(1)编辑应该把知识传播责任放在首位,时时刻刻不忘自己推进人类文明使命,并确信只要自己承担这份责任,社会回报将一定是丰厚的。

(2)把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注意力放在选题的创意上,而不是放在发行的斤斤计较上。市场有如汪洋大海,社会阅读需求既丰富而又复杂,一个优秀的编辑必须扎扎实实地投身于读者之中,认真地研究由读者杠杆调节的出版物市场,对其中的轻重缓急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以自觉的姿态去拓展自己的创意,并且最大限度地使这种创意与社会期待视野相吻合。

(3)完整地理解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辩证关系,从而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随着出版物商品特性的不断深化,以及知识更新速度的日益加快,随着我国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编辑人员的市场意识还需进一步强化。

三、策划意识

随着我国的出版业由追求规模数量向追求质量效益方面转化,编辑的运作形态也相应地发生了变革,那种埋头于办公室中,从来稿中筛选、甄别,期望能撞上一两个好选题,或奔走于作者之间,期望能从作者手中发掘出好书稿的操作方式,显然已不为市场所接受,囿于这种运作形态的编辑也终将会为市场所淘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编辑人员要想站稳脚根,求得发展,在出版领域里开拓出新的天地,必须具有策划意识,能在充分认识市场的前提下,策划出适销对路的选题,进而引导读者和市场。

策划意识的兴发从本质上说是编辑主体意识的觉醒。编辑处于社会精神文明领域的前列,对社会的变动极为敏感,对社会文化形态的影响感受颇深。编辑作为上游的信息生产与下游的信息接受、个人化精神创造与社会性物化精神产品生产之间的中介,起着对信息进行过滤、增删、重组、优化、设计等作用,从编辑自身内在的变化说,作为社会信息文化的传播者与净化社会文化信息的把关人,编辑在信息时代角色嬗变的重要趋势,就是从纯粹“为人作嫁”的“编辑匠”向贯彻自我主体意识的“策划型”编辑转型。

图书的策划是指对选题和创作意向的选择。那么,怎样才能增强图书编辑的策划意识,提高其策划能力呢?

3.1 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作为一名编辑人员,要想提高自己的策划意识,提出好的选题,就要在平时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努力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在工作中,首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其次,要有相当的科学文化知识;第三,要有较高的文字素养;第四,要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同时,要有比较广泛的兴趣和广博的知识,要多吸收各种营养,对于古今中外、文史经哲、天文地理、风土人情等都要有所了解,知识面广一点,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所谓“功夫在诗外”就是这个意思。

3.2 要使编辑的市场感应力更敏锐

图书市场千变万化,读书热潮一浪紧接一浪,图书、期刊品种琳琅满目,丰富多彩。曾经有人感叹:现在能出的书都出完了,言下颇有落寞之意。然而,新的热销书依然不断涌现,令言者瞠目。究其原因,还是自己的功夫下得不够,为市场表象所迷,没有深入了解读者的需求,没有把握住市场的脉搏,以致于错失良机,与机遇擦肩而过却不自觉。作为一名具有策划意识的编辑,只有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做好市场调查,认真研究市场需求,透过市场的表象,下真功夫潜心发掘,并且独具慧眼,才能披沙拣金,真正把握住市场的动态。

作为编辑,要有敏锐的市场感应力,能透过现象看清本质,体察出读书界的细微变化,了解到出版界的出版动态,并以超前的意识设计出版方向,满足读者未来的需求,使自己的出版行为始终立于潮头。

常言道:“防患于未然”。将这句话借鉴到编辑的市场调研工作中,我们说“发现于未然”,这大概是对编辑市场感应力的最好的表述。要能在风云际会之初,发现苗头,瞥见端倪,将其紧紧把握住,并辅以周密详尽的可行性论证。也许,一个新的市场热点从此诞生。

3.3 要注意培养编辑的策划能力

作为编辑,社会责任感促使他想尽量做好本职工作,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社会的承认,他们的策划意识也在日益强化。那么如何提高他们的策划能力,使其不断成长,并升华为编辑带头人呢?这就需要部门领导的精心培养和扶持。例如,在实施某一选题项目时,部门领导作为项目的编辑带头人,带领几位编辑去共同完成这一项目。在这一过程中,部门领导不仅是选题的具体操作者,同时还肩负着培养人才的传、帮、带作用,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运用各种手段,全方位地引导编辑人员提高学识水平,增强策划能力。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作为项目参与者的编辑人员,则有可能发现项目中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好的建议和想法,对项目进行追踪策划,使选题不断地得到补充和完善。在这里,编辑之间通过协作,相互取长补短,使选题策划能力得到了提高,编辑之间的综合能力则形成一种“1+1>2”的模式。那么,在实施另一选题项目时,也许其中的某一位编辑升华为这一项目的编辑带头人.去引导、促进其他的编辑人员,继续“1+1>2”的模式。如此往复,编辑队伍中将形成良性循环,极大地开发编辑潜能,提高编辑素质,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强出版社的实力。

要形成一种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图书编辑人员的才学,鼓励他们争当编辑带头人。通过良性竞争,激发编辑的活力,促使编辑人才迅速成长,逐步形成一支有较强策划能力的编辑队伍。

新闻策划在前几年一直引发争论。目前,新闻策划作为追求新闻精品的有效途径之一,越来越受到各新闻媒介的关注。新闻策划是一个系统工程,虽然记者是实施的主体,落脚点却是编辑。河南焦作日报社让编辑介入新闻策划,使十多次新闻策划得以成功,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

新闻策划主要针对报道内容而言。焦作日报社每次组织重大新闻报道,都要让编辑部主任和有关编辑提前介入,和记者一起研究报道计划,确定报道提纲,修正报道内容,从而保证了策划的超前性、准确性和指导性。如1995年和1996年,焦作日报社围绕全市两个文明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重要报道和深度报道,由于编辑提前介入,因而在编排过程中游刃有余,该突出的突出,该删除的删除,较好地贯彻了编委会意图。

稿件内容,是新闻策划成败的关键。但由于记者的新闻敏感、文字功底等诸因素的制约,有的作品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尽管闪光的东西不少,但仍掺杂有不少杂质,需要编辑精雕细刻、反复锤炼。因此,编辑的介入,也就体现在对文章的精编上。如焦作日报编辑部曾先后收到通讯员两篇来稿。一篇是写武陟县东滑封村因思想陈旧,导致经济发展迟缓;另一篇是写该县西滑封村村民在村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敢闯敢冒,奋力进取,成为河南省明星小康村,集体经济日益壮大。值班编辑敏锐地感到其中有新闻可挖,遂向部主任汇报。部主任向编委会汇报后,引起报社领导高度重视,要求记者部派人下去采访,进行重点报道。记者交稿后,因文章结构较松散、语言也不十分精练,编辑与记者一道,对文章重新修改,决定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思想观念转变入手提炼主题,从同一角度挖掘仅一路之隔的东西滑封村发展迥异的深层原因,使文章不仅精练得当,而且指导意义也十分明显。文章见报后,在焦作引起强烈反响,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和广大农民纷纷对这一现象展开讨论,称赞这篇文章问题抓得准、报道有深度,有画龙点睛之神奇。

编辑介入新闻策划,最直接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即是版面的编排。好的版面编排,不但能给内容增色,而且也以其独特的方式为读者导读,增强可读性。因此,版面策划,作为新闻策划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也为各家新闻媒介看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