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五月(3)
他出生在十月革命刚胜利不久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以种菜为业,母亲死得早,主要靠祖母扶养长大,从小参加劳动。1933年从七年制中学毕业后,曾在区报和州共青团报编辑部工作。1938年秋考入哈尔科夫市国立高尔基大学语文系学习;在学期间,他不但成绩优良,而且利用课余开始文学创作,在乌克兰的《祖国文学》专刊物发表诗歌利短篇小说。他的一些处女作以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新型的农村青年形象受到读者的喜爱,引起评论界注意。
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苏德交战。冈察尔出于高度的爱国热忱,毅然弃学参军。整个卫国战争期间,他一直是红军炮兵部队的英勇迫击炮手,曾多次负伤、立功,得过三枚勋章和奖章。1945年战争结束后,他即复员,一边继续上大学,一边积极进行文学创作。冈察尔1946年毕业于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大学,然后进乌克兰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研究生。在此期间,他接连发表长篇小说《旗手》(1946~1948)、短篇小说《永不掉队》(1949)和《百灵鸟》(1951)及中篇小说《达佛里雅》(1952)等,这些作品还很快被译成苏联多种文字出版。从此,他成了全苏作家中最响亮的名字之一。
作家的上述早期作品中,以《旗手》最有名,也最能代表他当时的创作特色。这是作家根据自己参加卫国战争所得的丰富材料写成的三部曲。故事从1944年春天苏军突破希特勒侵略者防线进入罗马尼亚境内开始,以1945年5月初德国法西斯在柏林宣告投降结束。长篇小说集中描写一个由苏联各民族出身、战前从事各种和平劳动的人组成的红军团在反法西斯战争最后一年多时间里的经历。它以富有诗意的笔触和高亢的浪漫主义风格,生动再现了苏军在迫歼侵略者过程中所显示的团结战斗和英勇献身精神,美中不足的是未能充分反映东欧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三部曲曾两次获得斯大林奖。
冈察尔于1952年出任乌克兰作协副主席,1960年当选为乌克兰党中央委员。在50年代后半期和60年代初,他创作了三部长篇小说,即《彼列柯普》(1957)、《人和武器》(1960)和《小铃铛》(1963),其中后两部比较有名。《人和武器》描写1941年夏天德国军队突然入侵苏联及卫国战争最初阶段的情况:哈尔科夫大学的一群男女学生正在学习、散步、谈情说爱,过着美好的和平生活,战争爆发后,他们都志愿上前线,结果由于个人崇拜和上级指挥不力,使他们受尽了各种苦难。《小铃铛》由12个相对独立的短篇故事组成,主要叙述批判个人崇拜后乌克兰社会的多方面变化,如居功自傲、顽固保守的退休干部遭人奚落,斯大林时期的劳改营被撤除、普通农民在草原上的日常劳动及苏联人民对战争的憎恶和对和平生活的珍惜等等。这两部长篇小说中,头一部获得1962年乌克兰共和国文学奖,后一部获1964年列宁奖。
1968年初,冈察尔在乌克兰《祖国文学》杂志上发表一部新的长篇小说,结果惹出了麻烦。这部新作叫《大教堂》,内容主要突出两点:第一,通过乌克兰历史文物萨音普里埸卡教堂被当作饲料库的命运,着力表现乌克兰民族文化的“历史继承性”主题;第二,借“纯洁”、“富于诗情”的女主人公奥丽加受到粗野的伤害,指责领导把人当作“没有灵魂的生产工具”。长篇问世的当年,《真理报》和《消息报》都发表专文进行批判,说它“借古讽今”,对现实作了“片面的”和“主观主义”的描写。到1986年底苏联提倡“公开性”后,小说又被重新肯定,并很快被译成俄文出版。
70年代以来作家发表的主要作品《飓风》(1970)、《爱情的归宿》(1976)和《你的霞光》(1980)等,均为长篇小说。其中的头一部,描写主人公柯洛索夫斯基一生的经历:他先是参加卫国战争风暴,后来当了电影导演,拍外景时遇到特大飓风灾害。这部作品反复强调“要爱惜人”的思想,说“不能屈服于环境、条件和闲言碎语,不然我们就只是人的半成品!”这种思想大概也不合当时苏联领导的口味,所以评论界对它反应冷淡。另一部长篇用田园牧歌式的笔调写成,着力宣传当时的苏联农村既不存在贫困,也没有重大矛盾,干部公道民主,农庄富足,大家都生活在团结、友爱的环境中,带有粉饰现实的倾向,艺术上也缺乏作者固有的鲜明、生动性。最后一部《你的霞光》的主人公是苏联驻外使馆的外交官,叙述却从他和一名出国访问的苏联学者在战争年代一次不寻常的遭遇开始,接着全部情节在国内和国外、过去和当前、痛苦的战争岁月及和平时期的复杂性多线条的交织中开展,既有对个人崇拜的暴露批判,又有对绚丽似霞光的美好心灵的歌颂,表现了作家在改革之声日益高涨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艺术上的新突破。这后一部小说获1982年苏联国家奖。
冈察尔现在是苏共中央候补委员(1976年起),乌克兰作协理事会主席(1969年起)和苏联作协琐事会书记处书记(1971年起)。1978年,他被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和列宁勋章。
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夫,米哈依尔·尼古拉耶维奇
(1918~)苏联俄罗斯作家。1918年5月4日生于萨拉托夫州奠纳斯蒂尔斯科耶村。出身于农民家庭。1938年应征入伍。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战争时期,曾任迫击炮连连长和部队报纸的编辑。1942年参加苏联共产党。1950至1955年在军事出版社做编辑工作。1957年毕业于苏联作家协会高级文学讲习班。从1968年起任《莫斯科》杂志主编。
阿列克谢耶夫40年代下半期开始发表作品。早期作品以写部队生活为主,长篇小说《士兵们》(1951~1955)和中篇小说《师部小报》(1959)均取材于卫国战争,而中篇小说《继承者》(1967)则写战后苏军战士的生活和训练,写他们如何继承先辈的战斗传统。50年代还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我们的中尉》(1955)和《曾经有两位同志》(1958)。
从60年代起,阿列克谢耶夫创作的重点转移到描写农村生活方面。长篇小说《樱桃潭》(1961,1962年获俄罗斯联邦国家奖)叙述一个农民家庭几代人的历史,反映了俄国农村上世纪80年代到卫国战争的历史变迁。由短篇故事组成的中篇小说《粮食是生命之本》(1965)没有贯穿始终的情节,它写伏尔加河畔一个村庄里的各种不同的人物,介绍他们的过去和现在,所有这些故事集中起来,构成了俄罗斯农村生活的一幅完整画面。中篇小说《卡柳哈》(1969)的主人公叙述自己在贫困中度过的童年。长篇小说《不垂柳》(第一部,1970;第二部,1974;1976年获苏联国家奖)主要写一个外号叫“不垂柳”的普通农村妇女费尼娅·乌格留莫娃成长为劳动模范和最高苏维埃代表的经历,并通过她的经历,反映了30年代初到70年代初苏联农村的变化。小说中描写了30年代初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揭露和批判了运动中发生的过火行为,讲述了战争给苏联人民带来的苦难,赞颂了他们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展示了苏联农村曲折的发展道路。有人称这部小说为苏联农村生活的“独特的编年史”。
80年代阿列克谢耶夫发表了长篇小说《爱打架的孩子》(1981)。这部小说采用自传体小说的写法,描写了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苏联农村的社会生活。它也像《不垂柳》一样,写了集体化运动中的偏差。小说中讲到,在集体化运动中,村里不少人家被当作富农而被清算,许多人蒙受不白之冤,为了活命纷纷逃往外乡。小说还写到,集体化运动后伏尔加流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饥荒,村里许多人被活活饿死,但是尽管如此,幸存下来的“爱打架的孩子”后来成为斯大林格勒的保卫者,其中有的人甚至献出了生命。作者想借此说明,苏联人民虽然经历了许多磨难,但他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并未动摇。
侧仰的头部、伸长的脖子、交叉放在膝上的双手,窄小的溜肩膀以及硕大的臀部,使肖像产生一种怪诞变形的视觉感受,但由于作者善于巧妙处理构图,所以形式上仍然统一谐调,耐人寻味。
在20世纪欧洲绘画中,莫迪利阿尼是一名杰出的肖像画家。他的肖像画往往借鉴原始和古代艺术形式,手法单一,造型雷同,容貌相似,但却能表现他们的精神面貌和个性特征。
莫迪利阿尼在自己一生的创作中,除了画一些著名人物的肖像以外,还画了许多友人、熟人的肖像,只要有人愿意为他摆姿势,他就分文不取,为他们画像,其中有男女青年,也有妇女儿童。此图妇女坐像就是其中之一。
瑞士画家霍德勒于日内瓦逝世
5月19。瑞士画家费迪南特·霍德勒1在日内瓦逝世,享年65岁。
他先是学习写实主义的风景画。到了1889年,他以油画《夜》塑造了自己的风格。他的风格是构图简洁,富象征与写实手法,这一风格开创了青春派和表现主义的画风。后来,霍德勒又转而创作纪念碑式画家南特·霍德勒。的历史画(如《耶思斯城学生出发参加自由战争》)。
各界要求北京政府公开中日密约
5月1日。各界要求北京政府公开中日密约。江苏省教育会电请北京政府宣布中日协约内容。4日,全国商会联合会会长吕逵先、副会长杨木森、赖思培联名电北京政府,请求宣示报载中日缔结密约情形。6日,河南省议会电北京政府,谓:“中日协约,报纸宣传如果属实,国将不国。真相如何,务祈明白宣示,以释群疑。”驻澳洲总领事魏子京电外交部,自报纸宣布《中日共同防敌协定》,侨民恐慌,求示实情。8日,外交部复电称,协定尚未定议,希晓谕侨商,以免误会。21日,驻美公使顾维钧电请北京政府外交部告知中日协定梗概,以资应付侨众咨询。
交通部与日本签订顺济铁路借款合同。借款2000万元,年息七厘,分四期交付,以顺济铁路为抵押,用于建设直隶顺德至山东济南铁路。
上海总商会复呈江苏实业厅维护茶叶生产办法。农商部以华茶近年外销阻滞,金融奇窘,茶商生计困难,训令江苏实业厅核议,4月23日实业厅转函上海总商会办理。经上海茶叶会馆集会讨论,是日复函实业厅。以为维持办法首要是请政府驰禁,中国茶叶出口总额约130余万箱,约值价银2000余万,俄国实占销数8/10,今年宣布对俄禁运,实属自绝茶商生计。同时提出自派华船从事外洋运输,补欧战后船只稀少;国家银行对茶商通融接济;减免出口税及罢厘捐,以便与印度、锡兰、爪哇竞争等项办法,吁请政府迅速实行。
直隶教育厅在天津召开全省小学会议,至11日闭会,议决推广女学办法案及推广实业教育等案。
5月2日。苏曼殊病逝苏曼殊,原名戬,后改名元瑛、玄瑛,字子毂,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浞、苏非非等,广东香山(今中山)县人,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为旅日侨商,母为日本人。1889年返国。1898年重回日本,先后入横滨大同学校、东京早稻田大学高等预科及振武学校,1903年加入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同年回国,在广东惠州削发为僧,但不能忘情于人世,过着半僧半俗的生活。曾任上海《国民日报》编译,与陈独秀、章炳麟、柳亚子等人交游,参加南社。1906年至日本东京,任《民报》编辑,并办《天义报》。辛亥革命后回国。曾任《太平洋报》编辑,安庆高等学堂主讲。反对袁世凯称帝。擅长诗文、绘画,精通英、法、日及梵文,文采清丽兼具俊逸豪放。因长期嗜酒暴食,佯狂玩世,是日在上海病逝。有《苏曼殊全集》存世。
5月3日。全国商会联合会代表向段祺瑞提出三大请愿。全国商会联合会代表卞荫昌、王文典、周国钧、殷尔彝到京会见国务总理段祺瑞,提出息兵、中日新约、协约国禁运华茶三大请愿。段逐一作答:(一)用兵西南政策正为求统一全国,若西南无悔祸之诚,政府则无息争之理;(二)中日共同出兵问题尚在讨论中,设有妨碍主权,余自负全责;(三)协约国禁运华茶,已由外交部严重交涉。6月2日,财政部咨行各省分署,运销美国茶叶一律免厘放行。
日本就中日共同防敌事对北京政府施加压力。日本参谋次长田中义一会见驻日公使章宗祥,声称“在协定签订之前,不能指望日本方面提供贷款和武器”。11日,日驻华参赞芳泽谦吉晤外交总长陆征祥,请设法禁止影响中日邦交之煽动性书报文字,并请从速议定军事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