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谬误与反驳(上)(3)
一天晚上,七里禅师正诵经。一名强盗手持尖刀进来喝道:“如果不拿钱出来,便杀掉你的老命!”七里:“不要打扰我,钱在那个抽屉里,你自己去拿。”说罢继续诵经。稍后,他已把经诵完,叫道:“不要通通拿去,明天我需要一些付税。”强盗拿了大部分钱,正要离开,七里又说:“收礼物应说声谢谢。”强盗致谢后,立即离去。几天后,强盗被捕,他招认抢劫多处,包括七里家。七里被邀作证时,说:“他不是强盗,至少,据我所知确是这样。钱是我给他的,他已经谢过我了。”强盗服刑期满后即来叩见七里,并求他收为徒弟。
逻辑分析 这是个十分感动人的故事,七里的超脱,作为点缀品,十分好,但要顾及社会后果,不能无条件推广。否则,会走向“绝对判断”的谬误。这使人想起在某国发生的真实故事:一位父亲的两个儿子被杀死了,非常痛心。但是,他不但不控告凶手,并且视他为儿子,供他读书,直至大学毕业。这位父亲比上面的禅师更是难得,故事更加动人。他们都是把坏人感化和改造成好人,“化敌为友”,境界高超。但是,千万不能把“化敌为友”绝对化,不考虑具体情况到处滥用。否则,将会纵容坏人,甚至包庇坏人,让境界低下的坏人钻了空子,出现更多的坏人坏事。
23.骄傲
老师让小明谈谈对骄傲的认识.
小明:“骄傲就要失败。”
老师;“对,很好。”
小明:“失败是成功之母。”
老师:“对。”
小明,“所以,我要骄傲
老师:“啊?”
逻辑解析 “失败是成功之母”包含了相反的两极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的辩证思想,但离开条件去讲转化,是错误的。这里的“失败”包含着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进一步发奋努力的含义。可是,小明却把它绝对化了,以为任何“失败”都毫无条件地是“成功之母”。因而有意想走向“失败”,则是荒谬的。
(二)“非白即黑”的谬误
24.做生意的两个儿子
从前,有一位母亲,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卖雨伞的商人,小儿子是卖扇子的商人。不过,这位母亲一直无法安心过日子。天气晴朗时,母亲就担心地说:“哎呀!天气这么好,大儿子家的雨伞生意一定很差,最近又在缺钱,生意又这么不好,该怎么办啊!”如果是雨天,这位母亲就又担心地说:“哎呀!下这么大的雨,小儿子家的扇子生意一定很差,他们家人口又多,生意这么不好,真是糟糕啊!”就这样,无论是晴天或是雨天,母亲都不停地担忧着。
邻居看到这种情形,就来关心这位母亲:“那你做逆向思考就好了呀!”母亲说:“要我做逆向思考?你是要我怎么思考啊?”邻居说:“晴天时,你就想小儿子的扇子生意会好;雨天时,就想大儿子的雨伞生意会好。这样就不需要担心了吧!幸福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啊!”听完邻居的一番话,母亲点了点头:“对呀!”自从母亲开始这样“逆向思考”后,无论是晴天或雨天,她都很快乐。
有一天,一位路人听到这则故事后说:“您和邻居思考方法都有问题。只要改进一下,您会得到更大的快乐!”母亲说:“是吗?请指教!”路人说:“邻居认为大儿子一定只能卖雨伞,而认定小儿子只能卖扇子,这样的想法是有问题的!为什么不在晴天时叫大儿子帮小儿子卖扇子,雨天时叫小儿子帮大儿子卖雨伞啊?!这不就可以赚两倍的钱呀!”母亲恍然大悟,拍了一下膝盖说:“对了!还有这种方法呀!”
逻辑分析 思维方法不同,得到的快乐也不同;思维方法越好,得到的快乐越多。起初,母亲很忧愁,因为她只看到天晴对卖雨伞的大儿子不利,天阴只看到对卖扇子的小儿子不利;忽视事情还有好的一面:天晴对卖扇子的儿子有利,天阴对卖雨伞的小儿子有利,因而犯了“片面真理”的谬误。后来在邻居的启发下,母亲才看到了好的一面,因而日子过得比较快乐。可是,路人的思维更高一个层次。他认为邻居的思维预设了一个错误的前提,即“大儿子卖雨伞”与“小儿子卖扇子”是彼此不相容的,是“非此即彼、是此非彼”的二元对立关系,不懂得它们也是可以相容的,也可以是“亦此亦彼”的融合统一关系,这在逻辑上陷入了“非白即黑”的谬误。当母亲在路人的指点下跳出“非白即黑”的陷阱后,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两个儿子的收入翻了一翻,母亲也更加快乐,不论什么天气!
25.懒汉与工作狂
一位妻子关心地对丈夫说:“许多人都说你是一个没头没脑的工作狂,你应该改一改,不然你会早死的。”丈夫说:“难道你让我做一个无所作为的懒汉吗?”
逻辑分析 丈夫的思考犯了“非黑即白”的错误。因为在工作狂和懒汉这两个极端之间还有劳逸适当结合等各种情况。
26.曾国藩智诛侯春山
一日,曾国藩正在下围棋,一名士兵向他密报,说侯春山即将造反,曾国藩听了大怒道:“你敢诬蔑长官谋反,罪不容诛。”立即命人将这名士兵推出斩首,自己仍旧下棋。侯春山听到这消息,马上来帐前道谢:“如果非公之明察,我被人诬陷了!”谁知曾国藩又面露怒容,命令左右拿下侯春山,立即斩首示众。幕僚不解地问:“要是侯统领叛变是真的,就不该杀告密的人,现在又明知是诬告,为什么又杀了侯统领?”曾国藩笑道:“侯春山是从捻军投降来的,告密的人说的是实话。我早就想除掉他,但兴师动众,胜负难料。如果直接召他来的话,又怕他起疑心,马上起兵反叛,只好先杀告密的人,诱他前来。”
逻辑分析 智诛侯春山,“智”在思维高超,兵不血刃除掉“叛贼”。在一般人的眼里,“士兵诬告”与“侯春山谋反”是不相容的,但是曾国藩却能够变通思维,突破“二择一”或“非白即黑”的强制,把面子上的断言“士兵在诬告”与骨子里的“侯春山谋反”给融合起来,智诛了侯春山。
理论探讨 “非黑即白”的谬误,是指在两个极端之间不恰当地进行“二择一”。这里黑、白比喻两个极端。因为在黑、白之间,还有其他多种颜色,而非黑即白的思考,却无视这些中间色的存在,把选择的范围仅限于黑和白两个极端,并不恰当地要求在这二者中择其一。其推论形式是:因为不是黑的,所以一定是白的。注意,“非黑即白”的谬误出现于事物情况不限于两个极端的场合,而在只有两种可能被选择的场合不适用。如判断一犯罪嫌疑人不是有罪,就是无罪,或不是无罪,就是有罪,这里不存在“非黑即白”的谬误。
(三)滑坡的谬误
27.走不回来的人
曾读过一个贪婪人的故事。说是有个地主去拜访一位部落首领,想要块地。首领说,你从这儿向西走,做一个标记,只要你能在太阳落山之前走回来,从这儿到那个标记之间的地都是你的了。太阳落山了,地主没有走回来,因为走得太远,他累死在路上。贪心人走不回来,是因为贪。然而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类人,他们不贪,可是也走不回来。
有一次,我要在客厅里钉一幅画,请邻居来帮忙。画已经在墙上扶好,正准备砸钉子,他说:“这样不好,最好钉两个木块,把画挂在上面。”我遵从他的意见,让他帮着去找木块。木块很快找来了,正要钉,他说:“等一等,木块有点大,最好能锯掉点。”于是便四处去找锯子。找来锯子,还没有锯两下,“不行,这锯子太钝了,”他说,“得磨一磨。”他家有一把锉刀,锉刀拿来了,他又发现锉刀没有把柄。为了给锉刀安把柄,他又去校园边上的一个灌木丛里寻找小树。要砍下小树,他又发现我那把生满老锈的斧头实在是不能用。他又找来磨刀石,可为了固定住磨刀石,必须得制作几根固定磨刀石的木条。为此他又到校外去找一位木匠,说木匠家有一现成的。然而,这一走,就再也没见他回来。当然了,那幅画,我还是一边一个钉子把它钉在了墙上。
工作和生活中有好多种走不回来的人。他们认为要做好这一件事,必须得去做前一件事,要做好前一件事,必须得去做更前面的一件事。他们逆流而上,寻根探底,直至把那原始的目的淡忘得一干二净。这种人看似忙忙碌碌,一副辛苦的样子,其实,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起初,个别的人也许知道,然而一旦忙开了,还真的不知忙什么了。在人生的旅途中,每过一个时期,或每走一段路程,不妨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身后,看看在太阳落山之前是否还能走回去。或干脆停下来,沉思片刻,问一问:我要到哪里去?我去干什么?这样或许可以活得简洁些,也不至于走得太远,失去了自我。
逻辑分析 “有些人出去后走不回来”,或者是因为贪,或者是思维方法问题,或者兼而有之,或者其他。如果单从思维方法方面说,这些人是陷入了一种叫“滑坡”的谬误。
理论探讨 “滑坡”的谬误,也称“大雪崩”,是指这样的一种错误论证:这一论证力图以采取第一步会导致其他具有灾难性后果的步骤为由劝阻人们不要采取第一步。据此,某些行为就如同是在滑坡上的第一步,虽然它们本身是合理的,可是它们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一系列有着糟糕后果的行为。因此,最好不要允许有这第一步。“一个滑坡论证是这样一种论证:它警告你,如果你采取第一步,你将发现你自己陷入了一系列令人讨厌而你又无法自拔的后果,最后你将越来越快地趋于某种灾难性的后果。”①这种论证是很偶然的,也是不能够令人信服的,因为在许多环节上人们可以采取措施防止灾难性结果的出现!
28.一枚马掌钉
国王理查三世准备拼死一战了。里奇蒙德伯爵亨利带领的军队正迎面扑来,这场战斗将决定谁统治英国。战斗进行的当天早上,理查派了一个马夫去备好自己最喜欢的战马。
“快点给它钉掌”,马夫对铁匠说。“国王希望骑着它打头阵。”
“你得等等”,铁匠回答。“我前几天给国王全军的马都钉了掌,现在我得找点儿铁片来。”
“我等不及了”,马夫不耐烦地叫道。“国王的敌人正在推进,我们必须在战场上迎击敌兵,有什么你就用什么吧。”
①[英]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编著:《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词典》,933~934页,人民出版社,2001。
铁匠埋头干活,从一根铁条上弄下四个马掌,把它们砸平、整形,固定在马蹄上,然后开始钉钉子。钉了三个掌后,他发现没有钉子来钉第四个掌了。
“我需要一两个钉子”,铁匠说,“得需要点儿时间砸出两个。”
“我告诉过你我等不及了”,马夫急切地说,“我听见军号了,你能不能凑合点?”
“我能把马掌钉上,但是不能像其他几个那么牢实。”
“能不能挂住?”马夫问。
“应该能”,铁匠回答,“但我没把握。”
“好吧,就这样”,马夫叫道,“快点,要不然国王会怪罪到咱们俩头上的。”
两军交上了锋,理查国王冲锋陷阵,鞭策士兵迎战敌人。“冲啊!冲啊!”他喊着,率领部队冲向敌阵。远远地,他看见战场另一头自己的士兵退却了,防线出现了缺口。所以理查策马扬鞭冲向那个缺口,召唤士兵调头战斗。他还没走到一半,一只马掌掉了,战马跌翻在地,理查也被掀在地上。国王还没有来得及抓住缰绳,惊恐的畜牲就跳起来逃走了。理查环顾四周,他的士兵们纷纷转身撤退,敌人的军队包围了上来。他在空中挥舞宝剑,“马!”他喊道,“一匹马,我的国家倾覆就因为这一匹马。”他没有马骑了,他的军队已经分崩离析,士兵们自顾不暇。不一会儿,敌军俘获了理查,战斗结束了。
从那时起,人们就说:
少了一枚铁钉,丢了一只马掌;
少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
少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
败了一场战役,失去了一个国家。
所有的损失都是因为少了一枚马掌钉。
逻辑分析 这个著名的传奇故事出自英国国王理查三世逊位的史实。1485年他在波斯沃斯战役中被击败,莎士比亚的名句“马,马,一马失社稷”使这一战役永载史册,同时告诉我们一个小小的疏忽会带来多么大的灾难。但是,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小小的片面,而且这也是可以反驳的:只要在其他的环节甚至一个环节上把持住了就可以阻止继续“滑坡”,避免臆想的“灾难性”后果的发生。
29.一个鸡蛋的家当
有一位农民在路上捡到一只鸡蛋,赶快跑回家,高兴地对妻子说:“我有家当了!我有家当了!”
妻子忙问:“家当在哪里?”
“这就是!”
他拿出鸡蛋一晃,扳起手指头给妻子细细算起来:“我拿这个鸡蛋,放到邻居家的鸡窝里去孵小鸡。等小鸡孵出来,我就把它抱回来下蛋。两天一个鸡蛋,一个月就可以得到15个鸡蛋。然后再孵成小鸡。两年内,鸡再生鸡,就可以发展到300只,能卖10两金子。用这10两金子,买5头母牛。母牛生母牛,3年可得25头牛。牛再生牛,又过3年,就能发展到150头,可以卖300两金子。我用这些金子放债,3年之间,连本带利,可以得到500两金子。这时拿出三分之二来买房置地,三分之一用来买奴婢、娶小老婆。我和你就可以过上神仙一样的日子。”
起初,妻子听他的打算,倒也乐得眉飞色舞,后来听到他要娶小老婆,气就不打一处来,顺手一巴掌,把鸡蛋打在地上摔碎了。丈夫一看鸡蛋摔碎了,美妙的打算霎时成了泡影,气得痛打妻子一顿,甚至还要扭着她去见官!
逻辑分析 这位农民真是糊涂!从偶得一鸡蛋一步一步到500两金子,再到娶小老婆,是一抽象的、概率非常低的可能,而且其中的每一步都有可能被中断,使得其中每一步乃至最后结果现实不会发生,认识不到这一点,必然要陷入“滑坡”的谬误。
30.话匣子打开之后
在飞机上,一个小伙子和一位老人并排坐着。
小伙子问老人:“请问,现在几点了?”
老人回答说:“我不能告诉你。我要是告诉你现在几点钟,你就会向我表示感谢。这样,话匣子一打开,就不容易收场了。再过一会儿,我们就会一道下飞机。在机场上,你就会请我进咖啡馆,我也会请你到我家作客。我家里有一个小女儿,她长得很漂亮。于是,你就会爱上她,她也会爱上你,然后,你们就决定结婚。可是,你要知道,我决不会把我女儿嫁给一个连手表都没有的穷光蛋。”
逻辑解析 这位老人的一连串推理是在想当然的基础上进行的。告诉对方一下时间,就会一道下飞机并请她进咖啡馆吗?小女儿长得漂亮,那小伙子就一定会爱她吗?小伙子爱她,那她就一定会爱小伙子吗?问一下时间,就一定是连手表也没有吗?没有手表的人就是穷光蛋吗?显然,老人陷入了“大雪崩”的谬误。
(四)预设的谬误
31.结婚
宴会中赵先生与漂亮的钱女士交谈。
赵先生:“你结婚了没有?”
钱女士:“还没有。”
赵先生:“有几个孩子了?”
钱女士大怒。赵先生碰了一鼻子灰,后来又和一位苗条的孙女士交谈。
赵先生:“你有几个孩子了?”
孙女士:“两个孩子。”
赵先生:“你结过婚没有?”
孙瞪了他一个大白眼,忿然而去。
赵的言论,错在哪里呢?
逻辑分析 赵先生的问题提得颠颠倒倒,所以碰了一鼻子灰,又遭人白眼。毛病在于提问的预设不合理,他提的第一个问题的预设是:没有结婚就可以有孩子,这岂不是把钱女士的孩子看成私生子了。他提的第二个问题的预设是:尽管有了孩子但也可以还没结婚。这样一来,又把孙女士的孩子说成是私生子了。
理论探讨 “预设”的谬误是指一个语句暗含着某个假设,而这个假设是不合理的,甚至是虚假的。
32.船长今天没有喝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