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20几岁学理财,30岁后才有钱 > 第84章

第84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理财在中国尚未成为风气,常听人以“没有数字概念”、“天生不擅理财”等借口回避与每个人生活休戚相关的理财问题。似乎一般人易于把“理财”归为个人兴趣的选择,或是一种天生具有的能力,甚至与所学领域有连带关系,无商学领域学习经验者自认为与“理财问题”绝缘,而“自暴自弃”,“随性”而为,一旦被迫面临重大的财务问题,不是任人宰割就是自叹没有金钱处理能力。

没人是天生的高手,能力来自于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最重要的就是,别陷入自以为是的误区,犯下理财通常会犯的错误。

错误1:急功近利,把赚钱当作第一

近八成的公众认同“理财就是生财,让财富增值,赚钱是第一位的”。其实,这种理解容易让人滋生急功近利的心理。不少理财者倾其毕生的储蓄,投资于股票市场,而后陷入深渊,随后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美国理财师资格鉴定委员会对个人理财的定义是:“个人理财是指如何制定合理财务资源规划,实现个人人生目标的程序。”

我国理财规划专家认为:“个人理财的目标是要为自己及家人建立一个安心、富足、健康的生活体系,实现人生各阶段的目标和理想,最终达到财务自由的境界。”

大部分公众不赞同“理财就是为了赚钱”这个观点,但也有超过1\/5的人同意这个观点。其中,年龄越小,同意这个观点的人越多;收入越高的人不同意这个观点的越多;学历越高的人,不同意这个观点的越多。这说明年轻人理财心态不成熟,期望能一夜致富;而学历高、收入高的人,认知就相对成熟。

理财的核心目标是合理分配资产和收入,最终达到财务自由的境界,既要考虑财富的积累,又要考虑财富的保障;既要为获利而投资,又要对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既包括投资理财,又包括生活理财。理财规划涉及到人生目标的方方面面,构成一个完整的规划体系。个人理财首先要保证满足自己正常的生活需要,其次是对剩余财产进行合理安排,合理划分生活开支与可投资资产。

错误2:我只存银行

“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近七成的公众都认为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有很多公众认为,把钱放在银行是最安全的。

有调查发现,年龄越大的公众,同意这个观点的人也越多。说明年龄越大,人们的观念趋向保守。收入越高的公众不同意这个观点的人就越多。学历越高的人,不同意这个观点的人就越多。这说明学历高、收入高的公众,相对而言对理财手段的关注更多一些。另外,有1\/3的公众明确承认“我现在只懂得把钱存银行,没有理财、投资的观念”。而同样有1\/3的人认为:“钱长期存在银行资产也会迅速消失”。之前很多人习惯在银行排队交水费,而现在,人们还是排队——买基金,银行的电子屏幕上的内容从汇率兑换转眼变成基金行情。

是什么产生这样的矛盾,既相信存银行等于金钱贬值,又不知道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渠道。“钱长期存在银行资产也会迅速消失”,39.50%同意这个观点,45.20%不同意这个观点。随着人们对理财知识的掌握和理财信息的了解,这一观点将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而也由于此,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存款只是资金存在的一种形式,还有一些效率更高的“钱生钱”之道。

错误3:节俭就能生财

长期以来,中国的储蓄一直居高不下,因为“节俭生财”一直是我国居民的传统理财观念。有调查显示,有48.80%的公众同意这个观点,有38.50%的公众不同意这个观点,这种对立说明传统与现代的理财观念在发生激烈的碰撞。

有调查显示,50~55岁的公众中,有一半以上的公众(58.6%)同意“节俭生财”,这是理财的“关键”,且随着年龄的增大,持有此观点的人越多。但是,也有40%左右的公众不同意节俭生财,50~55岁之间的人也有36.90%否定了此观点。这些情况说明我国居民的理财观念正在不断更新。

中国的储蓄居高不下,在西方人看来不可思议,但在中国人看来就很简单,原因是中国目前生活成本很高。教育、医疗、房地产,这些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领域长期以来收取的费用居高不下,并且逐年增长。调查显示,年纪越高的公众,越同意节俭生财这一观点;收入越高的公众同意这个观点的越多。因此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一部分公众将继续持有这一观点。

很明显,节俭是一种变相的理财,聚财。但如果因为节俭伤害了家庭的生活质量,因噎废食,节俭则变成了一种财务束缚,想想中国人的老话:开源节流。看来,开源比节流要更重要。

错误4:鄙视专业理财机构或人士

很多人认为,银行顾问只是为了获利或者销售业绩才向自己推荐某种产品的。许多人不会完全相信理财顾问而将自己的资产状况全盘说出。

为什么这么多人持这个观点?因为受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服务意识不强。实际情况是,今天的中国相对于美国的服务意识,还是欠缺的,因此当有人给自己提供更好的服务的时候,便会产生错觉,不肯轻易相信。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只有银行顾问增强自身的素质,为公众量身推荐理财产品,才能逐步打开广阔的理财市常

为什么我们都需要一位理财师?俗话说:术业有专攻。若能借助专业的、熟悉理财领域的理财师,在投资理财过程忠予以指导,投资者更可少走弯路,及早有所收获。这主要缘于几个方面:

1.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大众不易再以传统方式,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2.市场现有的理财产品,需要专业知识去了解、认识与选择。普通人要通过学习知识了解产品,成本较高且不易实现,因此可委托理财师相协。

3.资本市场变幻莫测,无太多规律可循,尤其我国没有完全市场化的资本市场,影响因素更多,通过委托具丰富经验的理财师,有利于规避风险获取回报。

4.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得以接触大量资讯,但其中不少属无效、虚假信息,仅靠个人难以甄别,此时就需理财师协助进行筛选分析,提供理财咨询。

5.个人从事理财规划,有时缺乏足够的精力与时间。委托理财师操作,在时间、精力与财富增值方面,都划算。

错误5:没空理财

现代人最常挂在嘴边的就是“忙得找不出时间来了”。因此很多人认为:“理财要花很多时间与精力,我哪有那么多时间与精力?”

每日为工作而庸庸碌碌,常常觉得时间不够用的人,就像常怨叹钱不够用的人一样,是“时间的穷人”,似乎都有恨不得把24小时变成48小时来过的愿望。但上天公平给予每人一样的时间资源,谁也没有多占便宜。在相同的“时间资本”下,就看各人运用的巧妙了,有些人是任时间宰割,毫无管理能力,二十四小时的资源似乎比别人短少了许多,有人却能“无中生有”,有效运用零碎时间;而有些懂得“搭现代化便车”的人,干脆利用自动化及各种服务业代劳,“用钱买时间”。

“时间即金钱”,尤其对于忙碌的现代人而言更能深切感受,每天时间分分秒秒的流失,虽不像金钱损失到“切肤”的程度,但是,钱财失去尚可复得,时间却是“千金换不回”的。如果你对上天公平给予每个人24小时的资源无法有效管理,不仅可能和理财投资的时机性失之交臂,人生甚至还可能终至一事无成,可见“时间管理”对现代理财人的重要性。想向上帝“偷”时间既然不可能,那么学着自己“管理”时间,把分秒都花在“刀口”上,提高效率,挤时间理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