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1916日历(10)
冯国璋就修改调停时局办法再通电未独立各省。冯国璋将4月17日调停大纲及25日各省相互联络各保疆土通电重加参酌,提出修改办法八条,通电各省征求同意:(一)反对副总统代行大总统职权,主张袁世凯暂时留任,一俟国会开幕,即行辞职,由国会选举大总统,实行内阁制,组织新政府。(二)应参酌组织及选举法,提前赶办国会议员选举,定期开会,选举大总统,但此次议员选举,必须议定资格,慎防流弊。(三)宪法未定以前,一切设施以民国元年约法为标准,但未合中国国情及形状者必须斟酌修改。(四)中央明白宣布收支情况,滇黔二省声明善后需用实数,罢除国内不急之务,不敷之数再借助外债,但必须指定用途。(五)一俟大局解决,原有各军悉调回旧日驻防地点,各方添招军队,一律资遣取消,中央与地方部队按次编号,统属陆军部。(六)一切官制官规宜守原规章,独立四省将军、巡按使均当仍旧任职。(七)杨度等帝制祸首应先削除国籍,候国会成立后,再行宣布罪状,依法判决。(八)受迫害党人问题,应由政府审查原案,判别是非,咨送国会讨论,然后宣告大赦。焦点仍在反对黎元洪代行职权。
中华革命党浙江司令长官夏尔碘由陈其美派赴杭州起事,是日晨在杭城站旅馆被屈映光逮捕,当日在梅花碑被杀害。
北京政府向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借款10万日元,用作留日学生学费。
汤芗铭应日本等国领事“特请”,自是日起,相继在湖南湘潭、益阳、安化、宝庆(今邵阳)、常德、岳阳、平江、澧县、衡阳、桂阳、沅陵、辰溪、会同、新化等县成立“华洋诉讼处”。
5月2日。唐绍仪发表宣言反对冯国璋
(5月2日)
唐绍仪等以二十二省旅沪公民名义发表宣言反对冯国璋解决时局办法,指斥冯所提八条调停办法通电推翻历史,污蔑民元约法,试图自定选举,自造国会,自居权源,自同元首,庇护帝制罪魁祸首,嫁祸革命党人。15日,唐绍仪等22省旅沪公民13971人联名致书冯国璋再加驳斥,认为“解决时局于今日,惟有袁氏引退,黎副总统依法继承,天经地义,不容稍有异议,其他问题皆新政府所有事,与袁氏退位无干”。17日又发宣言,揭冯“直欲推翻宪法上继任总统,仍留袁氏以为傀儡,藉便私图”,必须以武力“扫除国家之障害”。
5月3日。岑春煊、梁启超通电坚持袁世凯必须退位
(5月3日)
岑春煊、梁启超致电黎元洪及南方独立五省,称舍袁退位外,更无弭兵之望,副总统黎元洪依法继任总统,大局即可迎刃而解,拒绝冯国璋的调停主张。4日,梁启超致电国务卿段祺瑞,要求迫袁世凯退位,内称“今日之有公,犹辛亥之有项诚;清室不让,虽项城不能解辛亥之危;项城不退,虽公不能挽今日之局”。并称“能自退,则身名俱泰,最上也”。12日,梁启超于肇庆致电冯国障,坚持袁世凯退位、黎元洪继任大总统之主张,称“若退位继任两问题相持不决,则恐和平克复,永无其期”,再次驳斥冯的调停办法和发起南京会议。袁世凯的去留,成为时论焦点。
5月4日。山东民军举义讨袁。山东民军分两路展开讨袁行动。中华革命军东北军总司令居正所部及夏重民等人率领的加拿大、美国等地华侨“讨袁敢死先锋队”进攻潍县,与北军第五师张树元部展开激战,迫使张部退守县城。同时,中华革命军东北军与山东民军吴大洲、薄子明部合攻周村(属长山县),5日晨攻克周村,6日攻占长山县城,宣布独立,另立旗号,改称山东护国军,吴自任都督,并将所部改编为五个梯团,赵德胜、李凤岩、左光华等分任团长。后连克邹平、淄川、博山等地。10日,东北军第三支队司令吕子人克高密。15日,东北军第二支队李长乐部继攻克安丘后,克诸城。潍县北军被孤立,加之驻潍县日本守备队长石浦大佐因战斗中有日本士兵中流弹伤亡,向张树元提出警告,张被迫提出停战。同日,张树元与居正签订退出潍县议和条件,规定限七日内第五师完全退出潍县城,由民军接管;民军不得进攻第五师驻扎之地。至此,东北军和护国军已分别攻占邹平、临淄、淄川、即墨、高密、安丘、曹县、诸城、平度、日照、昌乐等10余县。23日,居正所部进驻潍县。25日,居正发表宣言,声明:(一)“本军以袁世凯背誓叛国,违法殃民,认为国民公敌,特与西南各省护国军互相呼应,一致讨贼”;(二)“本军尊重民国元年约法,怀爱五族,遵用五色国旗”;(三)“本军克复地方,暂行军政”;(四)“本军对于邦交,恪遵国际条约”。旋因袁世凯派援军人山东,民军乘隙进攻,和议破裂。27日,李长乐部与袁军在诸城激战;潍县东北军居正部与周村山东护国军吴大洲部合组周潍联军,进袭济南,因事前约定作为内应的辛庄第五师炮兵营按兵不动,进攻部队终因势单力薄未能得手,但山东将军靳云鹏害怕革命军再攻济南,急忙走避天津,向袁世凯辞职。30日,袁世凯特任察哈尔都统张怀芝为济武将军,署督理山东军务,6月3日又加张怀芝陆军上将衔。周潍联军进袭济南后,内部产生误会,时护国军军务院委令薄子明为护国军第八军军长,周村护国军单方面于31日成立护国军山东军政府,推吴大洲为都督,薄子明为总司令。
5月5日河北易县山北社农民聚众起义
(5月5日)
当地农民为抗阻清丈地亩,反对苛捐杂税,以秘密结会山北社为组织,聚集千余农民围攻县署、经界局,要求缓办清查地亩,减征屠宰、花果等苛捐杂税,并掳走县知事。易县山北社反对清丈后,有千余民众进京请愿,冀中涿县、涞水、涞源、房山、固安、新城、定兴等十几县奋起响应,并以易县山北社为首,联成一气,包围前来镇压的军队,要求取消清丈局,减轻农民赋税。袁世凯见状被迫于24日下令内务、财政两部暂停近畿清丈及清查田亩各项事宜;各省有奉前令举办清丈、清厘田赋者,也一律从缓办理。一面加紧镇压,起义农民终因兵力不敌,被军警击散,其中固安县斗争坚持到9月始散。
上海中华革命党人在吴淞口图袭“策电”舰未成,姜永清等20余人先后被捕。袁世凯去世后,7月11日,被捕党人获准“取保开释”。
5月6日。湖南新化锡矿山工人罢工并起义。并夺取新华昌公司矿警连枪支,宣布工厂独立,悬挂护国军旗帜。旋因力量不敌,被驻军击败,大部工人投党人刘重所部。
阿尔泰办事长官程克呈准设立财政局、垦运局及营务处。1913年将阿山营务处改为军政处,但一般商民仍袭旧称。1914年将原有的财政、屯垦、运转等机构加以改组,权力上收。呈文称“阿城孤悬西北,逼近疆邻,蒙哈杂处,交通迟滞,诸事草创,无一不须官力经营。近年以来纸币滥发,金融紊乱,商业凋零,人民困敝,外商日众,险象环生”,“屯垦一事,年来有退无进,军民食粮均须购自新疆,万里运输,糜费旷时”,“若不积极整顿,后患何堪设想”。试图通过组织,加强地方职能,改变局面。
5月7日。驻沪国会议员256人致电滇、黔、粤、浙各省,反对停战,敦促“大举进攻,扫除凶逆”。
滇、黔、桂、粤四省在肇庆正式成立护国军军务院
(5月8日)
在天津密谋反袁时,梁启超就提出成立军务院初步设想。后在上海、香港逗留期间,又同李根源商议以军务院为对内外的联合机关。4月21日,唐继尧致函梁启超,筹商倒袁善后及军务院设置等问题,以为组织军务院“诚为过渡时代不二办法”。28日,梁启超致电独立各省,主张军务院设于广东,由唐继尧、岑春煊分别担任抚军长、副长。5月4日,梁启超自肇庆抵香港,拟往上海,经驻港日领事劝阻和撮合,5日赴广州与龙济光会商广东善后及筹组军务院等事。7日,滇、黔、桂、粤四省都督以护国军军政府名义公布《军务院组织条例》,并宣布:为统一对袁军事和策划建国方策,特暂设一军务院,直隶大总统,统筹全国军事,施行战时及善后一切政务,俟国务院成立,军务院即当撒废。同日,蔡锷在致唐继尧、刘显世、戴戡电文中反对组织军务院,称“桂、粤议组政府,推举首长,实与现势不协”;在致陈宦的电文中也提出不宜组织四省联合政府,以免“招致争权攘利之嫌,启南北分裂之渐”,主张由黎元洪继任总统,之后选举段祺瑞为大总统。后蔡勉强赞成组织军务院。
是日,军务院成立,以唐继尧为抚军长,岑春煊为抚军副长摄行抚军长,梁启超为政务委员长,唐继尧、刘显世、陆荣廷、龙济光、吕公望、岑春煊、梁启超、蔡锷、李烈钧、陈炳馄、戴戡、罗佩金为抚军,推唐绍仪为特任外交专使,温宗尧、王宠惠为副使,范源濂、谷钟秀为驻沪委员,钮永建为驻沪军事代表。因唐继尧不能驻院,职权由岑春煊代摄。并以护国军军政府名义发表五号宣言,阐明军务院的宗旨、性质、组织条例、职权范围和对外方针大要等。宣言:袁世凯因犯谋叛大罪已丧失大总统资格;推戴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军务院为暂设机构,直隶大总统,指挥全国军事,筹办善后对外交涉、对内命令庶政;以及军务院组织条例和组成成员。9日,护国军军务院通告各国公使,以后中央外交事务,一概改由军务院办理。11日,军务院发布第一、二号布告,强调军务院“非以现在已独立各省为范围”,并称“力求于国法不抵触之范围内,暂设此机关,以应事实上要求”,一旦国务院依法成立,立当撤废,以澄清疑惑。又强调“此次举义之真精神,一言以蔽之,曰:拥护国法而已”,号召各省国会议员迅速筹备恢复国会。6月3日,军务院通告,戴戡、罗佩金所部军队在二师以上,“自应遵依条例为军务院抚军”。
孙中山在上海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
(5月9日)
宣言历数袁世凯篡权窃国、破坏共和的罪行,主张“尊重约法”,一致讨袁。指出此次斗争“不徒以去袁为毕事”,“袁氏未去,当与国民共任讨贼之事;袁氏既去,当与国民共荷监督之责,决不肯使谋危民国者复生于国内”。强调反袁运动的目标是恢复约法,“袁氏破坏民国,自破坏约法始;义军维持民国,固当自维持约法始”。并总结了自辛亥革命、第一次讨袁二次革命以来的历史经验。11日,孙中山致电滇、黔、桂、浙、粤五省都督及各军司令,表明“取一致之行动”的意向,改变了过去独立讨袁的作风,并与黄兴再度合作。23日,孙中山再电田桐、居正、朱执信,要求“一切事宜务求与讨袁各派协同进行,以收群策群力之效”,并一律沿用五色旗,与各讨袁军一致,不致有所猜疑。
黄兴自横滨电促袁世凯引退。黄兴由美国抵日后,即致电袁世凯劝其引退,以息人民之怒。12日,黄兴通电全国号召国人一致讨袁,谓“此次讨逆,出于全国人心,本无党派意见,更无南北区域之可言”,“务希协力策进,贯彻主张,速去凶顽,共趋正轨”。15日,黄兴致电在沪国会议员,望速驱袁,“根据约法,解决一切”。同日电告唐继尧等,表示愿为反袁斗争尽其全力。
陈树藩在蒲城宣布陕西独立。云南起义后,民党人陕,陕北镇守使陈树藩部下多倾向共和,试图迫陈独立讨袁。陕西将军陆建章以其子陆承武驻军三原,以为防备。5月初,陆承武派混成一旅前往渭北镇压讨袁民军,7日至富平,与陈树藩部胡景翼营发生冲突,胡在民军的支持配合下,大败陆军,并乘胜进抵三原。是日,陈树藩借机宣布独立,自任陕西护国军总司令,将所部及各路民军约两万余人编成两军,第一军总司令郭泫,参谋长萧荣绶,下辖五团;第二军总司令焦子静,参谋长曹世英,下辖四团。随后由三河口、渭桥、草滩渡河,分三路围攻西安。陆建章被迫求和,双方协议陆建章交出军队离省,但陕西护国军总司令一职由陆承武担任,陈树藩以都督兼民政长名义负责陕西全省治安。16日,陈树藩率部进据西安。18日,陆建章以咸武将军、陈树藩以陕西都督兼民政长名义联名通电全国,声称陈“欲缩短中原战祸,减少陕西破坏区域”,宣告独立,并请求陆改称都督,与中央脱离关系;而陆“念项城二十余载相知之雅,则断不敢赞同;念陕民八百万生命所关,则又不忍反对”,故各行其是。25日,陆建章雇汽车200余辆,载其财物,在陈树藩武装护送下离开西安。
华侨敢死先锋队员回国讨袁
(5月上旬)
1月初,国民党加拿大支部颁布《加属华侨敢死先锋队规则及章程》,号召爱国华侨踊跃参加回国效力,反对袁世凯称帝,报名者达500多人。中华革命党东京总部正式命名为“中华革命党讨袁军美洲华侨敢死先锋队”,召其赴日候命。2月,300多名加拿大敢死先锋队员分三批抵达日本横滨,又增加一批侨居日本华侨,队伍扩大到500多人。5月初,500多名华侨敢死队员在青岛登陆,在孙中山所派代表夏重民带领下进入潍县,改编为中华革命军东北军华侨义勇团,受东北军总司令居正指挥,当即参加讨袁战斗。
5月11日。殖边银行上海分行发生挤兑,16日宣告停止营业。
李烈钧率军抵肇庆商议会师北伐
(5月12日)
军务院成立后,岑春煊、李根源商定滇军东下,护国第二军总司令李烈钧部经百色、南宁、梧州抵肇庆。经各方会商议组滇桂粤护国联合军,推岑春煊兼任联合军司令官。作战计划分四期:先扫除赣闽边界袁军;次驱逐闽、赣境内袁军,占领福州、南昌;继而会师武汉;最终直捣幽燕,达到迫袁退位目的。14日,李烈钧派人与龙济光商讨北伐事宜,拟假道省城征赣,龙济光防滇军侵粤,加以拒绝。不得已改为由肇庆至三水,转北江上琶江口,然后乘车至韶州,直攻江西,并由粤军协同北伐,接济一切饷械。5月下旬,滇桂粤护国联合军组成,由李烈钧的滇军第二军、两广新编第三、四、五、六军总司令莫荣新(桂军)、李耀汉(肇军)、谭浩明、林虎部,两广新编第一师师长莫擎宇部(潮军)、第一混成旅程子楷部、独立团张习部和龙济光的粤军一军组成,直隶军务院,共九个军,由岑春煊直接指挥。6月3日,李烈钧发布出师布告,宣布“奉军务院命,誓师援赣”,为“拥护约法,保障国会”而战。5日,岑春煊致电独立各省,告以滇桂粤护国联合军成立,发布<滇桂粤护国联合军北伐布告)。同日,滇桂军人赣先锋部队张开儒、申葆藩、江永隆各率所部由肇庆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