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同在阳光下 > 第70章 新的思维

第70章 新的思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时代在飞速前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的各项改革措施纷纷出台,形势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在农村按照上级的有关规定,村委会的班子人选要实行民主选举的办法产生,每隔三年进行一次,这是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又一新的举措,采用这种办法进行人事换届,主要目的是要让广大的村民真正的当家作主,并按照自己的意愿,把自己心目中最信得过人,真正能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人选拔到村委会的干部班子里去任职。从而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官僚主义的干部作风和欺上瞒下的工作要求以及胡作非为式的村级干部形象,这是国家推行民主化进程的一种尝试。

横山村委会的换届选举是镇政府推行的第一个试点村,所有过程都是按照有关规定的步骤进行的。选举的结果是,于德心担任村委会的主任,他是以绝对多数的选票通过的。

选举结束之后,群众对于德心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他们对这位有实干精神的年轻干部寄予了厚望的。他们完全相信横山村的群众在于德心的带领下,一定能走上富裕康庄大道的。

这个时期的农民对经济发展的要求是最强烈的,他们需要很多的钱,因为他们的支出太大了,每年向乡村小组三级应缴纳的各种税费数目是中国有赋税历史以来最高的,还有子女上学的书杂费也是一项巨大的开销。许多家庭都被这两项支出弄得贫困潦倒,日子几乎过不下去了。

就连于德长兄弟们这样有固定的收入来源的农户,他的手头上也慢慢地入不敷出。为了培养好下一代,要让子女们受到良好教育,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地为他们提供最大限度的经济保障,尽量选择最好的学校供他们读书,学习文化知识,以便顺利地考取大学。

要让子女们读上大学,是于德长众兄弟们很早的愿望,他们自己由于受当时各种原因的制约,没能进入大学深造,已是终生的憾事,如果子女们能念上大学也算是帮助他们完成了心愿,是对他们心中的遗憾给予一种安慰和补偿。

于德长的儿子于厚君已经考起了大学,可是他所要的昂贵学费和必要的生活花销等项一年就达一万多元,这对于一个工薪阶层的家庭来说就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而此时于德长的兄弟中大多数都有两个孩子,并都在不同的学校里就读,他们所有的收入除完成国家税费之外,几乎是只能应付家际的费用,子女们读书就必须举债。于德长自己面前也有两个孩子,还有一个小女儿正在读初中。那经济缺乏的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正当于德长犯难之际,五弟于德心想出了好办法,他说要设立一种奖学基金,在他们兄弟六个中,采取自愿的原则,每年挤出一些资金集中存放,统一管理,专用于那些考取了大学子女们的学费开支,这样就可以集中大家的财力,对某一个子女,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急需大数额的金钱提供帮助,它既可以缓解燃眉之急,又能让大家在平时尽量地节约资金,勤奋挣钱,还能增进兄弟之间、子女之间的骨肉情谊,培养他们日后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做人品格。大家都非常赞同这种方法,认为这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有意义,应该响应,他们都赞扬说,还是五弟当上了村干部有见识,想的周到。

于家兄弟的奖学基金开始运作了,于德心负责掌握收支这个基金的周转环节,第一笔资金就用在解决大侄儿于厚君的就学问题,这一下于德长就轻松多了。

经济压力的相对减轻,于德长就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中。从此,他比过去更加发奋了,在教学方面,他是初中毕业班的班主任,担负的是数学课,为了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他计划要好好地总结一下过去成功的教学经验,在教法上还要继续创新。第二个想法是要在教学研究上取得一些成果,经过筛选,他准备将国际奥林匹克赛中的数学项目作为新的主攻课题,无论是在学术的研究上,还是在教学的实践上都要取得成果。第三个方向是要利用业余时间练习和钻研自己最感兴趣的书法艺术,争取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准。为了实现这些既定的目标,于德长便对自己的日常工作和业余时间,作了一番情心的编排,尽量把那吃紧繁忙的时间,调整到一个最合理且利用率最佳的程度。家中的事情还是由妻子杨晓燕去应酬。

另起炉灶的日子并不一定完全是舒心的。于德怀夫妇所开办的百货门市部的生意效益并不那么理想,这主要是因为农村中大批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而这样一批人又都是农村中原来的主要消费者,现在失去了这样一个消费群体,其经营收入自然而且然地出现了直线回落的状况。

于德怀还是一个贪玩的人,他如果坐到了麻将桌上,便什么事情都忘记了,生意只是让妻子一个人去做。又恰恰在这时,一向勤劳精明的付殷妹,又生了孩子,而且还是一对双胞胎儿子,虽然婆婆文玉兰和众妯娌都来帮忙料理,但生意上的事儿,他们却是管不了,也不敢管,她们都惧怕婆婆说闲话,个个都是缩手缩脚的,各自都避着嫌疑。

生意上的不顺,德怀夫妇之间便经常发生矛盾,他俩好的时候,亲密的程度如同连成了一体,若是发生了口角又是谁也解不开,无法平息下去。

日子就是这样一波三折地过着,久而久之,付殷妹与婆婆的关系也逐渐地开始破裂,双方发生了许多矛盾,初次时,她俩也都能互相忍耐,可是后来实在忍不住了。纸总是包不住火的,在古老的农村山乡里,婆媳之间不和的事是屡见不鲜的,这倒也不是什么值得惊奇的事,可是过去婆媳不和是媳妇惧怕婆婆,如今却是婆婆怕媳妇,而且这对婆媳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不和,她们之间并不是为了柴米油盐酱油茶的家际事,而是两代人之间的生活差别,性格差别,处事差别的问题,时髦的名词就叫做“代沟”,这样的差别在这对婆媳之间表现得非常厉害,而且这种差别不仅仅在她们婆媳之间有,在她们母子之间同样也有。德怀每逢这样的时候并不责怪妻子,只是怪他的母亲不好,弄得文玉兰经常说,德怀有了媳妇忘了娘,他已经变得不象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

具有直接血缘关系的母子,既然也到了这种不可调和的境地,怎么办?大人的心思总是往儿子的身上想,水总是往低处流。文玉兰既没有儿媳妇精灵,也没有儿媳妇会讲理,在这样一个尴尬的状态下,还有什么在一起生活的理由呢,她只有自动告退,不带孙子了,又回到了于家垸,还是与丈夫过日子没有不称心的,到了此时文玉兰已经开始考虑,这世上到底是那些人最亲,自己将来到底要靠谁的问题了。唉!还是少来夫妻老来伴,还是自己的丈夫靠得住,就是亲生的儿子,也不一定信得过,只怪自己以往对他溺爱过头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